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战较量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 后的认知战较量|网络舆论战 印巴认知战的第二条战线:网络舆论战。 现在军事战争往往伴随网络舆论战,通过传播假新闻、 虚假宣传、深度伪造和 AI 生成内容,利用信息干扰操纵认 知,通过制造混乱、焦虑和散播混乱来影响敌国民众心理。 空战爆发后,印巴通过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渠道进行激烈 的认知对抗,通过外交部、国防部等机构大量发布和传播对 于己方有 于己方有利的战场消息,甚至利用平民伤亡照片煽动民族情 绪,通过伪造虚假信息来打击对方军民士气,为己方军事行 动制造民意支持和法理依据。 军事冲突一旦爆发,首当其冲就是战果的口水战。印巴 均在社交平台和媒体上发布大量关于战果与伤亡的消息。巴 空军捷报频传称“零战损击落‘阵风’战斗机”。5 月 7 日 当天,巴军方就对外宣称,击落 5 架印战机——分别为“3 架阵风、1 架米格、1 架苏-30”,捷报激起了巴国内民众的 架苏-30”,捷报激起了巴国内民众的 战斗自信心。巴总理谢里夫站在议会演讲时激动地拍桌说道: “那些曾说印度在常规战力上遥遥领先的人,他们在昨晚终 于清醒了!如今他们知道,巴基斯坦同样拥有常规战力。而 且我们还拥有核力量。”巴民众欢欣鼓舞,跑到大街上放炮跳舞庆祝。印军随即予以否认,指责巴试图持续进行恶意的 虚假信息宣传。而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组飞机残骸的照片, 其中一张图片展示了标有“Rafale”及“BS0 魔豆 | 15 页 | 249.16 KB | 4 月前3
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战较量 网络攻击战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 战较量|网络攻击战 印巴冲突是两个战场协同作战,从现实战场的边境炮击、 空战升级、陆战对抗延展到网络空间和媒体舆论,军事对抗 和网络攻击、认知操纵、情报对抗协同推进。例如,超 50 个亲巴黑客组织结成阵营,以 DDoS 攻击(占比 50%)、网站 篡改和宣传战(36%)及数据泄露炒作(10%)为主要手段对 印发起攻击。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安全、战略与技术中心 研究员苏米娅·阿瓦斯蒂等撰文称,网络战虽然位于军事战 边缘,但对实现国家的政治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 战作为一种低强度、针锋相对的数字攻击模式,涉及网站网 页篡改、虚假信息传播、间谍窃取活动和数字破坏行动。伴 随网络战和舆论战日益融合,印巴尝试了一系列旨在激发本 国民众情绪、塑造认知观点、打击敌方士气、影响国际舆论 的认知战行动,双方竭力争夺网络空间和认知战场的主导权, 强化认知 仿历史上针对以色列、美国的黑客运动,通过篡改政府网站、 炒作数据泄露等手段,将克什米尔议题与反殖民叙事捆绑传 播。具体而言,印巴冲突背后的认知战主要有三条战线。印巴认知战的第一条战线:网络攻击战。 来自世界各地的黑客组织基于亲巴或亲印立场,通过协 调一致的网络行动,瞄准印或巴的政府和通信、能源、金融 等网站及服务,极力瘫痪印或巴的关键基础设施,削弱对印 或巴的战时作战和社会动员能力,同时干扰印或巴的高层决0 魔豆 | 16 页 | 333.81 KB | 4 月前3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观察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观察 ——一个门外汉的一点思考 中国周边安全的最大挑战来自海洋,中国在以后的发展战略中必须将海洋利 益放在关键的地位,只有当中国能够捍卫自己的海洋权益,威行海上,周边各国 无一敢窥私,中国海上安全才能有保障,中国的周边安全才能有保障。 当今中国周边冲突最为激烈的一在钓鱼岛,二在南海。日本人最近在嚣张的 上演全民出钱购买钓鱼岛的丑剧,而菲律宾则在自认为有美国撑腰的纸老虎皮下 在南海问题 点闪失。当今中国所受威胁最大的也来自海洋:中国海洋开发能力不足,海军力 量薄弱,美国拥有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强大海上力量,在海上对中国制造岛链封 锁,限制中国海军发展。