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清理“滥竽充数者”,为医者正名家卫健委组织的“最高级别医政调查”,公布了结果。 5 月 15 日晚间,国家卫健委通报了关于肖某引发舆情事 件调查处置进展情况。调查结果证实了肖某妻子相关举报的 真实性,也证实了之前众多网友对董某莹入学资格、学术论 文、规范培养等方面的严重质疑。 医者仁心,生死相托,所以我们国家对医生的入学、培 养、执业实施严格的准入、审核,高度重视医德医风建设, 就是为了真正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负责。 据国家卫 学分系伪造,不符合当年报考资格。 ——她在博士论文上造假。之前网友质疑其学术论文只 有三四十页,并且指导老师是骨科专家,论文方向却是妇科 影像学。国家卫健委的调查显示,其博士学位论文主体部分 与同年毕业的他人学位论文重复率超过 20%,存在抄袭剽窃 学术不端行为,情节严重。 ——她在科研论文上造假。之前网友质疑,学医短短几 年的她却跨多个医学学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多篇学术论 文,堪称医学界的“六边形战士”。国家卫健委的调查证明, 文,堪称医学界的“六边形战士”。国家卫健委的调查证明, 董某莹的学术论文有 3 篇属于不当署名、1 篇属于重复发表, 存在科研诚信问题。 主管部门的权威调查剥下了董某莹身上的“学霸”“学 医天才”的光环,让其一路造假、一路剽窃、一路学术不端 的事实大白于天下。这份调查结果是权威与严肃的,体现了 主管部门对医疗质量安全、医德医风建设的高度重视。 目前相关部门已经按程序撤销董某莹的毕业证书、学位 证书、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董某莹的“医学奇幻0 魔豆 | 3 页 | 106.70 KB | 5 月前3
本科生发表14篇SCI?“特权”泛滥背后社会情绪亟待关注篇,并获专利授权 3 项,其 学术成果被描述为“超越常规水平”。然而,随着媒体调查, 更多信息被披露出来:该学生参与的 14 项发明专利中,最 早申请时间为 2016 年,彼时其尚在读初中,且 14 项专利的 第一发明人均非本人,有知情人士表露,其合作发明人中的 重庆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某华系该学生父亲。与此同时,一 篇《关于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江学者刘某华等严重学术 不端问题的举报信》又在网上流传开来,使得事件更加复杂 不端问题的举报信》又在网上流传开来,使得事件更加复杂 化。 舆论聚焦三个核心争议点 学术成果时间线的合理性——一名本科生在四年甚至 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数量且质量不俗的 SCI 论文,是否符 合正常科研周期?是否存在“代笔”或“成果包装”等行为? 署名角色的合理性——该生在多篇论文中为第一作者 或通讯作者,公众质疑其是否具备主导研究的能力。尤其是 通讯作者身份通常意味着对研究全流程的统筹与指导,引发 对于 背景疑似与高校资源有关联性,引发“学术资源集中化”与 “背景优势”是否决定学术成果的质疑,有网友指出:“初 中生参与发明专利申请不符合常识,专利实际主导者可能是 其父。”相关评论直指学术不端,要求核查论文贡献度及专 利实际参与情况。 “特权”话题频繁引发质疑反映三方面深层社会情绪 从近期的协和 4+4 到此次重庆大学本科生 14 篇 SCI 论 文,公众对学术成果背后“资源不对等”和“过程不透明”0 魔豆 | 3 页 | 98.76 KB | 6 月前3
