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形成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形成 编者按:本文以过去大量详实的资料,讲述一个不为人 知或很少有人知道的故事,就是中国互联网管理是如何 形成的。通过阅读此文,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互联网管理 与发展的关系,他们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管 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互联网管理是在互联网这个新生 事物产生后,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逐步 产生并成长起来的。 1997 年 3 月 28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印发关于《利 年 12 月 11 日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 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还早 8 个多月。这是中国政府关于 互联网最早的管理规定之一。虽然它是个内部文件,未 对外公开,但它的执行过程是透明的、公开的,内容是 针对国外的。所以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向外界释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就是中国政府要利用互联网、 建设互联网、管理互联网,兴其利而除其弊。早在 1994 年 4 月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之初,使用互联网的人并不 月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之初,使用互联网的人并不 多,据当时的调研统计,到 1995 年 10 月份,中国的互 联网用户也就 3 万多,而且主要集中在科研教育界。那 时的中国互联网没有什么管理,也没有防火墙,基本上 是自由发展、各自建设。这样的情况大概维持了近两年, 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互联网发展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 来。 图片来源:Pixabay 据 1995 年 5 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给中央的《请示100 魔豆 | 8 页 | 535.19 KB | 2 月前3
202505涉高校热点舆情. 3 1. 校园安全类:重庆一大学生掉进化粪池遇难.........................................3 2. 资源分配与权力监督类:高校花 75 万元采购 299 元路由器............... 4 3. 师德师风类:上海交大博士生举报教授学术霸凌.................................6 4. 校园管理类:生理期请病假要脱裤子证明 夏季极端天气叠加校园安全隐患...........................................................13 6. 高考期间招生政策解读成舆情重点.......................................................141 前言 2025 年 5 月校园管理类事件密集爆发,进一步暴露出基 础设施老化、安全管理缺失与学生权益保护不到位等问题。 8000 万次。事件内容涉及校园 安全、教师道德、学生权益、高校资源分配及权力监督等敏 感话题,呈现出话题敏感度高、舆情爆发迅猛、情绪扩散快 速的特点。这一趋势凸显了融媒体时代高校舆情的复杂性和 不可控性。高校需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 制,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监测效能,推动制度完善与多部门协 同,真正实现舆情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提升舆情风险防控 能力,推动校园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1000 魔豆 | 16 页 | 584.34 KB | 5 月前3
2025年8月涉高校热点舆情....................................................................2 1.校园管理类: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2 2.校园管理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涨学费引质疑....................5 3.暑期实习类:云南一学校医学生曾被送到电子厂实习........ 6 高校谣言类:网传北京大学一教授违规招生........................8 5.学术争议类:武汉大学教授论文接连引发争议....................9 6.校园管理类:山东师范大学开宿舍门要看 15 秒广告........ 12 7.校园管理类:大连科技学院停发教职工薪资......................14 (二)主要问题............................... .......................................19 (一)信息泄露与诈骗高发易引发负面舆情...............................19 (二)校园安全与设施隐患,容易成为舆情“爆雷点”................20 (三)收费与政策调整争议频发,易引发群体抵触...................19 (四)开学季“小”问题或诱发“大”舆情1000 魔豆 | 23 页 | 586.73 KB | 2 月前3
