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被查舆情分析报道条炒 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类词条等不良信息内容,破坏网络生态 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上海市网信办,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 态治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对小红书平台采取约谈、责令限期 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 此次查处暴露出小红书在内容生态治理、商业利益与公共 责任平衡等方面的严重问题,无疑为其他互联网平台敲响了警 钟:在监管日益趋严的大背景下,唯有摒弃“流量至上”的短 视 发布时间 热度 从严处理责任人!小红书平台因破坏网 络生态被约谈警告 抖音 2025-09-1119:29:37 87.64 小红书平台因破坏网络生态被约谈警 告从严处理责任人 抖音 2025-09-1113:45:41 44 标题:小红书被央妈查处!支持!正能 量!普天同庆! 抖音 2025-09-1118:35:19 96.96 小红书平台因破坏网络生态被约谈警 告从严处理责任人 哔哩哔哩 44 标题:小红书被央妈查处!支持!正能 量!普天同庆! 火山 2025-09-1118:35:19 86.4 可算是查小红书了,毒害青少年 抖音 2025-09-1115:09:56 0 从严处理责任人!小红书平台因破坏网 络生态被约谈警告 哔哩哔哩 2025-09-1119:28:55 43.28 一个好人连续刷一周小红书,绝对能变 成一个贪图享受,贪婪自私,三观扭曲 的人流泪 抖音100 魔豆 | 10 页 | 270.97 KB | 2 月前3
游客在昆明出境被索要“烟钱”境要报备,可通过其向领导申请通融”为由索要 100 元烟钱。 随后该网民报警,昆明长水公安也介入此事。 10 月 7 日,昆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回应记者采访称,此 事系外省公安在机场工作组的行为,目前昆明边检已将此事 上报处理。另据东方网报道,涉事人员已暂停工作,被带走 调查核实。当日晚间,该网民再度发帖称,事情已经解决, 湖南公安向其承诺会作出相应处罚。网传图片也显示,该网 民被收取的一百元已经退回。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网民 收过钱, 收了多少钱,也应该一并查清。如果说,只是收了一个人的 钱,恰好就被群众报警而露出破绽,那恐怕无法令人信服。 把群众拉到没有摄像头的走廊收钱,这像是一位“老司机”。 有关部门应该严肃处理,查清真相,给公众一个回应。同时 也要梳理服务流程,改进工作方式,更好服务群众,杜绝此 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该事件也引发大量网民跟帖评论,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 方面: 一是质疑公职人员知法犯法。认为从媒体报道看,索贿 也有网民指出,近年东南亚地区电信诈骗现象严重,的确存 在其余地区派遣警力在昆明进行联合执法的现象。 研判分析: 警方迅速介入处理有效避免舆情持续发酵 涉事博主 10 月 6 日发帖反映被索贿引发关注,10 月 7 日就再度发帖称,长水机场及湖南警方已经介入,退还涉事 金钱的同时还承诺对涉事人员进行处理,避免了网民将对涉 事警察个人行为的质疑进一步扩大为对整体警察系统的质 疑,有效安抚了公众情绪。在传统观点中,突发事件的舆情0 魔豆 | 6 页 | 299.48 KB | 1 年前3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上级批准”折射的行政困境与治理危机法认定其行为 针对特定对象具有性暗示或性挑逗意图。这一判决结果与武汉大 学当初的处分决定形成鲜明对比。 事件的核心矛盾随即转向校方后续处理。当公众质疑武汉大 学是否会撤销原处分时,张平文校长于 2025 年 7 月 31 日回应表 示“学校正在处理中”,但进一步说明需“等上级的安排”。此回应 引发舆论强烈反弹,而此前针对肖某某的处分通报至今仍悬挂于武汉大学官网,成为舆情持续发酵的催化剂。 于证据的专业判断应被尊重,尤其是医学专家对“抓痒”的论证意 见。 处分正当性争议:校方当初以“不雅行为”为由的处分是否合 理成为焦点。校方曾私下向家属解释“通报未写性骚扰即代表排 除该嫌疑”,处分仅为“应急处理”,此说法引发对行政程序正当 性的质疑。 