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学前教育来了,我们离“上得起、上得好”还有多远?免费学前教育来了,我们离“上得起、上得 好”还有多远? (来源:清博智能 舆情君 ) 最近,“免费学前教育”成为朋友圈热议的话题。许多年 轻父母纷纷转发相关新闻,难掩兴奋之情——毕竟,这意味 着孩子上幼儿园的经济负担将大幅减轻。在 2025 年 7 月发 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 育”,旨在让所有适龄幼儿都能公平地享受到普惠性教育资源, 真正实现“上得起、上得好”。0 魔豆 | 5 页 | 270.40 KB | 3 月前3
高考人数8年首降,升学不再只有“独木桥”年,我国即分别有 54.29 万、60.70 万中职学生实行了五年制贯通培养。 过去五年间,中高职贯通、五年一贯制长学制培养规模, 仍在进一步增大。如浙江省,2025 年贯通培养规模已占中职 教育的一半。还有一些地区,则在推进 3+4 中本贯通培养。 由于贯通培养学生虽然升学,却不参加高考,这类学生 人数逐年增多,才是今年我国高考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这 也将给我国基础教育带来结构性变化,更值得关注。 一方面,我国的职业教育,不再是低于普通教育一个层 次的层次教育。2022 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将职 业教育定位为与普通教育平等发展的类型教育。 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不但有中职、高职,还有本 科、硕士、博士。2024 年和 2025 年,我国新增本科院校, 就以职业本科院校为主。尤其今年,新增的职业本科占比更 高达 70%。 另一方面,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在努力探索提高技能人才0 魔豆 | 3 页 | 89.13 KB | 5 月前3
202509涉高校热点舆情配、食堂命名,舆论最终落点都指向“公平、公正、透明”的 治理诉求。这种情绪背后,是学生群体和社会公众对高校管 理水平、资源分配逻辑以及价值导向的高度关注。 综上,9 月高校舆情既有偶发性的管理疏漏,也有制度 性漏洞暴露;还有长尾反复型风险。面对这种局面,高校亟 须在信息透明、应急反应、公平治理和风险预判等方面提升 能力,以防止“小事件”演变为“大危机”。—2— 一、涉高校主要热点舆情 9 月,涉高校的舆情从分布来看,校园管理类舆情高度 —4— 了对校方在管理责任上的追问。但也有部分网民对责任归属 和制度环节提出质疑,认为一枚字母的差错暴露的不只是校 对问题,更是学校管理机制方面的漏洞,如有网民直指“外 包偷工减料习惯了”,还有网民认为应当对相关责任人进行 处置,来为印刷错误导致的资源浪费负责。而在校方回应之 后,舆论最终落点总体偏向宽容。大多数网友更看重学校的 修复姿态和诚意,认为校方及时引用校训致歉,并承诺补发 网民观点方面,大部分网民谴责校方,认为其在特殊节点缺 乏对文化符号的敏感性,甚至质疑背后的动机与立场;部分 网民不认可校方发布的情况说明,认为道歉态度敷衍,仅将 事件归结为“误读”,未正视公众对民族情感;还有部分网 民关联武汉大学过往争议,认为学校在管理、文化责任担当 等方面存在长期积弊,亟待从制度层面全面排查整改;少部 分网民较为理性,认为这大概率只是校方工作疏忽,是对红 色圆形标签设计考虑不周导致,不应过度解读、上纲上线。500 魔豆 | 22 页 | 578.73 KB | 1 月前3
报考南京大学研究生因虐猫高分被刷舆情分析第一情况下疑似因虐猫导致思想品德考核不过关被刷。据 悉,2024 年 2 月 25 日,有网友公开反映东南大学 19 级 土木专业学生徐某祥学生在宿舍虐杀猫,其有虐猫史,还 曾加入过一个以虐猫为乐的网络团伙。同时还有网友发布 一段视频,视频显示徐某祥将一只奶牛猫放入水桶中,然 后用脚踩踏猫的头,并将猫头按入水中。对此,2024 年 3 月 3 日,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挹江门派出所工作人员曾 表示已对徐某祥进行批评教育,并让家长加强管教,徐某 生 调查中,有超 1.2 万人参与,其中,9800 “ 余人选择 不 ” 应该,思想品德是底线 ;1100 “ ” 余人选择 应当慎重 ; 900 “ ” 余人选择 应该,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还有 100 余 “ ” 人选择 其他 。 具体来看,网民观点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认为虐猫表明该生思想品德存在严重问题,甚至 存在反社会倾向,兰州大学不应当录取该学生。“ 二是认为该生已经受到一定惩罚,不建议对该学生0 魔豆 | 6 页 | 967.00 KB | 1 年前3
