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朗普把“国防部”改为“战争部”说起从特朗普把“国防部”改为“战争部”说起 8 月 25 日,特朗普提出将把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之前 他还对泽连斯基表示“战争时期可不举行选举”,这两项动向折射 出美国政治生态中危险的权力扩张倾向。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晤中提出: “如果三年半后美国也与某个国家开战,那是不是也可以不举行 选举?”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计划将美国国防部改回“战争部”,这 项 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它被称为战争部。对我来说, 它确实就是战争部。” 一、从“国防”到“战争”不仅仅是名字的更改 特朗普政府将“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的提议,绝非简单的 语义调整。这一名称变更提议折射出美国战略思维的根本性转变。 自 1947 年《国家安全法》将“战争部”更名为“国防部”以来, 美国始终以“防御性军事力量”自居。而特朗普政府试图颠覆这一 传统,将军事机构重新定位为“战争机器”。 美国战争部正式成立于 美国战争部正式成立于 1789 年,主要负责陆军事务。1947 年,杜鲁门政府将战争部拆分为陆军部和空军部,随后与海军部 合并,由国防部长统一领导。两年后,美国国会正式命名该机构 为国防部。这种转变与特朗普团队中鹰派势力的崛起密不可分。国防部 长赫格塞思曾公开表示要“恢复战士精神”,其社交媒体投票显示 54.3%支持者认同“战争部”名称,反映出美国军政界存在通过强 化军事威慑实现战略目标的集体倾向。100 魔豆 | 5 页 | 171.11 KB | 2 月前3
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战较量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 后的认知战较量|网络舆论战 印巴认知战的第二条战线:网络舆论战。 现在军事战争往往伴随网络舆论战,通过传播假新闻、 虚假宣传、深度伪造和 AI 生成内容,利用信息干扰操纵认 知,通过制造混乱、焦虑和散播混乱来影响敌国民众心理。 空战爆发后,印巴通过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渠道进行激烈 的认知对抗,通过外交部、国防部等机构大量发布和传播对 于己方有 等印事实核查机构也做出努力,但碎片化 核查方式难以应对海量虚假信息。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已紧 急将“算法武器化”纳入议程——当社交平台的推荐算法可 能导致地区局势升温时,科技公司的责任边界究竟在哪里? 可以说,虚假信息已成为现代战争中频繁动用的武器,通过 伪造战果、篡改事实来影响国内民意和国际舆论。 *国际场合发声:争夺道义制高点。印巴双方深知国际 媒体的重要性,把认知战场延伸到全球媒体和外交空间,力 求在国际舆论中占据道义制高点。印向国际社会宣扬其军事 月 18 日, 古吉拉特邦一座清真寺遭极端分子纵火,肇事者高呼“为克 什米尔兄弟复仇”。不过,印国内也存在“反战之声”。印 知识分子发起“不要克什米尔,要呼吸”运动,控诉政府将 纳税人的钱用于战争而非医疗。5 月 27 日,孟买 10 万民众 游行,要求重启与巴对话。0 魔豆 | 15 页 | 249.16 KB | 4 月前3
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战较量 网络攻击战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 战较量|网络攻击战 印巴冲突是两个战场协同作战,从现实战场的边境炮击、 空战升级、陆战对抗延展到网络空间和媒体舆论,军事对抗 和网络攻击、认知操纵、情报对抗协同推进。例如,超 50 个亲巴黑客组织结成阵营,以 DDoS 攻击(占比 50%)、网站 篡改和宣传战(36%)及数据泄露炒作(10%)为主要手段对 印发起攻击。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安全、战略与技术中心 持续渗透巴电信公司(PTCL);亲巴的 APT36 针对印军展开定向钓鱼攻击等。随着局势持续发展, 将有更多黑客组织介入,进一步加剧区域网络安全态势的复 杂性。由此,印巴冲突成为网络威胁行为者参战的新的地区 冲突。俄乌战争爆发前,全球范围的网络攻击就已发生并加 剧,亲乌亲俄黑客组织活跃。新一轮以巴冲突的网络攻击也 十分复杂,包括以色列的寻呼机攻击和伊朗在全球不断增加 攻击。俄乌遭到严重的协同网络攻击,这些攻击与军事目标 利用能力,攻击导致印多地供电波动。这种高级攻击往往有 国家行为体在背后策动,旨在测试并削弱对方的关键基础设 施防护能力。 可以说,印巴的地缘对抗早已将网络攻击常态化、体系 化。这表明一个新趋势:网络攻击战不再是军事战争的配角, 而是配合军事打击实现战略胁迫、信息控制和认知操纵的先 手棋,是服务于国家战略意图的灰色工具。不同于飞机、导 弹或坦克,网络攻击战的武器成本更低、溯源更难、门槛更 低,但对社会运行、信息环境、民众信任的破坏却很深远。0 魔豆 | 16 页 | 333.81 KB | 4 月前3