隐私权与网络暴力:双方均成为网暴受害者,但杨某某在败 诉后故意泄露当事人隐私信息,触发法律与伦理的双重争议。舆 论同时批评校方在整个过程中未能履行保护学生免受网络暴力 未上诉), 校方继续保留处分等同于否定司法权威。司法与行政的本应协同 在此处出现断裂。刘昌松律师强调:“司法是还原事实、解决纠 纷的最后、最权威手段,学校当然要尊重司法判决,据此撤销之 前的处理决定是不二法门”。校方的拖延实则是以行政程序消解 司法判决效力。 (二)程序正当性缺失与法治原则背离 “舆情主导”替代“事实主导”:事件初期,校方在警方未介入、 事实未厘清前仓促处分,被舆论批评为“舆情应对工具”。熊丙奇10 魔豆 | 6 页 | 219.00 KB | 3 月前3
网暴与医疗纠纷交织下的河南周口医生坠楼事件个月的恶意网暴。尽管邵医生两 次报警求助,却因处置滞后、平台监管缺位陷入绝境,最终 以生命证清白。事件经社交媒体发酵后,不仅引发对网暴者 的强烈谴责,更触发公众对执法惰性、平台责任、医疗纠纷 处理机制的深度拷问,成为一场关于网络生态、医患信任与 制度防护的集体反思。 (图片来源于新京报)一、事件脉络 8 月 4 日,多个社交媒体账号发布视频称“周口市第六 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邵某某因长期遭受网络暴力跳楼身亡”, 日晚,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发生一起坠楼事件。事发后,该 院迅速组织抢救,坠楼人员终因伤势过重,于 8 月 2 日凌晨 死亡。经核实,坠楼人员为该院医生邵某某,女,57 岁。已 成立调查组,依法依规处理。随着通报发出,话题#官方通 报周口六院邵医生坠亡#一度进入微博热搜榜第二位。 据媒体报道,邵医生作为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 任,从医 30 年接生超 3 万名新生儿,却因三起医疗纠纷陷 次 报警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帮助,警方应对并不积极,这种执法 惰性导致的程序空转,让加害者更加肆无忌惮,也令邵医生 陷入绝望、走上绝路,当地警方对邵医生的死负有不可推卸 的责任。三是质疑医疗纠纷处理机制。有观点认为,医疗纠 纷本属专业问题,需经医学鉴定与法律程序裁定。表达诉求 应尊重事实,不能裁剪信息、歪曲捏造,针对个人定向攻击。 一些人借助舆论施压,信奉“会闹的孩子有奶吃”,不仅扰0 魔豆 | 7 页 | 283.68 KB | 3 月前3
企业家在江苏家中被带走注。据悉,2023 年 5 月下旬起,外省某县公安局民警杨某某、 协警占某某为谋取私利,私带警服、手铐等警用装备到浙江、 江苏等地,以帮忙处理案件为由向企业家索财。6 月 11 日, 二人以配合公安机关调查案件为由,将企业家沈某从江苏吴 江家中带走,途中杨某某暗示沈某可以帮忙处理案件并索要 财物,沈某乘二人不备在浙江湖州德清县境内跳车逃跑并报 警。后二人被判滥用职权罪,分别获刑八个月、七个月。 二、传播情况0 魔豆 | 4 页 | 154.46 KB | 1 年前3
冒充军人逃票被判刑事件舆情分析报告用李某某购买的3本假军 官证(成本300元),在济渎庙景区冒充军人免票进入,因举止异常被群众举报后查获。河南省济 源市人民法院以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判处姜某、张某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李某某另案处理。 关联案例: 2022年上海嘉定区戴某伪造武装部队证件案,获刑八个月。 2025年原边防武警大校军官李锦明因受贿罪及伪造武装部队证件罪被判刑十一年半。 二、舆论焦点与网民情绪分析 1. 法律适用争议 完善立法: 建议修订《刑法》,提高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法定刑幅度,明确"情节严重"标准(如多次作案、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司法解释: 最高法出台指导意见,明确"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竞合处理原则,避免量刑争议。 2. 技术层面 推广电子证件: 全国推行军人电子证件,实现扫码核验,减少假证流通空间。 生物识别技术: 在重点景区试点人脸识别+证件核验系统,确保"人证合一"。 3100 魔豆 | 7 页 | 14.73 KB | 4 月前3
