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战较量 网络攻击战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印巴冲突“双赢”背后的认知 战较量|网络攻击战 印巴冲突是两个战场协同作战,从现实战场的边境炮击、 空战升级、陆战对抗延展到网络空间和媒体舆论,军事对抗 和网络攻击、认知操纵、情报对抗协同推进。例如,超 50 个亲巴黑客组织结成阵营,以 DDoS 攻击(占比 50%)、网站 篡改和宣传战(36%)及数据泄露炒作(10%)为主要手段对 印发起攻击。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安全、战略与技术中心 研究员苏米娅·阿瓦斯蒂等撰文称,网络战虽然位于军事战 边缘,但对实现国家的政治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 战作为一种低强度、针锋相对的数字攻击模式,涉及网站网 页篡改、虚假信息传播、间谍窃取活动和数字破坏行动。伴 随网络战和舆论战日益融合,印巴尝试了一系列旨在激发本 国民众情绪、塑造认知观点、打击敌方士气、影响国际舆论 的认知战行动,双方竭力争夺网络空间和认知战场的主导权, 强 知战的第一条战线:网络攻击战。 来自世界各地的黑客组织基于亲巴或亲印立场,通过协 调一致的网络行动,瞄准印或巴的政府和通信、能源、金融 等网站及服务,极力瘫痪印或巴的关键基础设施,削弱对印 或巴的战时作战和社会动员能力,同时干扰印或巴的高层决 策,阻挠政府信息传播,影响经济社会运行,并给印或巴政 府和民众造成心理威慑、制造社会恐慌。从实际效果看,虽 然网络攻击并未对印或巴造成重大损失,但黑客攻击表明了0 魔豆 | 16 页 | 333.81 KB | 4 月前3
巴(哈)以冲突认知战:网络连接与信息链接之战:(一)网络连接力之争先要摧毁或瘫痪敌方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包括物理破坏和 网络攻击,使对方成为网络孤岛和信息孤舟。 双方都通过军事硬攻击,试图摧毁对方的信息基础设施, 切断对方通讯,阻滞信息传播。哈马斯所在的巴勒斯坦,信 息基础设施落后且脆弱,有限光纤网络仅能勉强覆盖部分主 要城市,带宽有限且稳定性差;无线通讯基站量少且分布不 均,信号强度在偏远地区和冲突前沿地带薄弱。即便如此, 以色列还是果断攻击巴信息基础设施,通过轰炸等对加沙断 信号覆盖广泛,时刻快速 传输着海量信息。但是,哈马斯军事攻击力量较弱,主要是 采取小规模袭扰方式攻击以色列的信息基础设施。冲突爆发 之前,哈马斯采取无人机偷袭以边境通信基站、监视塔的策 略,瘫痪部分以军监控网络,从而麻痹对手并完成突袭行动。 由于双方军力悬殊,哈马斯的军事袭扰影响十分有限,以色 列的信息基础损失较小。当以色列对加沙和巴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军事攻击的同 时,大量黑客团体也根据各自利益和意识形态选边站队,展 开激烈攻防,针对双方军政、能源、媒体等关键机构网站和 数据库发动网络软攻击 [5],试图瘫痪对方的信息基础设施 和网络应用,进而制造社会混乱、扰乱公众心理、传播虚假 信息。袭击仅发生几小时,以政府网站 www.gov.il 就无法 访问,亲俄黑客团体杀戮网(Killnet)宣布对此负责。紧 接着,亲以的黑客团体“印度网络力量”瘫痪哈马斯官网, 并宣布攻击巴网络。10 月 11 日,美国威胁情报厂商“记录50 魔豆 | 14 页 | 377.53 KB | 3 月前3
