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采购被禁舆情梳理火箭军采购被禁舆情梳理 事件概要:8 月 28 日到 9 月 1 日,火箭军后勤部采购和 资产管理局发布 180 条公告,宣布终止 74 位评标专家和 116 家供应商,这些供应商被停止了参与投标军队采购项目的权 力,评标专家则失去了参与评审军队项目的资格。处罚追溯 至 2016 年的采购项目,时间跨度长达 9 年。评标专家的处 罚理由基本都是“评审错误影响评审结果”,还有一些专家0 魔豆 | 3 页 | 122.63 KB | 2 月前3
百章舆情观察:2025年秋季开学季网络舆情预警 百章舆情观察:2025 年 9 月开学季 教育舆情风险梳理及应对建议 导语 2025 年暑期,教育系统舆情频仍、波澜不断,不仅持续 引发公众高度关注,更暴露出多个维度的深层治理挑战。高 等教育领域,新华社刊发评论《舆情应对“唯上不唯实”是一 种“向上甩锅”》,直指武汉大学在舆情回应中“向上推责、向 下失语”的问题,再次将个别高校治理能力推向舆论中心。而 在义务教育阶段,自媒体接连曝光多起敏感事件。从“分班操 基于近年来同期教育舆情的发生规律与典型案例,百章 舆情研究团队系统梳理 2025 年开学季教育领域主要舆情特征、高频风险议题及传播路径,特别关注如“猥亵性侵”“学生 非正常死亡”等高敏感、高危害议题的动向与处置逻辑,并据 此提出专业应对建议,旨在为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单位提供 舆情预判、风险管控与回应引导的决策参考。 一、教育领域舆情风险梳理 (一)教育领域舆情与舆论场特征 教育领域舆情素以“燃点低、爆点多、传播快、跨平台扩 情 绪感染力快速介入,往往以现场直击、对话录音、画面对比 等强现场性内容推动事件冲出小圈子,形成第一轮大规模声 量。接着,微博、小红书等开放式社交平台承接流量,通过 话题标签、投票互动、事件梳理等方式实现议题聚合与分化, 推动舆情进入公共讨论阶段。继而,主流媒体及地方都市报 介入,从事实核查、多方采访、政策关联等维度展开深度报 道,使碎片信息得以结构化、语境化。最终,官方发布通报,100 魔豆 | 8 页 | 293.43 KB | 2 月前3
多半袋方便面“多半”是商标,白象食品致歉申请的“多半袋”“多半桶”商标因易导致消费者对商品的 数量等特点产生误认被驳回,处于无效状态。 近年来,在消费市场中,部分企业和商家利用消费者认 知惯性,在设计过的商标上玩“文字游戏”。据记者梳理, 以食品行业为例,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壹号土 猪肉”,其中,“壹号土”是该公司申请的商标。湖北一公 司多次申请注册“山里来的土”商标用于鸡蛋产品,虽处于 驳回复审中,但商家仍在产品包装上使用,让消费者容易将0 魔豆 | 3 页 | 103.56 KB | 5 月前3
甘肃天水幼儿园儿童血铅超标事件舆情分析光后,地方有关部门介入调查,确认该幼儿园存在违规使用 添加剂的行为。在本次事件中,随着家长群体信息交叉印证 和媒体深入报道,事件呈现出扩散态势,波及范围和社会影 响不断扩大。 舆情发展脉络梳理 舆情聚焦 首先,最核心的舆情焦点是“官方与家长检测数据不一致”。西安医院提供的检测结果与家长自行检测高度一致, 而天水当地机构检测结果却多为“正常”,这让许多家长质 疑是否存在“压低数据”“掩盖真相”等行为。这种数据差0 魔豆 | 3 页 | 220.32 KB | 4 月前3
