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战较量 网络攻击战与技术中心 研究员苏米娅·阿瓦斯蒂等撰文称,网络战虽然位于军事战 边缘,但对实现国家的政治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 战作为一种低强度、针锋相对的数字攻击模式,涉及网站网 页篡改、虚假信息传播、间谍窃取活动和数字破坏行动。伴 随网络战和舆论战日益融合,印巴尝试了一系列旨在激发本 国民众情绪、塑造认知观点、打击敌方士气、影响国际舆论 的认知战行动,双方竭力争夺网络空间和认知战场的主导权, 来自世界各地的黑客组织基于亲巴或亲印立场,通过协 调一致的网络行动,瞄准印或巴的政府和通信、能源、金融 等网站及服务,极力瘫痪印或巴的关键基础设施,削弱对印 或巴的战时作战和社会动员能力,同时干扰印或巴的高层决 策,阻挠政府信息传播,影响经济社会运行,并给印或巴政 府和民众造成心理威慑、制造社会恐慌。从实际效果看,虽 然网络攻击并未对印或巴造成重大损失,但黑客攻击表明了 政治意图,实现了心里威慑。印巴冲突时间虽短,但网络攻 攻击,有的还实施网络勒索和数据窃取。 以色列网络安全公司 Radware 监测显示,5 月之前印遭到的 网络攻击大多集中于地区竞争、宗教纠纷或社会纷争。 绿盟科技监测数据显示,袭击事件发生后 48 小时内, 针对印的网络攻击量激增 500%。4 月 23 日,印铁路电信网 站遭到 DDoS 攻击;4 月 25 日-26 日,印电信运营商 BSNL (www.bsnl.co.in)遭受两轮 DDoS 攻击。BSNL 是印主要0 魔豆 | 16 页 | 333.81 KB | 4 月前3
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战较量后的认知战较量|网络舆论战 印巴认知战的第二条战线:网络舆论战。 现在军事战争往往伴随网络舆论战,通过传播假新闻、 虚假宣传、深度伪造和 AI 生成内容,利用信息干扰操纵认 知,通过制造混乱、焦虑和散播混乱来影响敌国民众心理。 空战爆发后,印巴通过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渠道进行激烈 的认知对抗,通过外交部、国防部等机构大量发布和传播对 于己方有利的战场消息,甚至利用平民伤亡照片煽动民族情 绪,通过伪造虚假信息来打击对方军民士气,为己方军事行 方式等细节证据。同时,印严格管控国内舆论,没有印媒体 和自媒体能够真实报道冲突态势,还要求社交媒体对印网民 屏蔽外界信息,以至于大部分印度人都以为自己赢麻了。伴 随捷报口水战,印巴之间的社交媒体操纵、虚假信息传播、 国际媒体发声等行动接踵而来。 *社交媒体操控:舆论角力的前沿阵地。“4·22”袭击 事件发生后,巴方的社交媒体场风云翻涌。4 月 23 日-24 日, 超过 1000 个新注册的 X 账号集中涌现,密集发布与袭击相 报道,神曲热度节节攀升,三天内被翻译为英语、土耳 其语等多个版本,在 TikTok 等平台播放量破亿。不少外国 网民模仿翻唱甚至二次创作。X 上支持巴的话题标签在空战 后 48 小时获得超 1000 万次浏览量。巴军向媒体通报空战情 况的军官奥朗则布成为“网红”,传统媒体立即紧跟热点, 用奥朗则布来展现巴军形象,提升巴军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印方同样不甘示弱,动员社交媒体为己所用。执政的印 度人民党(0 魔豆 | 15 页 | 249.16 KB | 4 月前3
