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充值
 首页
时政舆情
经济舆情
社会舆情
文化舆情
教育舆情
军事舆情
舆情论文
开源情报
舆情技术
文库资料
默认
文章资讯
 上传文档  发布文章  登录账户
舆知库 · 国内首家舆情知识共享平台
  • 综合
  • 文档
  • 文章

无数据

分类

全部军事舆情(18)

语言

全部中文(简体)(14)

格式

全部PDF文档 PDF(18)
 
本次搜索耗时 0.009 秒,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18 个.
  • 全部
  • 军事舆情
  • 全部
  • 中文(简体)
  • 全部
  • PDF文档 PDF
  • 默认排序
  • 最新排序
  • 页数排序
  • 大小排序
  • 全部时间
  • 最近一天
  • 最近一周
  • 最近一个月
  • 最近三个月
  • 最近半年
  • 最近一年
  • pdf文档 以反事实控制印度舆论,莫迪-辛格双人舞表演登峰造极

    以反事实控制印度舆论,莫迪-辛格双人舞表演登峰造极 舆之力 事实复盘:在 5 月 7 日至 10 日的印巴战争中,印军被击落五架战机、被摧毁一处 S- 400 防空导弹阵地,印军基本上完败。巴基斯坦公布了铁一般证据,而印度莫迪、辛格则 全部否认,反而编造印军全胜的反事实舆论,并且拿不出任何获胜的事实证据。 新闻链接:2025 年 7 月 30 日,印度总理莫迪在议会特别会议上,宣称印度防空系统 防空导弹的阵地前面进行摆拍敬礼,用照片直接“打脸”巴基斯坦 所谓摧毁 S-400 防空导弹阵地的说法。 反事实舆论与现场作秀无缝衔接。莫迪在疯狂掀起反事实的舆论浪潮中,不仅把一次 印巴的军事行动包装成印度民族自豪的象征,还通过现场的“亲自视察”与“照片证据” 把反事实舆论推向了高潮。莫迪的讲话中,把反事实与讲话的修辞无缝衔接,把子虚乌有 的敌方 1000 架无人机的数字说得是令人瞠目结舌,从而完美地契合了“印度崛起”的宏大 叙事。总之,无论完败还是平局、完胜,莫迪都已经成功地控制了印度的舆论,硬是把一 场完败包装成了一场“零损伤、完胜”的人间神话。 反事实零伤亡舆论是为压住反对党质疑。辛格的反事实舆论发言与莫迪相比也是有过 之而不及,他既回避了印度反对党的质疑,又将印度武装力量的“零伤亡”与“敌人阴谋化 为泡影”,包装成了印军的绝对胜利。他甚至进一步反事实宣称,巴基斯坦的进攻“未能击 中任何目标”,印军的重要设施“无一受损”。这种“全胜与无损”的说辞,使得反对党的
    0 魔豆 | 1 页 | 209.43 KB | 3 月前
    3
  • pdf文档 巴(哈)以冲突认知战:网络连接与信息链接之战 前序

    明,宣布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就加 沙地带停火和被扣押人员交换达成协议。1 月 19 日,巴以停 火协议生效,标志着巴以局势暂时缓和,但未来仍存在不确 定性挑战性 巴(哈)以冲突认知战:网络连接与信息链接之战| 前序 。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代号“阿克萨 洪水”袭击行动,以色列随即对哈马斯和加沙实施“铁剑” 报复行动,这是继 2022 面这场冲突是关于认知的战争,讲述的是“谁是受害者、谁 是侵略者”的故事,而谎言和虚假信息发挥着关键和持续的作用。 同样,2012 年、2014 年的巴以冲突也是伴随战争进程, 越来越多的人转向同情大量伤亡的巴勒斯坦民众,外界对以 色列军事行动的支持逐渐减弱。这背后也是认知战在起作用, 相关各方利用冲突图像和视频以及战争苦难来影响甚至引 领国际舆论。双方都大量发布利己信息,试图把自己塑造为 正义的一方。例如,以色列利用媒体策略来赢得同情,强调 名记者和媒体工作者丧生。同时,西方媒体对以色列叙事进 行偏袒,而对巴勒斯坦叙事进行边缘化。例如,以色列媒体 炮制大量虚假新闻,发起煽动浪潮,这些虚假消息被西方媒 体竞相报道并大肆渲染。Facebook 等社交媒体则严格限制反 以叙事,而允许以色列强化己方叙事。 (一)网络连接力之争 (二)媒介连结力之争 (三)信息链接力之争 (四)情绪联结力之争
    0 魔豆 | 4 页 | 198.39 KB | 4 月前
    3
  • pdf文档 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战较量

