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南京大学研究生因虐猫高分被刷舆情分析工人日报: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失德失范的事情时有 “ ” 发生,学校做出的相应处理,有的让人直呼 干得漂亮 , 有的引发了不小争议。如何宽严相济、实现更好的平衡, “ 如何做到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是 学校应该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课题。不管最终结果 如何,乐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对人品与学识的关系有更 理性、科学的认知,越来越多的高校更加注重对学生修 “ 养、品德的培养与考核。九成网友赞同0 魔豆 | 6 页 | 967.00 KB | 1 年前3
长丰臭肉事件牵出校园食品安全问题,25所学校陷舆情风暴且校长免职、相关部门官员停职等。此外,这次长丰臭肉事 件,也牵连到了其他 25 所学校,学生家长担心这些学校的 食材也有问题。目前,该事件还在持续发酵。 时间脉络: 10 月 16 日 云南昆明有家长发视频称,官渡区云子中学长丰学校学 生食堂的生肉有臭味,“整盆肉都是臭的”; 官渡区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称,接到家长反映后,已联 合市场监管部门到学校处置,初查供餐公司证照齐全,生肉 系当天采购,是否有问题还需等有关部门的检测结果。 人的良心可能比变质的肉还臭。要根 治这些发烂发臭的“病根”,只能靠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 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潮新闻:涉事学校董事长王杰,他既是云南金诺教育集 团董事长,又是云子中学长丰学校董事长,头衔繁多得让人 眼花缭乱,看似教育界的翘楚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厉 害的人物,却把一年学费高达两万的学校办得如此糟糕。头 衔再多,良心臭了,是怎么也掩盖不了腐肉的恶臭的。0 魔豆 | 7 页 | 297.67 KB | 1 年前3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的三重舆情透视月,肖母替儿子公开发声称“不是性骚扰”,原 因是儿子从小患有特应性皮炎,当时是因为天热湿疹复发, 就是隔着衣服搔痒,并公布了相关病史、购药证据。 2024 年 6 月,杨某某将肖某某起诉至武汉经开区人民法 院,认为其性骚扰行为严重侮辱人格尊严,并要求经济赔偿。 2025 年 7 月 25 日,法院一审判决肖某某行为不构成性 骚扰要件,驳回原告诉求。一审判决后各相关方的表态、信息发布等行为激发了舆 事件本身的 是非,而是持续至今的网暴对当事双方的绞杀。 随着事件进展,舆论风向在变化,从“性骚扰案”到“诬告 案”,舆论有意通过改变话语表述指向的方式在舆论场还肖某 某清白,但肖某某由于被“开盒”所遭受的实际伤害却一时难 以弥补。据媒体报道,肖某某全家遭遇谣言中伤和网络暴力, 肖某某被确诊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 PTSD);杨某某当 下正处于舆论“下风向”,毕业论文质量备受争议,自身行为0 魔豆 | 6 页 | 230.35 KB | 3 月前3
老师在班级群里怒骂“都给老子滚”引热议40.47,其次是 APPA 和头条号。 情感倾向图从情感倾向来看,以负面信息为主,占比 72.33%占据主 流;其次是中性信息,占比 23.19%;正面信息不到 5%。 主题词云图 从主题词云来看,“都给老子滚”“发飙”“情绪”“老师” “家长”等是被网民提及的高频词汇。 网民观点 一是很多网民认为现在的老师工作压力非常大,尤其是班主任, 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应对不同家长0 魔豆 | 6 页 | 253.42 KB | 1 年前3
202509涉高校热点舆情方面提升 能力,以防止“小事件”演变为“大危机”。—2— 一、涉高校主要热点舆情 9 月,涉高校的舆情从分布来看,校园管理类舆情高度 集中,从中国人民大学“renmi 大学”帆布袋到武汉大学开 学典礼“白底红日”座椅、再到中国美院良渚校区粪管爆裂 等,相关话题因符号性、视觉性强而迅速被放大,引发舆论 热议。与此同时,校园安全类舆情也密集发生,沈阳师范大 学两千余学生诺如病毒感染、广东培正学院军训女生猝死、 万 二、典型案例分析 (一)典型案例分析 1.中国人民大学变“人咪大学”成舆情正向转化范本 事件概述:8 月 25 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2025 级本科 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开营仪式,有网民晒出中国人民大学开 学典礼发的帆布袋上写的是“renmi 大学”。学生向校方反 映后,校方在开学典礼结束之前向大家道歉,称“实事求是 是人大的校训”,承诺三天后给所有人发一个新的袋子。 舆论观点 误”,而是学校在公共事务管理、舆情风险防控、文化责任 践行层面暴露出的系统性问题缩影,其折射的短板与需改进 的方向,对所有高校都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对武汉大学而 言,此次事件首先暴露了活动策划执行流程的闭环缺失。开 学典礼作为每年面向新生、家长及社会公众的重要仪式,从 方案设计、元素审核到现场落地,本应形成多环节、多层级 的校验机制。但红色圆形标签从设计定稿到粘贴使用,全程—7— 未有人察觉其可能引发的历史符号联想,说明策划团队既缺500 魔豆 | 22 页 | 578.73 KB | 1 月前3
