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方案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方案 来源:汇法教育 黄建军 一、总则 (一) 目的 为快速、妥善地处置涉及本校的网络舆情,维护学校声 誉和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学生健 康成长的网络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二)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所有通过社交媒体(微信、微博、抖音等)、 论坛、新闻网站等网络平台传播的,涉及本校的各类舆情信 息,包括但不限于: 1.关于校园安全、师德师风、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等的 可能引发公众误解或损害学校形象的失实报道和谣 言; 3.涉及师生个人权益、可能引发网络炒作的敏感事件。 (三) 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学校党支部(或校务会)的统 一领导下,建立“谁主管、谁负责”的应急机制。 预防为主,及早介入:加强日常管理和网络巡查,力争 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将影响降到最低。 快速反应,有效疏导: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把握 舆情处置的“黄金时间”,主动发声,澄清事 内外联动,注重效果:对内加强教育引导,对外统一口 径,主动与家长、媒体和上级部门沟通,争取理解与支持。 来源:AI 生成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成立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 作小组”)。 组长:党支部书记、校长(担任总指挥,对应急处置负 总责) 副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安全副校长 成员: 办公室主任:负责信息上传下达、对外联络和后勤保障。 德育主任/政教主任: 负责学生思想教育、行为管理,0 魔豆 | 6 页 | 238.35 KB | 14 天前3
百章舆情观察:2025年秋季开学季网络舆情预警 内容 错漏字;配图不当;价值导向争议;减负与增负矛盾 宿舍后勤与生活 体验 水电与卫生问题;设施老旧、缺陷;报修响应慢;价格—体验落差引发 “性价比”争议 公共卫生与应急 演练 季节性疾病防控不足;晨午检、消杀落实不到位;校内应急演练缺位百章舆情对开学季教育领域舆情事件类别、地域分布和 学段分布做进一步简析。 一是舆情事件类别分布情况。百章舆情根据过往同期数 据分析,开学季高发舆情中,“校园安全与管理”类占比最高, 威声音,防止 误读和炒作。 (四)通过复盘与改进,提升治理水平 舆情平息后,须开展全流程复盘,撰写案例报告,重点 梳理监测盲区、响应延迟、沟通失误及制度短板,并将结论 转化为优化清单,反哺应急预案和监测关键词体系。 将典型案例反映出的深层问题,如食堂管理、收费规范、 师德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支持等,推送至相关业务部门限时 整改,并建立“整改-督查-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适时通过 适100 魔豆 | 8 页 | 293.43 KB | 2 月前3
202503涉高校热点舆情. 121 前言 2025 年 3 月,高校舆情多维度交织,既聚焦传统议题, 又呈现新的挑战。春季开学季校园安全隐患增加,多地宿舍 消防、食品安全等问题爆发,引发舆论热议,高校舆情预警 与应急处理机制不足的短板再次显现。学术不端事件持续发 酵,复旦大学对论文抄袭博士后的退站处理引发热议,舆论 呼吁强化学术监督与透明评价体系,强调诚信是教育公信力 的核心支柱。 从舆情传播规律看,短视频、社交群组、校园论坛等自 位。3 月 25 日下午,有 媒体致电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灵山卫派出所宣传科室。该 科室一工作人员表示,该案件还在调查中,不方便透露更多 细节,请以官方通报为准。公益救援队青岛西海岸新区鲲鹏 应急救援队参与了此次寻人行动。一名救援人员表示,从 21 日得知该事件开始,救援队在星光岛附近参与了全程搜救。 但并未搜寻到人。“目前,此事由辖区政府和警方接手,一 旦有线索需要我们搜救,就会全力配合。”据该名救援人员 “副教授出轨女学生”事件、浙江大学对“副教授相亲贴争 议”均未在事件曝光后 24 小时内发声,导致谣言(如“权 力包庇”“性别交易”)先行扩散,校方后续解释陷入被动。 校方忽视舆情“黄金 4 小时”原则,未建立 24 小时应急响 应机制,导致负面信息在社交媒体形成“信息茧房”,后续 需花费数倍精力辟谣。 3.信息透明度不足,程序正义受质疑清华大学男生偷拍 事件、浙江广厦学院虐猫致死处分(留校察看)中,校方未101000 魔豆 | 14 页 | 498.73 KB | 5 月前3
