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会议:没有协议,但传递了一个信号特朗普和普京都不是普通的政治家。一个以痴迷“交易艺 术”闻名,另一个在大国博弈中经验丰富。他们代表了强人政 治家的典型,把外交当作戏剧、个人谈判和战略计算的结合。 对特朗普来说,长期的外交纠葛代价高昂,消耗巨大。 如果能在国际上取得外交成果,不仅能提升国内声望,还能 巩固他“破解僵局”的谈判高手形象。对普京而言,俄乌冲突 已进入消耗阶段——经济压力不断加大,制裁持续升级,军 事资源紧张。他认为,暂时搁置与美国的对抗或许能获得宝 赖,反而揭露了其难以摆脱“安全依赖”的地位。四、大国交易:或将撬动国际法根基 阿拉斯加会议还涉及了一个严重的法律和规范性问题。 从《联合国宪章》的角度看,绕过多边框架,美俄直接谈判 削弱的是集体安全机制的可信度。如果未来的和平安排涉及 领土调整,这一先例势必带来更大不稳定。 以领土换取和平的交易模式,正在威胁现代国际秩序的 基石——领土不可侵犯原则。《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四款 明确规定:“各会员国在国际关系中应避免对任何国家的领土 定位已形成联动效应。俄罗斯的影响力半径仍集中在欧陆, 而中国的影响力已辐射全球,特别是在印太地区。值得关注 的是,如果中俄从战术协作转向战略同盟,两国将形成优势 互补的“强强联合”,对现有国际秩序构成全新挑战。 六、结论 阿拉斯加峰会或许没有达成具体协议,但它可能标志着 美俄关系的一个转折。如果未来这一进程最终推动乌克兰问 题和平解决,也将开启全球政治的新局——这个新局不仅关 乎谁控制领土,更关乎谁的规则和规范占据主导。对中国来100 魔豆 | 5 页 | 242.12 KB | 2 月前3
从特朗普把“国防部”改为“战争部”说起日,特朗普提出将把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之前 他还对泽连斯基表示“战争时期可不举行选举”,这两项动向折射 出美国政治生态中危险的权力扩张倾向。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晤中提出: “如果三年半后美国也与某个国家开战,那是不是也可以不举行 选举?”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计划将美国国防部改回“战争部”,这 项更名可能会在“未来一周左右”完成。他宣称:“当我们赢得第 化军事威慑实现战略目标的集体倾向。 二、“战争避选论”的威胁 特朗普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谈中暴露了他对民主 选举程序的漠视。当泽连斯基解释因战争状态无法举行选举时, 特朗普反问:“如果三年半后美国也与某个国家开战,那是不是 也可以不举行选举?” 值得注意的是,三年半正是特朗普本届任期的结束时间。这 种“战争避选论”本质上是权力欲望与宪政框架之间的冲突。 这种表态与 2020100 魔豆 | 5 页 | 171.11 KB | 2 月前3
“榛树”导弹的量产掀起舆论惊涛骇浪面可以释放出 6 个分弹头,在第二级的 6 个分弹头里各自还能释放出 6 个子弹头,因此,一枚“榛树”导弹就能总共释放出 36 个高 超音速子弹头,所以,其常规装药的集束打击能力不是核弹而胜似核弹,如果是核装药那威 力简直可以抹平整个欧洲。“榛树”导弹去年 12 月对乌克兰高价值目标进行了实战性打击试 验,取得成功,只用了半年的就量产了,可以看出,俄罗斯的新质导弹生产潜力还是巨大的。 “榛树”导弹是基于俄罗斯 11 倍音速,现有的反导系 统,像美国的“萨德”“爱国者”等反导系统,面对“榛树”导弹时是无法拦截的。“榛树” 导弹射程为 1000-5500 公里,从俄罗斯境内或从白俄罗斯发射,能覆盖欧洲全境。如果从白 俄罗斯发射到柏林,只需十几分钟,基本不给对方留下预警和防御的时间。 “榛树”导弹量产影响巨大 普京宣布“榛树”导弹量产,在国际舆论场上掀起了惊涛骇浪。欧洲各国尤为紧张,英 国、德国、法国0 魔豆 | 2 页 | 189.75 KB | 3 月前3
“非洲军团”,瓦格纳之后俄罗斯在非洲的新方向洲的决心。在俄乌冲突后,俄罗斯遭到大量西方制裁,而对 非合作,则是俄罗斯外交可能的突破口之一。第三,经济收益是从瓦格纳到非洲军团共同的重要考量。 瓦格纳的收益理论是,如果在一个地区派兵的收益大于成本, 那么就应该在此地派兵。如果在一个地区的收益下降了,那 就应该研究此地区的市场需求,并发现增加收益的方法。瓦 格纳在非洲的行动获得了大量收益,而非洲军团试图继承这 一点。在马里、中非等国,瓦格纳通过对当地矿产的控制获0 魔豆 | 7 页 | 478.58 KB | 2 月前3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观察军事需求应该是很强的,尤其面对台湾、面对美国的海上力量,但是相对较少的海 上冲突却降低这种需要,再经历过文革的冲击,中国海军发展并不见迅速,海洋 开发能力并不见显著提高,并且与西方国家差距拉大。如果有强烈的海洋意识与 海洋战略眼光的话,海军应当放在军事发展的首位。但很遗憾,重陆轻海的思想 一直没有改变,虽然建国后海军基础建立,但海军的发展并不能人满意。甚至在 1978 年改革开放之后到 1999 步拉大了。