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不参加九三阅兵”为何能上热搜?“西方不参加九三阅兵”为何能上热搜? 近日,关于西方主要国家缺席九三阅兵的话题,持续占据各 大平台热榜。截至目前,42 个国家确认参加,而美国、英国、 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等九国领导 人确认不会出席。 对此,8 月 28 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回应, 80 多年前,中国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 方主战场,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 的感人事迹永 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 一、西方缺席的历史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给亚洲各 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中国是日本侵略的主要受害国,付出了伤亡 3500 万军民的巨大代价。 相比之下,西方主要国家并非日本侵略的主要受害者。他们 在亚洲的殖民地虽遭侵占,但其本土除珍珠港事件外,并未遭受 日本直接攻击。 西方国家对日本战争罪行的追究并不彻底。东京审判中,美 “利用军事潜力”。1951 年,美日签订《日美安保条约》,形成了“美主日从”的军事同盟关系。 二、参不参加阅兵的实质 西方国家缺席九三阅兵,本质上是一种立场表态,但并不能 否定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贡献和巨大牺牲。 阅兵参与情况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当前国际关系的真实温度。 西方主要国家缺席,表面上展示他们的集体一致,实际上暴露了 他们的不安全感。这些国家既想遏制中国发展,又离不开中国市 场,50 魔豆 | 3 页 | 130.94 KB | 2 月前3
被遗忘的基石:中国在二战中的关键作用被遗忘的基石:中国在二战中的关键作用 一、导语 在西方叙事中,中国军队和人民的作用被严重低估,而 他们对遏制纳粹法西斯主义的贡献却至关重要。 几十年来西方主流叙事淡化了中国对盟军胜利的贡献, 将法西斯主义的失败描绘成欧洲列强和美国的胜利。这种扭 曲的历史视角不仅忽视了中国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它也歪 曲了中国长期抵抗日本侵略的战略重要性。在二战结束 80 周年之际,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并纠正这种叙事上的不平衡, 保盟军胜利的基石。 二、掩盖的历史:从全球南方重构二战叙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使中国军民的伤亡总数超过 3500 万,中国战场有效牵制了日本 76%的地面部队,目前这 个数字已经沦为教科书上的一个脚注。当西方媒体不断重复 “决定性的 D 日”和“原子弹的终结”的叙述时,全球南方 国家正发起一场运动,主张对历史话语权的掌控。作为饱受 殖民创伤的文明,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打破这种认识上的垄 断,因为捍 中国表现出的韧性 打破了殖民地对亚洲懦弱的刻板印象,为印度和越南等国家 的独立运动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 四、记忆政治的深层博弈:西方叙事霸权背后的三重 逻辑 西方系统性地贬低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不仅是历史误 解,更是殖民话语体系的当代延伸:1.冷战的思维惯性 1949 年后,西方学术界故意淡化民族主义力量与共产主 义武装团体的联合贡献,将中国的抗战简化为意识形态的象 征。在麦卡锡主义影响下,包括《时代》杂志在内的报道甚0 魔豆 | 6 页 | 297.62 KB | 2 月前3
九三阅兵:全球视角下的外交与历史纪念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领 导人均未到场,原因表面多样,包括国内事务安排和日程冲 突。此类选择更多体现出各国在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 响力时的谨慎态度,而非单一的对抗或统一立场。部分西方 国家仍在经济、气候等领域与中国保持合作关系,法国和德 国尤其表现出在中欧关系中继续寻求交流与协作的空间。 韩国仅派遣国会议长出席,与 2015 年朴槿惠总统亲自 登城相比,规格有所降低。这显示出韩国在中美之间的外交 提醒”。其他西方媒体的报道,则呈现出敬畏与担忧兼具的视角。 另一英国媒体以“军事揭幕与信息展示”为题,总结五 点关键:一是精心编排的展示突出的是中国实力和现代化进 展;二是朝、俄领导人的出席体现国际关注度与合作交流; 三是新型装备如 J-15DT 舰载电子战飞机和东风-61 高超音速 导弹的亮相,展示其技术特点与性能优势;四是历史叙事强 调中国在二战主要战场的角色;五是西方领导人的缺席引发 家的互动——超过 20 位来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领导 人出席,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举办活动的认可。 西方国家的态度则表现出谨慎:特朗普称赞“美丽的仪 式”,但对历史叙事表达关注。日本表达对阅兵及相关历史 表述的注意,并呼吁审视历史;乌克兰及其他国家关注这一 活动可能带来的区域安全影响。西方领导人的集体缺席(包 括美国、欧洲、日本、印度和韩国)也成为媒体关注的议题。总体而言,俄、朝领导人作为贵宾出席此次阅兵,体现0 魔豆 | 8 页 | 368.15 KB | 2 月前3