202504涉高校热点舆情5 3. 学生行为类: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一审宣判...................... 7 4. 师德师风类:山东高校教师用假身份诱骗多名女生恋爱...8 5. 校园管理类:山东菏泽医专醉酒男子进入女生宿舍骚扰.10 6. 校园安全类:南京医科大学宿舍楼突发火灾.................... 11 (二)主要问题................................... 招生宣传、录取政策等审核标准或引发争议.................... 13 2. 警惕毕业季“就业率注水”乱象........................................14 3. 夏季高温天气谨防校园安全问题........................................14 4. 考试季学生心理压力大,焦虑情绪升级............................141 业公信力与社会公平。2 一、涉高校主要热点舆情 2025 年 4 月,全国高校舆情主要集中于师德师风、校园 安全、学术管理三大类事件,其中师德师风类事件占比最高 (约 40%),其次是校园安全类(30%)和管理冲突类(20%)。 多起事件因涉及名校、师生关系、师德失范、校园安全等高 关注度议题迅速引发社会热议,部分话题单日微博阅读量突 破 5000 万次。这一现象凸显了融媒体时代舆情发酵的复杂多1000 魔豆 | 16 页 | 585.77 KB | 5 月前3
202503涉高校热点舆情师风师德类: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出轨女学生事件...........2 2. 食品安全类:网传江西“指鼠为鸭”局长升职事件...........4 3. 学生行为类:清华一男学生尾随、偷拍华电女生事件.......6 4. 校园管理类:青岛 23 岁女大学生失联事件........................ 7 (二)主要问题.............................................. .................................10 2. 高校毕业生就业话题或再掀波澜........................................10 3. 校园安全风险亟待关注....................................................... 11 4. 学生心理因素或诱发突发事件建议做好舆情应对预案.....11 又呈现新的挑战。春季开学季校园安全隐患增加,多地宿舍 消防、食品安全等问题爆发,引发舆论热议,高校舆情预警 与应急处理机制不足的短板再次显现。学术不端事件持续发 酵,复旦大学对论文抄袭博士后的退站处理引发热议,舆论 呼吁强化学术监督与透明评价体系,强调诚信是教育公信力 的核心支柱。 从舆情传播规律看,短视频、社交群组、校园论坛等自 媒体平台成为信息扩散的主要渠道,学生群体展现出更强烈 的参与校园治理的主体意识,这一现象对高校舆情应对机制1000 魔豆 | 14 页 | 498.73 KB | 5 月前3
河南云台山瀑布源头是水管舆情分析一看”的初级阶段,不少游客非常注重沉浸式体验,追求原 生态。从这一点来说,如何达成游客预期消费和实际消费的 统一,是当下不少景区面临的考题。 相关议题也引发网民的广泛关注。综合来看,包括以下 内容: 一是有网民对景区的管理表示质疑和失望,他们认为, 作为一个知名的 5A 级景区,云台山应该保持其自然景观的 真实性,这种做法欺骗了游客,违背了自然景观的真实性。 他们觉得花了大价钱,却只能看到“人造”的瀑布,觉得非 上明确标注,让游客在购票前就能了解清楚。 研判分析 云台山景区不仅存在“瀑布造假”的问题,还有之前的 “男女妲己”事件等,这些都反映出景区在管理和服务方面 存在不足。此次云台山瀑布造假事件也暴露出当下旅游市场 中存在的信息不透明、景区管理不规范、虚假宣传、忽视游 客体验与利益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如下: 一是景区应加强对游客知情权的保护,对涉及游客权益的重要信息进行明确告知和解释。对于瀑布等核心景点,景 景点的自然特 征、历史背景等信息,确保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 景点的真实情况。 二是景区应加强对自身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建立健全的 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在宣传推广方面,景区应遵守法律法 规和公序良俗,避免使用不当手段进行宣传和推广。同时, 景区还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和 专业素养。 三是景区应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生态环境保 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对于瀑布等自然景观,景区应采取科学0 魔豆 | 4 页 | 162.01 KB | 1 年前3
医疗行业9月舆情热点分析(2025年)(一)行业政策............................................................................. 12 1.国家医保局开展医保基金管理专项整治“百日行动”...... 12 2.国家卫健委解读《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方案》政策.............. 13 3.我国首部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发布.................... 2025 年 9 月,全网共监测到医疗行业相关舆情信息约 2500 万条,传播渠道以短视频平台为主,信息量约占全量的 一半,扩散作用明显。 从热点舆情来看,负面事件主要集中在医患纠纷、服务 管理、医护言论、医疗事故等方面。其中,“女护士马拉松 夺冠喊话调休”热度最高,全网信息量超过 17 万,而广州 医生遇袭等事件因直接触及生命安全与医患关系,网络情绪 最为激烈。正面舆情方面则以科技突破和科普传播为亮点, 风险和廉洁过节风险。各级医疗机构需提前强化内部关怀、 优化资源调配、开展合规自查并落实廉洁监督,主动化解潜 在舆情隐患。—2— 一、舆情黑榜 本月医疗行业负面舆情主要集中在医患纠纷、服务管理、 医护言论、医疗事故等方面。以下为舆情黑榜 TOP10。 序号 时间 事件 分类 信息量 相关微博话题 1 092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第一医院喊话调休 女护士道歉 医护言论 17.2 万500 魔豆 | 22 页 | 1.04 MB | 1 月前3
