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会议:没有协议,但传递了一个信号在阿拉斯加举行的美俄首脑会晤,犹如一支精准的地缘 政治温度计,测量着两个核大国关系的冷暖变化。这场时隔 数年的“特普会”发生在俄乌冲突僵持的关键节点,其战略价 值远超表面成果。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周五在美 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结束了一场高风险会晤,取得了进展但未达成 协议,2025 年 8 月 15 日 会晤传递出三重信号:其一,美俄这两个核大国仍保持 着最低限度的对话渠道;其二,大国博弈的规则正在被重新 定义;其三,这种变化将产生连锁反应——欧洲的战略自主 性将面临考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或将动摇,而中美俄欧 四方的力量对比也将迎来新一轮调整。这场会晤不仅测量着 美俄关系的温度,更测试着中美战略博弈的承压能力。一、强人政治暗藏玄机:解码美俄战略新动向 特朗普和普京都不是普通的政治家。一个以痴迷“交易艺 术”闻名,另一个在大国博弈中经验丰富。他们代表了强人政 治家 ,还能 巩固他“破解僵局”的谈判高手形象。对普京而言,俄乌冲突 已进入消耗阶段——经济压力不断加大,制裁持续升级,军 事资源紧张。他认为,暂时搁置与美国的对抗或许能获得宝 贵的喘息之机。 这种“强强联手”的背后,既有国家利益的考量,也不乏 政治人物的私心算计。阿拉斯加会谈释放了一个意味深长的 信号,大国之间的对抗并非不可改变。当核心利益契合时,强 国完全可以抛开盟友,直接与对手握手言和。这对北约和欧100 魔豆 | 5 页 | 242.12 KB | 2 月前3
巴(哈)以冲突认知战:网络连接与信息链接之战 前序巴(哈)以冲突认知战:网络连接与信息链接之战| 前序 。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代号“阿克萨 洪水”袭击行动,以色列随即对哈马斯和加沙实施“铁剑” 报复行动,这是继 2022 年俄乌冲突后又一大战事。双方除 了进行军事对抗,还展开激烈认知对抗,各自瞄准国内国际 民众展开认知传播,试图影响国内国际舆论。于是,与军事 冲突相关的真实与虚假信息交织,仇恨与同情情绪扩散,国 际 认知战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一环。那么,这场认知战的主要 战法是什么?即相关各方对网络连接力、媒介连接力、信息 连接力和情绪连接力的激烈争夺。在俄乌冲突中,美西方凭 借全球媒体传播优势和网络基础设施垄断地位,对俄实行网 络断连和媒体噤声,操控涉俄乌冲突的国际舆论,进而影响 战争走向和实力消长。例如,美西方把网络平台武器化和意 识形态化,推出“算法战”“深伪战”等新战术。 而巴以冲 突再0 魔豆 | 4 页 | 198.39 KB | 4 月前3
“榛树”导弹的量产掀起舆论惊涛骇浪像是一个“会飞的弹药库”, 一次能攻击几十个目标,破坏力惊人,“榛树”导弹核常兼备,既可以搭载核弹头,也能使 用常规弹头,作战灵活性大大增加。 “榛树”导弹究竟是何方神圣 “榛树”导弹由俄罗斯在俄乌战争期间研制,是目前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两级子母高 超导弹,俗称“套娃”导弹,在一级母弹头的里面可以释放出 6 个分弹头,在第二级的 6 个分弹头里各自还能释放出 6 个子弹头,因此,一枚“榛树”导弹就能总共释放出 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媒体纷纷用大篇幅报道,渲染这一消息带来的威胁。 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榛树”导弹量产意义重大。俄罗斯把它当作有力的战略威慑工具, 若乌克兰在美国及北约支持下,继续用远程武器袭击俄罗斯领土,俄罗斯就可以用“榛树” 导弹对乌克兰境内重要军事目标进行打击。这不仅能有效遏制乌克兰的军事冒险,也让美国 和北约在对乌援助问题上有所顾虑,担心引发俄罗斯更强烈的报复。