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观察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观察 ——一个门外汉的一点思考 中国周边安全的最大挑战来自海洋,中国在以后的发展战略中必须将海洋利 益放在关键的地位,只有当中国能够捍卫自己的海洋权益,威行海上,周边各国 无一敢窥私,中国海上安全才能有保障,中国的周边安全才能有保障。 当今中国周边冲突最为激烈的一在钓鱼岛,二在南海。日本人最近在嚣张的 上演全民出钱购买钓鱼岛的丑剧,而菲律宾则在自认为有美国撑腰的纸老虎皮下 下 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叫板。二者都属于中国海洋利益,涉及主权问题,不容有一 点闪失。当今中国所受威胁最大的也来自海洋:中国海洋开发能力不足,海军力 量薄弱,美国拥有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强大海上力量,在海上对中国制造岛链封 锁,限制中国海军发展。可以说海洋是中国的软肋之一,中国当前安全形势最大 的挑战就在海洋,只有当海洋安全真正有了保障,中国的安全才能有保障。 中国当前海洋困境并不是一天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海洋困境有其 及深远的历史原因。而这种历史的惯性一直困扰中国人到现在。 中国是大河文明孕育的国家,与希腊截然相反。虽然创造了诸如郑和下西洋 等史诗般的历史事件,但其不过是大河文明的补充物。自从秦始皇一统六国,亲 海的齐楚灭亡,内陆的秦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国家,奠定起中国两千年政治基础, 也标志着中国大河文明对海洋文明的胜利。大河文明在经济上表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种封闭式的经济形态决定了中国封闭式的上层建筑,因此在政治0 魔豆 | 5 页 | 236.37 KB | 5 月前3
被遗忘的基石:中国在二战中的关键作用被遗忘的基石:中国在二战中的关键作用 一、导语 在西方叙事中,中国军队和人民的作用被严重低估,而 他们对遏制纳粹法西斯主义的贡献却至关重要。 几十年来西方主流叙事淡化了中国对盟军胜利的贡献, 将法西斯主义的失败描绘成欧洲列强和美国的胜利。这种扭 曲的历史视角不仅忽视了中国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它也歪 曲了中国长期抵抗日本侵略的战略重要性。在二战结束 80 周年之际,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并纠正这种叙事上的不平衡, 周年之际,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并纠正这种叙事上的不平衡, 同时认识到,中国通过英勇而坚定不移的抗击日本,成为确 保盟军胜利的基石。 二、掩盖的历史:从全球南方重构二战叙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使中国军民的伤亡总数超过 3500 万,中国战场有效牵制了日本 76%的地面部队,目前这 个数字已经沦为教科书上的一个脚注。当西方媒体不断重复 “决定性的 D 日”和“原子弹的终结”的叙述时,全球南方 国家正发起一场运动,主张对历史话语权的掌控。作为饱受 国家正发起一场运动,主张对历史话语权的掌控。作为饱受 殖民创伤的文明,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打破这种认识上的垄 断,因为捍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相,本质上是对后殖民时 期国际秩序公正性的一种根本性追问。三、血与铁的长城:中国战场重塑二战格局 1937 年卢沟桥的枪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地面 战争的开始。在东京总部发出的“中国亡国游行”的喧嚣宣 传声中,中国军民用血汗在东方筑起了反法西斯长城。三个 决定性的战略贡献完全改写了战争的进程:0 魔豆 | 6 页 | 297.62 KB | 2 月前3
特朗普军事打击“贩毒船只”行动对中国大陆应对台独的启示特朗普军事打击“贩毒船只”行动对中国大陆 应对台独的启示 引言 2025 年,特朗普政府以“打击贩毒”为名,多次对委内瑞 拉、哥伦比亚等国周边海域的船只实施军事打击,引发国际社会 对法理、道义及实际后果的广泛争议。此类行动暴露了美国单边 主义外交的深层逻辑,也为我应对台独分裂活动提供了参照样本。 本文将从法理依据、国际舆论、实际效果三个维度分析特朗普行 动的争议性,并探讨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与军事威慑结合,构建对 行动使拉美国家对美国的信任度下降 37%,反而推动了地区国 家与中国、俄罗斯的军事合作。 二、我对台军事行动的法理基础与道义优势 (一)国内法的明确授权与国际法的兼容性 对台军事行动的合法性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和《反分裂国家法》。前者明确将“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 完整”列为国家核心利益,后者规定“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 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国家得采取非和 平方式及其 情形,即“自卫或安理会授权的行动”。由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打击“台独”势力属于内部事务,无需安理会授权 即可行使自卫权。 (二)道义制高点:历史正义与民族情感 与美国基于利益扩张的军事干预不同,中国大陆对台行动具 有深厚的历史正义性。台湾自 1945 年光复以来,始终是中国领 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联合国 第 2758 号决议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中国在联合国的 唯0 魔豆 | 6 页 | 186.53 KB | 25 天前3
