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条定律 逆火效应加深人们对这条(原本)错误的信息的信任。心理学家发现, 当人们的观念已经形成,你对他们的任何一个反驳都可能成 为反过来伤到自己的子弹。更正信息的行为就像是一把逆火 的枪,虽然没有射出子弹,但却击中了谣言,让更正后的(或 原本)真实的信息更加没有市场。当在人被动的接受他人信 息轰炸时,会有一种保护自己的既有观点不受外来信息的侵 害的本能。慢慢的,逆火效应就会让你对自己的怀疑越来越 少,最终把自己的看法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实。 请来一批实验对象,先请他们阅读伪造的新闻,再阅读真实 消息。例如,第一则新闻是美军在伊拉克发现大规模杀伤性 武器;而第二则真实的消息是美军在伊拉克什么也没发现。 实验结果让人意外,那些实验对象在阅读完美军没有在伊拉 克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报道时,反而更加相信第一则假消 息。研究人员随后又在别的话题上进行了类似的实验。结果 又一次发现,如果更正的消息与人原本的看法相违背,它反而会加深人们对错误信息的信任。心理学家说,这样的故事 逆火效应在互联网上更是表现明显。网上不实信息泛滥, 政府、精英和主流媒体的更正信息就像一把把逆火的枪,因 为与很多人原本的看法相违背,结果没能射出打中谣言的子 弹,却适得其反,加深对错误信息的信任,让真实的信息更 加没有市场。2011 年日本“核泄漏”事故后的抢盐风波也可 作为逆火效应的另一例证。当时有谣言称核辐射污染了海盐 导致国内食盐供应短缺,引发多个沿海城市出现抢购碘盐风 潮,很多超市食盐在数天之内就被抢光。尽管随后就有专家0 魔豆 | 5 页 | 183.56 KB | 4 月前3
【清博】巴黎奥运会舆情风险预测年 6 月,在欧洲议会选举中,马克龙领导的法国复兴党输给了 极右翼。随后,马克龙宣布提前举行法国选举,使该国的政治 两极分化急剧加剧。根据最新情况,左翼联盟在二轮投票中击 败极右翼势力,但没有获得可以组阁的绝对多数席位。这一结 果让法国面临悬浮议会的惊人前景,作为欧盟支柱之一的大国面临政治瘫痪的危险,将对自身乃至欧洲的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据环球时报、中国新闻网等报道,法国总理阿塔尔辞职被接受, 正值敏感时间节点,需警惕奥运期间意识形态风险波及 我国。进入 7 月,新疆议题下多个敏感节点先后出现,境外反 华势力可能会借机持续炒作我国历史问题、民族政策、意识形 态、人权等问题。就奥运会而言,此类情况并非没有先例。早 在北京奥运会,就有“藏独”分子在圣火传递时干扰破坏,并 有所谓“流亡”藏人在全球各地举行集会抗议,伙同美西方国 家开展抵制运动,破坏我国形象。因此,需警惕西方政客和 NGO 组织借 中安全问题和政治因素成为主要的舆论焦点。随着巴以冲突的 持续升级,以色列代表团的参赛情况、安保措施以及与其他国 家运动员的互动极可能成为舆论热点。今年 4 月,国际奥委会 主席巴赫发声解释制裁俄罗斯而没有处罚以色列引发极大争议, 致使舆论场上反对以色列参赛的声音不断增多。就国内舆论来看,普遍对巴基斯坦呈同情态度,而反犹情绪日渐高涨,以色 列大使馆的官方博文评论区中充斥抵制以色列甚至支持纳粹大0 魔豆 | 9 页 | 863.64 KB | 1 年前3
数字技术时代国家政权面临的危机与挑战行为方式。在这个模式下,即使没有管理中心和一个体系化 的结构,基于互联网的“集体行动”仍然可行。克莱·舍基(Clay Shirky)认为,“以往需要协作和组织结构才能实现的集体性 活动,如今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关系、常见的临时结盟、在同 一个事件上的统一目标等松散的协作方式在线发起行动。在 这种模式下,互联网可以将一些毫无关联的群组联系在一起, 在互联网没有出现之前,这几乎是无法做到的事情。”曼纽 networks)”互联网上通信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这 增加了互联网的“弹性”,也使得基于互联网行动的社会组织 具有“弹性”。例如,美国政府逮捕了 Anonymous 中的 5 名顶 级黑客后,该组织的攻击活动并没有任何减少的迹象。 (四)互联网网络结构本身产生了新权力 互联网是包括个体、团体、组织和国家等一系列互联网 节点的集合,也是一系列用于交换思想、商品、价值观和其 他资源的互联节点的集合。网络权力代表了“网络中的个体影 者很可能永远不会从他们所报告的事件中受益。因此,像 Ushahidi 这样的数字地图和类似的创新平台是一个“破坏性 创新者”,它推动了政府和国际组织手中权力的转移。(六)超越传统外交界线的数字公众外交并没有取得预 期效果 各国政府外交部门普遍重视数字公众外交并使用数字 技术改变自己内部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各国政府开发了 一系列更为广泛的数字公众外交程序。以美国为例,在外交 政策框架——“21200 魔豆 | 10 页 | 278.64 KB | 2 月前3
