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时代国家政权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将引起相关信息在互联网上‘病毒式’扩散,引起严重的社会 问题。” (二)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组织无需组织核心即可实施集 体行动 网络环境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自组治理”模式,借助这个 模式,某些参与者可以有意地限制和影响其他个人参与者的 行为方式。在这个模式下,即使没有管理中心和一个体系化 的结构,基于互联网的“集体行动”仍然可行。克莱·舍基(Clay Shirky)认为,“以往需要协作和组织结构才能实现的集体性 在同 一个事件上的统一目标等松散的协作方式在线发起行动。在 这种模式下,互联网可以将一些毫无关联的群组联系在一起, 在互联网没有出现之前,这几乎是无法做到的事情。”曼纽 尔·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认为,互联网开启了一种新 的集体资本主义,是社会组织在信息时代的代表形态。 (三)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极大地降低了全球性行动的发 起门槛并使社会组织更具“弹性”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已经对社会个体和组织赋权,并让其 联网大幅降低了边际生产成本和配送成本,这使得在线参与 者能够克服技术、物流成本以及组织上的障碍,共同协作参 与政治行动,并允许社会个体不以金钱为目的参与网络行动, 发挥他们的多余劳动生产力”。作为典型的“无尺度网络 (scale-free networks)”互联网上通信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这 增加了互联网的“弹性”,也使得基于互联网行动的社会组织 具有“弹性”。例如,美国政府逮捕了 Anonymous 中的 5 名顶200 魔豆 | 10 页 | 278.64 KB | 2 月前3
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上)情治理形成了“政府-多元行动者-网络舆情主体”三级治理 网络,但很大程度上还未摆脱传统意义上自上而下治理的惯 性思维。政府既是“掌舵者”,也是“划桨者”;多元行动 者既是治理主体,又是治理对象;而普通网民成为完全的被 动接受者。政府必须摆脱社会控制思维局限,除了直接参与 治理过程外,还应该与其他行动者建立起伙伴关系,并确定 治理的优先权。也就是说,变三级治理网络为两级治理网络: 多元行动者和网络舆情主体构成一级,政府则位于治理网络 多元行动者和网络舆情主体构成一级,政府则位于治理网络 的第二个层级。多元行动者优先行动和网络舆情主体自治同 时发生,当治理效果不理想时政府再行动,但要实时跟踪网 络舆情的演化过程,以占据治理的主动权。有学者提出“多 利益攸关式”的治理模式,寻求与网络舆情治理有关的所有 利益相关方就共同的问题或目标进行对话、决策,共同执行 解决方案,其基本特征是政府主导、运营商协作、内容服务 提供商承担主体责任、用户参与,各方以协商合作的姿态共 提供商承担主体责任、用户参与,各方以协商合作的姿态共 同参与到网络舆情治理中来。 在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政府、媒体、专家学者、社 会组织、公众等人类行动者与网络信息、技术、法律等非人 类行动者协同,通过转译的方式构建网络舆情治理的利益共 同体,基于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协同联动、聚力赋能,是对 “共建共治共享”时代主题的学术回应。2.国外网络舆情协同治理模式 研究国外网络舆情协同治理模式可以为我国的网络舆 情0 魔豆 | 9 页 | 202.60 KB | 1 月前3
