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基石:中国在二战中的关键作用的独立运动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 四、记忆政治的深层博弈:西方叙事霸权背后的三重 逻辑 西方系统性地贬低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不仅是历史误 解,更是殖民话语体系的当代延伸:1.冷战的思维惯性 1949 年后,西方学术界故意淡化民族主义力量与共产主 义武装团体的联合贡献,将中国的抗战简化为意识形态的象 征。在麦卡锡主义影响下,包括《时代》杂志在内的报道甚 至将台儿庄的胜利改称为“美国军事顾问指导的胜利”。这 国际 地位。 2.西方中心主义的认知框架 在黑格尔“世界历史从东向西”的观念下,二战被简化 为“D 日—阿登战役—柏林沦陷”的线性叙事。哈佛二战研 究中心 85%的文献都集中在欧洲战场上,学术资源的不平等 分配导致公众理解的结构性偏差。 3.话语霸权的维系机制 承认中国抗战的关键作用将破坏“西方救世主”叙事的 神圣性。正如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所说:“历史记忆是权力关系的化石层”。在中国0 魔豆 | 6 页 | 297.62 KB | 2 月前3
共 1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