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校园舆情,不应止于“删帖”——学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10要10做”
144.71 KB
7 页
1 下载
5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上传 | 格式 | 评分 |
|---|---|---|
周老师 | .pdf | 3 |
| 概览 | ||
郭务强:处置校园舆情,不应止于“删帖”——学校网络舆情危机应
对“10 要 10 做”
来源: 郭务强
校园舆情是指教师、家长和学生针对各种校园和社会现象、问题所表
达的信念、态度、意见、情绪的总和。
通常涉及学生管理、学生身心安全、教师管理、不公平待遇、学校设
施建设、学术不端、性侵性骚扰、师生矛盾、高层人事变动、学生间
矛盾等。
当今网络时代,学校作为知识与思想的汇聚地,校园舆情应对工
作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学校处置校园舆情,不应止于“删帖”,
而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网络舆情挑战。
一要以理服人,做学习的“小能手”
想要在校园舆情中游刃有余,先得让自己成为知识的“海洋”。
深入学习,才能洞察秋毫,用道理说服人心。
脑袋里装满了知识,说话才有底气。
别忘了,新媒体的浪潮中,我们也要做个冲浪高手,掌握网络传播的
脉搏,提高舆情研判的敏锐度。
学习深入,认识才会透彻,才能讲出令人信服的道理,应对舆情时才
能做到以理服人。
要加强理论武装,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熟悉新媒体,科学把握网络传播规律,不断提升舆情跟踪研判能力。
二要迎接挑战,做主动出击者
面对校园舆情,别怕,更别躲!
如果存在怕和躲的心态,就容易始终处于被动应付、消极应对的局面。
要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接触新媒体,主动联系,主动沟通,下好先手
棋,打好主动仗,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如有所学校因为食堂卫生问题引起学生及家长不满,引发网络舆情。
学校对此高度重视,主动出击,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及时整改,最
终化险为夷。
所以,要勇敢迎接挑战,用我们的真诚和行动,引导舆论的走向。
三要尊重家长和学生,做他们的“贴心人”
家长和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试图糊弄他们的举措都是徒劳,最
终适得其反。
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真
诚回应他们的关切,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认知和情绪感受,依据社会
常识应对舆情。
在家长和学生眼里,要做能懂他们心事的“贴心人”。
站在他们的角度,倾听他们的声音,真诚回应他们的关切。
如一所小学被曝光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家长和公众对此表示担忧。学校尊重家长和学生对意见,立即停止了食堂的运营,并邀请第三方
食品安全机构进行检测。
同时,学校通过家长会和学校网站公布了检测结果,并解释了采取的
改进措施。
通过沟通,学校有效地缓解了家长的担忧,并强化了对食品安全的重
视。
四要行动迅速,做“闪电侠”
互联网时代,信息跑得比兔子还快。
如果没有及时应对,造成的影响将会以指数级速度扩散。
一旦发现舆情,不能等待拖延,得像消防员一样,迅速行动,否则就
容易错失有效应对的关键时机;
也不能按照平时的工作节奏,按部就班层层签批走程序,必须第一时
间研判分析,尽快拿出方案,及时应对,尽早控制住舆情扩散,力争
将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拖延只会让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如一名教师在课堂上的不当行为被学生录像并上传到网络,引起了公
众的愤怒。
学校立即对涉事教师进行了停职处理,并启动了内部调查。
学校通过新闻发布会向公众说明了事件的严重性,并承诺将采取严厉
的纪律措施。
学校的迅速和坚决行动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减少了对学校的负面影响。
五要稳定预期,做“定海神针”舆情发生后,家长和学生就像海上的小船,需要我们这根“定海神针”。
如果家长和学生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我们的应对反复变化,他们
得不到稳定的预期,舆情就容易升级。
要做好统筹协调,明确固定的信息发布人、发布时间和发布渠道,统
一数据和来源,对同一问题的解释说明应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
如果有变化,应公开坦诚说明原因。
对于需要时间进行调查研究、不能尽快给出结论的问题,如果只是简
单地说正在调查,公众不知道等待的时间长短,感受到不确定性,自
然很难满意。
应明确相关工作的时间节点,有序发布阶段性信息,稳定公众预期。
如有所学校的一次校园安全事故,学校第一时间公开了调查进展,赢
得了家长的信任。
六要公开透明,做猜疑消解者
公开透明就像阳光,是谣言的克星。
遮遮掩掩、暗箱操作容易引起公众误解,即便结果或结论是正确无误
的,公众也会质疑相关程序是否得当。
公开透明的态度,能够赢得公众的信任,要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做
到及时公开、定期公开,能公开的尽量全部公开,公众看到的真相越
多,对事件的怀疑和猜测就会减少。
如有所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欺凌事件,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起
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学校迅速成立调查小组,对事件进行彻底调查,并及时向公众通报调
查进展。
学校还邀请了家长和学生代表参与讨论解决方案,并在社交媒体上发
布公开信,承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反欺凌教育。
通过透明和积极的沟通,学校成功地减少了公众的不满情绪,并重建
了信任。
所以,依法依规的前提下,能公开的尽量公开,真相越多,猜疑越少。
七要实事求是,做个“诚实宝宝”
舆情面前,咱们得是个“诚实宝宝”。
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直面问题的核心,直接回应公众的关键
诉求,发布真实信息,真诚与公众沟通交流。
对于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勇于担当负责,及时改正,以务
实的举措和优良作风赢得公众理解和支持。
如有所学校的一次教学质量风波,学校承认了不足,及时改正,最终
赢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八要灵活应变,做个“智慧小诸葛”
舆情世界复杂多变,就像迷宫一样。
不少问题难以迅速找到简单有效的解决办法。
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方式处理,一方面要安抚家长和
学生情绪,避免舆情升级扩大,另一方面要找准切入点,尽快推动问
题得到有效解决。如一所学校的体育设施因年久失修导致学生受伤,家长对此表示不满。
学校迅速对受伤学生进行了救治,并公开道歉。
同时,学校承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并公布了改进计划和时间表。
通过积极灵活的改进措施,学校成功地恢复了家长和公众的信任。
九要锤炼语言,做个“话术大师”
好的语言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人心的大门。
每到冬春季节,学校预防流感,公众愿意听专家讲话,其中一个重要
原因就是他们不讲官话、套话,不讲过多的专业术语,而是把专业知
识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来,让家长和学生听得懂,自然也能够赢得他们
信任。
舆情回应,语言应尽量平实、生动、清新、质朴、开门见山、直截了
当。
十要依法办事,做个“守法小卫士”
对待善意的批评,我们要虚心接受;
对于恶意造谣滋事者,则要依法打击。
应对舆情是特殊情况下的紧急事件,存在特事特办的实际需要,但不
能以此为借口违法违规动用权力,要坚持依法行政,把权力关进制度
的笼子里,在法律的约束下使用权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如在一次重要的学校考试中,有学生被发现作弊,引起了其他学生和
家长的不满。
学校对作弊事件进行了彻底调查,并根据学校规定对涉事学生进行了
公正的处理。学校还加强了考试监督,并在全校范围内加强了诚信教育。
学校的公正处理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维护了学校的声誉。
总之,掌握了学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这“10 要 10 做” ,在校园舆
情应对中,定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让我们一起,通过有效的沟通
和应对策略,用智慧和爱心保护和提升学校的声誉吧!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7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