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大趋势前瞻之四“无处不在”:计算+网络+智能18000 个真空管,重达 30 吨,占地 170 平方米;2014 年的英特尔酷睿 7, 尺寸为 177 平方毫米,包含 14 亿个晶体管。现在,能唱“祝你生 日快乐”的电子贺卡的芯片能力超过二战时期所有盟军计算能力的 总合;一部苹果手机的计算能力就足以完成阿波罗计划(1969 年) 所需要的计算工作。20 世纪 60 年代,由于分时技术出现,大型计算 机设备的计算处理能力开始能够分配给远程用户0 魔豆 | 3 页 | 121.66 KB | 4 月前3
新华社2025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报告60页塑造他国认知甚至阴谋颠覆政权的活动不断曝光。 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这次“自曝家丑”让世界看到的,只是美国全 球思想战争的冰山一角。美国近百年来不遗余力推 行的思想殖民活动,再一次暴露在聚光灯下。 自二战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以称 霸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为基础,向 全球输出意识形态,力图用美式价值观占领各国人 民的大脑,重塑各国人民的认知,制造对“美国中 心”的精神依附。 强,放弃“孤立”政策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向世 界输出诸多具有广泛影响的政治经济思想。威尔 逊总统提出“十四点计划”和建立国际联盟的构 想,罗斯福总统与丘吉尔共同签署 《大西洋宪 章》 确立了二战之后构建国际体系的基本原则, 罗斯福总统提出“四大自由”成为国际人权体系 的理论基石。此时,美国的思想输出为其日后全 6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 面推行思想殖民奠定了历史基础。 代,“美国主流媒体的镜头摇到哪里,安理会的 议程就讨论到哪里”;在数字时代,借助脸书、 X、优兔等社交平台,美国实现了“算法到哪 里、流量到哪里,议题和认知就到哪里”的舆论 操纵。 垄断知识生产标准。二战后,美国政府投入 大量资金开展知识生产,吸引了全球众多优秀人 才,创办了大量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构建起完 备的知识生产和自主创新体系,推出大量影响深 远的研究成果,迅速成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0 魔豆 | 60 页 | 1.04 MB | 2 月前3
数字技术时代国家政权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明改变了权力结构,并为中世纪分裂的封建制度向“当代国家 体系”的转变铺平了道路。签订于 1648 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主权、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 则,标志着当代国家体系的诞生。二战后,全球化进程改变 了国家治理、人口管理和领土主权的形式。 斯特劳认为,“战争、外交、商业、媒体和社会关系等当 今社会的所有主要元素都已经被网络化。网络正在挑战现有 体系结构存在的必要性和生存能力,并从根本上挑战了《威200 魔豆 | 10 页 | 278.64 KB | 2 月前3
共 3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