从全球遏制到后院优先:美国国防战略转向的逻辑从全球遏制到后院优先:美国国防战略转向 的逻辑 2025 年 9 月,一份由五角大楼内部流出的国防战略草案 引发外界震动:草案建议将国防重心从长期强调的遏制中国 与俄罗斯,转向优先保护美国本土及西半球安全。这一草案 由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主导的政策小组 推动并进入部门审议。 这份看似抽象的战略草案,并非停留在文件层面的文字 修辞。它正在以一种低调而实质的方式,改变着美军与白宫 下降。其中最 典型、最显著的就是中国的全面崛起而无法遏制,迫使美国 重新审视其国际战略,并调整其军事和外交重点。 无法遏制中国,首先体现在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和科技压 制收效不大。自 2018 年以来,华盛顿在关税政策、额外关 税威胁以及对敏感技术的出口管制方面持续加码,特别是通 过实体清单与许可限制对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和关键设备进 行管控,试图遏制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追赶。 然而这些 然而这些措施并未产生单向效果:面对制裁,中国通过 政策扶持、国产替代加速本土产业链建设,并推动对外贸易 伙伴多元化,使美国施压的长期边际效应逐步递减。在政府 大力支持下,中国半导体产业逐步摆脱对美国技术的依赖, 部分高端芯片制造能力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无法遏制中国,亦已直接体现在军事领域。美国在力量 投送、远征作战经验和全球同盟网络方面仍保持优势,而中 国在常态化训练、区域打击能力和特定作战平台例如反介入0 魔豆 | 10 页 | 871.96 KB | 1 月前3
“非洲军团”,瓦格纳之后俄罗斯在非洲的新方向瓦格纳集团战士进入马里,同月,马里宣布驱逐法国大使。8 月,法军全部撤出马里,法国在马里的反恐行动以失败告 终。 上海外国语大学助理研究员袁勋指出,在宣传方面,瓦 格纳通过介入政局、利用反殖民叙事和提供军事替代方案三 管齐下,系统瓦解法国等西方国家在相关国家的主导地位。 在经济方面,瓦格纳集团主要通过获取关键矿产开采权作为 其安全服务的“对价”。相关信息显示,仅 2022 年瓦格纳 集团通过参与中非、苏丹的黄金交易就获得超过0 魔豆 | 7 页 | 478.58 KB | 2 月前3
“西方不参加九三阅兵”为何能上热搜?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回应, 80 多年前,中国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 方主战场,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 出重大历史贡献。当年许多欧洲国家和友人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宝 贵的人力物力支持,有人甚至献出宝贵生命,他们的感人事迹永 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 一、西方缺席的历史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给亚洲各 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中国是日本侵略的主要受害国,付出了伤亡 二、参不参加阅兵的实质 西方国家缺席九三阅兵,本质上是一种立场表态,但并不能 否定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贡献和巨大牺牲。 阅兵参与情况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当前国际关系的真实温度。 西方主要国家缺席,表面上展示他们的集体一致,实际上暴露了 他们的不安全感。这些国家既想遏制中国发展,又离不开中国市 场,陷入一种矛盾状态。他们不愿在全世界面前高调承认中国的 国际地位,但也不希望被边缘化。 最终,他们选择了最省力的做法——装作没看见。这种缺席 日本政府还通过驻外大使馆等外交渠道,游说欧亚各国不要出席中国抗战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这种相互利用的共生关系 在当今国际政治中愈发明显。 四、中国自信面对现实 西方主要国家缺席,中国表现出相当的从容和淡定。外交部 发言人在回应相关提问时表示,“我们会适时发布消息”,这种不 急不躁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体现。 与前几次大型活动相比,中国这次的心态明显更加成熟。不 再刻意追求参与国家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参与的质量和意义。50 魔豆 | 3 页 | 130.94 KB | 2 月前3