从此可见中国对海洋利益的轻视,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海权的重要性, 中国依然是一个陆权国家,海洋意识薄弱。直到 99 年后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中 国才如梦初醒,开始加大军费投入,海军这时才进入历史性的发展时期。如果中国 能够早点重视起来,中国的海军必然已是另一番模样,还哪里容得小小越南、菲 律宾在这里嚣张? 中国领导层一直缺乏强烈的海洋意识。比如南海白龙尾岛历来是中国领土。 49 年国民党败退之时,有残军退守于此岛,1955 搞过去了,韩国 在上面大兴土木,中国一句“不承认”了事。而中国民众对此很少知情。对于钓鱼岛问题,中国民众也只是不痛不痒的发泄点不满,很少有什么实际行动,一个保 钓联合会实在影响力有限。对于南海,如果不是近期菲律宾自以为是的对峙行为, 中国民众也很难去主动关注南海问题。甚至不知道南海岛屿已被蚕食大半,而且 还经常在网上看到各种言论说“中国是不是太霸道了,把九段线都划到人家门口 去了”。从此0 魔豆 | 5 页 | 236.37 KB | 5 月前3
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战较量 网络攻击战23 日,印铁路电信网 站遭到 DDoS 攻击;4 月 25 日-26 日,印电信运营商 BSNL (www.bsnl.co.in)遭受两轮 DDoS 攻击。BSNL 是印主要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如果攻击造成服务中断,印指挥控制系 统、情报传递网络等通信设施将受到影响。4 月 26 日,印身 份识别机构 UIDAI(uidai.gov.in)突遭 DDoS 攻击。同日, 印政府规划与教育资讯发布平台 弹或坦克,网络攻击战的武器成本更低、溯源更难、门槛更 低,但对社会运行、信息环境、民众信任的破坏却很深远。 那些受不同政治、社会和宗教动机驱动的黑客组织联合起来 开展协调一致行动,如果攻击取得预期成功,既能够瘫痪对 方军政部门和关键基础设施,还能对对方民众产生心理威慑; 如果攻击没能达成预期,也能通过夸大宣传等对对方民众形成心理干扰。而且,越来越多的黑客行动主义者相互支持彼 此的行动,扩大传播范围,提升其知名度。Radware0 魔豆 | 16 页 | 333.81 KB | 4 月前3
被遗忘的基石:中国在二战中的关键作用1942 年,日本占领缅甸并切断滇缅公路后,中国仍通过“驼 峰航线”接收了约 65 万吨物资。凭借这一东方战场的支撑, 中国有效阻止了日本与德国在中东的潜在会合。正如美国陆 军参谋长史迪威所承认的:“如果中国崩溃,日本将立即把 30 个师调往太平洋地区。这一牵制直接为美国在中途岛和瓜 达尔卡纳尔岛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3. 文明延续的精神丰碑 让我们回想那些在重庆遭受轰炸后仍坚守讲坛的大学0 魔豆 | 6 页 | 297.62 KB | 2 月前3
从全球遏制到后院优先:美国国防战略转向的逻辑投资,形成新一轮采购热潮,进而重塑全球防务供应链与技术合作格局。然而这种能力补充难以一蹴而就,欧洲短期内 仍高度依赖美国装备体系与训练支持。 这一转变还将改变美国外交资本的运作方式,使地缘政 治更明显地带交易属性。如果美国以缩减海外军事承诺为条 件要求盟友提升自主防务或增加费用分摊,短期内或许可行, 但长期将削弱其作为安全保证者的软实力——在需要组建 国际联盟、实施多边制裁或开展长期安全合作时,缺乏持续 可信的承诺将显著增加美国的谈判成本。0 魔豆 | 10 页 | 871.96 KB | 1 月前3
百姓安则天下安——聊聊我心中的国家安全随着中国国家安全利益 的不断拓展,中国也需要维护在海外的重大安全利益。比如中国在非洲国家的一 些石油基地,不时会被武装分子所袭扰,过去主要靠外交部,但外交部毕竟只有 外交,没有其它更好的手段,如果有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统一处置海外人员的安全 问题,会比外交部更有效。中国设立国安委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确保国家安全 利益核心利益不受任何侵扰和伤害。 打击“针对我国家安全威胁”的法律力量——新《国家安全法》0 魔豆 | 7 页 | 298.65 KB | 5 月前3
中东和伊朗局势最新动态2025年8月29日伊朗议会最近于6⽉25⽇通过了—项法律 ,暂停了伊朗与国际原 ⼦能机构的合作 ,这使得最后—项条款在很⼤程度上具有执⾏性。[3] 欧洲三国于8⽉28⽇启动了《联合 全⾯⾏动计划》(JCPOA) 的快速恢复机制。[4] 如果伊朗“严重不遵守”JCPOA的承诺 ,JCPOA的快速 恢复机制允许JCPOA签署国重新对伊朗实施联合国安理会制裁。[5]联合国安理会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 的过程需要30天 ,伊朗很可能寻求欧洲三60 魔豆 | 7 页 | 565.27 KB | 2 月前3
共 10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