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10月舆情热点分析(2025年)
1.06 MB
23 页
8 下载
13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 概览 | ||
1
医疗行业
10 月舆情热点分析
(2025 年)
北京百章科技有限公司目录
概述.........................................................................................................1
一、舆情黑榜.........................................................................................2
(一)服务管理类:兰州兰石医院发喜报庆祝门诊人数创佳绩..4
(二)招标投标类:江西中医药大学被爆设备采购“300 万预算
1000 元中标”.................................................................................... 6
(三)医护权益类:“白天忙救人晚上要背稿”,湖南桃江县人民
医院员工吐槽工会活动....................................................................9
二、回应红榜....................................................................................... 12
三、行业动向....................................................................................... 15
四、主要问题....................................................................................... 16
(一)微观管理缺位导致服务价值错位...................................... 16
(二)制度流程执行碎片化,细节空转...................................... 17
(三)舆情处置缺乏闭环与情感共鸣.......................................... 17
五、11 月风险建议.............................................................................. 17
(一)警惕细节疏漏、执行空转与回应不妥引发舆情风险....... 18
(二)“双十一”营销活动可能引发信任反噬............................... 18
(三)科研数据与学术造假风险引发舆情危机...........................19
(四)持续关注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相关风险.......................19
(五)内部治理与违规举报风险可能引发舆情突发...................20
(六)医保药店“阴阳价格”舆论关注度可能上升....................... 20—1—
概述
10 月医疗舆情呈现多点爆发、集中反思、信任承压的特
征,热点事件频发、社会关注度高,公众对医疗体系的信任
持续承受考验。舆论主要聚焦在服务管理、制度执行与舆情
回应三大维度,问题交织、情绪波动明显。
服务管理方面,兰州兰石医院发布“门诊创佳绩”喜报,
引发公众对其“以就诊量论绩效”的质疑,暴露出部分机构在
绩效导向与价值观上的偏差;广医中药“烟头混药”事件揭示
出基层药品生产与监管环节存在漏洞,加剧公众对医疗安全
和细节管理能力的担忧。
制度执行层面,江西中医药大学“300 万预算 1000 元中
标”事件与华西博士后伪造公章风波相继引发热议,暴露出采
购管理、科研诚信及内部监督链条存在碎片化、执行空转的
问题。公众舆论对资金使用透明度、科研管理规范性以及内
部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反映了社会对医疗机构制度是
否落实的持续关注。
在舆情回应方面,多数机构仍沿用机械式、被动的处理
方式,缺乏事实披露、制度说明和情感共鸣,未能有效缓和
公众情绪,甚至因“避重就轻”“推责模糊”导致舆情二次发酵,
放大公众的不信任感。
总体来看,10 月医疗舆情已从单一事件扩展到对制度与
价值的整体信任考验。公众关注的核心已不再局限于事件本
身,而是延伸至医疗体系的规范性、公平性与透明度。—2—
