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未来发展的优势、问题及舆情风险研判报告(3)重大问题专题研判 低空经济未来发展的优势、问题及 舆情风险研判 2023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包括低空经济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并将低空经济写入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了低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 重要地位。 一、引言 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以其独特的市 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受到了广泛关注。低空经济不仅涵盖了传 统的通用航空业态,还融合了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生产服 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具有科技含量高、创 新要素集中等特点,其发展历程是技术创新、应用拓展和规 范化管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低空经济也面临着一定的舆情风险。本文旨在探讨低空经济 未来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发生的舆情风险。 低空经济产业链生态图谱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二、低空经济未来发展的优势 (一)市场需求广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对低空旅 1 赛迪顾问. (2024). 2023 年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报告.显著进展,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例 如,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度不断提高,5G 通信技术的应用为 低空飞行器提供了高速稳定的通信服务(新华网,2024)2。 (三)政策环境利好 自 2021 年起,中央与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措施,大力支持低空经济发展。2024 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 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定位为新增长引擎之一(中国财经报,500 魔豆 | 9 页 | 356.75 KB | 10 月前3
互联网发展大趋势前瞻之四“无处不在”:计算+网络+智能互联网发展大趋势前瞻之四“无处不在”: 计算+网络+智能 4.无处不在:计算+网络+智能无处不在的计算。现代信息科技, 一切源于计算。进入 20 世纪以来,人类计算能力显著增强,经历 了从晶体管到电子管再到集成电路,从房间体积到桌面体积再到口 袋体积的变迁。1946 年,计算机始祖 ENIAC(埃尼阿克)装配 18000 个真空管,重达 30 吨,占地 170 平方米;2014 年的英特尔酷睿 力。物与物、人与物的信息交换,将更多依赖“云计算”。信息汇 聚和管理将更多地在“云计算”平台上进行,通过“个人云”“公 共云”交换信息。 无处不在的网络。互联网是 20 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其发展普及 势若燎原,远远超过电灯、电话、汽车等的普及速度,也远远超过 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速度。现在,我们每到一个新地方, 下意识就会去寻找 WIFI 信号,就像夜晚进入房间寻找电灯开关一 和空间的限制,能够传递信息,能够采集信息、利用信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大弱化了空间泛在的限制。三是时间泛在。信息可 以即时发布、即时获取。 现在,科技企业除利用卫星、无人机的方式建设旁路互联网络(即 空天互联网)外,还积极发展 5G 网络,使 5G 时代加速来临。2G 实现从 1G 的模拟时代走向数字时代,3G 实现从 2G 语音时代走向 数据时代,4G 实现 IP 化,数据速率大幅提升。5G 的特点:高速率, 从0 魔豆 | 3 页 | 121.66 KB | 4 月前3
互联网发展大趋势前瞻之三“明暗相间”:明网+(深网&暗网)3.明暗相间:明网+(深网&暗网 互联网发展大趋势前瞻之三“明暗相间”: 明网+(深网&暗网) ) 美剧《纸牌屋》有一段对话,“96%的互联网数据无法通过标准搜 索引擎访问,其中大部分属于无用信息,但那上面有一切的东西, 儿童贩卖、比特币洗钱、致幻剂、赏金黑客……”剧中所描述的这 个“黑暗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常被犯罪分子利用从事非法活动, 现已成为各国执法部门联合打击的重点领域。如,2016 联,成功躲避政府部门的技术追踪。2015 年 2 月,美国国防部高 级研究计划局(DARPA)研发新搜索引擎 Memex,以更好掌握暗网 及分析网络数据关系,帮助执法部门追踪非法活动。如今,伴随大模型快速发展,其训练数据和算法等的黑箱机制,加 之可以千人千面回答问题,使其内容输出进一步黑箱化,成为新的 暗网和深网。0 魔豆 | 4 页 | 187.99 KB | 4 月前3
互联网发展大趋势前瞻之二“连接一切”:互联网→物联网→人联网2.连接一切:互联网→物联网→人联网互联网 1.0 互联网发展大趋势前瞻之二“连接一切”: 互联网→物联网→人联网 。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互联网是以信息设备为连接终端的。互联网 同许多重大科技发明一样,起源于军事目的。1969 年,美国国防 部军事项目研究机构 ARPA 组建了由 4 台计算机组成的分布式交换 网络,命名为阿帕网。1986 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投资建设互 联网主干网 送给对方芯片。同意后,双方开始交流。当人体进入“睡眠”状态 时,芯片一刻不放松,以全方位全时段连接你的大脑,将所有应得 的信息送到大脑,人体可以“选择性”了解信息。信息悄然脑海, 一旦你需要,可以随时调动。 就人联网发展而言,互联网设备将与人的生理系统直接沟通,将人 的感官不断延伸,同时也使人可量化、可跟踪化的程度会大大提高, 使未来媒体成为人身体的一部分。这不仅意味着人体向外界发出数 据和信息,也意味着人体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增强,人体的隐0 魔豆 | 5 页 | 314.97 KB | 4 月前3