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 势变得 更加复杂,从而引爆国际舆论,也给与了启示与借鉴。 在探索新质导弹发展中给与启示借鉴。俄罗斯导弹发展已有百年历史,经历了二战前的 技术积累期、二战后的快速发展期、苏联解体后的吃老本发展期、俄乌战争以来实战需求牵 引发展期,其主要特点是一直探索“多领域新质导弹技术交叉与汇聚”总体应用,即注重实 导弹武器在实战需求下的总体性能先进,并不学美国追求每一单项技术领域的绝对超前先进, 因此,在两级0 魔豆 | 2 页 | 189.75 KB | 3 月前3
从特朗普把“国防部”改为“战争部”说起54.3%支持者认同“战争部”名称,反映出美国军政界存在通过强 化军事威慑实现战略目标的集体倾向。 二、“战争避选论”的威胁 特朗普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谈中暴露了他对民主 选举程序的漠视。当泽连斯基解释因战争状态无法举行选举时, 特朗普反问:“如果三年半后美国也与某个国家开战,那是不是 也可以不举行选举?” 值得注意的是,三年半正是特朗普本届任期的结束时间。这 种“战争避选论”本质上是权力欲望与宪政框架之间的冲突。 面,它动摇“权力和平转移”的民主基石,开创“战争即权力”的危 险先例。 三、从国内治理到国际干预的暴力喜好 尽管特朗普近期表面上调停了几起国际冲突,如刚果与卢旺达、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等,以及正在推进俄乌谈判,但这些举 动多是作秀并积累其自身政治遗产,并非反映其是真正的和平使 者。 本质上,特朗普政府经常展现出对武力的全面偏爱。近期, 他已经调派国民警卫队负责华盛顿特区的治安整治,并威胁称, 特朗普在与泽连斯基会谈后透露,乌克兰计划通过欧洲资金 购买价值 900 亿美元的美国武器。这一变化标志着美国对乌克兰政策的根本性调整,援助已逐步转变为一项商业交易。 欧洲领导人此行的目的是阻止美俄之间私下交易乌克兰领 土,但所有这些目标都未能实现。特朗普当面要求泽连斯基“现 实一点”,暗示乌克兰军队应该撤出顿巴斯以换取停火。 五、美国历史上战争政治化的沉重代价 回顾美国历史,领导人将战争政治化的案例屡见不鲜,但最100 魔豆 | 5 页 | 171.11 KB | 2 月前3
“非洲军团”,瓦格纳之后俄罗斯在非洲的新方向集团在多个层面上规避了俄罗斯及国际法律的约束,导致其 运作模式也极为特殊。 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 2021 年曾表示,马 里政府向"俄罗斯私营军事公司"寻求反恐援助,但俄政府与 此无关。然而,2023 年普里戈任兵变失败,导致俄政府对瓦 格纳集团进行了处理。俄罗斯官方此后决定介入非洲事务。 拉夫罗夫称,除与瓦格纳的合作外,马里当局还与俄罗斯领 导层建立了正式联系,应其要求军事教官将继续在当地工作。非洲军团带来的变化 尽管俄罗斯在经贸关系上相对弱势,随着法国在非洲多国的 撤军,以及美国特朗普政府减少对非援助,俄罗斯可能会成 为非洲国家重要的安全合作伙伴。 俄罗斯的非洲军团在非洲可能有多项优势,首先,非洲 军火大量进口自俄罗斯,俄制武器供应占 2018 年至 2022 年 非洲主要武器系统进口的 40%。在这一基础上,与俄罗斯进 行军事安全合作,接受俄罗斯训练,是更加成体系的行为。 其次,俄罗斯并没有在非洲殖民的历史。随着非洲民族主义 真实与否,在俄官方部队进入后,造成平民伤亡的指责将从 难以问责的雇佣兵转移到俄罗斯政府上,并造成政治影响。 法军在马里的反恐行动也造成了平民伤亡,而长期驻军的政 治压力最终导致了当地人民对法国的不满,并最终致使法国 撤军。俄罗斯官方部队进驻非洲,可能也将面临这一问题。 据美联社援引消息,非洲军团将更加注重训练当地部队,而 非如同瓦格纳一样大量与当地军队共同作战。这可能是俄罗 斯试图避免造成平民伤亡的一种策略。0 魔豆 | 7 页 | 478.58 KB | 2 月前3