202510涉高校热点舆情过激”,对涉事保安和司机的处置力度过重,乃至于出现类 似“保安给校长背锅”“司机是顶缸的,但是现在发生个什 么事儿,找个人引咎辞职然后冷处理”等质疑。还有观点认 为,近年来舆论在流浪猫狗的话题上价值观出现严重偏差, 质疑过度重视动物权益反而忽略人类权益。此外,在《红舞—6— 鞋》剧组撞死流浪猫一事中,还有网民关注到校园安全问题, 认为地点不应当有车辆驾驶,“重点是银杏大道怎么能通车, 上课期间大家都是慢悠悠散步,最多推个单车”“剧组故意 名新生拒绝就读”是断章取义,学校从来没有说是学 生拒绝就读,学生有自己的选择,可以理解。工作人员还表 示,开学后,辅导员曾逐一与未按时报到的学生联系询问情 况,这 43 名新生中,有些学生想复读,还有港澳台的学生 想留在本地上学,另有 10 多人是就读第二学位的学生,他 们因找到满意工作而放弃入学资格。 舆论观点:舆论主要聚焦当下高等教育的必要性,以及 高校教育的质量问题展开探讨。有网民认为,在当前的经济 合理,会加重学生负担,呼吁教育主管部门把空调、热水等 纳入基本配置,保障学生基本生活需求;也有观点认为现在 高校普遍采取空调租赁模式,且空调并非生活“必需品”, 学生可自由选择是否使用。此外还有网民关注相关学校空调 租赁相关企业上海蜀葵实业有限公司,质疑或存在“利益链 条”。 舆情分析:该事件的舆论发酵源于学生群体对高校管理 中“服务收费化”的普遍不满。在经济压力增大、教育成本0 魔豆 | 16 页 | 495.30 KB | 21 天前3
福耀科技大学首招成绩超双一流统底层架构用于教学。 与豪华配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亲民的收费:工科 类专业学费仅 5460 元/人·学年,住宿费(双人间) 1200 元/人 ·学年 ,远低 于多数民 办高校 收费标 准。 每位本科生还有 5 万元培养补贴,境外交流费用也有 奖助体系支持。 二争议漩涡教育创新的两面性福耀科技大学正式招生以来,支持反对声音兼有, 数据显示,相关信息负面情绪占比达到 10.9%。 (图片来源:清博智能智舆情)0 魔豆 | 4 页 | 187.68 KB | 3 月前3
自闭症学生遭劝退,教育公平不应是一纸空文发了录取通知书,说明双方教育服务合同已成立,学院没有 理由单方解除。 也有观点认为,校方考虑存在其合理性,如有网民发帖 指出,自闭症学生行为难以自控,或对课堂秩序造成干扰, 影响其他正常学生学习。还有观点认为,该学生究竟是否能 够入学,应当看最终的评估结果,如《经济观察报》发表评 论文章称,只要评估秉持客观公正,校方依据评估结果决定 特殊需求学生去留,就比先前不由分说地拒之门外要恰当得0 魔豆 | 5 页 | 218.72 KB | 2 月前3
男留学生住进重庆理工大学女寝陷舆论漩涡,校方回应难平争议“留学生宿舍条件优于本土学生”等新闻,也不断加深“留 学生有超国民待遇”的印象。此次重庆理工大学安排男留学 生进女寝,易让公众联想“是否因对留学生特殊照顾,才突 破常规规则”,进而爆发“连女生宿舍安全都无法保障,校 方眼里还有学生权益吗?”等负面情绪。 二是对黑人留学生的负面刻板印象加剧舆情升温。舆论 场中对黑人留学生的既有负面印象,成为此次舆情升温的 “催化剂”。此前“武汉黑人留学生袭警事件”等负面个案 经网络0 魔豆 | 5 页 | 231.79 KB | 2 月前3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课堂禁止使用电子产品单粗暴之嫌。 三是教育专家熊丙奇分析称,大学生上课玩手机不认真 听课,成为“低头一族”,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过, 学校采取此种方式,禁止学生在大学课堂使用电子产品,“只 是治标不治本”,还有可能引发质疑。 网民观点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课堂禁止使用电子产品这一规 定曝出后,引发了网民对于课堂纪律与学习自由、传统教育 与现代技术之间平衡的讨论。具体如下: 一是有网民认为现在大学生自控能力差,电子产品的使10 魔豆 | 6 页 | 369.79 KB | 1 年前3
老师在班级群里怒骂“都给老子滚”引热议三是部分网民认为不能仅仅根据几张聊天截图就对老师的行为 进行片面的评判,应该进一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比如老师之前是 否遭遇了某些特殊情况或压力源,导致情绪失控。只有了解清楚具体 原因,才能更客观地看待这一事件。 四是还有网民指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非常重要。老师和家 长都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相互尊重和支持,避免矛盾的产 生。这件事也提醒了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研判分析 教师情绪崩溃背后的问题0 魔豆 | 6 页 | 253.42 KB | 1 年前3
共 14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