巴(哈)以冲突认知战:网络连接与信息链接之战 ㈠网络连接力之争先要摧毁或瘫痪敌方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包括物理破坏和 网络攻击,使对方成为网络孤岛和信息孤舟。 双方都通过军事硬攻击,试图摧毁对方的信息基础设施, 切断对方通讯,阻滞信息传播。哈马斯所在的巴勒斯坦,信 息基础设施落后且脆弱,有限光纤网络仅能勉强覆盖部分主 要城市,带宽有限且稳定性差;无线通讯基站量少且分布不 均,信号强度在偏远地区和冲突前沿地带薄弱。即便如此, 以色列还是果断攻击巴信息基础设施,通过轰炸等对加沙断 信号覆盖广泛,时刻快速 传输着海量信息。但是,哈马斯军事攻击力量较弱,主要是 采取小规模袭扰方式攻击以色列的信息基础设施。冲突爆发 之前,哈马斯采取无人机偷袭以边境通信基站、监视塔的策 略,瘫痪部分以军监控网络,从而麻痹对手并完成突袭行动。由于双方军力悬殊,哈马斯的军事袭扰影响十分有限,以色 列的信息基础损失较小。 当以色列对加沙和巴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军事攻击的同 时,大量黑客团体也根据各自利益和意识形态选边站队,展 开激烈攻防,针对双方军政、能源、媒体等关键机构网站和 数据库发动网络软攻击 [5],试图瘫痪对方的信息基础设施 和网络应用,进而制造社会混乱、扰乱公众心理、传播虚假 信息。袭击仅发生几小时,以政府网站 www.gov.il 就无法 访问,亲俄黑客团体杀戮网(Killnet)宣布对此负责。紧 接着,亲以的黑客团体“印度网络力量”瘫痪哈马斯官网, 并宣布攻击巴网络。10 月 11 日,美国威胁情报厂商“记录0 魔豆 | 14 页 | 402.75 KB | 4 月前3
从ChatGPT到AGI:生成式AI的媒介特质与伴生风险(九)二、生成式 AI 的伴生风险 8.技术漏洞导致技术风险,会泄露数据、外部攻击等社 会安全风险 从 ChatGPT 到 AGI:生成式 AI 的媒介特质与伴生风险 (九) 。 ·数据泄露风险。大模型需要海量数据,数据在清洗、 处理、传输过程存在数据非法获取或泄露风险,包括个人隐 私数据、商业敏感数据、政府机密数据等各种类型数据。如 果大模型在训练数据时看到很多密钥信息,它很可能在内容 没有就收集处理用户信息进行告知,缺乏大量收集和存储个 人信息的法律依据。OpenAI 开放了 ChatGPT 的 API 接口, 全球开发者都可以将 ChatGPT 接入其开发的数字应用。大量 数据汇集使 ChatGPT 易被攻击,导致用户隐私数据泄露风险 加大。黑客可依托深度学习、数据挖掘、爬虫等技术挖掘泄 露数据之间的关联,完成信息拼图,追溯用户行为,引发信息安全问题。一个著名漏洞是“奶奶漏洞”,用户只要对 ChatGPT 讲故事,通常是经过一些巧妙的包装,里面掺杂了有争议 的内容(就像开头提到的制造炸弹那个例子)。故事讲到一 半,剩下的交给 AI 模型,后者由于拥有强大的文本生成的 能力,会忠实地把缺失的部分回答完整。攻击者通过 LLM 输出其在训练数据中所存在的不符合伦理道德的数据,产生 存在社会偏见的回答,如性别、种族或其他偏见,导致不公 平的结果,对社会和个体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隐私性构成潜 在威胁。[1]据美网络安全新闻网站0 魔豆 | 7 页 | 208.35 KB | 4 月前3
网络变革与AI发展---闭环自动化:可实现检测与修复紧密集成的闭环工作 流程。当系统检测到异常时,不仅会向网络管理员告警,而且能 在安全检查机制保障下自动触发修复动作,包括自动重置振荡 接口、对 DDoS 攻击数据流实施“黑洞”引流,或根据检测到 的网络拥塞状况动态调整 QoS 策略。随着持续学习,AI 能够 逐步建立问题与解决方案的对应关系,不断优化其决策建议。这 使网络系统逐步具备自我修复能力,从而减少对人工干预的需求。 速度远超静态规则,且误报率大幅降低。AI 系统通过持续学习 建立行为基线,可即时标记异常活动(如突发性数据渗漏或 DDoS 攻击模式),并自动执行安全策略;例如,根据威胁告警自动 封禁可疑 IP 地址或隔离受感染设备。这种快速自适应的防御 机制对于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缓解报警 疲劳(alert fatigue)与加速事件响应,为网络安全环境提供 更为坚实的保护屏障。学习笔记0 魔豆 | 19 页 | 1.24 MB | 4 天前3