可以说海洋是中国的软肋之一,中国当前安全形势最大 的挑战就在海洋,只有当海洋安全真正有了保障,中国的安全才能有保障。 中国当前海洋困境并不是一天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海洋困境有其 及深远的历史原因。而这种历史的惯性一直困扰中国人到现在。 到现在。 中国是大河文明孕育的国家,与希腊截然相反。虽然创造了诸如郑和下西洋 等史诗般的历史事件,但其不过是大河文明的补充物。自从秦始皇一统六国,亲 海的齐楚灭亡,内陆的秦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国家,奠定起中国两千年政治基础, 也标志着中国大河文明对海洋文明的胜利。大河文明在经济上表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种封闭式的经济形态决定了中国封闭式的上层建筑,因此在政治 上表现为中央集权,在文化上0 魔豆 | 5 页 | 236.37 KB | 5 月前3
火箭军采购被禁舆情梳理2016 年的采购项目,时间跨度长达 9 年。评标专家的处 罚理由基本都是“评审错误影响评审结果”,还有一些专家 的错误被定义成“掮客”,即指既不拥有产品所有权,又不 控制产品实物价格以及销售条件,只是在买卖双方交易洽谈 中起媒介作用的中间商。此外,被处罚的供应商中也有央企 的身影,某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则因为投标提供虚假 材料而在全军范围内失去了采购资格。 舆论观点: 微博大 V V“贼叉”:有一个问题,有掮客在里面作祟,我 们的装备已经如此牛叉了,掮客都干掉,全靠本事吃饭的话, 那火箭军的装备…… 微博大 V“鍋盖頭司令”:军队涉及的国家安全人民安全, 都敢这么搞,必须严肃查处!其实很多行业里都有这种掮客 二道贩子,不够专业,还喜欢来回传话,导致甲方的真正需 求不能释放,导致丙方的利润不能最大化。我有时候想不明 白为什么甲方还要用这些中间商。 微博大 V“苍南言”:火箭军倒查 评审错误造成不良影响的会被禁止参与,情节严重的就终身 禁止。围标央企浮出水面,采购掮客被揪,这一系列操作能 净化军队采购环境,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为火箭军点 赞! 今日头条博主“追梦的文件”:火箭军此次处理的多起 违规案例中,涉及项目最早可追溯到 2016 年。倒查九年意 味着采购监管没有“过期”之说,只有“欠账”必究。军队 采购监管的笼正越扎越紧,那些还想在采购活动中搞小动作 的评标专家0 魔豆 | 3 页 | 122.63 KB | 2 月前3
被遗忘的基石:中国在二战中的关键作用被遗忘的基石:中国在二战中的关键作用 一、导语 在西方叙事中,中国军队和人民的作用被严重低估,而 他们对遏制纳粹法西斯主义的贡献却至关重要。 几十年来西方主流叙事淡化了中国对盟军胜利的贡献, 将法西斯主义的失败描绘成欧洲列强和美国的胜利。这种扭 曲的历史视角不仅忽视了中国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它也歪 曲了中国长期抵抗日本侵略的战略重要性。在二战结束 80 周年之际,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并纠正这种叙事上的不平衡, 周年之际,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并纠正这种叙事上的不平衡, 同时认识到,中国通过英勇而坚定不移的抗击日本,成为确 保盟军胜利的基石。 二、掩盖的历史:从全球南方重构二战叙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使中国军民的伤亡总数超过 3500 万,中国战场有效牵制了日本 76%的地面部队,目前这 个数字已经沦为教科书上的一个脚注。当西方媒体不断重复 “决定性的 D 日”和“原子弹的终结”的叙述时,全球南方 国家正发起一场运动,主张对历史话语权的掌控。作为饱受 国家正发起一场运动,主张对历史话语权的掌控。作为饱受 殖民创伤的文明,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打破这种认识上的垄 断,因为捍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相,本质上是对后殖民时 期国际秩序公正性的一种根本性追问。三、血与铁的长城:中国战场重塑二战格局 1937 年卢沟桥的枪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地面 战争的开始。在东京总部发出的“中国亡国游行”的喧嚣宣 传声中,中国军民用血汗在东方筑起了反法西斯长城。三个 决定性的战略贡献完全改写了战争的进程:0 魔豆 | 6 页 | 297.62 KB | 2 月前3