新华社2025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报告60页① 韩源等:《美国发动“文化思想战争”的六大手段》, 《国家文化安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年 4 月 出版)。 ② 陈曙光、李娟仙:《西方国家如何通过文化殖民掌控 他国》,《红旗文稿》,2017年第17期。 ③ 金民卿:《西方文化霸权的四大“法宝”会不会失 灵》,《人民论坛》,2016年第31期。 12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 大的大型跨国传媒集团、基于互联网的社交媒体 才,创办了大量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构建起完 备的知识生产和自主创新体系,推出大量影响深 远的研究成果,迅速成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 域的“超级大国”。时至今日,美国和西方国家 在全球学术研究和出版、知识传播、技术创新等 领域依然占据主导性地位,借助对知识产权、评 价标准的垄断,对非西方国家知识进行系统性排 斥。牛津大学教授西蒙·马金森认为,美国在高 等教育、学术研究和知识生产上行使着非同寻常 的全球霸权,“知识和大学教育的美国化维持着 界大战结束后,在美国主导下,世界各国签署 《联合国宪章》、成立联合国,逐步确立诸多国际 关系基本准则,搭建起当今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 的基本框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一 直试图将联合国及其代表的国际体系转变为维护 西方主导地位尤其是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重要工 具。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南方集体崛起,美国发 现这一体系对自身特权的束缚越来越明显,于是 鼓吹“例外论”,四处“退群”,把美国从国际社 会普遍遵守的共同规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0 魔豆 | 60 页 | 1.04 MB | 2 月前3
“非洲军团”,瓦格纳之后俄罗斯在非洲的新方向。8 月,法军全部撤出马里,法国在马里的反恐行动以失败告 终。 上海外国语大学助理研究员袁勋指出,在宣传方面,瓦 格纳通过介入政局、利用反殖民叙事和提供军事替代方案三 管齐下,系统瓦解法国等西方国家在相关国家的主导地位。 在经济方面,瓦格纳集团主要通过获取关键矿产开采权作为 其安全服务的“对价”。相关信息显示,仅 2022 年瓦格纳 集团通过参与中非、苏丹的黄金交易就获得超过 10 亿美元 40%。在这一基础上,与俄罗斯进 行军事安全合作,接受俄罗斯训练,是更加成体系的行为。 其次,俄罗斯并没有在非洲殖民的历史。随着非洲民族主义 和反殖民主义的兴起,没有历史包袱的俄罗斯和非洲国家拥 有比西方国家更加广泛的合作空间。第三,俄罗斯在提供军事援助时追求收益,而并不推行价值观外交。自 2020 年以 来,西非到中非的“黄金带”中,有 7 个非洲政权相继被军 事政变推翻。俄罗斯的非洲军团在能够获得收益的情况下, 一个利益集团自身的需求与俄罗斯政府官方政策之间的矛 盾。非洲军团作为国防部直属部队则可以更好地贯彻俄罗斯 政策需求。这一转变,也体现了俄罗斯试图更进一步进入非 洲的决心。在俄乌冲突后,俄罗斯遭到大量西方制裁,而对 非合作,则是俄罗斯外交可能的突破口之一。第三,经济收益是从瓦格纳到非洲军团共同的重要考量。 瓦格纳的收益理论是,如果在一个地区派兵的收益大于成本, 那么就应该在此地派兵。如果在一个地区的收益下降了,那0 魔豆 | 7 页 | 478.58 KB | 2 月前3
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形成联网是个内容平台,有可能造成两方面的危害。一是泄 密,二是渗透。泄密主要指内部人员在上网时有意、无 意间泄露我国或单位机密信息,以及黑客通过互联网入 侵等手段窃取我国内部数据资料。渗透是指西方思想文 化的渗透,美西方在冷战结束后,将矛头指向中国,要 将互联网打造成为一个“和平演变中国”的重要渠道。 据 1995 年初统计,当时的互联网上传播的电子杂志有 20 多种,有美国办的,中国台湾办的,也有民运分子办的, 是被禁止的。图片来源:Pixabay 对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提出一个很重要建议,就 是“兴利除弊”。“兴利”就是利用互联网开展对外新 闻宣传,让中国的声音通过互联网走出去,让世界了解 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打破西方社会 对中国的舆论封锁和偏见。“除弊”就是要管理互联网、 规范互联网,屏蔽互联网上一些违法有害信息和垃圾文 化。用我们当时私下开玩笑的一个说法是,敌人送你糖 衣炮弹,你可以把糖衣吃了,把炮弹吐出去。这句话虽 关 于互联网管理的问题,最早是由中央主要领导同志责成 中央外宣办进行调研并提出对策建议。我理解这可能有 两个意图,一是调研论证互联网能否成为我们对外宣传 走出去的新通道,因为在传统媒体领域,西方在国际上 的声量占有绝对优势;二是调研论证能否把互联网有害 信息管起来并管得住。这显然不是一个产业问题,而是 涉及到中国变不变颜色的重要问题。所以有中央外宣办 牵头并提出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利用国际互联网络开100 魔豆 | 8 页 | 535.19 KB | 2 月前3
