舆评 教育惩戒:尊重当有度,底线不可失舆评|教育惩戒:尊重当有度,底线不可失 近日,江西瑞金一中南校区一位教师要求学生在走廊外 一字排开跪地写检讨的事件,经网络传播后引发舆论热议。 6 月 16 日,瑞金市教育体育局迅速介入调查并发布通报,确 认教师徐某某存在体罚学生行为,已对其停职检查并将依规 依纪处理。 图源:新京报 百章君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塑造灵魂、培育人才,而 非以“规训”之名,行伤害之实。学生即便犯错,也应在尊 避免争议,部分教师倾向于回避管理,学生失序行为缺乏有 效约束;而一旦惩戒措施踩线,又极易引发舆论反噬。在人 格尊重与秩序维护之间,教师角色正陷入某种“两难”。 因此,该事件的舆论焦点,不能仅停留在“个别教师行 为失范”,更应上升到“制度如何明确教育边界”的层面。一方面,要持续强化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培训,提升教师对教 育本质的认知,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深刻理解尊重学生 的重要性,掌握科学、合理、合法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0 魔豆 | 3 页 | 231.76 KB | 5 月前3
12岁男孩目睹刑案后失联已身亡0 魔豆 | 5 页 | 594.57 KB | 1 年前3
演员王星泰缅边境失联事件舆情分析演员王星泰缅边境失联事件舆情分析 近日,演员王星在泰缅边境失联一事引发广泛关注。据 悉,此事系王星通过某演员接戏群收到组讯,并试戏成功后 决定前往泰国进组拍戏,并最终在泰缅边境被带走失踪。王 星失联后,其女友通过社交媒体网络求助,多位明星纷纷转 发,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图源网络具体事件经过 数据分析: 舆情趋势图 百章舆情监测平台数据显示,2025 年 1 月 2 日至 1 月 8 8 日,全网相关信息共计 88 万余条,其中,1 月 6 日,王星女 友在微博平台发布其失联的求助信息后,多位明星转发,迅 速在微博平台引发广泛关注,形成舆情信息峰值。 信息来源占比图从具体的信息来源看,截至目前,微博 56 万余条、移 动新闻客户端 15 万余篇、网站报道 1.6 万余篇、微信文章 4 万余篇、短视频 10 万余篇论坛 58 篇,其余平台数据相对较 少。 舆论观点: 同打击跨国犯罪,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二是许多网民对涉嫌诈骗的团伙的嚣张行为表示愤怒。 有网民认为,一方面,王星失联事件给相关行业人员敲响警 钟。另一方面,诈骗团伙能堂而皇之将人拐骗,行为极其嚣 张,呼吁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 三是网民关注电诈园区其余中国公民的安全。有网民认 为,王星失联一事在中国社交媒体网络引发广泛关注,舆论 压力使得其能迅速获救。但据王星所述,其所在园区还有其 余中国0 魔豆 | 4 页 | 262.50 KB | 9 月前3
三亚游客被咬伤身亡,罕见个案暴露安全漏洞三亚游客被咬伤身亡,罕见个案暴露安全漏洞 (文稿转自新京报) 近两天,游客被不明物咬伤后身亡事件迅速引发社会广 泛关注。 三亚市卫健委 6 月 3 日发布通报称,6 月 2 日凌晨零时 许游客付某某步行回酒店途中被不明物咬伤并流血,回酒店 简单消毒并处理伤口后,打的士于 1:05 到达三亚中心医院, 自述因“不明生物咬伤后恶心呕吐右下肢麻木 1 小时”来院 就诊,后转至某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调查组已将 的角度来看,据上游新闻报道,死者男友陈述,女友在首诊医院查了两次血,耗了 3 小时,医生才说不排除是蛇咬,他 们没有经验,建议转院。 另据新京报报道,三亚市医调委工作人员称,被毒蛇咬 后需知道蛇的种类才能匹配血清。此次事件首诊医院三亚中 心医院未储备抗蛇毒血清。 从旅游安全管理的角度来看,事发区域作为游客频繁活 动的场所,却缺乏必要的生态监测和风险预警机制,使得毒 蛇等危险生物能够轻易接近游客。 无法抚慰的。而对社会大众来说,这起事件则像一面镜子, 映照出了我们在旅游安全和医疗救治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漏 洞。 游客难免担忧,如果自己在旅行过程中遭遇类似的不幸, 是否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这种担忧情绪的蔓延,无疑 会对三亚乃至整个旅游行业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这起事件也给旅游行业敲了一次警钟,即使面对的是极 端个案,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因为每一个极端个案 背后,都可能隐藏着系统性风险和深层次问题。因此必须强0 魔豆 | 3 页 | 110.82 KB | 5 月前3