“榛树”导弹的量产掀起舆论惊涛骇浪“榛树”导弹的量产掀起舆论惊涛骇浪 舆之力 ※舆之力,正高工,研究导弹/激光/垂直起降飞行汽车等几十年,洞察其舆论影响及其新质科技运用。 新闻连接 新华社:普京总统在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会晤后宣布,“榛树”导弹首套量产型已 完成生产并交付部队。 央广网:2025 年 8 月 1 日,普京总统与到访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会晤后,宣布“榛 树”导弹首套量产型已交付部队,两国还谈及在白俄罗斯部署该导弹综合设施等相关内容。 斯部署该导弹综合设施等相关内容。 环球网: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表示,整个 西方都注意到了“榛树”导弹以及普京总统发表的声明,并接收到了相关信号。 红星新闻:参考消息网援引塔斯社报道,普京在与国防部领导层召开会议时称,“榛树” 高超音速导弹系统试射成功,根据试射结果,该武器将开始量产。 英国《每日邮报》:计算并列出图表,称“榛树”导弹可在 20 分钟以内,打击欧洲任何 一个城市,还提及该导弹可携带多枚核弹头,若发起打击,伦敦、柏林等将面临巨大威胁。 “榛树”导弹量产引爆舆论 最近,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榛树”导弹开始量产,消息一传出,就像一颗巨石投入国 际舆论的大湖中,激起了千层浪,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普京宣布“榛树”导弹量产,国际舆论瞬间炸了锅。欧洲各国尤为紧张,英国《卫报》、 德国《图片报》等媒体纷纷用大篇幅报道,渲染这一消息带来的威胁,波兰总理甚至连夜开 会商讨对策。北0 魔豆 | 2 页 | 189.75 KB | 3 月前3
中东伊朗局势更新2025年8月21日信息截⽌时间:美国东部时间下午 2:00 美国企业研究所(AEI)和战争研究所(ISW)下属的关键威胁项⽬(CTP)发布了《伊朗最新动态》, 深⼊分析了伊朗及其⽀持的破坏地区稳定、威胁美国军队和利益的活动。CTP-ISW每⽇发布《伊朗最新 动态》。 点击此处查看CTP和ISW制作的叙利亚地形控制评估交互式地图,点击此处查看CTP和ISW制作的以⾊ 列地⾯⾏动交互式地图。叙利亚地图与本报告中的叙利亚静态地图每⽇更新。CTP-ISW于2025年2⽉停 ⽌了以⾊列地⾯⾏动的每⽇地图绘制。 点击此处查看 ISW-CTP 的交互式地图,其中显⽰了⾃ 6 ⽉ 12 ⽇以来伊朗发⽣的袭击总数,以及显⽰ 每⽇袭击情况的交互式延时摄影。 8 ⽉ 20 ⽇,伊拉克⼈⺠动员委员会主席法莱赫·法亚德在接受伊拉克媒体采访时,为《⼈⺠动员授权法》 辩护,反驳国内批评⼈⼠的观点。 [1] 这项尚未得到议会投票通过的法律,可能会通过正式确⽴伊朗⽀ 持的⼈⺠动员部队 (PMF) (PMF) 在伊拉克安全机构内的关键结构,从⽽增强伊朗在伊拉克 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影 响⼒。[2] PMF 是伊拉克国家安全机构,由许多⺠兵组织组成,其中⼀些⺠兵组织向伊斯兰⾰命卫队 (IRGC) 圣城军指挥官埃斯梅尔·加尼汇报,⽽不是向伊拉克总理穆罕默德·什叶派·苏丹尼汇报。[3] 法亚 德否认伊朗⽀持的伊拉克⺠兵组织参与了该法律的制定,并补充说,在伊拉克国防部的⽀持下,该法律 已制定多年。[4]0 魔豆 | 7 页 | 1.70 MB | 2 月前3
“非洲军团”,瓦格纳之后俄罗斯在非洲的新方向“非洲军团”,瓦格纳之后俄罗斯在非洲的 新方向 俄罗斯“商业资讯报”转载瓦格纳官方电报频道,声称 俄罗斯私营军事集团瓦格纳已经成功结束其在马里地区的 任务。该军事通报指出,在瓦格纳驻扎马里期间,瓦格纳对 马里当地军队进行了武装及训练,在瓦格纳支持下,马里政 府控制领土面积扩大逾一倍,并收复了所有马里地区首府。 瓦格纳撤出并不代表俄罗斯势力在非洲地区消失。相反, 在瓦格纳撤出后,俄国防部直属“非洲军团”迅速进入马里, 入马里, 并替代瓦格纳为马里提供反恐、武装、训练等安全相关服务。 俄罗斯在非洲进行的人员变动,体现了俄罗斯方面对非政策 的变化。