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与处理互联网上的民情与舆情正确看待与处理互联网上的民情与舆情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互联网已全方位融入人 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成为民众表达意见、反映问题的关键 平台。关乎民声、民情、民生的内容在网络空间中大量涌动, 它们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社会运行的真实状态与民众内心 的诉求。然而,如何甄别这些内容,判定其是否构成舆情, 以及怎样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已然成为政府和社会面临的 重大课题。处理得宜,将为政府与群众搭建起沟通的桥梁,300 魔豆 | 6 页 | 200.11 KB | 2 月前3
从ChatGPT到AGI:生成式AI的媒介特质与伴生风险(二)页设有 3 个栏目,其中一个栏目是“局限性”,专门提到:“可能偶尔会产生不正确的信息、可能偶尔会产生有害的指令或 有偏见的内容”。 1.迷之自信导致主观“幻觉”,会输出错误信息误导受 众认知。如果要求 ChatGPT 提供训练数据或已知事件之外的 历史信息,生成式 AI 有时会产生“幻觉”,生成一些无关、 无意义或不正确的信息,包括编造错误答案和不存在的法条 或科学知识。[2]这是人工智能的一种自信反应或“错觉”。0 魔豆 | 4 页 | 153.65 KB | 4 月前3
处置校园舆情,不应止于“删帖”——学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10要10做”二要迎接挑战,做主动出击者 面对校园舆情,别怕,更别躲! 如果存在怕和躲的心态,就容易始终处于被动应付、消极应对的局面。 要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接触新媒体,主动联系,主动沟通,下好先手 棋,打好主动仗,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如有所学校因为食堂卫生问题引起学生及家长不满,引发网络舆情。 学校对此高度重视,主动出击,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及时整改,最 终化险为夷。 所以,要勇敢迎接挑战,用我们的真诚和行动,引导舆论的走向。 如有所学校的一次校园安全事故,学校第一时间公开了调查进展,赢 得了家长的信任。 六要公开透明,做猜疑消解者 公开透明就像阳光,是谣言的克星。 遮遮掩掩、暗箱操作容易引起公众误解,即便结果或结论是正确无误 的,公众也会质疑相关程序是否得当。 公开透明的态度,能够赢得公众的信任,要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做 到及时公开、定期公开,能公开的尽量全部公开,公众看到的真相越 多,对事件的怀疑和猜测就会减少。0 魔豆 | 7 页 | 144.71 KB | 11 天前3
次生舆情的产生与应对那么,应该如何应对次生舆情?首先,要回应公众关切,对于涉及群众切身 利益的事件,特别是涉及老百姓生命、财产及安全的事件,政府部门要尽量披露、 不要掩盖事实。其次,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倡导网民运用正确的网络话语权维 护公众利益。提高网民媒介素养,实现网络空间自我净化,营造良好的自媒体舆 情环境。再次,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整治流量至上和“饭圈”乱象,努力营造 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加大网络执0 魔豆 | 3 页 | 154.38 KB | 11 天前3
互联网时代,企业必须提高网络危机公关意识网民意见,接受媒体批评,在综合考虑问题之后遵循企业真诚友好的原则面对大 众。 对外宣传口径的一致,以免给媒体和大众落下口实。在处理危机时一定要有 礼有节,保持态度良好,又要不失形象,同时要适时采取果断、正确的处理措施, 及时与产生危机的消费者进行良好沟通。哪怕责任不在企业,都要留有余地,以 免引起消费者误解,要体现企业的大度。 敢于接受,完善自我 网络危机的发生如果企业能处理得恰到好处,往往这种企业危机会变成企业0 魔豆 | 3 页 | 196.38 KB | 5 月前3
100条定律 网络舆情前200效应意见往往具有 很强导向性,会给后来的讨论定下基调和方向。人们常常倾 向于相信这些“先声”,容易认同它的价值判断,附和它的 意见主张,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声势,至于议论的事实是否 清楚、判断是否正确,反而变得不再重要。 斯坦福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机器 学习算法,预测一个人写的下一篇评论是否会被标记为喷子。 算法规则包括用户最后一篇帖子的时间戳、最后一篇帖子是 否被标记,0 魔豆 | 4 页 | 131.68 KB | 4 月前3