AIGC发展研究3.0发布版b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新媒沈阳团队、 AIGCAIGC发展研究 清华大学 新闻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新媒沈阳 团队、 AIGC 2024年11月团队简介 沈阳为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新 闻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 从事多个教学科研领域,包括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学、 医学。 领导学术研究团队近40人。指导AI元宇宙和机器人两个产业团队。 虚拟数字人发展研究报告3.0 虚拟数字人发展研究报告1.0 大数据/AI/5G生态报告 5G下一代风口:AR 2022 2021 2020 2019 2017 2016 2015 2007 虚拟社区与虚拟时空隧道 虚拟数字人发展研究报告2.0 虚拟数字人系列 ——溯源应用与发展 ——产业发展与技术标准 ——社会价值与风险治理 4 2023 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2 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2.0版 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3.0版 韩国元宇宙动态研究报告 时空智能发展研究报告1.0 数字藏品发展研究报告1.0 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1.0版 元宇宙系列 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4.0 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9.0 AIGC发展研究报告2.0 AIGC发展研究报告1.0 人形机器人发展研究 大语言模型综合性能评估报告一 AI 哲学哲思问道:思辨革新 微调经典 主题 经典哲学理论 AI引发变化0 魔豆 | 183 页 | 19.55 MB | 1 年前3
空间信息产业—国内之进展有 关空间信息产业的文章,一篇是“国外之观察”,一篇是“国 内之进展”。供大家参考! 一、发展历程 相比较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在空间信息产业率先实现 了产业化、商业化和国际化,我国空间信息产业起步较晚, 但在国家政策加持、业务需求和资本助推下、我国空间信息 产业也在加快商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之路。 我国卫星通信产业起步于上世纪 80 年代,在“331 工程” 牵引下,198 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 国第一个商业卫星在轨交付项目。2020 年以后产业进入快速 发展阶段,主要是以大型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为代表,意味 着我国卫星通信产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萌芽于 20 世纪 70 年代,是通过学习、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的方式逐步发展起来的。1994 年, “北斗一号”项目正式立项,由此拉开了以北斗产业为核心57 的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大幕。随着卫星导航技术应用领 域的不断拓展及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建设,我国在卫星 行列。 同时海洋、遥感、高分、资源等多系列卫星大跨步建设,我 国空间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建成。2016 年以后卫星遥感产业总 体呈现体系化建设加速、多要素协同观测、多手段融合应用 的发展特征。 二、产业发展现状 (1)卫星通信产业 高通量卫星性能提升,低轨宽带星座建设加速。2023 年, 我国先后发射了亚太 6E、中星 26 号、中星 6E 高通量卫星, 其中中星 26 号卫星是我国首颗超百300 魔豆 | 11 页 | 225.41 KB | 1 月前3
颠覆 未来已来·互联网颠覆性技术变革的机遇与挑战(综述)奖励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 书记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 格局。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历次产业革命都是由 颠覆性技术推动的科技革命促成的。人类文明历经农业革命、 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革命特别是科技革命,都 从颠覆性技术中萌发,从金属冶炼技术、火药制作技术、机 键变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 入发展。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 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技术 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 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引发链式变革。与此同时,世 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 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 球秩序和发展格局。我们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必须看到,当 必须看到,当 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颠覆性新技术进入高速发展期,从技 术到应用迎来新一轮重大突破,呈现多点突破、交叉融合、 群体跃进、快速扩散的总体态势,正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 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国家治理新领域,人类认识和改 造世界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同时,颠覆性新技术不断推起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浪潮,推进对现有互联网进行大重 构大设计,推动智能泛在、虚实共生的数字世界全面展现开0 魔豆 | 9 页 | 224.78 KB | 4 月前3