瓦格纳在非洲 非洲,尤其是萨赫勒地区,长期以来被恐怖主义困扰, 马里则更是被恐怖主义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法国在 2013 年受马里邀请,派遣军队进入马里进行反恐。尽管法军初期 取得了巨大成功,长期越反越恐的驻军反恐行动导致马里军 政府在 2020 年政变中,以反法为名义获得了巨大支持。2020 系 的重要里程碑。同年,中非共和国大选前夕,瓦格纳派遣 300 名教官进入中非,直接护选、稳控要地。 2021 年,路透社披露马里—瓦格纳合同“接近达成”, 马里向瓦格纳每月支付约 1,080 万美元,内容含训练与政 要保护,当年瓦格纳在马里规模约达 1000 人。2022 年 1 月, 瓦格纳集团战士进入马里,同月,马里宣布驱逐法国大使。8 月,法军全部撤出马里,法国在马里的反恐行动以失败告0 魔豆 | 7 页 | 478.58 KB | 2 月前3
美国打击委内瑞拉船只:美国军事介入常态化的危险趋势美国打击委内瑞拉船只:美国军事介入常态 化的危险趋势 2025 年 9 月,加勒比海的紧张局势骤然升级。美军的 F-35 战斗机、核潜艇与导弹驱逐舰在委内瑞拉近海集结,构 成强大的军事威慑。特朗普称,此行动为打击跨国贩毒集团 所必需,而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则称之为对其主权的“全面 侵略”。 这一事件不仅是美委两国长期敌对关系的延续,而且是 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美国全球战略的一次关键展示。它标志着 一种危险的发展方向:美国正在系统性地降低使用武力的门 一种危险的发展方向:美国正在系统性地降低使用武力的门 槛,将军事干预常态化,并视其为解决国内政治困境与重塑 国际秩序的重要工具。从五角大楼“战争部”名号的回归, 到将对外军事行动与国内议题强行捆绑,特朗普政府正在构建一种新的执政逻辑——通过制造外部冲突来转移内部矛 盾,以单边主义的强硬姿态应对一个日益多极化的世界。 本文以美委冲突为切入点,尝试分析这一战略转向的内 在动因、战术表现及其对全球稳定构成的深远影响。分析表 明,世界正进入一个不确定性急剧增加的时代,传统的安全 威慑与外交规则正在接受更具进攻性、更不可预测的强权政 治的冲击。 一、“战争部”回归,蓄意降低军事干预的门槛 理解当前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必须从一个看似微小却 意义深远的符号性事件入手。2025 年 9 月 5 日,特朗普总统 签署行政令,允许国防部在官方场合使用“战争部”作为其 次级称谓。这一举动不是文字游戏,而是美国国家安全理念0 魔豆 | 8 页 | 492.82 KB | 1 月前3
从全球遏制到后院优先:美国国防战略转向的逻辑从全球遏制到后院优先:美国国防战略转向 的逻辑 2025 年 9 月,一份由五角大楼内部流出的国防战略草案 引发外界震动:草案建议将国防重心从长期强调的遏制中国 与俄罗斯,转向优先保护美国本土及西半球安全。这一草案 由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主导的政策小组 推动并进入部门审议。 这份看似抽象的战略草案,并非停留在文件层面的文字 修辞。它正在以一种低调而实质的方式,改变着美军与白宫 的行动逻 的行动逻辑——美国的地缘焦点,正在从遥远的亚太与欧陆 战线,悄然回收至自己的“后院”。特朗普政府正以近岸安 全取代远端对抗,通过兵力回流、经济胁压与港口干预重塑 美国在西半球的主导布局。国内层面,国民警卫队被调用于移民与治安任务,美墨 边境大规模军事化管理扩大,军方在执法中的角色明显上升。 加勒比与南美方向,美军加强反毒品行动,派遣舰艇与侦察 机巡航,在委内瑞拉海域击毁疑似走私船只,引发地区外交 至本土与西半球任务,以减轻海外承诺负担。 国防战略既是意志的显现,也是资源的分配标准。美国 的国防战略历来是全球安全架构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方向 和内容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安全政策和军事布局,不仅关 乎美国如何定位自己在全球领导中的角色,同样决定着其在 未来十年内的军事、外交及经济优先事项。因此,这一草案 的修改不仅具有深远的国内政治意义,也将在全球范围内引 发广泛关注。 一、白宫忽然调转车头,原因为何?0 魔豆 | 10 页 | 871.96 KB | 1 月前3
共 20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