从ChatGPT到AGI:生成式AI的媒介特质与伴生风险(九)攻击者 可利用这些漏洞提取敏感用户信息或执行拒绝服务(DoS)攻 击。如果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试图自我攻击会发生什么?研究 人员曾尝试命令 Chatsonic 模型简单地“利用”自身产生 XSS代码,以正确转义的代码响应。此举导致大模型在网页端成 功生成并执行 XSS 攻击。用户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 人工智能生成的具有严重安全漏洞的代码,从而将这些缺陷 引入生产环境。 ·社会安全风险。大模型可能生成与身体健康相关的不0 魔豆 | 7 页 | 208.35 KB | 4 月前3
从ChatGPT到AGI:生成式AI的媒介特质与伴生风险(六)复杂的利弊权衡时,同样选择了欺骗作为一种解决方案。 不法分子一旦掌握 AI 欺骗技术,可能将之用于实施欺 诈、影响选举、甚至招募恐怖分子等违法犯罪活动,影响将 是灾难性的。AI 欺骗系统有可能使人们陷入持久性的错误信 念,无法正确认知事物本质。比如由于 AI 系统往往会倾向 于迎合用户的观点,不同群体的用户容易被相互矛盾的观点 所裹挟,导致社会分裂加剧。具有欺骗性质的 AI 系统可能 会告诉用户想听的话而非事实真相,使人们渐渐失去独立思0 魔豆 | 8 页 | 203.25 KB | 4 月前3
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应用蓝皮书(2025年)-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202507保技术服务于学生能力发展与教育公平。应通过多方协同参与, 制定规范使用策略,重点关注弱势学生的包容性学习机会、个性 化学习支持和数据使用的透明与安全,同时加强教师在风险预警、 过程监测及伦理使用方面的能力建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工 智能价值观与基本素养,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健康可持续发 展。 为推动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规范使用,应以隐私安全 为底线,要求中小学分学段、分角色、因地制宜地利用人工智能, 以 数量、题型及知识点覆盖范围,系统将快速生成符合要求的试题, 例如生成数学口算题、英语填空题、语文选择题等。部分系统也 接入大模型支持文档自动分析,提取核心知识点并生成试题,以 用于课程资料、教材、考试大纲等出题场景。教育对内容正确性 要求极高,智能出题虽然具备高效、快速的优势,但目前生成的 题目、解析和答案等可能存在错误,需教师核验后方可用于实际 教学。尽管如此,随着教师出题压力增大,学校对智能出题的需 求和期望逐渐 批改。另外,也有部分学校购置了高拍仪等设备,教师先手动扫 描作业并上传数据,再利用智能技术中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19 习算法,使主观题批改在一定程度上迈向自动化与智能化。例如 对于作文类文字主观题,系统可从文章结构合理性、语法正确性、 用词精准性、逻辑连贯性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评价,同时提供具 体的修改建议以及评分依据。 智能批改系统正逐步满足不同学校的校本化作业批改需求, 为学校提供灵活的批改服务。为进一步增强赋能实效,可从以下0 魔豆 | 79 页 | 796.78 KB | 3 月前3
智能传播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结构优化与法治因应政府在失真舆情发酵 阶段不承担直接干预的职责,而是澄清与政府或者公共管理的相关信息,及时搜集证据和调查舆情状况,为下一 步处置创造条件。政府还应当承担舆论引导的职责,在平台的配合下坚持舆论引导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 在失真舆情的成型阶段,政府应当成为行政和刑事责任追究的主导者,平台则根据管理权采取用户处置措 施。政府在舆情治理追究中主要展开行政调查,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符合条件的违法者予以行政处罚。对于涉 还具有公共属性,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承担舆论的引导使命。在智能传播时代,主流媒体通过数字化发展和 转型在互联网中占据重要地位,应当充分利用新技术和专业能力,坚持客观、全面、真实报道推动舆情以事件真 相为导向。主流媒体应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和价值导向,加强正能量宣传。在公共事件中,主流媒体要引导 舆论客观理性看待社会矛盾,助力矛盾化解和疏导,不应利用影响力挑动社会矛盾和群体对立。第二,充分发挥 媒体行业组织自律引领作0 魔豆 | 9 页 | 608.07 KB | 3 月前3
共 13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