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变革与AI发展延迟波动程度的指标,指数据包传输延迟的时间变化量)。学习笔记 8/19 三、现行的传统 IP 网络架构 互联网络历经了 40 多年的沿革,基于 TCP/IP 的网络在 结构和规模上发生了质和量的演变。例如。网络结构及其管理的 扁平化,骨干网络主要承担了互联互通的数据传输(图 3)。 图 3 中国电信的 IP 网络架构 来源:中国电信在 IETF 的演讲稿,2020-7-16 备注-1:在图 例如,“超强配置”和“超强服务”没有统一的规范和 指标,不同地区的终端用户上网习惯和行为(以及所使用的连网 设备差异)不尽相同,往往(点到点)缺乏一致性的统计规律。 尽管网络技术得到持续发展,但是现行的传统 IP 网络在 数据传输方面仍然是继承了“尽力而为”(Best Effort)的模式, 只是丢包和抖动的问题尚在大多数网络应用的可容忍范围。 四、AI 的工作负载和传统的 IT 工作负载之区别 速度远超静态规则,且误报率大幅降低。AI 系统通过持续学习 建立行为基线,可即时标记异常活动(如突发性数据渗漏或 DDoS 攻击模式),并自动执行安全策略;例如,根据威胁告警自动 封禁可疑 IP 地址或隔离受感染设备。这种快速自适应的防御 机制对于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缓解报警 疲劳(alert fatigue)与加速事件响应,为网络安全环境提供 更为坚实的保护屏障。学习笔记0 魔豆 | 19 页 | 1.24 MB | 4 天前3
共 1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