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时代国家政权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数字技术时代国家政权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破坏性力量:数字时代国家政权的危机》述评 编者按:2015 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泰勒·欧文 (Taylor Owen)用三年时间写的《破坏性力量:数字时代国 家政权的危机》(Disruptive power: the crisis of the state in the digital age)一书,立即引起全球关注和研究。该书从理论上 分 在经济、金融、外交、政党制度、社会运动和战争等方面, 掌握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新势力挑战国家权力、扩大自身影 响力的路径和过程;分析评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在面对危机 和挑战时所采取的部分措施;提出了为适应数字时代的需要, 国家和传统组织机构应做出的改变。时至今日,这本书的观 点和理论,依然对我们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还会给我们许许 多多的启发。 一、数字技术进步使网络成为权力来源 数字技术的出现和进步强化了网络的重要性,著名学者 这种模式下,互联网可以将一些毫无关联的群组联系在一起, 在互联网没有出现之前,这几乎是无法做到的事情。”曼纽 尔·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认为,互联网开启了一种新 的集体资本主义,是社会组织在信息时代的代表形态。 (三)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极大地降低了全球性行动的发 起门槛并使社会组织更具“弹性”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已经对社会个体和组织赋权,并让其 能够完成以往只有国家和大型组织机构才能完成的200 魔豆 | 10 页 | 278.64 KB | 2 月前3
向美团取消骑手超时罚款致敬一片掌声。这记掌声不仅是对一家企业政策调整的肯定,更是对 千万外卖骑手群体尊严与安全的集体致敬。在算法与效率至上的 时代,在不少网友形容为智能化“资本剥削打工人”的困境中, 这一举措犹如一束穿透阴霾的阳光,照亮了被数据裹挟的劳动者 群体,也折射出中国社会对劳动权益保护的又一次觉醒。 一、超时罚款是算法时代的“隐形血泪” 在“分钟级配送”的商业神话背后,是骑手们与时间赛跑的 生存游戏。系统算法将送餐时间压缩至极限,骑手们不得不闯红 业巨头们的转向预示着外卖行业正经历价值重构。但更深远的意 义在于,这种改变可能撬动整个零工经济的规则重构。当平台经 济开始反思“算法霸权”,当资本逻辑学会与人文关怀共舞,我 们看到的不仅是企业责任的回归,更是数字经济时代劳动权益保 护的破题之作。 四、政府与市场是此番变革的有形与无形之手 政府在此次变革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从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 发布《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 到各地 模式,或许才是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正道。在发展数字经济的 同时,不能丢弃对劳动者的基本尊重。当算法开始学会“温柔”, 当资本开始懂得“克制”,我们期待的不仅是一个更安全的外卖 行业,更是一个充满人文温度的数字文明时代。0 魔豆 | 2 页 | 114.08 KB | 2 月前3
240 余万元养老金发给死亡人员,谁来为社保监管失职 “买单”?48 县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因 “信 息不畅、数据比对不及时” 等问题,违规向 505 名死亡人员 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共计 241.48 万元。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舆论普遍质疑大数据时代下社保基金监 管为何仍存在此类漏洞,并呼吁相关部门追责问责、完善制 度体系。 一、舆情概述 据舆情监测系统,8 月 22 日至 8 月 27 日,关于“死亡人 员发放养老金”的相关信息量 2 一是问题暴露与责任追问,质疑官方解释合理性,要求 彻查追责。媒体都对报告中“信息不畅、数据比对不及时”的 解释提出了强烈质疑。如央视网文章指出在当前网络时代, 既能网上办事,数据更能精准对接,怎么会出现“信息不畅” 的结果,这令人疑惑。“数据比对不及时”更令人难以想象, 在大数据时代,还存在比对不及时的情况?这个说法匪夷所 思。向死亡人员发放养老金是魔幻剧情,为什么审计部门能 发现问题,职能部门却一无所知?如果是相关部门的责任, 点 主要有这些: 一是质疑官方解释,嘲讽 “信息不畅” 站不住脚。多数 网民对官方给出的“信息不畅、数据比对不及时”的解释表示 强烈不认可和嘲讽。网民@黑夜将至 20 表示“现在是大数据 时代了,你给我讲信息不畅,你猜我信不信”赢得网友纷纷点 赞,认为此理由完全站不住脚,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严重的问 题。 二是认为问题普遍存在,呼吁全国彻查。许多网民认为 山东暴露出的问题仅是“冰山一角”,相信这是全国性的普遍0 魔豆 | 6 页 | 590.79 KB | 2 月前3