一、舆情黑榜
10 月医疗舆情黑榜显示,舆情热点呈现出服务管理、制
度透明、医护权益及医患安全交织的特征,公众关注集中且
情绪敏感。服务管理类事件热度最高,如兰州兰石医院发布
“门诊创佳绩”喜报引发争议信息量居,体现出公众对医疗管
理理念的高度敏感。招标投标类事件如江西中医药大学设备
采购“300 万预算 1000 元中标”,引发对采购透明度和制度规
范性的质疑,反映医疗机构在公共资源管理上的舆论压力。
医护权益方面,钟世镇院士寿宴遭冒充学生纠缠拍照、湖南
桃江县人民医院员工吐槽工会活动等事件凸显医护群体尊
严保障与职业环境问题。医患纠纷和安全类事件同样引人关
注,如遵义医科大学新生儿住院期间死亡、广西中医药大学
附属医院患者坠楼、成武县人民医院手术切除 10 岁男孩多
个消化器官等,显示医疗安全管理和沟通机制存在隐患。此
外,科研与作风问题如华西医院博士后伪造公章事件,也引
起社会对医院管理和学术规范的关注。总体来看,10 月舆情
呈现“单案热度高、群体关注广、话题敏感度强”的特点,公
众尤其关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透明度、医护权益和患者安
全等核心问题。以下为舆情黑榜 TOP10 及典型案例分析。
序号
时间
事件
分类
信息量
相关微博话题
1
1016
兰州兰石医院发喜
报庆祝门诊人数创
佳绩
服务管理
1.7 万
#医院发喜报庆祝门诊人数创
佳绩#阅读 3962 万,讨论 1.6
万;#医院回应发喜报庆祝就
诊人数#阅读 622.6 万,讨论
3182。
2
1014
江西中医药大学被
爆设备采购“300 万
预算 1000 元中标”
招标投标
7890
#医院 300 万预算 1000 元中标
采购暂停#阅读 2411.4 万,讨
论 4769 次,#医院 300 万预算—3—
1000 元中标情况通报#阅读
314 万,讨论 1106 次。
3
1011
解剖学泰斗钟世镇
院士 101 岁寿宴上
被冒充学生纠缠拍
照
医护权益
4414
#101 岁院士寿宴上遭恶意纠
缠拍摄#阅读 1515.8 万,讨论
2374 次;#5 人冒充院士钟世
镇学生与其合影#阅读 973.4
万,讨论 721 次;#101 岁院士
钟 世 镇 发 声 明 打 假 # 阅 读
354.4 万,讨论 426 次。
4
1021
女子心脏不适求助
120,遭接线员辱骂
并挂电话
服务管理
2493
#心脏不适求救 120 遭辱骂当
事人发声#阅读 1226 万,讨论
1198 次;#辱骂心脏不适患者
接线员被扣绩效#阅读 252 万,
讨论量 952 次。
5
1024
出生 6 天婴儿在遵
义医科大学附属医
院住院期间不幸死
亡
医患纠纷
1448
#出生 6 天婴儿住院期间不幸
死亡#阅读 3070 万,讨论 3574
次;#卫健委回应出生 6 天婴
儿住院时死亡#阅读 311 万,
讨论 785 次。
6
1014
“白天忙救人晚上
要背稿”,湖南桃江
县人民医院员工吐
槽工会活动
医护权益
1246
#医护人员投诉白天忙救人晚
上要背稿#阅读 263 万,讨论
501 次;#卫健局称遭吐槽工会
活动已取消#阅读 9.3 万,讨论
78 次。
7
1014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一病人
坠楼
患者坠亡
1198
#南宁一医院有人坠楼#阅读
890 万,讨论量 514 次;#当地
回应南宁一医院有人坠楼#阅
读 233 万,讨论量 337 次。
8
1030
玩耍被撞后 10 岁男
孩被诊断有肿瘤,消
化系统多器官被成
武县人民医院切除
医患纠纷
1046
#10 岁男孩术后消化系统被切
除#阅读 180 万,讨论量 161
次;#家属回应 10 岁男孩多器
官被切除#阅读 13.7 万,讨论
量 132 次。
9
1027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
疗中心回应所开中
药出现烟头
服务管理
905
#广州一医院所开中药里有烟
头#阅读 211 万,讨论量 347
次;#院方回应所开中药中出
现烟头#阅读 89.2 万,讨论量
183 次。
10
1010
华西医院博士后被
爆伪造公章出站
作风问题
788
#华西医院博士后被爆伪造公
章#阅读 308 万,讨论 465 次;
#华西医院回应博士后被爆伪
造公章#阅读 297 万,讨论 254
次。—4—
(一)服务管理类:兰州兰石医院发喜报庆祝门诊人数
创佳绩
事件概述:近日,兰州兰石医院一则庆祝门诊、手术量
“再创佳绩”的喜报引发争议,公众质疑其将患者病痛数据当
业绩,违背医疗初心,还猜测数据与员工绩效挂钩。10 月
16 日院方回应,喜报是新员工利用工作群数据未经许可和审
核发布,且明确否认“绩效挂钩”质疑,但医院承认宣传管理
出现疏漏,已对涉事员工批评教育并组织员工进行相关学习。
同日,兰州市卫健委宣布介入调查此事。