一个差评如何引爆全网?深度解析舆情中的“破窗效应”提 出 。 核 心 观 点 是 : 如 果 一 栋 建 筑 的 一 扇 窗 户 被 打 破 , 而 没 有 及 时 修 复 , 那 么 很 快 , 其 他 的 窗 户 也 会 被 人 接 二 连 三 地 打 破 。 它 揭 示 了 环 境 中 的 不 良 现 象 如 果 被 放 任 存 在 , 会 诱 使 人 们 仿 效 , 甚 至 变 本 加 厉 。 在 舆 情 传 播 领 域 , 这 一 递 一 个 “ 这 种 行 为 是 被 默 许 的 、 无 需 承 担 后 果 ” 的 信 号 。 这 会 刺 激 更 多 主 体 参 与 到 负 面 传 播 中 来 ,导 致 舆 情 内 容 失 真 、传 播 范 围 扩 大 、公 众 情 绪 激 化 ,最 终 从 小 问 题 演 变 为 难 以 控 制 的 舆 情 事 件 ,形 成 “ 破 窗 → 效 仿 → 更 严 重 的 破 窗 ” 效 应 ” 不 仅 是 信 息 的 失 控 ,更 是 负 面 情 绪 的 病 毒 式 蔓 延 。初 始 信 息 中 蕴 含 的 不 满 、 质 疑 , 会 通 过 文 字 、 表 情 包 、 短 视 频 等 形 式 被 放 大 , 引 发 公 众 共 鸣 。 在 群 体 情 绪 感 染 下 , 理 性 讨 论 空 间 被 严 重 压 缩 , 愤 怒 、 失 望 、 嘲 讽 等 情 绪 成 为 舆0 魔豆 | 5 页 | 606.63 KB | 3 月前3
特权疑云与公平之问:云南红河“孕期摆烂”事件折射职场公平焦虑中,女子提到领导体贴她,把她的工作分给合同工,让她可 以在家休假安心养胎。这种编制内外的区别对待,既破坏职 场的公平性,又反映出当下合同工的权益困境,福利待遇比 不上体制内的编制人员,却被迫承担起超额的工作量,同工 不同酬。 三是损害公务员形象,或存监管盲区。按照公务员法规 定,公务员应是履职尽责、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 清正廉洁,可在该女子身上看到的却是“摆烂”“推卸工作”“为 博眼球杜撰不实言论”等,她的一系列行为不仅影响个人的声 誉,更损害了公务员队伍形象。目前,官方虽然通报女子怀 孕期间请假合规,但并没有提供具体的请假手续,或存在监 管盲区,不仅降低了通报的可信度,更引网民质疑当地文旅 部门有包庇女子的嫌疑。 三、舆情启示一是公众对“特权”的敏感,折射社会公平焦虑的深层 诉求。事件中,杨某虚构“副处丈夫”身份的行为,虽被官方 定性为“博取关注”,却精准触动了公众对“关系户”“特权通道” 的敏感神经。这表明,在资源分配仍存在差异的现实下,公 二是社交媒体成为“全民监督”利器,但需警惕信息失 真与舆论暴力。杨某选择在社交平台自曝,本质上是利用网 络传播扩大影响力,却因虚构信息陷入舆论陷阱。公众在快 速围观中,既完成了对体制内个体的监督,也因信息碎片化 导致对事件全貌的误读(如误判“摆烂”性质、过度关联体制 整体)。官方需建立更高效的舆情预警机制,在黄金时间内 公布关键事实(如请假医疗依据、工作分配细节),避免“信 息真空”被谣言填充。 三是官方通报的“技术性澄清”不足,舆论共情能力不0 魔豆 | 5 页 | 318.11 KB | 4 月前3
11岁男生向女童泼开水免刑责:是保护还是纵容?日后,伴随新京报、大河报等媒体在微博平 台的报道,以及相关话题的扩散,导致事件热度持续上升, 信息量才开始迅速冲高。 从相关的微博热搜情况来看,10 月 14 日也是本次舆情 信息发酵的高峰,在相关的四个热搜话题中,有三个在 10 月 14 日登上微博热搜榜单。 (10 月 11 日 00:00——10 月 12 日 23:59)(10 月 13 日 00:00——10 月 14 日 16:00) 从舆情信息发酵的分段情况则可以看出,10 这样的行为如果不加以纠正和惩处,可能会让男生意识不到自己的错 误,甚至可能会继续伤害他人。有网民提出应该对男生进行记过等处 分,并在档案中留底,让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同时也能起到警 示其他学生的作用。 三是有网民对未成年人犯罪无需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表示 不满,认为法律不应该对年龄太过仁慈。他们觉得在一些严重的伤害 事件中,不能仅仅因为年龄小就免除刑事责任,否则无法有效保护受 害者的权益。呼吁 进行有效 约束的平衡点。 是“恶作剧”还是学校之失 11 岁男生向女童泼开水事件,引发了对其性质的深刻探讨。若 说是“恶作剧”,实在难以服众。11 岁的孩子应具备基本的认知,知 晓开水会带来严重伤害,如此恶劣的行为绝不能简单归为无意之举。 这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不公,也可能误导其他孩子对严重行为的认知。 而学校在此次事件中也存在明显之失。直饮水机水温异常未被及时发 现和处理,老师得知情0 魔豆 | 6 页 | 292.72 KB | 1 年前3
