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遏制到后院优先:美国国防战略转向的逻辑上采取更为审慎乃至回避的姿态。这一时期的经验显示,内 向化多在财政社会压力与对外战争创伤并存时出现,但通常 不意味着全面退出全球责任,而更多表现为选择性回缩与制 度延续并存的混合形态。 从理论角度看,该动向也符合两类经典解释的逻辑:霸 权稳定论指出,当主导国认为提供公共产品成本过高时,往 往出现供给收缩;权力转移理论则认为,若新兴强国快速逼 近现有霸权,守成国可能将战略重点从对外扩张转向防御与 简而言之,美国对华全面遏制需要在多战线持续投入巨 大资源,而中国通过产业政策、常态化演训和多边外交的有 机组合,正在不断降低外部遏制的实际效果,使得全面遏制 战略的政治与财政成本持续攀升。二、遏制计划失败后,或见中美关系新动向 几乎在同一时间轴上,另一条外交线索也在成形:2025 年 9 月中旬,中美在西班牙举行高级别会谈,就降低贸易壁 垒与部分限制措施达成初步共识,并就字节跳动旗下 TikTok 的美国处置达成框架性方案,随后两国领导人通话确认将就0 魔豆 | 10 页 | 871.96 KB | 1 月前3
从特朗普把“国防部”改为“战争部”说起从特朗普把“国防部”改为“战争部”说起 8 月 25 日,特朗普提出将把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之前 他还对泽连斯基表示“战争时期可不举行选举”,这两项动向折射 出美国政治生态中危险的权力扩张倾向。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晤中提出: “如果三年半后美国也与某个国家开战,那是不是也可以不举行 选举?”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计划将美国国防部改回“战争部”,这100 魔豆 | 5 页 | 171.11 KB | 2 月前3
阿拉斯加会议:没有协议,但传递了一个信号性将面临考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或将动摇,而中美俄欧 四方的力量对比也将迎来新一轮调整。这场会晤不仅测量着 美俄关系的温度,更测试着中美战略博弈的承压能力。一、强人政治暗藏玄机:解码美俄战略新动向 特朗普和普京都不是普通的政治家。一个以痴迷“交易艺 术”闻名,另一个在大国博弈中经验丰富。他们代表了强人政 治家的典型,把外交当作戏剧、个人谈判和战略计算的结合。 对特朗普来说,长期的外交纠葛代价高昂,消耗巨大。100 魔豆 | 5 页 | 242.12 KB | 2 月前3
共 3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