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战较量 网络攻击战将有更多黑客组织介入,进一步加剧区域网络安全态势的复 杂性。由此,印巴冲突成为网络威胁行为者参战的新的地区 冲突。俄乌战争爆发前,全球范围的网络攻击就已发生并加 剧,亲乌亲俄黑客组织活跃。新一轮以巴冲突的网络攻击也 十分复杂,包括以色列的寻呼机攻击和伊朗在全球不断增加 攻击。俄乌遭到严重的协同网络攻击,这些攻击与军事目标 紧密结合,而印巴冲突和以巴冲突的网络攻击状况更为相似。 “4·22 此的行动,扩大传播范围,提升其知名度。Radware 指出, “朱砂行动”之后,东南亚黑客组织间正在形成新的联盟, 偏好 DDoS 和网站篡改以突显攻击的象征性和报复性。印在 网络攻击领域的强势,与其好友美俄的支持密不可分,一边 谴责巴“支持恐怖主义”,一边纵容民间黑客激进行为;一 边加强自身网络防御,一边对外实施网络攻击。印巴冲突凸 显非国家行为体在现代战争中的角色升级,以及关键基础设 施面临的网络威胁。0 魔豆 | 16 页 | 333.81 KB | 4 月前3
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战较量导致深度造假和虚假叙事会短暂地占据舆论场的主导地位。Alt News 和 Boom 等印事实核查机构也做出努力,但碎片化 核查方式难以应对海量虚假信息。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已紧 急将“算法武器化”纳入议程——当社交平台的推荐算法可 能导致地区局势升温时,科技公司的责任边界究竟在哪里? 可以说,虚假信息已成为现代战争中频繁动用的武器,通过 伪造战果、篡改事实来影响国内民意和国际舆论。 *国际场合发声:争夺道义制高点。印巴双方深知国际 碑式军事成就,就是告诉各国印打败了巴。再如,很多俄民 众认为印打败了巴。苏联时期,苏印两国是准军事盟友关系, 苏联为印度提供大量军事援助。苏联解体后,俄印仍保持着 密切合作,俄对印军售慷慨。在经贸领域,俄长期为印度提 供石油,印度将俄油精炼后出口赚取大量利益。俄印还不断 推进本币结算机制,贸易额不断扩大,经济捆绑使俄印关系 更加紧密。俄媒报道也偏向印度。《今日俄罗斯》着重强调 印度空 印度空军的战绩,却淡化印度战机被击落的事实。新德里电视台报道说印军摧毁巴方多个哨所的报道被俄媒完全转载。 还有很多俄军事网站侧重印度的战绩。例如,俄网站“TopWar” 重点报道俄制武器在印巴冲突中的卓越表现,包括《苏 -30MKI 被称为性能“怪兽”,助力印度“战胜”巴基斯坦》 等。印还制作了很多俄语版宣传视频,在俄语社交媒体被大 量播放。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影响了俄民众的认知。仅 Telegram 上亲印度立场的俄语频道粉丝总数就超0 魔豆 | 15 页 | 249.16 KB | 4 月前3
中东和伊朗局势最新动态2025年8月29日IAEA)检查员⽆法进⼊纳坦兹或福尔多等伊朗其他核设施。 伊朗呼吁联合国安理会批准⼀项俄中决议草案 ,将第 2231 号决议和《联合全⾯⾏动计划》⾄少延⻓⾄ 2026 年 4 ⽉ 18 ⽇ 。[8]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前定于 2025 年 10 ⽉ 18 ⽇到期。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团 8 ⽉ 28 ⽇表⽰ ,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临—个“决定性”的选择:是⽀持俄中决议并维护外交关系 ,还是重 新对伊朗实施制裁 ,伊朗声称制裁将导致“严重后果”。[9] 欧洲三国提出延⻓快速恢复制裁期限 ,条件是伊朗恢复与国际原⼦能机构的全⾯合作、恢复与美国的谈 判 ,并交代其 60% 浓缩铀库存。[11]俄中决议 似乎没有包括这些条件 ,⽽只是敦促各⽅恢复谈判 ,这 使得该决议⽐欧洲三国的提议对伊朗有利得多。[12]据报道 ,俄中决议还禁⽌欧洲三国在六个⽉的延⻓ 期内重新对伊朗实施联合国安理会制裁。 关键要点 · 伊朗对欧洲三国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的回应: ,要求伊朗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此举可能是为了向欧洲三国(英国、法国和德 国)施压 ,使其不再对伊朗重新实施联合国安理会制裁。 伊朗与俄罗斯和中国合作避免快速恢复制裁:伊朗呼吁联合国安理会批准—项俄中决议草案 ,将 第2231号决议和伊核协议延⻓⾄2026年4⽉18⽇ 。此前 ,伊朗官员拒绝了欧洲三国提出的将 2025年10⽉快速恢复制裁期限延⻓六个⽉的提议。伊朗 8 ⽉ 29 ⽇ ,伊朗60 魔豆 | 7 页 | 565.27 KB | 2 月前3