空间信息产业—国外之观察在智慧城市建设、商业运输物流、应急响应保障、低空精准 飞行等应用场景中潜力巨大。根据有关资料,作者编发两篇 有关空间信息产业的文章,一篇是“国外之观察”,一篇是 “国内之进展”。供大家参考! 一、发展历程 “通导遥”作为空间信息应用的基础,国外已在数十年 前就投入了产业的研发与探索。 国外卫星通信技术和应用起步较早,在上世纪80年代, 铱星、全球星、轨道通信等卫星通信系统,企图打造一个基 链”等为代表的新兴系统, 通过大规模部署星座,一方面降低了系统投入成本,另一方 面将卫星通信定位为以地面通信运营商为用户,为地面通信 无法覆盖的地区提供服务,与地面运营商形成了补充和合作 的发展关系。12 国外卫星导航技术研究和系统建设,到产业应用的兴起, 都是起源于美国和前苏联,至今已有近60年历史。起初,为 了给远洋航行的军舰和潜艇提供精度比较高的定位数据并 修正其惯导系统,美国和前苏联分别建成了海军卫星导航系 展转变。20世纪80至90年代,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 处理能力的提高,国外研制和发射了一系列多光谱传感器和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进入21世纪后,随着卫星技术的进步和 地球观测需求的增加,国外遥感卫星发展进入全面发展的新 阶段,可以监测大气、地球、海洋和冰雪等多个领域。美国12 的“试验监测型卫星系列”也在这一时期陆续发射,用于研 究全球变化、地质活动等重要科学问题。 经过长期发展与变革,空间信息产业逐步从军事应用拓300 魔豆 | 10 页 | 223.17 KB | 1 月前3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效结合,实现定性和定量方法的优势互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53 次《中国互联网络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3 年 12 月,我国网民 规模已达 10.92 亿人,全国互联网普及率达 77.5%,网络视 频用户规模为 10.67 亿人,短视频用户规模为 10.53 亿人。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自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多 的网民开始通过社交媒体和短视频接收信息、传递情绪和 表达诉 的构建,系统分析过去不同领域和不同学者的研究内容和 成果,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基础理 论、研究方法、影响作用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 总结,目的在于帮助学者更加了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 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国内网络舆情研究文献统计概述 (一)文献来源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中文文献选自中国知网(CNKI) 全文数据库。利用高级检索功能设置主题词为“网络舆情” 中可以看出国内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从 2009 年开始呈现递增趋势,到 2016 年达到高峰,之后的 两年里研究热度出现下滑,2019 年到 2023 年间该领域研 究热度呈现波浪式发展趋势,2009 年至 2016 年逐年递增 的态势与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 时间段是承上启下的阶段,随着前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日 益完善,每个领域内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被逐步接受和 推广。2020 年新冠疫情暴发,全国范围内围绕疫情的关注0 魔豆 | 11 页 | 508.02 KB | 12 天前3
【商务分享版】2024年上半年网络舆论观察专业大数据 产品,向政务部门、企业、媒体和高校客户提供个性化智库服务。2023 年交付各类研究成果逾 35 万份,近年累计百份材料得到重要领导批示, 参与数十起突发事件的会商,为政策制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方 面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我们不断扩展服务范围,除了常规的周期性分析、舆情突发事件快 报与复盘、重要节点与政策发布前的风险预判外,还提供舆情会商、舆 情案例库搭建、应对手册与口径库编撰等咨询服务,以及模拟真实事件 ................... 2 (二) 经济复苏浪潮中,舆论关注各领域发展实效......................................2 (三) 文旅行业爆发式增长,舆论聚焦网红经济如何长红............................3 (四) 舆论聚焦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管理难点与痛点............................... .............6 (八) 生成式 AI 与航天领域重大进展吸引全球关注.....................................6 (九) 行业治理加码,网络生态向好发展................................................... 7 (十) 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舆论关注度趋高........................0 魔豆 | 16 页 | 1.02 MB | 1 年前3
共 37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