202505涉高校热点舆情安全、教师道德、学生权益、高校资源分配及权力监督等敏 感话题,呈现出话题敏感度高、舆情爆发迅猛、情绪扩散快 速的特点。这一趋势凸显了融媒体时代高校舆情的复杂性和 不可控性。高校需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 制,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监测效能,推动制度完善与多部门协 同,真正实现舆情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提升舆情风险防控 能力,推动校园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 2025 年 3 月至 《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启动刑事调查, 同时推动民事赔偿协商。校方应主动公开调查与整改信息。 公布事故详细调查报告,包括井盖维护记录、责任部门及整 改时间表,接受社会监督。校方应加强安全教育与应急能力 提升。将化粪池、沼气安全纳入高校必修课,普及“非进入 式救援”知识(如使用长杆、绳索施救),避免盲目施救导 致二次伤亡。 2. 资源分配与权力监督类:高校花 75 万元采购 299 元路由器 系、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联动社会资源拓展 就业渠道,助力学生精准就业。 5. 夏季极端天气叠加校园安全隐患 近期武汉大学因突发强降雨导致部分区域积水严重,暴 露出在极端天气下校园应急管理和安全防范方面的薄弱环 节。进入 6 月,气温升高,极端天气频发,实验室危险品存 储、宿舍电器使用、学生溺水等安全问题更趋高发。毕业季 人员流动频繁,叠加校内施工、搬迁等活动,也进一步加剧1000 魔豆 | 16 页 | 584.34 KB | 5 月前3
202509涉高校热点舆情治理诉求。这种情绪背后,是学生群体和社会公众对高校管 理水平、资源分配逻辑以及价值导向的高度关注。 综上,9 月高校舆情既有偶发性的管理疏漏,也有制度 性漏洞暴露;还有长尾反复型风险。面对这种局面,高校亟 须在信息透明、应急反应、公平治理和风险预判等方面提升 能力,以防止“小事件”演变为“大危机”。—2— 一、涉高校主要热点舆情 9 月,涉高校的舆情从分布来看,校园管理类舆情高度 集中,从中国人民大学“renmi 热议。与此同时,校园安全类舆情也密集发生,沈阳师范大 学两千余学生诺如病毒感染、广东培正学院军训女生猝死、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夜班后死亡、重庆移通学院学生 猝死等,引发公众对高校责任边界、医疗应急保障和学生权 益的持续追问。与此同时,价值观与公平议题也在持续触发 争议。重庆理工大学安排黑人留学生临时入住女生宿舍、暨 南大学副教授发布涉“女权”言论、清北等高校清真食堂摘 牌改名等事件中,舆论表现出较强的敏感度与分裂性。 怒,使得事件舆情难以在短期内转向积极。总体来看,该事 件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公共安全与校方责任议题,其核心并 非单纯的病毒传播,而是公众对校园供水安全管理的信任危 机,以及对校方在突发事件中应急响应、信息透明和责任承 担的高度审视。这一事件也折射出校园基础设施治理与危机 沟通的双重短板。后续,校方有待联合相关部门对真正的感 染源进行核实,并对相关管理漏洞进行梳理完善,确保类似 事件500 魔豆 | 22 页 | 578.73 KB | 1 月前3
校园霸凌再现?“老师唆使全班扇男孩耳光” 舆情分析二是加强对幼儿园及各类教育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教育机构评估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教育机构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确保教育机构依法依规办学,保障幼儿的合法权 益。 三是制定完善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在面对幼 儿之间的冲突和问题时,教师和管理人员应采取的正确措施 和流程。当类似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避免事件的恶化和不良影响的扩大,同时要注重对涉事幼儿 的心理安抚和后续跟踪辅导。0 魔豆 | 5 页 | 306.86 KB | 1 年前3
