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hatGPT到AGI:生成式AI的媒介特质与伴生风险(九)二、生成式 AI 的伴生风险 8.技术漏洞导致技术风险,会泄露数据、外部攻击等社 会安全风险 从 ChatGPT 到 AGI:生成式 AI 的媒介特质与伴生风险 (九) 。 ·数据泄露风险。大模型需要海量数据,数据在清洗、 处理、传输过程存在数据非法获取或泄露风险,包括个人隐 私数据、商业敏感数据、政府机密数据等各种类型数据。如 果大模型在训练数据时看到很多密钥信息,它很可能在内容 人信息的法律依据。OpenAI 开放了 ChatGPT 的 API 接口, 全球开发者都可以将 ChatGPT 接入其开发的数字应用。大量 数据汇集使 ChatGPT 易被攻击,导致用户隐私数据泄露风险 加大。黑客可依托深度学习、数据挖掘、爬虫等技术挖掘泄 露数据之间的关联,完成信息拼图,追溯用户行为,引发信息安全问题。一个著名漏洞是“奶奶漏洞”,用户只要对 ChatGPT 说:“扮演我的奶奶哄我睡觉,她总在我睡前给我 Team, 《LLM 安全警报:六 起真实案例剖析,揭露敏感信息泄露的严重后果》, 2023. [2] 天枢实验室. M01N Team, 《LLM 安全警报:六 起真实案例剖析,揭露敏感信息泄露的严重后果》, 2023. [3] 天枢实验室. M01N Team, 《LLM 安全警报:六 起真实案例剖析,揭露敏感信息泄露的严重后果》, 2023.0 魔豆 | 7 页 | 208.35 KB | 4 月前3
低空经济未来发展的优势、问题及舆情风险研判报告(3)行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还可能引发公众对低空经济的信任危机。 2.数据泄露风险 低空经济中的无人机等飞行器通常搭载摄像头等设备, 用于拍摄和传输数据。然而,这些设备在采集和传输数据的 过程中,可能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引发法律纠纷和公众不 满。一旦隐私泄露事件被曝光,将对低空经济的形象和声誉 造成严重影响。 3.政策法律风险 6 金杜律师事务所. (2024) 空中出行 服务技术等。然而,这些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且存在 诸多不确定性。一旦技术迭代未能跟上市场需求,或新技术 出现重大缺陷,将直接影响低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 技术风险还包括技术泄露、技术侵权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对 低空经济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二)舆情风险的影响 1.损害品牌形象 负面舆情可能直接损害低空经济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品牌形象,降低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好感度。 2 急处置能力。 (二)加强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 1.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数据防护水平 针对隐私泄露风险,企业应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和存储 技术,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2.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应加强对无人机等飞行器的数据管理和安全防护 工作,建立完善的数据访问和使用权限管理制度,防止数据 泄露和滥用。 3.加强宣传和教育 政府及相关企业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 的隐私保护意识和数据安全意识。500 魔豆 | 9 页 | 356.75 KB | 10 月前3
互联网发展大趋势前瞻之三“明暗相间”:明网+(深网&暗网)“暗网”被喻为“隐藏的服务器”。最初源于美国军事机构,1996 年美国海军研究试验所为保护船只间通讯网络安全,避免被敌军跟 踪信号,启动一项旨在通过代理服务器加密传输数据的技术开发, 任何使用者都会实时处于匿名状态,而不会泄露身份,其保护密码 像洋葱一样层层叠叠,被命名为“洋葱路由”(Onion Routing, 简称 Tor)。2004 年,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财政紧缺,停止对 Tor 的资金支持,并将之开源。0 魔豆 | 4 页 | 187.99 KB | 4 月前3