    22”袭击 事件发生后,巴方的社交媒体场风云翻涌。4 月 23 日-24 日, 超过 1000 个新注册的 X 账号集中涌现,密集发布与袭击相 关内容,内容多事对印的指责、移花接木的旧影像以及反印 言 论 。 “ #KashmirBleeds ” ( 克 什 米 尔 流 血 ) 、 “#StandWithKashmir”等标签急速升温,一度登上热搜榜。 相关帖文大部分由地理位置显示为巴境内的账号在极短时 跨境打击的 正当性。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MeitY)严密监控网络舆 情,及时辟谣不实信息。PIB 的事实核查小组昼夜运转,应 对网上激增的谣言举报。有印方官员表示,巴方社交账号的策略很简单:以极快速度、大规模地向网络空间注入虚假内 容,让真相淹没在汪洋谎言之中。5 月 23 日,印度外交部发 言人的 X 账号在凌晨三点发布剪辑视频,指控巴“操纵网络 水军”。印方策动的社交媒体#向印军致敬话题 嘲讽度领导人的视频以及关于印军事行动的虚假信息,扰乱 了信息和舆论格局。各种假新闻频现,包括印度电网遭袭瘫 痪 70&、印度 ATM 机被关闭 2 至 3 天、1 名印女飞行员被巴拘留,以及一段以印外交部长为主角的伪造视频。巴方精心 炮制的一系列“战果”信息在冲突最初阶段抢占了舆论高地, 制造出短暂的信息混乱和心理震慑。5 月 9 日,印度新闻信 息局不得不澄清关于印度各地 ATM 机因勒索软件攻击而关闭
    0 魔豆 | 15 页 | 249.16 KB | 4 月前
    3
  • pdf文档 特朗普军事打击“贩毒船只”行动对中国大陆应对台独的启示

    特朗普军事打击“贩毒船只”行动对中国大陆 应对台独的启示 引言 2025 年,特朗普政府以“打击贩毒”为名,多次对委内瑞 拉、哥伦比亚等国周边海域的船只实施军事打击,引发国际社会 对法理、道义及实际后果的广泛争议。此类行动暴露了美国单边 主义外交的深层逻辑,也为我应对台独分裂活动提供了参照样本。 本文将从法理依据、国际舆论、实际效果三个维度分析特朗普行 动的争议性,并探讨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与军事威慑结合,构建对 (二)国际道义的双重标准与信任危机 美国以“反毒”为名实施军事打击,却长期忽视自身作为全球最大毒品消费市场的责任。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数据 显示,美国消费了全球 60%以上的非法毒品,但其国内禁毒政 策失效,反而将矛盾转嫁至拉美国家。此外,美国在行动中多次 误击平民船只,如 2025 年 9 月击沉的“贩毒船”被证实载有 11 名渔民,引发国际人权组织对“过度使用武力”的谴责。这种“以 己度人”的霸权行 己度人”的霸权行径,进一步削弱了美国在国际道义层面的公信 力。 (三)实际后果的适得其反与地区动荡 特朗普的军事行动未能有效遏制毒品走私,反而加剧了拉美 国家的反美情绪。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指责美国“以反毒为幌子 实施经济掠夺”,并宣布暂停对美石油出口,导致全球油价波动。 哥伦比亚等国则因担心成为“附带损害”目标,减少了与美国的 情报合作。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评估认为,此类 行动使拉美国家对美国的信任度下降
    0 魔豆 | 6 页 | 186.53 KB | 25 天前
    3
  • pdf文档 “非洲军团”,瓦格纳之后俄罗斯在非洲的新方向

