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朗普把“国防部”改为“战争部”说起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与普京会晤后,又立即与泽连斯基会谈, 并透露将马上与普京进行电话交流。这种大国协商的方式,似乎 将欧洲盟友边缘化了。 当前特朗普政府的战争倾向更具特殊性:它发生在全球权力 转移的关键期,发生在美国社会极化加剧的背景下,更发生在核 武器扩散风险上升的时代。若放任“战争优先于选举”的逻辑,不 仅会摧毁美国引以为傲的民主制度,更可能引发大国间的战略误 判。100 魔豆 | 5 页 | 171.11 KB | 2 月前3
“榛树”导弹的量产掀起舆论惊涛骇浪间。 “榛树”导弹量产影响巨大 普京宣布“榛树”导弹量产,在国际舆论场上掀起了惊涛骇浪。欧洲各国尤为紧张,英 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媒体纷纷用大篇幅报道,渲染这一消息带来的威胁。 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榛树”导弹量产意义重大。俄罗斯把它当作有力的战略威慑工具, 若乌克兰在美国及北约支持下,继续用远程武器袭击俄罗斯领土,俄罗斯就可以用“榛树” 导弹对乌克兰境内重要军事目标进行打击。这不仅能有效遏制乌克兰的军事冒险,也让美国0 魔豆 | 2 页 | 189.75 KB | 3 月前3
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战较量 网络攻击战个组织倾向支持巴方。启明星辰 ADLab 监测发现,2025 年 4 月后,印巴网络空间活跃的攻击组织超过 70 余个,攻 击目标涵盖双方的军队、政府、电信、能源设施、金融网络 及舆论平台等。其中,部分具有国家背景的 APT 组织表现活 跃:如亲印的 Bitter 持续渗透巴电信公司(PTCL);亲巴的 APT36 针对印军展开定向钓鱼攻击等。随着局势持续发展, 将有更多黑客组织介入,进一步加剧区域网络安全态势的复 APT36、SideCopy 和亲印的 Bitter、Patchwork、网络黑 手党(Indian Cyber Mafia)、侧翼组织(SideWinder)等 APT 组织被认为具备官方或半官方背景,长期活跃于网络间谍和 渗透行动,持续对对方国家的政府、军事、外交等关键部门 展开高频率、高强度的定向攻击。印巴政府和执法机构成为APT 的主要目标,占到 36.1%,跨多行业攻击占到 13.1%,0 魔豆 | 16 页 | 333.81 KB | 4 月前3
共 3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