正规车位上的车辆被拖走!交警执法是“依规”还是“依令”?对停车规则的理解存在差异。停车管理规则的模糊不仅容易 引发争议,也给执法带来了困难。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停车 位的管理,明确停车规则和使用时间,避免因规则不明确而 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重塑执法标杆,维护车位秩序 首先,执法部门应梳理和明确各类情况下的执法标准, 确保每一次执法行动都有具体的法律条文可依。对于拖走停 在正规车位的车辆,必须有明确的违法事由,不能随意而为。 其次,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使其在面对民0 魔豆 | 5 页 | 246.63 KB | 1 年前3
近期关于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的舆情分析米的 回应提出质疑,称小米智驾对事故负有责任,且小米未及时 与家属沟通。这起事故迅速成为舆论焦点,智能网联汽车的 安全问题及企业责任的相关话题热度持续攀升。 多品牌事故案例引发信任危机 梳理发现,除小米 SU7 事故外,小鹏、理想等多个品牌 的智能驾驶车辆也出现过不同程度的事故,涵盖感知失效、 系统误判、人机交互矛盾等方面。这些事故加剧了消费者对 智能驾驶功能安全性的担忧,推动舆情热度居高不下。同时,0 魔豆 | 5 页 | 224.37 KB | 7 月前3
舆情应对,有些通报为何不灵?是最好的“谣言粉碎机”。 履行监督管理责任,也要求官方及时调查通报事件原委。通报时常和调查息息相关,形成通报的过程,本身就 是履行监督管理责任的过程。官方通报需对事实原委,尤其是舆情争议焦点进行梳理和廓清,通报发布前,应 详细调查,厘清“焦点”、打通“堵点”,促进事件本身及次生舆情的解决。所以,通过通报及处置,主管部门也 能促进自身行政能力的提升,起到以通报促进工作开展的作用。 图据视觉中国0 魔豆 | 5 页 | 812.79 KB | 3 月前3
游客在昆明出境被索要“烟钱”收了多少钱,也应该一并查清。如果说,只是收了一个人的 钱,恰好就被群众报警而露出破绽,那恐怕无法令人信服。 把群众拉到没有摄像头的走廊收钱,这像是一位“老司机”。 有关部门应该严肃处理,查清真相,给公众一个回应。同时 也要梳理服务流程,改进工作方式,更好服务群众,杜绝此 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该事件也引发大量网民跟帖评论,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 方面: 一是质疑公职人员知法犯法。认为从媒体报道看,索贿 人员确系警察身份无疑,质疑执法部门出现“败类”,知法0 魔豆 | 6 页 | 299.48 KB | 1 年前3
240 余万元养老金发给死亡人员,谁来为社保监管失职 “买单”?“待遇”“报告”“山东省”“信息”“审 计厅”“数据”等词上榜关键词云图,体现网民对事件核心要素 (涉事地区、问题类型、责任主体)的关注,侧面凸显网民 对社保基金监管机制的高度关切。二、各方观点梳理 (一)媒体观点 综合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报道,观点主要围绕以下三点 展开: 一是问题暴露与责任追问,质疑官方解释合理性,要求 彻查追责。媒体都对报告中“信息不畅、数据比对不及时”的 解释0 魔豆 | 6 页 | 590.79 KB | 2 月前3
舆情应对的六种“翻车”表现-浙江宣传情不发声的有之;因“已读乱回”、答非所问,引发次生舆 情的有之;因套话连篇,关键信息避而不答,引发网民反感, 导致舆论失焦的也有之……舆情应对失当不仅不利于舆情 的平息,严重时还会加剧社会恐慌。为此,笔者梳理了网上 舆情应对相对突出的六种“翻车”表现。 一、“躲猫猫式”应对 个别地方和单位在应对网络舆情时,习惯于采取逃避拖 延的态度,或忙着“捂盖子”“封消息”“删帖子”,以免 被上级领导“看见”,影响自己的“乌纱帽”;或心存侥幸,0 魔豆 | 5 页 | 133.94 KB | 5 月前3
共 32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