    非洲,尤其是萨赫勒地区,长期以来被恐怖主义困扰, 马里则更是被恐怖主义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法国在 2013 年受马里邀请,派遣军队进入马里进行反恐。尽管法军初期 取得了巨大成功,长期越反越恐的驻军反恐行动导致马里军 政府在 2020 年政变中,以反法为名义获得了巨大支持。2020 年 9 月,马里过渡政府邀请了 1000 名瓦格纳集团员工进入 马里,提供安全支持。这一发展成为俄罗斯与马里之间关系 的重要里 万美元,内容含训练与政 要保护,当年瓦格纳在马里规模约达 1000 人。2022 年 1 月, 瓦格纳集团战士进入马里,同月,马里宣布驱逐法国大使。8 月,法军全部撤出马里,法国在马里的反恐行动以失败告 终。 上海外国语大学助理研究员袁勋指出,在宣传方面,瓦 格纳通过介入政局、利用反殖民叙事和提供军事替代方案三 管齐下,系统瓦解法国等西方国家在相关国家的主导地位。 在经济方面,瓦格纳集团主要通过获取关键矿产开采权作为 其次,俄罗斯并没有在非洲殖民的历史。随着非洲民族主义 和反殖民主义的兴起,没有历史包袱的俄罗斯和非洲国家拥 有比西方国家更加广泛的合作空间。第三,俄罗斯在提供军事援助时追求收益,而并不推行价值观外交。自 2020 年以 来,西非到中非的“黄金带”中,有 7 个非洲政权相继被军 事政变推翻。俄罗斯的非洲军团在能够获得收益的情况下, 将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非洲国家政变的作用。 非洲军团在数个方面上区别于瓦格纳。首先,非洲军团
    0 魔豆 | 7 页 | 478.58 KB | 2 月前
    3
  • pdf文档 美国打击委内瑞拉船只:美国军事介入常态化的危险趋势

    塑 国际秩序的重要工具。从五角大楼“战争部”名号的回归, 到将对外军事行动与国内议题强行捆绑,特朗普政府正在构建一种新的执政逻辑——通过制造外部冲突来转移内部矛 盾,以单边主义的强硬姿态应对一个日益多极化的世界。 本文以美委冲突为切入点,尝试分析这一战略转向的内 在动因、战术表现及其对全球稳定构成的深远影响。分析表 明,世界正进入一个不确定性急剧增加的时代,传统的安全 威慑与外交规则正在接受更具进攻性、更不可预测的强权政 是要 通过高度可见的军事胁迫,放大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的效果, 迫使对手屈服。这种“混合战争”模式模糊了和平与战争的 界限,使得军事威慑常态化。 这一政策的危险之处在于,当军事部署成为一种惯性反 应时,误读误判和意外摩擦导致冲突升级的风险也随之急剧 升高。特朗普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实质上是试图重塑国际 关系的“游戏规则”,想用单边的军事优势取代复杂的多边 外交谈判,这无疑为全球秩序注 塑其对外战略和世界秩序。其核心特征是:以服务国内政治为首要 目标,将军事干预从“最后选项”变为“优先工具”,并以 此为手段,强行维护其在全球日益受到挑战的单极霸权地位。 这种战略转向的直接后果,是国际关系不确定性的急剧 增加。首先,它使得任何与美国存在分歧的国家,都面临着 随时可能因美国国内政治需要而被升级为“敌人”的风险。 其次,它严重侵蚀了以国际法和多边主义为基础的全球治理 体系
    0 魔豆 | 8 页 | 492.82 KB | 1 月前
    3
  • pdf文档 从全球遏制到后院优先:美国国防战略转向的逻辑