舆情走势(单位:条)—5—
舆情脉络
舆论观点:媒体普遍认为医院应共同倡导医疗机构以专
业与仁心为本,摒弃表面化的业绩展示。人民网指出,追求
效率与坚守医德并非对立,真正值得称道的是医疗质量与患
者信任的提升。光明网强调,“喜报风气”不可长,其危害在
于助长医疗商业化倾向,削弱行业伦理与人文关怀。极目新
闻则质疑“喜报”背后存在的形式主义与责任推诿,呼吁厘清
责任、规范行为。网民观点方面,大部分网民批评医院将患
者病痛数据当“佳绩”,漠视疾苦、违背医疗初心。部分网民
不认可“新员工擅自发布”的回应,斥其“甩锅”,怀疑与医院
考核有关。少数网民则认为数据可内部使用,应避免对外发
布。
舆情分析:兰州兰石医院发布“门诊、手术量再创佳绩”
喜报引发舆情走热,根源在于公众对医疗伦理与人文关怀的
高度敏感。事件迅速发酵,一方面是因为“以病患数据作业绩”—6—
的表达触碰了社会对医疗公益性的心理底线,缺乏对患者的
基本尊重;另一方面,近年来各地频现“业绩喜报”“数据冲榜”
等现象,使公众对医疗机构追求数字化绩效的积怨已深。该
话题兼具伦理冲突与制度反思特征,极易引发社会共鸣与情
绪放大。在回应层面,兰石医院虽第一时间发布说明,但存
在两点不足。一是将责任归结为“新员工未经审核擅发”,回
避了管理失察问题,被指“甩锅”。二是后续仅提出“批评教
育”“内部学习”等表态,未能针对制度性缺陷,如宣传审批、
考核导向等作出实质检讨,导致舆论认为回应流于形式。尽
管院方否认“绩效挂钩”,但未能同步说明内部考核机制,反
而激化外界猜疑。
针对这一事件,后续处置应更加注重信任修复与制度完
善的双重建设。一方面,医院需强化公开透明,主动解释宣
传审核流程与改进措施,以诚意沟通化解疑虑;另一方面,
应优化内部管理导向,推动医疗宣传与伦理标准挂钩,形成
“先审价值、后审数据”的规范机制。同时,建议逐步引入患
者满意度、医患沟通质量等指标,平衡绩效考核体系,减少
“唯数字论”的倾向。监管部门则可借此契机,推动全市医疗
机构开展宣传内容自查与人文教育常态化,树立正确的行业
价值导向。
(二)招标投标类:江西中医药大学被爆设备采购“300
万预算 1000 元中标”
事件概述:10 月 14 日,据大皖新闻报道,江西中医药
大学附属医院“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设备采购项目”出—7—
现“预算 300 万元、中标价仅 1000 元”的情况。而医院与中标
供应商均称投标合法合规。15 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通报,已
暂停采购并展开调查。据当日红星新闻报道,该设备为迈瑞
医疗旗下产品,迈瑞方面解释称“低价中标”属于行业内常见
的“设备+试剂”捆绑销售模式,企业主要依靠后续试剂销售盈
利。
舆情走势(单位:条)
舆情脉络
舆论观点:媒体观点方面,多家媒体普遍认为江西中医
药大学附属医院“超低价中标”事件暴露出医疗采购领域存在—8—
的严重问题。齐鲁晚报指出,医疗设备“超低价中标”现象频
发,不仅可能暗藏利益输送等猫腻,败坏行业风气,还会导
致低质产品流入医院,危及患者安全,破坏正常竞争秩序。
红网强调,医院采购事关公共利益与公信力,必须彻查此次
事件背后是否存在预算虚高、程序违规或利益输送等问题,
并以此为契机全面规范采购管理。新民周刊则从商业逻辑层
面分析,认为此类低价策略实质上是企业以“价格屠夫”方式
抢占市场,通过后续试剂供应实现垄断与利润回收,这种做
法扭曲了市场竞争机制,损害行业的健康发展。网民观点方
面,大部分网民主要猜测存在“低价中标后通过高价耗材盈利”
的行业潜规则,呼吁公开招标参数、评标过程及中标企业资
质。部分行业从业者指出,医疗设备采购中“设备低价+耗材
高价”模式较常见,但需明确公示捆绑条款,保障采购透明。
舆情分析:此次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00 万预算、
1000 元中标”事件之所以迅速走热,主要源于其“价格反差巨
大”的强烈舆论冲击力,引发公众对公共资源使用透明度和医
疗采购公正性的质疑。事件叠加医疗行业的高敏感性和公众
对医疗信任度的普遍关注,使舆论热度迅速发酵,形成从“事
件关注”到“制度反思”的舆论链条。在舆情应对方面,医院及
学校虽于次日迅速发布通报,宣布暂停采购并启动调查,初
步回应态度积极,但仍存在回应模糊、信息披露不足的问题。
官方通报未具体说明项目预算构成、评标机制及采购流程,
未能有效化解外界疑虑。迈瑞医疗虽解释“低价中标”为“设备
+试剂”捆绑销售的行业惯例,但公众普遍认为此类解释缺乏—9—
数据支撑和合同透明度,难以完全消除“利益输送”或“虚高预
算”的猜测。从舆论走向看,事件已从单一案例演变为对医疗
采购制度漏洞、监管盲区及商业垄断模式的集体拷问。
针对相关问题,建议从应对机制和管理规范两方面改进。
在舆情响应上,建立快速研判和权威发布机制,确保第一时