2025 年医疗卫生舆情宏观梳理与应对建议分的问题,与广大人民的美好向往存在现实矛盾和冲突。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医疗卫生系统累 计发生影响较大敏感舆情事件不少于 40 起,涵盖医院管 理与宣传、医风医德、医患矛盾、医疗事故、学术不端、 医疗腐败、政府监管以及网络暴力等 8 大类别。地域分布 以一二线城市、中东部较发达地区城市为主。从舆情处置 方式与结果来看,相对较多为内部非公开的人员处理与 赔钱封口,涉发达城市、大型知名医院或恶劣舆情舆情事 医疗事故 13 4 月丨“高潮针”爆火引发肖像维权 与监管争议 —— 多地 政府监管 14 5 月丨多篇妇科疾病论文出现男性 患者 有情况通报 有调查结论 多地 学术不端 15 5 月丨药企被曝行贿四川 37 家医院 有情况通报 有调查结论 四川 医疗腐败 16 5 月丨中药液里涉嫌添加安眠药 有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河北 内部管理 相伴相生;多重原因叠加耦合,舆情灾害呈指数升级。 15 12 9 8 7 5 2 2 0 2 4 6 8 10 12 14 16 内部管理 医疗事故 医风医德 医患矛盾 政府监管 网络谣言 学术不端 医疗腐败第10页/共17页 四、舆情形成原因 (一)根本原因:信任缺失。一是对医院管理信任的 缺失。青年医护在职业发展、病患指责等困境中缺少来自 医院的庇护与疏导,导致其丧失对体系的信任。二是医疗10 魔豆 | 17 页 | 571.25 KB | 2 月前3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上级批准”折射的舆情治理困境年 7 月 25 日至今):法院一审判决驳回性 骚扰指控后,杨某某在社交平台公开表示“已美美保研”“将继 续举报阻止肖某某升学”,并曝光案件当事人隐私信息。此举触 发舆论强烈反弹,网民发起对其学术不端的举报,并向其升学单 位香港浸会大学发起投诉。同时,公众焦点转向武汉大学,要求 其基于司法判决撤销原处分。校长“需等上级”的回应,将舆情 推向新高点。2.2 社会舆论的核心撕裂点 此次事件0 魔豆 | 6 页 | 229.31 KB | 3 月前3
“韦东奕抖音账号爆火”的舆论逻辑及风险提示公众对于科研人物的情感表达本身无可厚非,但当前“祈福式追捧” 与“符号化想象”的蔓延,容易掩盖其真实的专业身份和学术工作。平 台与媒体应有意识地在报道中克制“高光叙事”,淡化“天才”“另类” 标签,推动社会对科研职业的日常化认知,避免将个体凝固为“想象中 的完美存在”,更不能将“生活细节”当作传播主轴,以防形成对学术 人格的持续干扰。 稳传播,强化风险防控与舆论引导能力 在流量迅速聚焦、情绪表达高度密集的舆论场中,科研工作者作为 坚持有序、规范 的原则,而非被“情绪性建议”带动即时响应。例如在此次关于韦东奕 身体状况讨论中出现的“为其配备助理”“专项改善营养”等建议,虽 出于好意,但不应突破现有学术管理与人事制度的基本框架。高校作为 公共学术机构,应在保障学者工作与生活的基础上,坚守制度逻辑、尊 重流程规范,确保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与长期合理性。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任舆情分析师 苏越 编辑:李娅琦 | 责编:朱明刚0 魔豆 | 6 页 | 410.26 KB | 5 月前3
医疗行业舆情周报第1期(2025.10.9-10.15)题分布广、制度反思强的特征。共监测到 6 起典型热点事件,涉 及医护权益、招标投标、患者坠亡、作风问题、医患纠纷五大领 域。舆论热度主要集中于三起事件:一是“钟世镇院士寿宴被冒 充学生纠缠拍摄”事件,因触及学术尊重与道德底线,引发公众 强烈谴责;二是江西中医药大学设备采购“300 万元预算、1000 元中标”事件,因招标、中标金额差距悬殊,被质疑存在形式化 与合规问题;三是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患者坠楼事件,除暴 为作出公开的道歉;要求杨炯公开承诺不在任何时候和场合使用 这些材料欺世惑众招摇撞骗。相关信息披露后,网民纷纷强烈谴 责杨炯等人的行为,认为其“缺乏对学术权威的敬畏”“借院士 名头博眼球”;同时呼吁加强对科研工作者的权益保护,抵制恶 意骚扰、身份造假等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的学术氛围。对于院士 团队“及时发布声明打假”的做法,网民也普遍表示支持。 (二)江西中医药大学被爆设备采购“300 万预算 1000 元中 合学校纪检监察机 构,依法依规认真调查处理。对此,多数网民谴责其伪造公章的 违规行为,认为其破坏了医疗学术领域诚信体系,损害了华西医 院的行业公信力,呼吁医院“彻查并公示细节”,“不仅要查造 假还要审核漏洞”;部分网民希望完善科研人员日常监督机制, 从资质审核、项目管理等环节防范学术违规,防止类似事件重演; 少数网民称华西医院存在较多造假情况,此前多起类似举报均未 得到妥善处理,最终不了了之。0 魔豆 | 8 页 | 347.21 KB | 1 月前3