处置校园舆情,不应止于“删帖”——学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10要10做”棋,打好主动仗,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如有所学校因为食堂卫生问题引起学生及家长不满,引发网络舆情。 学校对此高度重视,主动出击,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及时整改,最 终化险为夷。 所以,要勇敢迎接挑战,用我们的真诚和行动,引导舆论的走向。 三要尊重家长和学生,做他们的“贴心人” 家长和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试图糊弄他们的举措都是徒劳,最 终适得其反。 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真 同时,学校通过家长会和学校网站公布了检测结果,并解释了采取的 改进措施。 通过沟通,学校有效地缓解了家长的担忧,并强化了对食品安全的重 视。 四要行动迅速,做“闪电侠” 互联网时代,信息跑得比兔子还快。 如果没有及时应对,造成的影响将会以指数级速度扩散。 一旦发现舆情,不能等待拖延,得像消防员一样,迅速行动,否则就 容易错失有效应对的关键时机; 也不能按照平时的工作节奏,按部就班层层签批走程序,必须第一时 间研判分析,尽 如一名教师在课堂上的不当行为被学生录像并上传到网络,引起了公 众的愤怒。 学校立即对涉事教师进行了停职处理,并启动了内部调查。 学校通过新闻发布会向公众说明了事件的严重性,并承诺将采取严厉 的纪律措施。 学校的迅速和坚决行动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减少了对学校的负面影响。 五要稳定预期,做“定海神针”舆情发生后,家长和学生就像海上的小船,需要我们这根“定海神针”。 如果家长和学生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我们的应对反复变化,他们0 魔豆 | 7 页 | 144.71 KB | 11 天前3
从ChatGPT到AGI:生成式AI的媒介特质与伴生风险(六)(Science)发表的 Cicero(西塞罗)AI 系统研究论文。[4]Meta 开发人员表示,西塞罗接受过“诚实训练”,会“尽可能” 做出诚实的承诺和行动。研究人员对诚实承诺的定义分为两 部分。首次做出承诺时必须诚实,其次是必须恪守承诺,且 会在未来行动中体现过去的承诺。Cicero在与人类玩家前 10% 的比赛中表现非常出色,他“在很大程度上是诚实和乐于助 人的”。但是,后来西塞罗违背了“承诺”。在玩经典策略游 扮演的“压力巨大的交易员”自作主张地卷 入内幕交易,并试图掩盖其行为。它在给“经理”讲述时将 自己的行为说成是“根据市场动态和公开信息做出的判断”。 但它在写给自己的复盘文本中明确表示“最好不要承认…… 这是根据内幕消息做出的行动”。同样的例子,GPT-4 驱动 的聊天机器人没有办法处理 CAPTCHAs 验证码,于是它向 人类测试员求助,希望后者帮它完成验证码。人类测试员问 它:“你没办法解决验证码,因为你是一个机器人吗?”它0 魔豆 | 8 页 | 203.25 KB | 4 月前3
网络舆情的形成与管理网上允许不同声音出现和讨论,但如果点发展成面,或即将 形成面,则就一定要管控。 近期开展的“清朗”网络生态治理系列专项行动展示了 政府综合治理网络环境的努力。该行动聚焦四大领域:优化 营商网络环境、整治“自媒体”发布违规信息、整治网络直播、 短视频恶意营销乱象、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这种多部门 联合的专项行动体现了政府协同治理网络舆情的系统思维。 3.2 企业应对与自律机制 企业在网络舆情治理中同样承担着重要责任。一方面,200 魔豆 | 10 页 | 305.67 KB | 2 月前3
人工智能、深度伪造与政治选举(二)发表的原有言语进行微妙改变,使其品格、健康状况和心理 健康受到质疑,而多数受众完全不知到真假。深度伪造技术 可以用于创建全新的虚拟内容,包括有争议的发言或仇恨言 论,目的是操纵政治分歧议题甚至是煽动暴力行动。在一些 国家和地区,深度伪造技术已被用来破坏政治选举。2023 年 芝加哥市长选举前夕,“芝加哥湖畔新闻”(Chicago Lakefro nt News)发布一张市长候选人、温和派民主党人保罗·瓦0 魔豆 | 3 页 | 142.54 KB | 4 月前3