    与俄罗斯,转向优先保护美国本土及西半球安全。这一草案 由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主导的政策小组 推动并进入部门审议。 这份看似抽象的战略草案,并非停留在文件层面的文字 修辞。它正在以一种低调而实质的方式,改变着美军与白宫 的行动逻辑——美国的地缘焦点,正在从遥远的亚太与欧陆 战线,悄然回收至自己的“后院”。特朗普政府正以近岸安 全取代远端对抗,通过兵力回流、经济胁压与港口干预重塑 上升。 加勒比与南美方向,美军加强反毒品行动,派遣舰艇与侦察 机巡航,在委内瑞拉海域击毁疑似走私船只,引发地区外交 抗议。与此同时,五角大楼讨论削减驻欧兵力、将资源回调 至本土与西半球任务,以减轻海外承诺负担。 国防战略既是意志的显现,也是资源的分配标准。美国 的国防战略历来是全球安全架构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方向 和内容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安全政策和军事布局,不仅关 乎美国如何定位自己在全球领导中的角色,同样决定着其在 近现有霸权,守成国可能将战略重点从对外扩张转向防御与 核心利益维护。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内部逻辑。同时,推动出现“180 度 大掉头”的则是国际力量对比的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非西 方力量集体上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实力相对下降。其中最 典型、最显著的就是中国的全面崛起而无法遏制,迫使美国 重新审视其国际战略,并调整其军事和外交重点。 无法遏制中国,首先体现在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和科技压 制收效不大。自
    0 魔豆 | 10 页 | 871.96 KB | 1 月前
    3
  • pdf文档 中东伊朗局势更新2025年8月21日

    TP-ISW每⽇发布《伊朗最新 动态》。 点击此处查看CTP和ISW制作的叙利亚地形控制评估交互式地图,点击此处查看CTP和ISW制作的以⾊ 列地⾯⾏动交互式地图。叙利亚地图与本报告中的叙利亚静态地图每⽇更新。CTP-ISW于2025年2⽉停 ⽌了以⾊列地⾯⾏动的每⽇地图绘制。 点击此处查看 ISW-CTP 的交互式地图,其中显⽰了⾃ 6 ⽉ 12 ⽇以来伊朗发⽣的袭击总数,以及显⽰ 每⽇袭击情况的交互式延时摄影。 对该法进⾏投票,但他补充说,没有逊尼派或库尔 德议员签署请愿书。[11] 这些议员的选票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伊拉克选⺠的⽀持对于该法的通过⾄关重 要。 法亚德试图将PMF描绘成⼀个负责任的⾏为体,以维护其免受批评。他指出,《⼈⺠动员管理局法》将 加强PMC与未指明的武装团体之间的分离,这些团体指的是在PMF之外活动的、受伊朗⽀持的伊拉克⺠ 兵组织。[12] PMC正式负责确保PMF内的⺠兵组 PMF 旗下⺠兵分⼦试图暗杀伊拉克前总理穆斯塔法·卡迪⽶⼀事。[16] 法亚德表⽰, PMF 为伊拉克⼈提供安全保障,但他忽视了 PMF 在逊尼派地区进⾏宗派清洗的⾏为。[17] 2014 年, 在反伊斯兰国 (ISIS) 战争期间,PMF 阻⽌了从萨拉赫丁省奥贾逃出的居⺠返回,这是⼀种宗派清洗⾏ 为。[18] 法亚德声称,PMF 正在解决奥贾问题。[19] 法亚德还试图混淆伊朗⾰命卫队与⼈⺠
    0 魔豆 | 7 页 | 1.70 MB | 2 月前
    3
  • pdf文档 百姓安则天下安——聊聊我心中的国家安全