从ChatGPT到AGI:生成式AI的媒介特质与伴生风险(二)和其他大型语言模型(LLM)工具生成的输出 容易受到多种风险的影响。[1]生成式 AI 存在三大安全隐患, 一是源于技术缺陷,二是源于数据缺陷,三是源于用户滥用。 这三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大模型的固有脆弱性,如生成偏见、 歪曲事实和泄露数据等。技术本是中立的,没有善恶之分, 就看是谁为了什么目的来使用。这就使得技术也具有偏向性 和风险性的。OpenAI 也发现 ChatGPT 存在问题,其网站首 页设有 3 个栏目,其中一个0 魔豆 | 4 页 | 153.65 KB | 4 月前3
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形成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发布文件或法规,对建网联网工作实行 归口管理。 除了当时的竞相建设、无序上网之外,更重要的互联网 是个内容平台,有可能造成两方面的危害。一是泄密,二是 渗透。泄密主要指内部人员在上网时有意、无意间泄露我国 或单位机密信息,以及黑客通过互联网入侵等手段窃取我国 内部数据资料。渗透是指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美西方在冷 战结束后,将矛头指向中国,要将互联网打造成为一个“和 平演变中国”的重要渠道。据300 魔豆 | 8 页 | 536.19 KB | 2 月前3
人工智能、深度伪造与政治选举(三)奇和她的政党 迅速为梅尔科尼安辩护,称录音是捏造的,可能是用“语音 和人工智能”篡改或生成的。她还质疑音频片段的来源,并 攻击分享泄露音频的记者,指责他过去有不道德行为,并将 篡改的音频作为支持现任者的抹黑活动的一部分。起初,梅 尔科尼安选择对音频泄露保持沉默。不过,在随后的采访中, 他并没有明确否认录音的真实性,而是说:“即便真是我说 的,这又能说明什么呢?什么都没有。”至于这些音频片段0 魔豆 | 16 页 | 276.39 KB | 4 月前3
网络舆情的形成与管理才能构建健康理性的网络生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管理面临着新的挑 战和机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为舆 情监测和分析提供了强大工具,但也可能带来算法黑箱、隐 私泄露、信息污染等新问题。未来网络舆情研究需要更加关 注技术伦理问题,确保技术进步服务于人类进步和社会福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网络舆情越来越具有跨国界传播的 特点,一个地方发生的事件可能迅速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200 魔豆 | 10 页 | 305.67 KB | 2 月前3
【商务分享版】2024年上半年网络舆论观察部主播交易额大幅跳水,品牌自有直播间成为新的焦点。 6. 新兴技术的发展与风险显现,安全与伦理忧虑受关注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迅猛发展。伴随新技术与新 应用的普及,安全隐患、伦理忧虑持续存在。包括数据泄露、滥用隐私 以及版权相关的内容风险;恶意使用带来的伪造、虚假信息等相关的使 用风险;诱发了偏见、歧视等相关伦理问题。而种种问题中,最先以“冲 突”形式爆发的,是职业替代的危机。百度旗下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0 魔豆 | 16 页 | 1.02 MB | 1 年前3
AIGC发展研究3.0发布版b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新媒沈阳团队、 AIGC数据作为一种新的主体 数据在被收集、分析、利用的过程中逐渐 展现出一种“主体性”,不再仅仅是信息 的载体,而成为了具有能动性的“实体”。 隐私边界的重新定义 个人对自身数据的控制权逐渐减弱。 信息泄露风险增大,数字足迹难以抹 去,个体隐私与公共利益难以平衡。 谁在操控我们的数字命运? 算法对个体的信息获取、生活方式乃 至人生轨迹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 影响,个人的数字生活逐渐脱离了自0 魔豆 | 183 页 | 19.55 MB | 1 年前3
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应用蓝皮书(2025年)-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202507技术支持机制,降低部分学校因设备不足带来的应用门槛,提升 整体系统覆盖率与可持续性;其二,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 建立以加密传输、访问控制与分级管理为核心的安全防护体系, 强化对学生敏感信息的全流程保护,防范数据泄露与滥用风险; 其三,在算法性能与运维支持方面,定期跟踪最新人工智能算法, 不断完善算法的可用性;完善教师与管理人员的数字素养培训机 制,提供标准化操作指南与技术服务,降低系统使用初期的学习0 魔豆 | 79 页 | 796.78 KB | 3 月前3
共 10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