100条定律 网络舆情的原始微博法则的这篇博客几小时内点击率近 4 万。江伟恩的博客贴出声明 说:“我不是枪手。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我收到了无数个死 亡威胁和诽谤指控,手机也因为接电话太多而没了钱。”美国广播公司也证实,江伟恩并没有被列入怀疑名单,警方根 本没有调查他。不久,美国警方确认是个韩国学生。然而更 正信息的传播远比不上谣言传播的广泛。那些谣言可能已经 影响了上千万人甚至上亿人。当你花更大力气纠正这个错误 的时候,效果还不如那个谣言传播的更广。 快、更深,影响也更大。研究还发现:与传播真实新闻的人 相比,传播不实新闻的人更多是 Twitter 新用户,粉丝较少, 活跃程度较低,更少被认证。虽然这些用户影响力不强,但 不实新闻却通过它们获得极强传播力。而且,不管有没有机 器人参与,不实新闻都跑得更快。 假新闻为什么跑的更快?研究者发现,被转发的假新闻 有一个明显特质:新鲜。他们测量了一个推特帐号在发布假 新闻之前 60 天读到的推文和假新闻之间的“信息距离”,发0 魔豆 | 9 页 | 474.62 KB | 4 月前3
人工智能、深度伪造与政治选举(三)勒奇达尔奥卢是土耳其反对派集团六党国家联盟的负责人, 并得到亲库尔德少数民族人民民主联盟(HDP)的正式支持。 民调显示,在 4 名候选人当中,克勒奇达尔奥卢对埃尔多安 的支持率略有领先,领先埃尔多安超过 3%,但都没有获得超 50%的选票。[5]5 月 28 日,土耳其第二轮总统选举投票结束, 埃尔多安以 52.16%的选票获胜,克勒奇达尔奥卢以 47.84% 的选票惜败。土耳其独立事实核查组织 Teyit 始人之 一穆拉特·卡拉伊兰的图像拼接在一起,似乎暗示克勒奇达 尔奥卢得到恐怖组织支持。土耳其事实核查机构 Teyit 和德 国媒体调查发现,集会视频内容来自两个完全独立的视频, 土耳其反对派没有得到库尔德工人党的支持。视频的一部分 源自 2023 年 5 月 1 日发布的克勒奇达尔奥卢真实竞选视频。 这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广告视频,要求人们投票并宣告其在民 调中获胜,但它不包含卡拉伊兰或库尔德工人党的画面。埃 画面。埃 尔多安选举集会视频是这个原始视频的特写镜头。这可以通 过克勒奇达尔奥卢的讲话(“让我们一起去投票箱”)、他右 臂动作以及他身后站立的年轻人来甄别。在原始竞选视频中 紧随其后的画面并没有卡拉伊兰,而是两名妇女离开一栋大 楼。埃尔多安选举集会视频涉及卡拉伊兰的画面,可以追溯 到卡拉伊兰的一次公开演讲,谈论了所谓 30 多年前库尔德 工人党武装斗争,该演讲视频于 2021 年 80 魔豆 | 16 页 | 276.39 KB | 4 月前3
从ChatGPT到AGI:生成式AI的媒介特质与伴生风险(五)萨卡尔及其在西班牙马德里和英国爱丁堡的同事,用一种名 为扩散模型的 AI 图像生成器进行了类似实验:第一个模型 可以生成可识别的花朵或鸟类,但到了第三个模型,所生成 的图片就变得模糊不清了。研究人员不得不寻找没有被污染 的训练数据。随着 AI 生成的内容充斥互联网,它正在破坏 未来大模型训练的数据。 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强势侵入人类的互联网,极大地改 变了网上文本和图像的生成和传播系统。牛津大学、剑桥大 生成文本的痕 迹。网文《中文互联网正在被 AI 污染》指出,AI 越来越火, 但 AI 生成的垃圾信息也越来越多了。在 AI 的加持下,无意 义的内容呈指数级增长,假新闻、标题党获得大量曝光。AI 不但没有解放生产力,反而劣币驱逐良币。[5]如果在网上 搜索“AI 写文赚钱”,会有许多广告跳出来说,用 AI 写文章, 只需复制粘贴,月赚上千元。 可以说,如今全球大模型已经陷入到高质量数据荒之中。0 魔豆 | 5 页 | 162.88 KB | 4 月前3