巴(哈)以冲突认知战:网络连接与信息链接之战 前序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代号“阿克萨 洪水”袭击行动,以色列随即对哈马斯和加沙实施“铁剑” 报复行动,这是继 2022 年俄乌冲突后又一大战事。双方除 了进行军事对抗,还展开激烈认知对抗,各自瞄准国内国际 民众展开认知传播,试图影响国内国际舆论。于是,与军事 冲突相关的真实与虚假信息交织,仇恨与同情情绪扩散,国 际舆论认知也从最初谴责哈马斯袭击反转至谴责以军血腥 报复。这种舆论逆转的背后是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认知战。兰 。 以色列将哈马斯与 ISIS 相提并论,模糊平民与战斗人员 的界限,声称巴勒斯坦人拒绝共存,并将以军报复描绘为一 场解放巴勒斯坦人脱离哈马斯控制的人道主义战争。以色列还利用欧美民众的两极分化传播一个叙事,即哈马斯袭击等 同于反犹太主义,抗议以军报复就是帮助哈马斯。以色列通 过强调哈马斯暴力建构出复杂冲突的简单叙事,试图使外界 忽略其长期占领封锁加沙以及对巴平民的持续性暴力。伴随 冲 巴以冲突期间的网络战和认知战相互交织,以网络为中心的 认知战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一环。那么,这场认知战的主要 战法是什么?即相关各方对网络连接力、媒介连接力、信息 连接力和情绪连接力的激烈争夺。在俄乌冲突中,美西方凭 借全球媒体传播优势和网络基础设施垄断地位,对俄实行网 络断连和媒体噤声,操控涉俄乌冲突的国际舆论,进而影响 战争走向和实力消长。例如,美西方把网络平台武器化和意 识形态化,推出“算法战”“深伪战”等新战术。0 魔豆 | 4 页 | 198.39 KB | 4 月前3
小国大利益:马尔代夫与印度洋战略竞争——触礁之战并获取全球政策制定者、军事领导⼈和战略思想家信赖的内容。 成为会员 ⻢尔代夫位于连接中东和亚洲的重要印度洋航道的交汇处,已成为印太战略竞争中⼀个看似意想不到却 ⽇益重要的⽴⾜点。尽管⼈⼝不⾜60万,海军⼒量有限,但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勃勃的经济战略和 灵活的外交策略使其成为⼤国的宝贵合作伙伴。⻢累正试图通过争取投资、建⽴多元化伙伴关系和提升 其区域影响⼒来积极塑造其战略环境。对于中国、印度、美国等国家⽽⾔,进⼊⻢尔代夫领⼟或与其领 ⽰不安。然⽽,⻢累能够在处理这些国内敏感问题的 同时稳定与印度的关系,这体现了其更⼴泛的多边结盟战略的⼀个⽅⾯,即与主要⼤国接触,但⼜不显 得受制于任何⼀个单⼀⾏为体。 华盛顿的⾜迹:静默的⼒量,持久的存在 与印度和中国不同,美国采取了低调但具有战略重要性的策略。2020年,华盛顿与⻢累签署了《国防 与安全关系框架》,这是两国之间第⼀份正式军事协议。在此⾥程碑之后,美国在⻢尔代夫开设了第⼀0 魔豆 | 6 页 | 1.50 MB | 4 月前3
从特朗普把“国防部”改为“战争部”说起国的军事干预。美国在加勒比海域部署了三艘战舰,搭载了约 4000 名士兵。 表面理由是打击毒品贩运集团,但专家分析认为,特朗普此 次军事部署背后可能有更加深层的意图。委内瑞拉是世界石油储 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这可能是美国出兵的真实目的。 四、乌克兰危机是美国将战争作为交易的工具 在乌克兰问题上,特朗普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转变。美国对 乌克兰的支持不再是简单的武器赠送,而是变成了军火出售。100 魔豆 | 5 页 | 171.11 KB | 2 月前3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观察上演全民出钱购买钓鱼岛的丑剧,而菲律宾则在自认为有美国撑腰的纸老虎皮下 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叫板。二者都属于中国海洋利益,涉及主权问题,不容有一 点闪失。当今中国所受威胁最大的也来自海洋:中国海洋开发能力不足,海军力 量薄弱,美国拥有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强大海上力量,在海上对中国制造岛链封 锁,限制中国海军发展。可以说海洋是中国的软肋之一,中国当前安全形势最大 的挑战就在海洋,只有当海洋安全真正有了保障,中国的安全才能有保障。0 魔豆 | 5 页 | 236.37 KB | 5 月前3
共 6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