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以冲突认知战:网络连接与信息链接之战 前序2025 年 1 月 15 日晚,卡塔尔、埃及、美国发布联合声 明,宣布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就加 沙地带停火和被扣押人员交换达成协议。1 月 19 日,巴以停 火协议生效,标志着巴以局势暂时缓和,但未来仍存在不确 定性挑战性 巴(哈)以冲突认知战:网络连接与信息链接之战| 前序 。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代号“阿克萨 洪水”袭击行动,以色列随即对哈马斯和加沙实施“铁剑” 同于反犹太主义,抗议以军报复就是帮助哈马斯。以色列通 过强调哈马斯暴力建构出复杂冲突的简单叙事,试图使外界 忽略其长期占领封锁加沙以及对巴平民的持续性暴力。伴随 冲突持续,双方及支持者围绕人道主义、战争法理、巴以历 史和现状、停火止战等议题持续激辩。 在互联网诞生前,认知战已是军事战争的常规手段。如 今互联网遍及每个人,使认知战的覆盖面和影响度远超以往。 巴以冲突期间的网络战和认知战相互交织,以网络为中心的 认知战成0 魔豆 | 4 页 | 198.39 KB | 4 月前3
从特朗普把“国防部”改为“战争部”说起调整,援助已逐步转变为一项商业交易。 欧洲领导人此行的目的是阻止美俄之间私下交易乌克兰领 土,但所有这些目标都未能实现。特朗普当面要求泽连斯基“现 实一点”,暗示乌克兰军队应该撤出顿巴斯以换取停火。 五、美国历史上战争政治化的沉重代价 回顾美国历史,领导人将战争政治化的案例屡见不鲜,但最 终都付出沉重代价。19 世纪末的“美西战争”虽使美国获得海外 殖民地,却埋下与拉丁美洲的长期矛盾。 六、多边体系的警惕与应对 特朗普的一系列言行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欧洲领导人纷纷发声,表达了他们对被边缘化的担忧。 法国总统马克龙坚持认为,欧洲在谈判中必须占有一席之地, 而德国总理默茨则强调,谈判必须以停火为前提。这些表态反映 了欧洲国家在和平进程中的积极意愿。 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与普京会晤后,又立即与泽连斯基会谈, 并透露将马上与普京进行电话交流。这种大国协商的方式,似乎 将欧洲盟友边缘化了。100 魔豆 | 5 页 | 171.11 KB | 2 月前3
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战较量和中立的调查,印拒绝后发起攻击使印丧失道德制高点。 “5·07”空战爆发后,巴通过召开记者会,展示录像、公 布语音等手段展示战果,在国际社会塑造了胜利形象,而印 在战机是否被击落等问题上顾左右而言他。不过,在印巴宣 布停火后,印也宣布取得“胜利”,并举行为期 10 天的庆 祝活动,试图通过将军事行动与传统节日捆绑来节日化冲突 叙事来调控社会情绪。巴《黎明报》评论称,新德里正将这 场阿扎迪 Ka Amrit Mahotsav”(自由之液的庆典)狂欢转 叙事从英语精英圈到农村方言带的全流程传递。同时,印的 宗教民族主义情绪高涨,长期把“巴基斯坦=伊斯兰恐怖主义”的叙事进行绑定,使得任何对巴军事行动都天然有道德 正当性。与此同时,印民族主义情绪较强,10 日晚印巴宣布 停火时,印度总理和外长都没有出面,而由外交秘书维克拉 姆·米斯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很快他就被部分印民众看作“投 降派”和“叛徒”,他的社交媒体页面被恶评攻陷,家人被 “人肉搜索”并且威胁报复。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将冲突包装0 魔豆 | 15 页 | 249.16 KB | 4 月前3
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战较量 网络攻击战巴基斯坦的网络攻击已导致印度 70%的电网瘫痪。”面对印方 否认,亲巴黑客组织又称,有些攻击行动未造成可见干扰, 是因为经过精心策划,主要是展示先进能力和战略克制。 第三阶段(5 月 13 日后)。印巴宣布停火后,印仍面临 来自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和朝鲜、孟加拉国、印度尼西 亚、摩洛哥和中东地区国家的网络攻击,包括恶意软件攻击、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和 GPS 欺骗,导致一些网站 瘫痪0 魔豆 | 16 页 | 333.81 KB | 4 月前3
共 4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