【清博】从人大回应看高校“举报类”师风师德舆情处置标准避免 了信息在持续传播过程中的进一步失控。 图 1 中国人民大学回应截图 7 月 22 日 19 时许,@中国人民大学 在其微博账号公布 《情况通报》。不仅确认了“举报情况属实”,并立即给出开 除党籍、撤销职称、解除聘用关系的决定。“将问题线索依法 反映给有关机关”,不仅有效串联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的调 查,也进一步展示学校不包庇、不诡辩、依法处置的态度。其 快准狠的回应使舆论风向得到了转变,愤怒情绪进一步降低,0 魔豆 | 8 页 | 1.42 MB | 1 年前3
2025年8月涉高校热点舆情高校谣言类:网传北京大学一教授违规招生........................8 5.学术争议类:武汉大学教授论文接连引发争议....................9 6.校园管理类:山东师范大学开宿舍门要看 15 秒广告........ 12 7.校园管理类:大连科技学院停发教职工薪资......................14 (二)主要问题...................... 月,肖母替儿子公开发声称“不是性骚扰”,儿子从 小患有特应性皮炎,当时因为天热湿疹复发,所以隔着衣服 挠痒,并公布了相关病史、购药记录等证据。2024 年 6 月, 杨某某将肖某某起诉至武汉经开区人民法院,认为其性骚扰 行为严重侮辱人格尊严,并要求经济赔偿。2025 年 7 月 25 日,法院一审判决肖某某行为不构成性骚扰要件,驳回原告 诉求,再度引发舆论风暴。杨某某对判决表示不满,表示将 疑甚至讽刺。 总体而言,此类论文事件凸显了学术领域等“小圈层”话题在 “破圈”后面临的舆情风险。 6.校园管理类:山东师范大学开宿舍门要看 15 秒广告 事件概述:8 月 18 日,据媒体报道,有学生在社交媒体 爆料,山东师范大学宿舍新换了智能门锁,但“开宿舍门要用 校园 SIM 卡,一个月加 5 块才能进门,不买的话要看 15 秒 广告才能进”。对此,校方多方进行回应,口径完全不一致。1000 魔豆 | 23 页 | 586.73 KB | 2 月前3
202503涉高校热点舆情密关系中的不当行为,如湖南农业大学回应副教授出轨女学 生事件引发热议,现就这一事件进行分析。 事件概述:2025 年 3 月 27 日,林某(湖南文理学院副 教授)的妻子携多名学生前往湖南农业大学女生宿舍楼,公 开控诉其丈夫与该校研究生罗某某存在婚外情,并展示两人 19 次开房记录、购买情趣用品的消费记录,同时指控罗某某 的学术成果(3 篇 SCI 论文)系林某代写,称其为“学术妲 己”。现场视频被学生拍摄后迅速扩散至社交平台,引发首 宿舍楼,并在女厕停留偷拍。据当事女生描述,该男子在地 铁上谎称华电学生,尾随女生拼车至宿舍楼,提出购买女生 袜子等不当要求后混入女寝并躲藏于厕所约 8 分钟。截至 3 月 18 日,清华大学未发布官方声明,华北电力大学亦未公 开事件处理进展。网友指控两校“捂嘴”压制热度,包括删 除社交媒体帖子、限制话题传播(如微博点赞失效、原帖屏 蔽)。部分声音批评清华“包庇”涉事学生,要求取消其保 研及评优资格。也有网民爆料华电在女厕所安全措施等方面1000 魔豆 | 14 页 | 498.73 KB | 5 月前3
202507涉高校热点舆情实习中坠亡的悲剧,将校企责任边界、实习安全管理漏洞及 信息通报的严肃性推向风口浪尖。公众对“溺亡”表述的质疑 与企业删文行为的批判,折射出安全责任主体对生命敬畏的 缺失;而上海交大学生遭校外人员殴打事件,则引发校园开 放政策与安全保障机制的激烈争论,凸显社会人员流动管理 与应急响应机制的薄弱。二是校规执行中的程序正义与性别 平等失衡。大连工业大学对涉私德学生拟“顶格开除”的处罚, 与香港大学对 AI 生成色情照学生仅“警告处理”形成尖锐对 日晚,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南区体 育场发生一起冲突事件。该校学生在训练时被两名校外儿童 踢球误伤头部。事发后,两名儿童的家长只是让自己孩子敷 衍道歉,当时学生因耳部不适称没听到道歉,此后家长就开 始辱骂、挑衅,甚至殴打学生,导致学生当场倒地,学生送 医检查后,身体没有明显大碍,表示要追究家长责任。7 月 1 日,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帖讲述事件经过,并附现场视频 等,引起大量 IP 为上 尤。舆论认为家长打人行为性质恶劣,已经触犯了相关法律, 家长的倒地撒泼、反诬学生“打人”的行为是在恶意逃避责任, 要严惩施暴者,法律追责与民事赔偿需落实。 针对校园是否开放,观点呈现两极分化。开放派认为“开 放≠无序”,建议实名预约、分区管理(如教学区限流、公共 区开放)。收紧派认为校外人员涌入校园干扰教学秩序,对 学生安全造成隐患,呼吁以此事为契机,关闭校园。 建议建立校园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舆论呼吁国内高校应1000 魔豆 | 22 页 | 552.94 KB | 3 月前3
202510涉高校热点舆情外,个别网民质疑清华大学预约名额长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是因为这一制度沦为校内人员“垄断”生意。 舆情分析:清华大学严禁违规载客入校并通报“黄牛带—10— 人进校”事件,引发的舆论争议,实质上暴露出公立大学“开 放与管理”之间的深层矛盾。一方面,作为全国顶尖学府, 清华大学具有极高的社会象征意义,公众普遍希望能够入校 参观,感受名校氛围;另一方面,校园安全、教学秩序与安 保压力,使高校不得不采取预约限流措施以维持管理秩序。0 魔豆 | 16 页 | 495.30 KB | 20 天前3
共 10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