美国打击委内瑞拉船只:美国军事介入常态化的危险趋势“实战演练”。其目的并不是要发动一场全面战争,而是要 通过高度可见的军事胁迫,放大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的效果, 迫使对手屈服。这种“混合战争”模式模糊了和平与战争的 界限,使得军事威慑常态化。 这一政策的危险之处在于,当军事部署成为一种惯性反 应时,误读误判和意外摩擦导致冲突升级的风险也随之急剧 升高。特朗普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实质上是试图重塑国际 关系的“游戏规则”,想用单边的军事优势取代复杂的多边 外交谈 的道德剧,极大地调动了国内的民粹主义情绪。外交政策在 此被彻底工具化,成为服务于国内政治议程和个人政治形象 的表演舞台。 最后,这种矛盾外引的策略,本质上反映了美国国内治 理失灵的现实。当一个政府无力或不愿通过内部改革来解决 深层次的社会经济问题时,制造一个外部敌人便成为转移公 众视线、凝聚内部支持的最廉价方式。对委内瑞拉的军事施 压,就像一剂强效的政治“兴奋剂”,可以在短期内提振支 体系,代之以赤裸裸的强权逻辑。最后,这种咄咄逼人的姿 态,必然会引发其他全球和地区大国的反制,从而加剧全球 范围内的军备竞赛和阵营对抗,使世界滑向一个更加危险的 未来。 加勒比海的阴云,或许只是这场全球风暴的序曲。当一 个超级大国开始将对外动武视为解决内部问题的新常态时, 整个世界都将被迫为此承担代价。在伊朗、卡塔尔、委内瑞 拉之后,特朗普又会盯上谁呢?0 魔豆 | 8 页 | 492.82 KB | 1 月前3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观察法创 造像西方的伟大发现与进步。虽然南宋海洋商业极度繁盛,但在自给自足的经济 模式下却无法找到持久的经济动力,也造成了统治者对外界的恐慌。当封建主义 在中国衰落,这种恐慌便会加重,于是便形成了明清的闭关自守。中国抛弃了海 洋,海洋便抛弃了中国。 当明朝政府在将所谓的“海盗”王直处以极刑时,葡萄牙、西班牙政府正在鼓 励海盗们向外扩张、追求财富;当中国还在用指南针看看风水、用火药放放鞭炮, 始了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掠 夺,建立起殖民体系。古罗马的战略家早就说过:谁控制了海洋就控制了世界。 这在近代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而中国,这个抛弃海洋的民族,却只能在近代沦落 到世界的末尾。 而近代当西方的枪炮从海上打来,中国真的开始清醒面对海洋了么?洋务运 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无一不以失败告终。西方科技、西方自 由思想、西方开放性文化、西方民主政体等均是海洋文明的产物。而缺乏海洋基 文化发 展形成阻碍,虽然中央一直在喊政治变革,但无疑难度很大,可是不变是不可能 的,历史人民不会答应,可以期待,未来不远的中国,中国将会迎来重大的变革。 变革之时,也将是中国海权奠定之日! 当全民海洋意识逐渐强烈,海洋开发能力不断增强,中国海军力量自然会显 著提升。只要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一切都将不在话下。当然要达到这一程度, 还需时日。但现在对付一个菲律宾还是绰绰有余。个人认为虽然说现在南海问题0 魔豆 | 5 页 | 236.37 KB | 5 月前3
共 13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