“暴走团”阻车事件的舆论发酵与深层问题剖析年山东临沂一“暴走团”占据主路内侧车 道行走致 1 死 2 伤。这些过往事件不断积累公众对“暴走团”不良行为的不满情绪。此次阻挡救护车 和消防车事件,如同导火索,再次点燃大众长期积压的怒火,谴责声浪愈发汹涌。 三是剖析“暴走团”失范行为成因,“法不责众”错误心理系重要因素。此次事件舆情发酵过程中, 媒体与网民深入剖析了“暴走团”长期占道这一顽疾背后的成因。一是认为处罚力度不足。近年来“暴 走团”多次出现违规行为, 个人的责任似乎就小了,所谓“人多势众”,即便违法违规,代价也不大,而且,无论是法律责任还 是道德责任,往往最终都是落在团队身上,个人很容易从团队脱身,这无疑是暴走团问题不断但越 来越火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群体心理异化。封面新闻指出,此事中,老年暴走团丝毫没有规则敬 畏,有的只是好勇斗狠、无知无畏的集体性狂热。个体置于群体之中,彼此壮胆,很容易滋生出某 种一致对外的攻击性,老年人的暴走团如此,年轻 标签。一些老年人的失范行为,容易 被解读为“没有素质”“为老不尊”,进而引发代际对立。年轻人可能会将对个别老人的不满,迁移到 对整个老年群体的态度上,产生反感老年人的情绪;而多数理性的老年人,可能会因群体形象受损 而感到委屈,甚至对年轻人不尊重长辈产生抱怨。这种双向的“负面情绪”,可能加剧代际隔阂,让 原本尊老爱幼的和谐关系出现裂痕,最终损害的是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础。 三、对策建议 一、0 魔豆 | 4 页 | 770.88 KB | 3 月前3
攫取用户隐私终将玩火自焚因侵害个人信息权益而被查处。这些不良 App 面临的,不仅是罚款、停业整顿等惩罚,更是用户信任的崩 塌。此前,某网络服务平台因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下架, 直接导致其日活用户断崖式下跌,印证了市场规律:一旦失 去隐私敬畏,必将被市场所抛弃。 大数据时代,人人希望都能在信息世界中保有知情、自 主的权利,打开 App 时不再有被窥视的担忧。只有正视公众权益和公共利益诉求,才能真正得到市场的尊重。0 魔豆 | 2 页 | 74.57 KB | 5 月前3
湖南永州乡干缺岗与民警夜访舆情应对效能分析报告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湖南永州曾发生“上千名公 职人员卷入 15 亿非法集资案” “ 官员踩红地毯植树” “ 唐 慧诉湖南永州劳教委案”等多起重大负面敏感舆情,显示 当地思想政治建设、干部纪律作风整顿工作仍有可为空 间。 三、时间脉络 日期 事件 8 月 18 日 8 时 45 分 自媒体“永州号外”在湖南永州宁远县棉花坪瑶族乡人民 政府一楼“便民服务中心”拍摄视频,记录中心服务人员 大量缺岗、迟到问题。并上传至微博平台。 方便透 露此事,可以跟负责政工的人员联系”答复。这一阶段, 舆论对官方回复的不满集中在官方闪避、推诿的答复态 度,加剧“心虚有鬼”判断。 极目新闻官网报道截图 (101 小时)第三次发声系极目新闻先后致电宁远县 棉花坪瑶族乡政府、宁远县公安局以及宁远县委作风办, 分别得到“不接受媒体的任何询问和采访”“ 暂未获得回 应”“ 当地对政府部门规定的上班时间确实为上午 8 点, 网民:“哎呀,幸亏当事人当晚不在家。如果在家肯 定带走不一定要关多久。” 网民:“这四个民警必须开除,背后指使的人也要开 除,并要好好查一查”。 网民:“民警上门平和交流的目的是什么?” (三)对官方《情况通报》提出异议,支持公开民警第12页/共14页 上门视频诉求(约 15%)。 面对当事人及公众公开执法记录仪视频的诉求,官 方未有回应,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程序公正性的怀疑。3 魔豆 | 14 页 | 1.26 MB | 2 月前3
共 186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