    家安全观。习近平同志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国家安全理念的 最新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与传统的国家安全观不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外延要丰富、广泛得多。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全面的、系统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和把握国家安全问 题,其目标是构建除了传统的国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 安全、社会安全、资源安全外,还包括新型的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 所谓“传统安全威胁”是指国家的政治安全和国家的军事安全受到威胁。自国 家产生以来,国家的最大财富是人口与领土,国家安全系统所捍卫的最大利益是 保证自己的国民与领土不受外来侵犯。传统安全观是一种国家安全至上、政治与军事安全为主、以武力或战争方式解决国家间矛盾和冲突的安全观念。 而“非传统安全威胁”是与传统安全威胁相对而言的,包括恐怖主义、贫困、 环境恶化、毒品等。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突发事件,标志着国 际局 安全机构。无 论从应对挑战、国家安全决策、唤起民众的安全意识、加强民众安全凝聚力等都 有好处。 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非常之多,除了我们已知的传统领域安 全威胁之外,禁毒、反恐、反海盗、偷渡、走私活动,都属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 问题。自然灾害、信息安全、空间安全等也都属于该领域的问题。鉴于传统安全 和非传统安全方面面对的挑战,过去是没有一个统一机构来应对的。比如说反毒,涉及到
    0 魔豆 | 7 页 | 298.65 KB | 5 月前
    3
  • pdf文档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观察

    在自认为有美国撑腰的纸老虎皮下 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叫板。二者都属于中国海洋利益,涉及主权问题,不容有一 点闪失。当今中国所受威胁最大的也来自海洋:中国海洋开发能力不足,海军力 量薄弱,美国拥有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强大海上力量,在海上对中国制造岛链封 锁,限制中国海军发展。可以说海洋是中国的软肋之一,中国当前安全形势最大 的挑战就在海洋,只有当海洋安全真正有了保障,中国的安全才能有保障。 是中国领土。 49 年国民党败退之时,有残军退守于此岛,1955 年解放军解放该岛,1957 年为 了支持越南反法战争,将该岛借于越南使用。—谁知这一借,就成了刘备借荆州。 70 年代后,越南以该岛位于 108°03’13”以西、以及为越南实际控制为由,宣称 其为越南领土。最后中越在北部湾划界谈判中,竟然将该岛划归越南,原因是这 一方面是因为越南实际统治这个岛已愈 30 年,上面居民全部是越南人,另一方 说。而美国,这个传统海权国家,在联合国海洋公约法上则表现了十分谨慎的态 度。至今国内仍在争论着联合国海洋公约对美国海洋利益是利大还是弊大的问 题,国会至今也没有批准公约。从此可见,美国人的海洋意识是相当强烈的,反 观中国,海洋意识则弱得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记得滚瓜烂熟的中国领土 960 万平 方公里,这其实并不包括海洋领土啊,我们完全没有海洋领土的意识,300 多万 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土被我们漠然忽视,这种从小开始的领土教育真的是很让人担
    0 魔豆 | 5 页 | 236.37 KB | 5 月前
    3
共 18 条
  • 1
  • 2
前往
页
相关搜索词
以反事实控制印度舆论莫迪辛格双人双人舞表演登峰登峰造极冲突认知网络连接网络连接信息链接之战前序一场没有输家战争印巴双赢背后较量特朗普军事打击贩毒船只行动中国大陆应对台独启示非洲军团瓦格纳之后罗斯俄罗斯方向美国瑞拉委内瑞拉介入常态危险趋势全球遏制后院优先国防战略转向逻辑中东伊朗局势更新202521百姓安则天下聊聊心中国家安全海洋全形形势安全形势观察
舆知库 · 国内首家舆情知识共享平台
关于我们 文库协议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本站文档数据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交流,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舆知库 · 国内首家舆情知识共享平台 ©2025 | 站点地图 京ICP备20008529号
  • 我们的小程序同样精彩
    我们的小程序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