三河市“禁色令”背后的舆情思考三河市“禁色令”背后的舆情思考 综合极目新闻、齐鲁壹点等报道,2024 年 12 月,三河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曾发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要求 除国际国内连锁品牌外,不允许用红蓝底色或字样。2025 年 4 月,三河市城管部门开始通过口头传达的方式强制要求商 户推进招牌整改工作,随后当地蜜雪冰城、好想来等商家招 牌改色,以及三河市当地有关部门回应持续引发舆论广泛关 注。 被改为灰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齐鲁壹点等 舆论观点透视 (一)媒体观点 媒体质疑该政策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多数媒体对三河市 这一规定提出疑问。如新京报评论称,城市管理部门对商户 招牌颜色进行限制,应基于合理合法的考量,但此次三河市 的规定缺乏明确政策依据,在相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 中,并未明确禁止黑色,城管部门擅自扩大禁用范围,且在 无正式文件情况下强制商户整改,严重违背依法行政原则, 损害了商户的合法权益。 务所安璟律师表示,根据相关新闻报道,三河市相关部门尚 未下发相关文件,其执法违反了合法性原则。城管执法权通 常需依据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若地方性文件未明确授权 城管对门店招牌颜色、样式统一管理,或未对规划要求提出 禁止性规定,其执法则涉嫌越权。同时,城管口头通知要求 商户变换颜色,剥夺了相对人的知情权和申辩权,涉嫌程序 违法。 专家指出城市规划应遵循科学合理原则:华中师范大学0 魔豆 | 6 页 | 298.52 KB | 7 月前3
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事件分析将裕成控股持有的安世控股的股份以管理权形式托管给独 立第三方管理。10 月 6 日,企业法庭开庭审理此案,并于 10 月 7 日下午作出裁决,在案件调查完成或最终判决前, 维持并扩展了紧急措施。裁决内容包括暂停张学政在安世 控股的非执行董事和安世的执行董事职务,任命一位拥有 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人士担任非执行董事,并将安世的所 有股份(减去一股)出于管理目的托管给指定人员。 二、对闻泰的影响 问题, 安世依赖全球供应链,其中有大量美国技术和设备,制裁随时可能切断关键部件供应。另外,市场准入也受阻,大 客户尤其是汽车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可能转而找其他供应 商,以避免合规风险。对于安世的管理层来说,脱离中国 母公司成了唯一选择,以免公司彻底崩盘。 自从闻泰科技收购安世以来,始终恪守各国法律法规, 运营透明、治理规范。长期以来,公司持续为欧洲半导体 产业链带来价值:在荷兰、德国、英国等地设有研发与制 2019 年及之前的每年 10-15 件, 2020-21 的每年 20 件,直至增加到 23 年的 95 件、24 年的 110 件。安世在汽车电子领域很重要,它的二极管、晶体管和 逻辑芯片用于电源管理、信息娱乐和车身控制系统,几乎 所有主流车型都有它的产品。对闻泰科技而言,安世是核 心业务。2024 年,安世营收 147 亿元,占闻泰科技总营收 的 20%。闻泰科技今年宣布全力聚焦半导体,卖掉了0 魔豆 | 7 页 | 334.09 KB | 1 月前3
武大“座椅标签”风波:符号敏感性与媒体责任担当日 19 时,某河报首次编发评论称,校方主动致歉并 承诺改进,体现了对公众关切的尊重,但更需从制度层面 建立细节审核机制,避免类似“无心之失”。理性看待此 次误会,不必过度“上升价值”,但高校管理当以此为鉴: 在细节处彰显包容与严谨,本就是育人精神的体现。(图片来源于新浪微博) 7 日 13 时许,某河报再次发表评论,对武汉大学提出 “三问”。武汉大学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工作疏忽?既然标 馆事件”等其他负面新闻关联起来,质疑学校在行政管理、 舆论风险预判及公共形象维护上存在不足,认为高校应具 备更高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值得肯定的是,武汉大学对此事的处理上反应十分迅 速。事发当日晚上发布情况说明,向公众道歉,表示今后 将会更加注重细节的把控。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舆论降温起 到了积极作用,体现了校方对此次事件积极处理的态度和 舆情管理能力的提升。 但武汉大学的回应是否足够彻底,或许还需要进一步 特别是在此前图书馆事件余波未平的情况下,学校更应高 度重视公共形象。校方的道歉与回应已表明其态度,但关 键还在于后续的改进措施与长效机制。 百章君再次提醒:高校等公共机构在举办大型活动时 要强化细节管理,提高文化敏感性,因为任何一个细节都 可能被置于放大镜下审视。活动策划和执行的各个环节, 都需要具备高度的文化敏感度和历史敬畏感,进行必要的 风险评估,避免使用易引发误读的元素。 至于某河报,作为有影响力的媒体,其职责不仅是批0 魔豆 | 8 页 | 650.75 KB | 2 月前3
共 11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