小国大利益:马尔代夫与印度洋战略竞争——触礁之战其区域影响⼒来积极塑造其战略环境。对于中国、印度、美国等国家⽽⾔,进⼊⻢尔代夫领⼟或与其领 导⼈建⽴联系,可以增强它们在这⼀战略⾛廊的⾏动能⼒。 在当前充满争议的印太环境中,⼩国不仅可以通过实⼒获得影响⼒,还可以利⽤其地理位置和资源来推 进国家利益。⻢尔代夫就体现了这些国家如何通过与地区⼤国以有利的交易条件进⾏接触来维护⾃⾝利 益。这与其他战略效率较低的⼩岛国形成了鲜明对⽐。例如,所罗⻔群岛在2022年与中国签署了⼀项 备受争议的安全协议后,⾯临着强烈的反对和国内抗议,批评⼈⼠认为,该协议可能使中国军队能够进 ⼊这些岛屿。由此引发的国内动荡以及与澳⼤利亚和美国关系的恶化,表明了与单⼀⼤国结盟的⻛险。 相⽐之下,⻢尔代夫成功地通过多元化的外交政策更加灵活地定位⾃⼰,选择性地与竞争对⼿结盟以追 求某些战略利益。这与冷战时期寻求等距离或中⽴的不结盟截然不同。它也与对冲策略有⼀些微妙的区 别,对冲策略通常试图推迟承诺或掩盖意图,以保持⻓期灵活性。 北京的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深度还是债务陷阱? ⻢尔代夫已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环。海上丝绸之路是更⼴泛的“⼀带⼀路”倡议的⼀部分,过 去⼗年来中国对⻢尔代夫的投资不断加速。其中最突出的项⽬是西纳⻢累⼤桥,也被称为中⻢友谊⼤ 桥,于 2018 年竣⼯,耗资3 亿美元,资⾦来⾃北京的赠款和优惠贷款。这座⼤桥将⾸都⻢累与该国主 要国际机场所在地瑚湖尔岛连接起来。中国公司还资助了维拉纳国际机场的扩建,包括⼀条新跑道和⼀0 魔豆 | 6 页 | 1.50 MB | 4 月前3
阿拉斯加会议:没有协议,但传递了一个信号盟关 系,在大国交易的棋局中,随时可能变成被牺牲的棋子。 美国前网络安全高官罗伯·乔伊斯曾有个精妙的比喻: “俄罗斯好比飓风,而中国则像气候变化——持久、渐进却无 孔不入。”这番话道破了一个关键现实:不同挑战需要不同应 对。俄罗斯的攻势往往来势汹汹,而中国的崛起虽看似温和, 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世界格局。阿拉斯加会谈给华盛顿敲 响警钟:必须同时应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挑战,而这往往意 面对变局,欧洲或将打出“中国牌”寻求战略平衡。通过深化与中国在新能源、经贸等领域的合作,欧洲试图摆脱对 美俄的双重依赖。这一调整趋势正在重塑大国关系格局:美 国推动欧洲承担更多防务责任,欧洲加速推进能源自主,俄 罗斯力图重返欧洲事务,而中国则凭借合作空间提升自身的 全球影响力。 从更广阔的地缘视角来看,美俄关系、中美博弈与欧洲 定位已形成联动效应。俄罗斯的影响力半径仍集中在欧陆, 而中国的影响力已辐射全球,特别是在印太地区。值得关注 能标志着 美俄关系的一个转折。如果未来这一进程最终推动乌克兰问 题和平解决,也将开启全球政治的新局——这个新局不仅关 乎谁控制领土,更关乎谁的规则和规范占据主导。对中国来 说,这次美俄首脑峰会传递了明确信号。作为大国,中国必 须坚持自己的原则,保持战略定力,在不断变化的竞争中按 自身条件追求利益。 在这个地缘政治棋盘不断被重新布置的世界里,影响力 不属于那些对每一步棋都做出反应的人,而是属于那些下长100 魔豆 | 5 页 | 242.12 KB | 2 月前3
百姓安则天下安——聊聊我心中的国家安全保国家安全。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复杂而严峻,亟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 色的国家安全道路。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公布,中国设国家安全委员会。2014 年 4 月 15 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 家安全观。习近平同志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国家安全理念的 最新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与传统的国家安全观不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外延要丰富、广泛得多。 武警部队,但相关部门的协调没有比较有效的机制。 国家安全委员会能够协调军地、军民,来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安全委员会发挥的 作用是把中央、国务院和地方以及军队、外事部门这几大块协调起来。 近年来,中国的安全问题较多,海上、陆上,国内、国外,遇到了很多安全 挑战,引起了各个阶层包括中央领导的关注。面临的安全威胁增多,而且非常直 截了当,关键是威胁到了我们国家的核心安全利益;面对这些安全威胁和挑战, 部门、跨机构、跨行业的决策,实施起来会更有效 率和成果。 中国有特殊的国情、军情、特殊的安全状况,所以借鉴他国经验的同时不会 照搬。各国的安全委员会基本上都是根据各国国情、政治体制来设定组织形式的。 中国在借鉴的同时也要突出中国特色,有别于其他国家。随着中国国家安全利益 的不断拓展,中国也需要维护在海外的重大安全利益。比如中国在非洲国家的一 些石油基地,不时会被武装分子所袭扰,过去主要靠外交部,但外交部毕竟只有0 魔豆 | 7 页 | 298.65 KB | 5 月前3
强军智库:热点研究总第125期2024年5月27晶 目 录 一、全球热点 1 伊朗总统生希验机身亡事件影响及对我启示 2. 苏林就任越南国家主席原因分析及对我影响 二、涉华要闻 工 中国“打通”图们江入海口仍存关键“增点” 2. 美鼓动囊清德挑媳式就职演说态势分析及应对 热点 1. 境内外与论高度关注东部战区台海军演 四、专题调查 1 国际刑事法院在地绊博弃中的作用及启示50 魔豆 | 1 页 | 136.59 KB | 1 年前3
共 13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