全球热点报告2025年9月3日将于 2025 年9 ⽉ 30 ⽇到期,届时美国可能会遭受—波毁灭性的⽹络攻击。该法案— 直是美国⽹络防御的核⼼ ,它使得政府和⾏业之间能够实时共享威胁信息,同时提供⿎励合作的责任和反垄断保护。如果没有它,美国针对⽹络攻击的早期预警系统将会被削 弱 ,使中⼩企业(SMB)——它们已经承受了勒索软件损失的冲击——尤其容易受到 攻击。医院和关键基础设施也⾯临着⽆法及时收到警报的风险。由于中⼩企业占私营企 俄罗斯领导⼈加⼤打击⼒度并拒绝乌克兰和平,特朗普对普京“⾮常失望”。美国总统唐 纳德·特朗普周⼆表⽰ ,他对俄罗斯总统弗拉基⽶尔·普京“⾮常失望”,批评莫斯科在最 近的阿拉斯加峰会未能取得成果后加⼤对乌克兰的攻击⼒度。特朗普在⼴播中强调了战 争的惨重代价,每周有 7,000 ⼈死亡,并表⽰他感到有义务阻⽌这场战争。他后来暗⽰ 了未来未披露的进展。尽管特朗普推动和平,但克⾥姆林宫拒绝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 尔·泽连斯基直接会晤 争的有⼒信号。《⾦融时报》 英国捷豹路虎遭遇⽹络攻击,⽣产和销售中断。捷豹路虎(JLR)周⼆表⽰ ,其零售和 ⽣产业务因⽹络安全事件“严重中断”,公司被迫关闭系统以防万—。这家塔塔汽车旗下 的汽车制造商强调,迄今为⽌尚未发现任何客⼾数据被盗的证据,并正在努⼒以可控的 ⽅式重启运营。此次中断加剧了捷豹路虎⾯临的挑战,该公司最近推迟了电动揽胜和捷 豹车型的上市。此次事件发⽣在英国⽹络攻击浪潮之中 ,近⼏个⽉来 ,玛莎百货和Co-60 魔豆 | 17 页 | 796.31 KB | 2 月前3
微软“甩锅”背后的野心与国家安全问题秩序。其次,在经济方面,国家的金融系统、能源供应、交 通运输等关键基础设施都高度依赖网络。网络攻击可能导致 金融市场动荡、能源供应中断、交通瘫痪等严重后果,给国 家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再者,军事领域的网络安全更是至关 重要。现代战争已经从传统的战场延伸到了网络空间,军事 指挥系统、武器装备控制系统等都可能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 一旦网络安全防线被突破,国家的军事机密可能泄露,军事 行动可能受到干扰, 就只有微软才能知道,而微软是不可能把某些国家的情报机 构或者网军在中国的攻击行为告诉中国政府,那么就意味着 中国失去了对整个网络安全态势的感知和把握能力,也意味 着其他国家的网络攻击者在中国可以继续大行其道,形成单 向透明的优势,那将是中国网络安全彻底的失守。在这种情 况下,若中国的大部分电脑还是在用 Windows 操作系统,那 么在这些系统里某些国家网络攻击者的攻击软件可以在掩 护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对于我们整个国家网络安全、信 IT 大瘫痪事件中幸 免于难,但微软此次事故提醒我们,网络安全威胁具有全球 性、无国界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一个国家的网络安全问题不 仅可能源于内部的技术漏洞和管理疏忽,也可能受到来自外 部的恶意攻击和网络犯罪的威胁。因此,保障网络安全需要 国家从战略高度出发,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增强全民的网络安全意 识。0 魔豆 | 4 页 | 208.24 KB | 1 年前3
新时期下互联网“以舆扰法”现象研究报告以通过制造谣言、散布虚假信息、策划恶意攻击等手段,利用互联网舆论来扰乱 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和司法公正。 首先,不法分子已学会通过制造谣言来煽动舆情,进而影响社会正常秩序。 他们可以编造虚假信息,故意误导公众,甚至是制造假新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样的行为不仅会引起公众的不满和不信任,更会使得公众对于真相的判断产生 偏差,从而加剧社会矛盾。 其次,不法分子已学会利用互联网舆论来策划恶意攻击,企图打击或者诋毁 毁 某些人或者团体。这些攻击往往采用的是隐蔽的方式,比如匿名发表攻击性言论, 或者通过网络暴力和谩骂等手段来进行攻击。这种攻击不仅会给受害者带来极大 的伤害,也会引起公众对于互联网舆论的不信任和恐惧。 