巴(哈)以冲突认知战:网络连接与信息链接之战 前序冲突在战术层面是双方军事和巷战能力的比拼,但在战略层 面这场冲突是关于认知的战争,讲述的是“谁是受害者、谁 是侵略者”的故事,而谎言和虚假信息发挥着关键和持续的作用。 同样,2012 年、2014 年的巴以冲突也是伴随战争进程, 越来越多的人转向同情大量伤亡的巴勒斯坦民众,外界对以 色列军事行动的支持逐渐减弱。这背后也是认知战在起作用, 相关各方利用冲突图像和视频以及战争苦难来影响甚至引 领国际舆论。双方都大量发布利己信息,试图把自己塑造为 场解放巴勒斯坦人脱离哈马斯控制的人道主义战争。以色列还利用欧美民众的两极分化传播一个叙事,即哈马斯袭击等 同于反犹太主义,抗议以军报复就是帮助哈马斯。以色列通 过强调哈马斯暴力建构出复杂冲突的简单叙事,试图使外界 忽略其长期占领封锁加沙以及对巴平民的持续性暴力。伴随 冲突持续,双方及支持者围绕人道主义、战争法理、巴以历 史和现状、停火止战等议题持续激辩。 在互联网诞生前,认知战已是军事战争的常规手段。如 巴以冲突期间的网络战和认知战相互交织,以网络为中心的 认知战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一环。那么,这场认知战的主要 战法是什么?即相关各方对网络连接力、媒介连接力、信息 连接力和情绪连接力的激烈争夺。在俄乌冲突中,美西方凭 借全球媒体传播优势和网络基础设施垄断地位,对俄实行网 络断连和媒体噤声,操控涉俄乌冲突的国际舆论,进而影响 战争走向和实力消长。例如,美西方把网络平台武器化和意 识形态化,推出“算法战”“深伪战”等新战术。0 魔豆 | 4 页 | 198.39 KB | 4 月前3
美国打击委内瑞拉船只:美国军事介入常态化的危险趋势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美国全球战略的一次关键展示。它标志着 一种危险的发展方向:美国正在系统性地降低使用武力的门 槛,将军事干预常态化,并视其为解决国内政治困境与重塑 国际秩序的重要工具。从五角大楼“战争部”名号的回归, 到将对外军事行动与国内议题强行捆绑,特朗普政府正在构建一种新的执政逻辑——通过制造外部冲突来转移内部矛 盾,以单边主义的强硬姿态应对一个日益多极化的世界。 本文以美委冲突为切入点,尝试分析这一战略转向的内 威慑与外交规则正在接受更具进攻性、更不可预测的强权政 治的冲击。 一、“战争部”回归,蓄意降低军事干预的门槛 理解当前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必须从一个看似微小却 意义深远的符号性事件入手。2025 年 9 月 5 日,特朗普总统 签署行政令,允许国防部在官方场合使用“战争部”作为其 次级称谓。这一举动不是文字游戏,而是美国国家安全理念 从防御向进攻与防御兼备的一种暗示。“战争部”的名称,本身就蕴含着一种主动性和侵略性, 策图景中,军事部署本身就成为了一种外交语言,是极限施 压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此次在加勒比海的军事集结,正是这一新国防理念的 “实战演练”。其目的并不是要发动一场全面战争,而是要 通过高度可见的军事胁迫,放大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的效果, 迫使对手屈服。这种“混合战争”模式模糊了和平与战争的 界限,使得军事威慑常态化。 这一政策的危险之处在于,当军事部署成为一种惯性反 应时,误读误判和意外摩擦导致冲突升级的风险也随之急剧0 魔豆 | 8 页 | 492.82 KB | 1 月前3
“西方不参加九三阅兵”为何能上热搜?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回应, 80 多年前,中国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 方主战场,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 出重大历史贡献。当年许多欧洲国家和友人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宝 贵的人力物力支持,有人甚至献出宝贵生命,他们的感人事迹永 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 一、西方缺席的历史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给亚洲各 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中国是日本侵略的主要受害国,付出了伤亡 ,付出了伤亡 3500 万军民的巨大代价。 相比之下,西方主要国家并非日本侵略的主要受害者。他们 在亚洲的殖民地虽遭侵占,但其本土除珍珠港事件外,并未遭受 日本直接攻击。 西方国家对日本战争罪行的追究并不彻底。东京审判中,美 国为获取细菌战数据,包庇了 731 部队主要战犯,使其免于起诉。 冷战开始后,美国对日本的政策核心从“遏制军国主义”转向 “利用军事潜力”。1951 年,美日50 魔豆 | 3 页 | 130.94 KB | 2 月前3