警惕武汉大学舆情转移引发涉政涉稳风险公布,法院驳回女生杨某某对男生肖某某性骚扰的全部指控, 认定肖某某动作系皮肤瘙痒所致,不构成性骚扰。判决后, 杨某某“将继续举报阻止肖某某升学”等言论引发新一轮舆 情,最终演变为涉及诬告、学术造假、网暴和制度失灵的复 杂社会事件,深刻暴露了网络暴力泛滥、高校治理失灵、多 重权力庇护、性别议题极化等涉政涉稳风险,亟待引起重视 和系统性解决。 一、事件基本情况梳理 一是指控曝光掀起舆论惊涛骇浪。2023 一是网络暴力泛滥导致的法治秩序崩坏风险。从初期肖 某某被“开盒”、家人遭辱骂,到后期杨某某被举报学术不 端、收到死亡威胁,甚至香港浸会大学也遭“轰炸式投诉”, 暴露出网络空间“以暴制暴”的无序状态。更危险的是,暴 力行为正从虚拟领域向现实规则渗透,有网友组建“维权群”, 公开号召“扒出杨某某导师学术黑料进行报复”,这种“私 刑式正义”思维正在消解法律权威。 二是高校公信力透支与治理机制失灵风险。武汉大学100 魔豆 | 5 页 | 193.78 KB | 2 月前3
高中奖励上清华的学生百万元,当地教育局叫停的分析报告篇媒体报道。其中,媒 体报道以省级为主,参与报道量占比高达 48.39%,如广东新 闻广播、交汇点新闻等。商业媒体占比为 6.45%,如 B 站、搜 狐网、网易等。其他媒体占比为 45.16%,如问津学术圈、声 誉传媒、天天爱生活、七七看世界、天天娱乐说等。 2.4 媒体倾向分析“ 在 高中奖励上清华的学生百万元,当地教育局叫停的分 ” 析报告 相关的全部信息中,中性信息占比 83.05%。侧面说明 为舆论所高度关注。 2.6 活跃作者 “ 在 高中奖励上清华的学生百万元,当地教育局叫停的分 ” 析报告 相关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用户账号活跃度最高的为广东新闻广播,共发布相关信息 29 条。同时,问津学术圈发布 相关信息 8 条,声誉传媒发布相关信息 5 条。 2.7 网民倾向分析 在该事件传播中,参与网民评论中性信息占比 75.71%。 2.8 信源分布 在该事件传播过程中,各类媒体报道总数量为0 魔豆 | 9 页 | 288.99 KB | 2 月前3
伪造大学成绩单是否构成“伪造公文罪”“无权制作而假冒名义伪造文件”的特征。 主观故意明确: 班某娟作为高校管理人员,明知成绩单的法律效力及伪造后 果,仍主动联系操作,具有直接故意。 是否达到“情节严重”? 社会危害性:破坏高校招生公平与学术诚信,引发重大舆情,损害教育公信力; 后果严重性:直接导致董某莹违规入学,后续牵连论文抄袭、 不当署名等连锁问题,造成恶劣影响; 行为性质:利用职务便利(公职人员身份)实施伪造,且后 续默许学位论文抄袭,属多次故意违法。0 魔豆 | 4 页 | 103.64 KB | 3 月前3
斯坦福博士“下乡记”:基层与高学历人才的双向选择从热门主题词图来看,“公务员”“乡镇”“博士”等 是网民重点提及的词汇。网民观点 一是有网民认为国家和个人在培养一名斯坦福大学博 士上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拥有这样的学历背 景,应该从事与其学术背景更为匹配的工作,比如科研、教 育或高级管理等。去乡镇做公务员,大材小用,是对其多年 所学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浪费。 二是有网民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职业道路的权利, 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博士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价值观0 魔豆 | 6 页 | 256.92 KB | 1 年前3
共 10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