九三阅兵的 “朋友秀” 和 “武器秀”兵式。过去十年,中美贸易战对东南亚外贸体系造成冲击, 而中国的 “一带一路” 倡议则进一步加深了与东南亚国家 的贸易和地缘联系,使得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二)西方阵营态度变化与我国外交空间拓展 十年前,韩国总统朴槿惠客服困难参与北京阅兵引起了 极大关注,当时西方阵营仅有捷克总统泽曼来华参加阅兵。 而如今,在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冲击现行国际秩序下,我国获 得了新的空间,成功将自身塑造成现有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 与日军正面交战”,却企图 “攫取纪念抗战胜利的舞台”, 同时继续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互不隶属的提法。 此外,台北还出台禁令妄想争夺抗战历史的话语权。 (二)阅兵对台海局势的影响与威慑 西方舆论认为本次阅兵所展现出的军队过去十年的建 设,将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中国收复台湾、进攻台湾的能力和 相关信息。例如,具有快速突破防御体系的高超声速导弹, 以及侧身漆上了 “AJX002” 的无人水下航行器等,都受到100 魔豆 | 4 页 | 150.75 KB | 2 月前3
数字技术时代国家政权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分析了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能够带来权力的根本原因;介绍了 在经济、金融、外交、政党制度、社会运动和战争等方面, 掌握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新势力挑战国家权力、扩大自身影 响力的路径和过程;分析评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在面对危机 和挑战时所采取的部分措施;提出了为适应数字时代的需要, 国家和传统组织机构应做出的改变。时至今日,这本书的观 点和理论,依然对我们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还会给我们许许 多多的启发。 区并鼓励开发人员去创建应用程序。然而,基于互联网的数 字公众外交形式具有侵略性,其目标、工具和战略框架已经 超越当前传统外交界限。此外,在互联网上黑客组织等势力 能够令政府受挫,犯罪组织和政府机构往往使用相同的技术, 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的这种外交创新工作并没有完全取得 预期效果,数字公众外交有时还会破坏其他外交政策分支机 构的工作。例如,古巴社交网络 ZunZuneo 事件让美国国际 开发署(USAID)声名狼藉,损害了其整体的正面作用。在 (七)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政治选举和社会治 理方式,并改变了抗议运动的形式 第一、“海盗党”采用数字技术挑战传统政党的治理程序。 “海盗党”的主要创新是“流动的民主”并借此尝试改变西方的 传统政党制度。无论是否能够颠覆西方政党制度,“海盗党” 的兴起都反映了当今政党的新趋势,它的壮大也预示了“网络 政治”时代的到来。 第二、当前社会个体在接入、公布、沟通、组织和影响他人等社会行动上具有史无前例的权力。Avaaz200 魔豆 | 10 页 | 278.64 KB | 2 月前3
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形成是个内容平台,有可能造成两方面的危害。一是泄密,二是 渗透。泄密主要指内部人员在上网时有意、无意间泄露我国 或单位机密信息,以及黑客通过互联网入侵等手段窃取我国 内部数据资料。渗透是指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美西方在冷 战结束后,将矛头指向中国,要将互联网打造成为一个“和 平演变中国”的重要渠道。据 1995 年初统计,当时的互联 网上传播的电子杂志有 20 多种,有美国办的,中国台湾办 的,也有民运分子办的,在 y 对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提出一个很重要建议,就是“兴 利除弊”。“兴利”就是利用互联网开展对外新闻宣传,让 中国的声音通过互联网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打破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舆论封锁和偏 见。“除弊”就是要管理互联网、规范互联网,屏蔽互联网 上一些违法有害信息和垃圾文化。用我们当时私下开玩笑的 一个说法是,敌人送你糖衣炮弹,你可以把糖衣吃了,把炮 弹300 魔豆 | 8 页 | 536.19 KB | 2 月前3
“谎言工厂”——起底美国认知战的历史与套路年至 2012 年间曾在古巴创建旨在颠覆古巴政权的社交媒体“古巴推特”。2022 年 2 月,俄乌冲突爆发后, 社交媒体“推特”(现更名为“X”)通过调整算法来降低 对西方“不利”信息的可见度,还专门推出新应用来推送对 西方“有利”的信息。 豢养“网络水军”、动用社交机器人开展高密度传播…… 在社交媒体平台,美国操控舆论、塑造认知的手段不断翻新。 美国“截击”网站曾披露,美国国防部长期与 印证美国认知战“政府主导、社会联动、盟友协作”的特点。 近年来,国际社会越发认识到美国认知战的真实意图和 套路手段。随着全球南方国家在传播领域不断发展和合作深 化,以及世界范围内信息生产和传播“去西方中心化”趋势 的增强,美国构筑的“思想殖民”堡垒正摇摇欲坠。 乌干达《新景报》评述,美国妄图把持话语霸权、扭曲 世界认知,南方国家正“集体性‘去殖民化’”,抵制美西 方谎言叙事。0 魔豆 | 9 页 | 701.59 KB | 1 月前3
共 19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