学生因白事凌晨请求开门被拒4%网民选择“同情学生,校园管理应更人性化”。 网民观点: 一是对宿管行为的批评。有网民认为,宿管是“拿着鸡 毛当令箭”,将微小的权力发挥到极致,且宿管员在事件中 的表现过于冷漠和教条主义,缺乏同情心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是对学校管理的质疑。有网民认为,宿管员遵守规章 制度,只是不想因此承担相应的安全风险,真正的问题根源 在于不合理的管理制度,质疑校方管理“一刀切”。 三是认为宿管做法并无问题。有个别网民指出,宿管只0 魔豆 | 5 页 | 258.19 KB | 11 月前3
202504涉高校热点舆情行为获全网点赞,舆论称其“用血肉之躯筑起安全防线”; 网友质问“2022 年耗资 87 万元改造的智能门禁为何沦为摆 设”,要求公开门禁系统采购合同及维护记录;从宿管呼救 到警方到场耗时 39 分钟,校方未启动应急预案,被批“将 学生安全寄托于运气”。 处置建议:警方需对李某涉嫌的寻衅滋事、侵犯隐私、 故意伤害等行为展开全面调查,公开证据链及司法鉴定结果;11 校方对涉事宿管、保安及相关管理人员启动内部问责,调查 公司,需移交纪检部门审查,杜绝利益输送;在女生宿舍走 廊、卫生间等区域加装声光报警装置,遇异常情况自动触发 警报,宿舍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实现“一人一刷、实时 追踪”,并与公安系统联网,学校建立“宿管-保安-值班 教师”三级应急响应机制,要求安保人员 5 分钟内到达现场; 实行劳务派遣人员“背景审查+定期培训”制度,禁止亲属 关系人员在同一部门任职;校方主要负责人通过媒体公开道 歉,避免“重个人、轻系统”的处置模式,通过“个案治理” 维护的质疑,现就“南京医科大学宿舍楼突发火灾”事件进 行分析。 事件概述:2025 年 4 月 14 日 22 时 46 分,南京医科大 学江宁校区北苑01栋1楼电表计量控制柜故障触发烟感报警, 引发火情。学校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学生疏散,并联合 消防部门处置,火情被迅速扑灭,过火面积约 0.5 平方米, 未造成人员伤亡。4 月 15 日,南京医科大学保卫处发布通报, 强调火情已控制、无伤亡,并启动隐患排查,初步调查系配1000 魔豆 | 16 页 | 585.77 KB | 5 月前3
202507涉高校热点舆情信息通报的严肃性推向风口浪尖。公众对“溺亡”表述的质疑 与企业删文行为的批判,折射出安全责任主体对生命敬畏的 缺失;而上海交大学生遭校外人员殴打事件,则引发校园开 放政策与安全保障机制的激烈争论,凸显社会人员流动管理 与应急响应机制的薄弱。二是校规执行中的程序正义与性别 平等失衡。大连工业大学对涉私德学生拟“顶格开除”的处罚, 与香港大学对 AI 生成色情照学生仅“警告处理”形成尖锐对 比,舆论场撕裂中,“性别双重标准”“校规执行弹性”的质疑 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而死亡。消息一 出,迅速引发舆论关注。7 月 24 日上午,中国黄金集团就此 事发布公告对此事产生的社会影响深表歉意。涉事车间已全 线停产整顿。7 月 24 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部门透 露,针对 6 名大学生遇难事件,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调查 组,提级调查。同日,企业分管安全副总经理、车间主任、 当日监护人员 3 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东北大学已启动校 内问责, 部分高校在八月底启动军训,如遇高温天气、安排不合 理、军训强度过大、管理粗暴等情况,极易引发学生不满甚 至身体不适而被舆论聚焦。若发生学生晕倒、送医或安全事 故,更可能升级为热点负面事件。高校应科学安排军训内容, 配套应急医疗与降温措施,并建立军训期间舆情监测与快速 响应机制。 (三)录取环节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依旧是高敏话题 随着高考录取进入尾声,关于调剂录取、退档原因、中 外合作办学分数线等问题容易成为家长和考生质疑焦点,一1000 魔豆 | 22 页 | 552.94 KB | 3 月前3
2025年8月涉高校热点舆情情治理中的多重系统性缺陷。一是初始处置:为“灭火”牺牲 程序正义。校方在三天内仓促作出处分,其通报中模糊的“不 雅行为”表述既未澄清事实,反而助长舆论猜测。肖母引述校 方解释称,处分是“为当时的舆情降温的应急处理”,这印证 了决策的舆情导向优先于事实导向。熊丙奇对此批评:“部分 学校一旦出现舆情,便急于平息,与当事人进行切割,违背 依法治教原则”。二是中期缺位:放任网络暴力蔓延。在肖 某某遭遇“1000 魔豆 | 23 页 | 586.73 KB | 2 月前3
共 10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