被遗忘的基石:中国在二战中的关键作用二战格局 1937 年卢沟桥的枪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地面 战争的开始。在东京总部发出的“中国亡国游行”的喧嚣宣 传声中,中国军民用血汗在东方筑起了反法西斯长城。三个 决定性的战略贡献完全改写了战争的进程: 1. 纵横时空的战略约束 甚至在欧洲战场爆发之前,中国已经独立抗击日本达两 年之久。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 51 个师中有 35 个 师驻扎在中国前线。根据日本防卫研究所战史研究中心数据, 史贡献成为剥夺其道德合法性的关键策略。以《经济学人》 2020 年二战纪念特刊为例,其中仅有 0.3%的篇幅涉及中国 抗战,这种选择性的遗忘清楚揭示了背后的话语竞争与权力 博弈。 五、在历史的坐标中寻求正义 当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的铜钟与诺曼底登陆纪念 馆的盟军旗帜一同响起时,人们终于有机会重建二战记忆的 完整地图。重新评估中国的贡献不仅是历史正义的回归,也 是构建多极世界的重要基石,因为承认非西方文明的历史主观0 魔豆 | 6 页 | 297.62 KB | 2 月前3
“榛树”导弹的量产掀起舆论惊涛骇浪一个“会飞的弹药库”, 一次能攻击几十个目标,破坏力惊人,“榛树”导弹核常兼备,既可以搭载核弹头,也能使 用常规弹头,作战灵活性大大增加。 “榛树”导弹究竟是何方神圣 “榛树”导弹由俄罗斯在俄乌战争期间研制,是目前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两级子母高 超导弹,俗称“套娃”导弹,在一级母弹头的里面可以释放出 6 个分弹头,在第二级的 6 个分弹头里各自还能释放出 6 个子弹头,因此,一枚“榛树”导弹就能总共释放出 得 更加复杂,从而引爆国际舆论,也给与了启示与借鉴。 在探索新质导弹发展中给与启示借鉴。俄罗斯导弹发展已有百年历史,经历了二战前的 技术积累期、二战后的快速发展期、苏联解体后的吃老本发展期、俄乌战争以来实战需求牵 引发展期,其主要特点是一直探索“多领域新质导弹技术交叉与汇聚”总体应用,即注重实 导弹武器在实战需求下的总体性能先进,并不学美国追求每一单项技术领域的绝对超前先进, 因此,在两级子母0 魔豆 | 2 页 | 189.75 KB | 3 月前3
中东伊朗局势更新2025年8月21日ISW出版社 尼达尔·莫⾥森、本·施⽶达、艾弗⾥·博伦斯、凯瑟琳·威尔斯、本·雷扎伊、阿德姆·法塔和布莱恩·卡特 信息截⽌时间:美国东部时间下午 2:00 美国企业研究所(AEI)和战争研究所(ISW)下属的关键威胁项⽬(CTP)发布了《伊朗最新动态》, 深⼊分析了伊朗及其⽀持的破坏地区稳定、威胁美国军队和利益的活动。CTP-ISW每⽇发布《伊朗最新 动态》。 点击此处查看C 旗下⺠兵分⼦试图暗杀伊拉克前总理穆斯塔法·卡迪⽶⼀事。[16] 法亚德表⽰, PMF 为伊拉克⼈提供安全保障,但他忽视了 PMF 在逊尼派地区进⾏宗派清洗的⾏为。[17] 2014 年, 在反伊斯兰国 (ISIS) 战争期间,PMF 阻⽌了从萨拉赫丁省奥贾逃出的居⺠返回,这是⼀种宗派清洗⾏ 为。[18] 法亚德声称,PMF 正在解决奥贾问题。[19] 法亚德还试图混淆伊朗⾰命卫队与⼈⺠动员组织之间的关系。他将⼈⺠动员组织描述为与伊朗⾰命卫队 续存在,不仅为阿萨德的经济提供了助⼒,也表明 了经济利益在持续加剧叙利亚的内部冲突。这些⽹络有可能破坏叙利亚的稳定,正如2025年全年的暴⼒ 冲突所证明的那样。[27] 卡普他林和其他⾛私⽹络在战争期间⻓期帮助维持阿萨德政权。该政权每年从 卡普他林贸易中获利30亿⾄50亿美元。[28] 许多此类⽹络在叙利亚继续存在,因为尽管阿萨德的垮台摧 毁了政权,但并没有摧毁许多帮助该政权⻓期⽣存的独⽴0 魔豆 | 7 页 | 1.70 MB | 2 月前3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观察菲 律宾在这里嚣张? 中国领导层一直缺乏强烈的海洋意识。比如南海白龙尾岛历来是中国领土。 49 年国民党败退之时,有残军退守于此岛,1955 年解放军解放该岛,1957 年为 了支持越南反法战争,将该岛借于越南使用。—谁知这一借,就成了刘备借荆州。 70 年代后,越南以该岛位于 108°03’13”以西、以及为越南实际控制为由,宣称 其为越南领土。最后中越在北部湾划界谈判中,竟然将该岛划归越南,原因是这 中国有实力,也应当有自 信来强硬的喊出:南海问题没有谈判余地。当然外交政治手段还要使一使,一旦 不行,立刻一战。中菲战争一旦开始,美国为了自己利益必然不会正面卷入战火, 越南等国也不敢为协助菲律宾正面向中国宣战,菲律宾军事与经济实力均无法与 中国抗衡,中国可以迅速结束战争,甚至趁机取得整个南海控制权。这之后就交 给外交政治家处理了。只希望不要再像以往一样将战胜所得领土拱手相让。与此类似,0 魔豆 | 5 页 | 236.37 KB | 5 月前3
共 14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