间以事实和数据回应质疑,增强公众信任;在信息公开上,
全面披露招标文件、预算依据、评标流程及合同条款,尤其
要明确捆绑销售的具体内容;在制度建设上,引入第三方审
计和成本评估机制,加强预算合理性与市场比价监督,防止
恶性竞争与虚高预算。同时应完善行业监管体系,对“设备+
耗材”销售模式设立明确标准与透明要求,防止企业通过低价
竞争形成市场垄断。此外,还应注重正面舆论引导,通过主
流媒体和专业人士解读行业规律,促进社会理性认知,维护
医疗机构与行业的整体形象。
(三)医护权益类:“白天忙救人晚上要背稿”,湖南桃
江县人民医院员工吐槽工会活动
事件概述:10 月 7 日和 10 日,红网《百姓呼声》栏目
收到两则投诉,反映桃江县人民医院在休息日和下班后组织
演讲比赛、脱口秀等活动,涉嫌强制医护参加以及占用休息
时间。10 月 11 日医院回应称,活动均为自愿参加,与绩效
无关,旨在缓解医护压力,今后将优化安排,加强人文关怀。
10 月 14 日,县卫健局称,相关活动已通过内部投票取消。—10—
舆情走势(单位:条)
舆情脉络
舆论观点:媒体普遍认为,此次事件折射出部分医疗机
构在关怀医护方面的形式主义倾向,呼吁医疗机构以务实态
度改善医护工作环境,关注实际需求而非表面活动。新京报
指出,真正的关怀应体现为体恤与减负,而非形式上的热闹;
正观新闻评论认为,类似“跑偏”的员工活动并非个案,医疗
系统应少些“瞎折腾”,多些“真减负”,让医护回归本职、获
得尊重;今晚报则强调,医护最需要的是自主支配的休息时
间,应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检查,把时间真正还给一线人员。—11—
相关信息也在社交平台引发广大医护群体强烈共鸣。大部分
网民支持取消不合理活动,认为医院应让医护专注临床、减
少非医疗事务负担,少数网民质疑所谓“自愿参与”实为变相
分配名额,反映基层医护减负仍需落实到位。
舆情分析:此次事件走热的根本原因在于公众对医护群
体超负荷工作的长期共情与对“形式主义减负”的强烈反感。
投诉中“休息日被逼说学逗唱”“节日成负担”等表述,引发舆
论集中关注医护劳动权益。网民普遍认为,医院在名义上“关
怀员工”,实质上却以行政化方式“加码负担”,戳中了社会对
职场过度加压、表面化关怀的不满情绪。部分评论还提到“自
愿参与实为摊派”,进一步强化了对院方“形式主义”的负面认
知,使事件迅速发酵。总体来看,桃江县人民医院的回应虽
较为及时,但仍显行政化,缺乏情感共鸣,对医护休息权的
尊重表达不够真切,且未正面回应“被动自愿”的质疑,导致
舆情持续升温。舆论普遍期待院方能以更人性化姿态回应医
护诉求,真正做到“制度合规”与“情感温度”并重。此外,事
件还暴露出医院内部沟通链条不畅、活动决策脱离基层实际
等管理问题,显示出行政层与临床一线在认知与需求上的落
差,管理层强调文化凝聚力,而一线医护更关注时间自由与
身体恢复。
为避免类似舆情反复出现,医疗机构一是应建立医护意
见反馈机制,确保活动设计贴近真实需求。二是合理安排活
动时间,杜绝变相强制。三是在对外回应中使用共情语言,
展现尊重与理解。四是同时强化内部舆情预警,关注职工网—12—
络情绪,及时化解潜在矛盾。总体而言,该事件情绪性强、
行业代表性突出,提醒医疗机构真正的关怀不在于形式的热
闹,而在于体恤的温度。唯有让医护专注本职、身心得以恢
复,才能实现真正的凝聚力与正向形象建设。
二、回应红榜
10 月医疗舆情红榜事件在回应上整体表现出稳健、审慎
且具有改进导向的特征。在危机处置中更加注重解释逻辑的
完整性、政策依据的透明化与服务改进的可操作性,回应普
遍具备事实核查支撑、态度诚恳、措施具体等特点。辽宁一
眼科医院“亚朵病房”事件中,院方以《公开说明》详述设立
初衷与品牌误用原因,主动承认“忽略商标保护边界”的错误,
体现出对舆情核心问题的精准把握与法律意识的提升。复旦
张江药企回应“仿制药上市遭拒”时,并未推诿监管压力,而
是以“尊重审评、完善评估体系”展现理性与专业,成为医药
企业典范式回应。宠物医院“狗狗消声术”争议中,负责人及
时删除视频、说明情境与业务范围,回应内容直指误解根源,
止损有效。四川旺苍“产科整合”回应则逻辑严密,兼顾民意
与政策平衡,充分展示基层管理层的理性与专业。港大深圳
医院、东莞医保局等机构回应亦均援引制度依据、程序合规
或整改措施,以事实和规范化管理回应社会疑虑。整体来看,
10 月红榜案例普遍做到不回避、不推诿、不失焦,实现从“快
速反应”到“理性阐释”的升级,强化了公众对医疗机构专业性
与责任意识的正向认知。
序号
时间
事件
回应
信息量
1
1016
辽宁一眼科医院
医院在《公开说明》中解释称,设
1110—13—
打造“亚朵病房”
被起诉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23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