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事件分析月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 始,闻泰科技便步入了多事之秋。为应对困局,不惜壮士 断腕,出售了 ODM 资产,将未来发展的希望全然寄托于 安世这一优质资产之上。安世不仅是闻泰科技的“压舱石”, 其所在的功率半导体领域,更是关乎中国新能源汽车、工 业控制、消费电子等关键产业链安全与竞争力的核心环节。上个月,美国进一步扩大限制,规定任何被实体清单公司 控制超过 50%的企业,都要面临同等限制。这直接影响了 安世,与美国供应商的交易受到严格控制。 来应对。但 现在,它变成了运营和生存危机。供应链中断是首要问题, 安世依赖全球供应链,其中有大量美国技术和设备,制裁随时可能切断关键部件供应。另外,市场准入也受阻,大 客户尤其是汽车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可能转而找其他供应 商,以避免合规风险。对于安世的管理层来说,脱离中国 母公司成了唯一选择,以免公司彻底崩盘。 自从闻泰科技收购安世以来,始终恪守各国法律法规, 运营透明、治理规范。长期以来,公司持续为欧洲半导体 年开始显著增加,是过去 3、4 年 的专利新申请量的总和。从 2019 年及之前的每年 10-15 件, 2020-21 的每年 20 件,直至增加到 23 年的 95 件、24 年的 110 件。安世在汽车电子领域很重要,它的二极管、晶体管和 逻辑芯片用于电源管理、信息娱乐和车身控制系统,几乎 所有主流车型都有它的产品。对闻泰科技而言,安世是核 心业务。2024 年,安世营收 147 亿元,占闻泰科技总营收0 魔豆 | 7 页 | 334.09 KB | 1 月前3
2025年8月涉高校热点舆情.......................20 (五) 关键节点亟待关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21—1— 前言 2025 年 8 月,高校领域舆情呈现重点突出,多领域舆情 高发状态。八月高校舆情整体呈现“爆点与常态并存”的特 点。一方面,个别极端事件凭借话题敏感性迅速“出圈”, 引发全国性关注;另一方面,一批涉及校园管理、学校收费 等的舆情虽 育公信力,极易放大为对“学术生态”的整体质疑,舆情风 险高于一般管理矛盾。 此外,就业与实习类舆情开始显现苗头。医学生被安排 到电子厂实习、山东一大学生以“打暑期工”名义离校后身 陷柬埔寨园区等事件凸显大学生群体在就业领域面临的安 全和失权风险。 总体来看,性别平等、学术争议、就业等成为八月高校 舆情的重点、“燃点”。后续,面对九月的开学季,各大高 校一方面有待针对开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管理问题做好相 关管理 和舆论情绪的反弹,并牵连出网传杨某某保研香港浸会大学 后被取消资格、武汉大学回应是否撤销对肖某某处分时称“等 上级安排”等次生舆情,并由此引发舆论场中关于性别对立、 程序正义、学术不端等多个话题领域的舆论风暴,舆情整体 呈现错综复杂的态势。 舆论观点:在本次事件中,舆论观点呈现出明显的阶段 化特征,在事件前期,杨某某的网络举报帖在互联网中迅速 传播,引发大量网民对肖某某的声讨;肖母公开回应后,舆1000 魔豆 | 23 页 | 586.73 KB | 2 月前3
宁波公交车大幅避孕套方言广告被指引人不适,需要平衡创意边界和公共责任网友@灵儿乐厨:广告不能只图博眼球,需兼顾大众接受度,相 关部门也该加强审核,找到创意与公序良俗的平衡。 三、风险分析及建议 此次舆情涉及传统文化,性教育,公共空间秩序和城市文化 等敏感领域,加之媒体介入报道引爆话题,需要防止话题转向性 别对立、城市管理等领域。 广告创意达到健康和交通安全的宣传目的具有积极意义。此 次舆情的发生折射了性教育的缺失,反映公众在传统文化影响下 对性教育的回避,还需多下功夫加强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工作。50 魔豆 | 7 页 | 346.78 KB | 2 月前3
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形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与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互联网虽是一个技术平台,但它的主要功能是内容传播与应 用,具有媒体属性,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更重要的是关 于互联网管理的问题,最早是由中央主要领导同志责成 中央外宣办进行调研并提出对策建议。我理解这可能有 两个意图,一是调研论证互联网能否成为我们对外宣传 走出去的新通道,因为在传统媒体领域,西方在国际上 的声量占有绝对优势;二是调研论证能否把互联网有害 信息管起来并管得住。这显然不是一个产业问题,而是100 魔豆 | 8 页 | 535.19 KB | 2 月前3
202504涉高校热点舆情常务副院长宫某被举报性骚扰、学术不端及挪用科研经费事 件也引发广泛关注。两起事件虽分属医疗与教育领域,但共 同指向权力滥用与制度漏洞:前者折射医疗行业对职业道德 的漠视与内部纠错机制的失灵,后者则凸显高校师德师风建 设的形式化与监督机制的缺失。 在融媒体环境下,舆情的传播已突破传统行业与领域界 限,医疗与教育体系的负面事件通过多平台联动,呈现出传 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舆论发酵复杂的特点。信息来源的 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舆论发酵复杂的特点。信息来源的 多元性使得舆情的触发点更难预判,一旦爆发,极易形成跨 行业、跨领域的连锁反应。对此,高校、医院等单位需建立 健全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体系并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拓宽师 生、医护人员及公众的监督反馈渠道,通过匿名举报、双向 评价、第三方监督等方式,构建多元监督格局,共同维护行 业公信力与社会公平。2 一、涉高校主要热点舆情 2025 年 4 月,全国高校舆情主要集中于师德师风、校园 页正文,致谢部分 却罗列多位医学界权威人士,被网友质疑学术镀金;董袭莹 的父亲为国企高管,母亲为高校副院长,其行为被质疑利用 家庭背景干预学术资源分配,挤压寒门学子的上升空间;董 袭莹从经济学跨入医学领域,导师为骨科院士邱贵兴,却在 内科学习、泌尿外科规培,学术路径混乱,暴露“4+4”模 式在课程衔接与专业深度上的缺陷。 医疗体系:2024 年 7 月 5 日,肖飞、董袭莹在手术过程 中因与护士发生争执,二人擅自离开手术室1000 魔豆 | 16 页 | 585.77 KB | 5 月前3
医疗行业9月舆情热点分析(2025年)从黑榜事件来看,医护言论类事件“女护士马拉松夺冠 喊话调休”关注度最高,传播量达 17.2 万,远超其他案例, 凸显出公众对医护群体言行的高度敏感。而医患矛盾与医疗 事故依然是行业舆情风险的核心领域,服务管理问题同样受 到关注,医疗废物出现在公共场所虽属个别案例且被回应是 “海上漂来的”,但引发了社会对行业医废处理规范性的质 疑。整体来看,黑榜舆情事件凸显了公众对医疗行业的多重 期待, , 极易在网络曝光后造成“行业不正之风”的负面形象,冲击医 院及行业整体公信力。建议严格贯彻落实“廉洁过节”相关要 求,强化医务人员职业操守与纪律教育,特别是在收受红包、 礼品、宴请等高风险领域要开展重点提醒,并开通多渠道举 报平台,鼓励内部监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公开透明的 处理方式树立行业正风肃纪的决心,维护公众信任。 (四)医保专项整治关键期合规风险 国家医保局正在推进“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500 魔豆 | 22 页 | 1.04 MB | 1 月前3
共 6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