舆情应对“唯上不唯实”是一种“向上甩锅”是精神上的“躺平主义”,也是岗位上的“隐形失职”。 当然,一些地方对一切“负面声音”零容忍的“舆情 洁癖”,也加剧基层干部的趋利避害行为。有的地方发生 舆情,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回应群众诉求,而是以“灭火” 思维处理几个基层干部来“摆平”舆情,导致基层在面对 复杂舆情时畏首畏尾,无所适从,只能选择将矛盾上交。 舆情应对是对基层治理和干部能力的检验,破除“唯 上不唯实”现象,需要进一步为基层赋能,为基层松绑,0 魔豆 | 2 页 | 183.47 KB | 3 月前3
招聘为何总翻车?深度剖析四大舆情风暴眼“情况通报”称:讲师团人才引进中存在因人设岗、监督 工作落实不到位、议事决策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依据调查结 果,认定招考结果无效,依规依纪对讲师团主要负责人予以 免职处理,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降级处分;同时,对人才 引进相关负责人给予诫勉处理。虽然目前已经对相关责任人 进行了追责,但是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更值得反思。(二) 现如今,就业市场已成为社会矛盾与公众情绪的集中映 射区,招聘环节引发的舆情事件屡次登上网络热搜榜。通过0 魔豆 | 5 页 | 199.10 KB | 3 月前3
医疗行业9月舆情热点分析(2025年)院被曝催收受害者 家属 24 万停尸费 服务管理 3086 #受害者家属被催缴 24 万天价 停尸费#阅读 1379.4 万,讨论 2581 次。 7 0906 游客在涠洲岛沙滩 上捡到采血管 医废处理 1293 #游客在涠洲岛沙滩上捡到采 血管#阅读 689 万,讨论 371 次;#涠洲岛卫生院回应游客 沙滩捡到采血管#阅读 924.4 万,讨论量 617 次。 8 0908 救护车 3 公里路开 凸显出公众对医护群体言行的高度敏感。而医患矛盾与医疗 事故依然是行业舆情风险的核心领域,服务管理问题同样受 到关注,医疗废物出现在公共场所虽属个别案例且被回应是 “海上漂来的”,但引发了社会对行业医废处理规范性的质 疑。整体来看,黑榜舆情事件凸显了公众对医疗行业的多重 期待,既重视医疗专业性与安全性,也强调医护职业形象, 表明医疗机构在管理、沟通和风险防控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 间。典型案例如下: 面进行改进: 一是医院应主动披露医疗事故情况,建立危机公关预案;二 是医学会需完善鉴定程序,强化与医院的独立性,并提高透 明度;三是卫健委在处罚同时,应加强信息公开和回应机制, 既要依法依规处理,也要注重舆情引导,避免个案引发更大 范围的医患矛盾。 二、舆情红榜 本月医疗行业正面舆情主要集中在医疗科技、医疗科普 等方面。以下为舆情红榜 TOP10。 序号 时间 事件 分类 信息量500 魔豆 | 22 页 | 1.04 MB | 1 月前3
医疗行业10月舆情热点分析(2025年)购管理、科研诚信及内部监督链条存在碎片化、执行空转的 问题。公众舆论对资金使用透明度、科研管理规范性以及内 部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反映了社会对医疗机构制度是 否落实的持续关注。 在舆情回应方面,多数机构仍沿用机械式、被动的处理 方式,缺乏事实披露、制度说明和情感共鸣,未能有效缓和 公众情绪,甚至因“避重就轻”“推责模糊”导致舆情二次发酵, 放大公众的不信任感。 总体来看,10 月医疗舆情已从单一事件扩展到对制度与 接线、设备采购、科研人员 资质核查等高风险环节,建立实时督导与随机抽查机制,确 保制度能“活”在一线。三是提升回应质量,构建情感共鸣。 针对突发舆情,建立“事实说明+制度补位+情感抚慰”三步法。 回应除说明处理结果外,更应主动披露改进措施,传递责任 担当与共情态度。 (二)“双十一”营销活动可能引发信任反噬 11 月作为全年电商促销高峰期,医疗相关行业在参与 “双十一”大促时舆情风险将显著上升。药品、医疗器械、医 速发酵,损 害机构信誉与公众信任。对此,建议相关医疗机构提前强化 合规审核,对促销话术、广告素材、折扣标注等环节严格把 关,统一宣传口径,避免夸张营销;同时完善售后机制,建 立快速响应与纠纷处理通道,确保消费者诉求得到及时回应。 (三)科研数据与学术造假风险引发舆情危机 年底是学术会议和研究成果集中发布的高峰期,尤其在 新药研发、临床试验等竞争激烈的领域,相关研究数据和学 术论文一0 魔豆 | 23 页 | 1.06 MB | 17 天前3
共 17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