第三,不法分子还善于利用互联网舆论来策划和组织非法活动,比如暴力抗 法、盗窃等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会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更会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 威胁。 三、“以舆扰法”的主要操纵手段与防范措施 持或反对某一立场的信息,试图塑造公众意见。 虚假信息传播: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或假新闻,误导公众判断。 情绪化宣传:利用情感化的语言和图片视频材料来激发网民的情绪反应。 人身攻击:对法官、律师或其他涉案人员进行人身攻击或威胁,施加心理压 力。 组织抗议活动:在线下或线上组织抗议活动,对司法人员施加社会压力。 防范措施: 加强法律保护: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言论的边界,打击网络0 魔豆 | 5 页 | 205.25 KB | 5 月前3
全球热点报告2025 年 8 月 19 日星期二等传统领域,也延伸⾄太空。亲俄⿊客最近劫持了乌克兰的卫星⼴播,并⽤莫斯科胜利 ⽇游⾏的画⾯取⽽代之——这表明卫星中断的威胁切实存在。超过12000颗运⾏中的卫 星⽀撑着关键的军事、通信、导航和经济基础设施。它们很容易受到⽹络攻击,尤其是 通过过时的软件。美国安全官员还警告称,俄罗斯正在研发⼀种反卫星核武器,这种武 器可能导致近地轨道⻓达⼀年⽆法使⽤——其后果堪⽐“太空古巴导弹危机”。与此同 时,围绕⽉球和地外资源(例如氦- 洲贩毒集团(现已被指定为全球恐怖组织)⾏动的⼀部分,美国将在36⼩时内向委内 瑞拉海岸附近部署三艘宙斯盾导弹驱逐舰——“格雷夫利”号、“杰森·邓纳姆”号和“桑普 森”号。约4000名海军陆战队员、P-8侦察机、其他军舰以及⾄少⼀艘攻击型潜艇将参 与此次在南加勒⽐海的任务。美国官员表⽰ ,此次部署预计将持续数⽉ ,重点是在国际 ⽔域和空域进⾏情报收集、监视以及可能的定点打击。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杜罗 在周⼀的讲话中誓⾔保卫国家领⼟ ,争取将该法案延⻓ 10 年,并“进⼀步明确某些现有条款, 以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形势”。CyberScoop Workday 客户关系平台遭社会⼯程数据攻击。云软件公司 Workday 的客⼾关系管理 (CRM) 平台遭受社会⼯程攻击。攻击者获取了客⼾信息 ,包括姓名、电⼦邮件地 址和 电话号码 ,Workday 认为这些信息可能被利⽤来进⼀步实施社会⼯程诈骗。 公司已采措施防⽌未经授权的访60 魔豆 | 14 页 | 753.16 KB | 2 月前3
开云集团数据泄露背后的奢侈品信息安全隐忧 英国广播公司(BBC)15 日报道,开云集团遭遇严重网络 攻击,旗下包括巴黎世家、古驰和亚历山大•麦昆等顶级品牌 数百万顾客的私人信息面临泄漏风险。 涉及被盗数据包括顾客姓名、电子邮件、电话号码、地 址以及在世界各地奢侈品商店消费的总金额。黑客团体 “ShinyHunters”自称负责此次攻击,声称掌握大约 740 万 个独立电邮地址。 开云集团证实此次数据泄露事件,并表示已向相关数据 开云集团证实此次数据泄露事件,并表示已向相关数据 保护机构披露此事。该公司表示,银行卡等财务信息并未被 盗。该公司还表示已向受影响的客户发送电子邮件,但没有 透露具体数量,也没有就此次黑客攻击事件发表任何公开声 明。 该消息公布以来,引发消费者对品牌信任的担忧,消费 者最关心的是他们的隐私会否被侵犯、未来是否可能成为钓 鱼诈骗或身份盗用的目标;也有部分言论批评开云信息不透 明,指责开云未及时公开所有信息(例如哪些品牌具体被影0 魔豆 | 4 页 | 206.11 KB | 2 月前3
共 74 条
- 1
- 2
- 3
- 4
- 5
- 6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