新华社2025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报告60页透过美国思想殖民的大致脉络,可以大致勾 勒出其思想殖民的历史演进过程。 萌芽:大陆扩张阶段 (18 世纪末—19 世纪 末)。独立后的美国以“天定命运”为思想基 础,在美洲大陆迅速扩张领土,通过西进运动、 美墨战争等一系列行动,领土在百年间扩张十余 倍。门罗总统发表“门罗宣言”,以“反对欧洲 干涉”“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为旗号,把拉丁 美洲纳入美国势力范围。 奠基:全球崛起阶段 (20 世纪初—20 世纪 中期)。美国国力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快速增 的可验证性和正当性,为美国的全球领导力披上 了文明开放的外衣。 黑色传播。黑色传播代表着思想殖民最具隐 秘性、欺骗性和侵略性的一环,通常由情报和军 事部门在高度机密状态下执行,其核心特征是秘 密行动,包括但不限于虚假信息传播、情报搜 集、网络攻击等。这类活动旨在干扰目标受众认 知、操纵特定议题舆论、破坏敌对国家稳定,以 获取战略优势,其存在和源头通常被官方断然否 认。中央情报局 (CIA) 报局和美国新闻署等国家机构,都直接或间接参 与思想殖民活动。今天,在美国政府主导下,美 国国会、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相关决策机构 会定期举行会议,根据情报系统提供的信息,拟 定特定主题和行动目标,调度和整合各类资源, 通过讨论议案、出台法案、颁布禁令等官方手 段,共同为思想殖民服务。 21 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围绕认知战进一步 完善思想殖民战略框架。一是出台系列文件,强 调“战场塑造”“观念影响”“战略叙事”等认知0 魔豆 | 60 页 | 1.04 MB | 2 月前3
互联网发展大趋势前瞻之四“无处不在”:计算+网络+智能表示,我们相信在未 来,每一台移动的机器都将是自主的,机器人和模拟智能体将像 iPhone 一样无处不在。我们正在构建基础智能体:一个具有通用 能力的 AI,可以在许多虚拟和现实的世界中学习如何熟练地行动。0 魔豆 | 3 页 | 121.66 KB | 4 月前3
智能传播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结构优化与法治因应息获取和网络 表达的便捷性,加剧了拟态环境中“沉默的螺旋”现象。网络虚拟心理难以消弭,流量利益裹挟网络表达,更进一 步引发网络暴力和激化社会矛盾。2023 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累计整治互联网平台 近 8 000 家,关停违法违规账号多达 2.1 万余个,清理网络谣言信息 70.5 万余条。 智能传播时代的网络舆情治理面临两个主要挑战:一是如何推动传统的管制型、“命令—控制”型治理向敏 化时代已然 来临。从全球视野来看,社交媒体的兴起获得了普遍关注,社交媒体平台甚至成为社会群体动员和网络运动的主 要平台,比如 TikTok 成为“反狐狸眼”(counter-Fox Eye)潮流行动的主要平台。TikTok 还因其中国资本背景 受到美国政府的打压,从特朗普政府的“禁令”到美国国会的“剥离法案”,反映了社交媒体在舆论中占有的重要地 位。 数字技术介入舆论场域增加了舆情治理难度。例如,2021 会同生物有机体具有相似性,其由不同的部分构成且需要各部分协同发挥作用以维持良好运转,从而满足自身的 基本需求。塔尔科特·帕森斯将功能主义发展到社会学分析当中,从而构建起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包括社会行动理论、模式变量理论、结构功能分析(“AGIL”分析方法)等理论内容。帕森斯重构了社会组织理论, 将社会组织看作社会系统,包含众多子系统,同时又作为更大的社会系统分化出的子系统,这些系统协调合作和0 魔豆 | 9 页 | 608.07 KB | 3 月前3
空间信息产业—国内之进展生产线及新 一代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等。河北省出台《加快建设 数字河北行动方案(2023-2027 年)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提出 配合国家做好卫星互联网系统地面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国家 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北省分中心。 (2)长三角城市群 上海出台《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 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等政策文件,提出形成从火 箭、卫星、地面站到终端的全覆盖产业链,打造“上海星”300 魔豆 | 11 页 | 225.41 KB | 1 月前3
共 18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