舆情应对的六种“翻车”表现-浙江宣传是把舆情回应仅仅当作一种“程序”和“动作”,充满套话、 陈词滥调,认为“反正我已经回应了,理解不了是你的问题”, 这种做法极易引起公众愤慨,从而产生次生舆情。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舆情应对没有一成不变的模板, 但回应是否真诚,网民心中有一杆秤。倘若作高冷姿态,对 网民可能出现的情绪反应漠不关心,那么舆情“翻车”也就 见怪不怪了。 三、“打太极拳式”应对 当热点舆情发生,网民往往迫切希望“挖”出事情的真 应对,“不说假话,但也不说真话”,被网友调侃为“看似 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比如,某地基层粗暴执法引发全网热议,官方致歉却是 “越描越黑”,不少网友评论称:“没了?就口头道歉呗,错了不需要惩处吗……这种道歉不如没有。”之所以出现这 种局面,并非网友“得理不饶人”,而是有关部门的回应在 网友看来缺乏诚意,仅承认自己存在“急于求成、方法简单 粗暴、服务意识淡薄、工作偏失”等不那么严重的差错,以 此掩盖其行为的真正问题,以致舆情热度持续走高。0 魔豆 | 5 页 | 133.94 KB | 5 月前3
当前舆情处置中的四种不良范式一是将舆情与问题割裂,忽视其预警价值。一些地方将舆情 视为需要消除的症状,而非社会治理的信号灯,对公众关切 的问题沉默不答,对负面信息采取“封堵删”等强硬手段, 甚至要求相关主体统一噤声,认为“不回应舆情就没有舆情”; 二是将处置与治理分离,缺乏系统思维。部分主体将舆情处 置等同于形象维护,为了掩盖问题、粉饰太平,不惜编造谎 言、隐瞒真相,试图用“面子工程”替代“问题解决”;三 是将回应与信任脱钩,低估公众判断力。部分社会管理者忽 拆解出一个次要关联点,进而实现议题性质的隐性转换。 是否考虑一下“头疼医臀”?从“头疼医头”到“头疼 医脚”,这些不良范式的共同问题,要么违背“实事求是” 的原则,要么忽视“公众视角”的关切,实际上是没有穿透 表象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而是被症状、情绪或惯性裹挟, 陷入了“表层应对”“表演式应对”的陷阱。这也警示我们: 任何脱离本质的表层应对、缺乏诚意的虚假操作、回避责任 的消极逃避、另开新局的议题压制,最终都会付出公信力损0 魔豆 | 6 页 | 172.15 KB | 12 天前3
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形成年 4 月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之初,使用互联 网的人并不多,据当时的调研统计,到 1995 年 10 月份,中 国的互联网用户也就 3 万多,而且主要集中在科研教育界。 那时的中国互联网没有什么管理,也没有防火墙,基本上是 自由发展、各自建设。这样的情况大概维持了近两年,在这 近两年的时间里,互联网发展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图片来源:Pixabay 据 1995 年 5 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给中央的《请示报300 魔豆 | 8 页 | 536.19 KB | 2 月前3
人工智能、深度伪造与政治选举(四)日凌晨,伊姆兰·汗所在的正义运动党 (PTI)通过伊姆兰·汗(Imran Khan)的 X 账号发布一段 人工智能制作的“真人讲话”视频宣布获胜。“你们兑现了 信任,你们的高投票率震惊了所有人。”伊姆兰·汗还“说”, 没有人会接受谢里夫称其胜选的说法,因为他赢得的席位较 少,而且投票中存在操纵行为。[2]71 岁的伊姆兰·汗,在 2023 年 8 月因为腐败案被判刑 3 年,2024 年 1 月又因为泄 露国家秘密罪和非法出售国礼罪分别被判刑 制造社会就某些政治问题形成共识的假象;削弱政府对选民 需求的响应,破坏政府反应能力,;左右公众舆论,加剧分 歧;打击或欺骗选民,降低选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破坏对选举过程的信任。[4]从自动电话到社交帖子,不同类型信 息即便在没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情况下,也一定会继续传 播,但生成内容可能使大规模信息输出的成本更低、更容易 被世界各地的选民们采信,也更难被识别和揭穿。例如,深 度伪造和语音克隆已经被用来模仿竞选公职的候选人。在美0 魔豆 | 7 页 | 189.76 KB | 4 月前3
共 30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