沉默总比说谎强制内人士、大学教授、民企高管以及中层管理者,都不再自由表 达自己的观点,言论空间被压缩,许多人选择“能少说就少说”, 甚至发布的内容大多是官宣或正规报道。胡锡进认为,这种普遍 的“噤声”现象并非开放社会应有的风貌,而是互联网时代公共 信息领域的巨大损失。 图片来源:AI 生成 然而,沉默并非问题的根本所在。真正值得警惕的,是那种 在压力和风险面前不再言说真相、选择虚假和歪曲信息的现象。胡锡进的观点无疑揭示了当前社会言论空间的萎缩,但他忽略了 导。 但问题在于,当沉默成为常态时,社会的真正问题常常得不 到应有的讨论和解决。假如每个人都选择“少说为妙”,公共领 域的信息就会迅速匮乏,集体智慧和批判性思维也会逐渐消失。 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这种沉默将导致一种信息真空,使得有害的 偏见和误导性言论能够在没有任何挑战的情况下占据主导地位。 2、说谎的社会伤害 说谎所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沉默,它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基础 结构和信任机制。 4、让沉默成为智慧,而非恐惧胡锡进所提到的“噤声”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当下社会对于 言论的高度敏感和对于风险的过度恐惧。然而,我们应当认识到, 保持沉默未必是社会进步的障碍,相反,它往往是理性和智慧的 体现。而在信息时代,最危险的并非沉默本身,而是滥用谎言和 虚假信息来掩盖真相,误导公众。因此,在推进社会宽松的同时, 我们更应强调的是,如何在保持透明和真实的前提下,减少虚假 言论的滋生,让每个人都能在理性和责任的框架内,尊重真理和0 魔豆 | 4 页 | 341.83 KB | 1 月前3
陷入“半图门”的西贝如何自救?维权战)。看 样子,这两位不是在唱双簧为企业拉流量,而是真的要围绕预制 菜问题斗个天翻地覆。 一、信息不完整是企业危机公关的致命漏洞 这场因半图截取引发的舆情风暴,暴露了企业在信息碎片化 时代的脆弱性。西贝虽紧急澄清截图属实但强调“上下文被误解”, 但舆情已呈燎原之势。 第三方数据显示,事件中仅 6%的公众支持西贝,47%明确支 持罗永浩,剩余 28%质疑西贝的透明度。有报道称,自双方网络 线罗永浩菜单”等举措展现诚意,现在却因一张半图截图让所有 努力付诸东流。 这场危机揭示了企业危机公关的致命漏洞:任何不完整的表 述都可能被解读为“态度傲慢”或“逃避责任”。在即时传播的 社交媒体时代,企业每一条信息都需要经过精心考量,否则就可 能陷入被动应对的恶性循环。 二、预制菜认知差异与信任赤字 罗永浩与西贝的争议核心在于双方对预制菜的认知存在根 本差异,这也是预制菜行业“信任赤字 “中央厨房预加工”“复热即食”等关键词。预制菜的“身份” 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 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这场风波终将平息,但它留给行业的启示将长久回荡:在消 费者主权时代,透明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0 魔豆 | 4 页 | 192.94 KB | 2 月前3
5元到8900元!一瓶饮料价格狂飙:狂热碾压理性的舆情海啸花”的心态入场,试图通过短期转手获利。尽管这类行为并 非主流,却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让这场本就充 满泡沫的消费狂欢更添不确定性。 二、理性审视品牌声誉管理视角下的观察与思考 “红色尖叫”事件堪称社交媒体时代的典型样本,作为 全方位品牌声誉管理专家,我们不禁思考:消费者自发行为 如何重塑市场规则,品牌又该如何应对这类“失控的热情”? 当一个产品因独特性(无论正面或负面)在消费者心中留下 深刻烙印 消费者的热情,又能避免品牌被非理性市场行为绑架,最终 将短期热度沉淀为长期品牌资产。 三、结语 “5 元饮料炒至 8900 元”的喧嚣终会落幕,但这场风波 照见的消费真相值得深思:在数字时代,任何带有独特情感 价值的符号,都可能在社交媒体催化下引爆群体热潮。消费 行为已超越“使用价值”,延伸为情感寄托、社交工具与身 份表达。对消费者而言,需警惕“FOMO 心理”催生的非理性 消0 魔豆 | 4 页 | 235.35 KB | 2 月前3
从语言到人工智能:每一次传播革命都是一次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人们在共同的劳动和生活 中,需要更有效地交流信息、协调行动,简单的手势和 声音已经无法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交流需求,于是语言 应运而生。 早期人类主要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在 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讲述着狩猎的经 历、部落的故事、祖先的传说。这些口头传承的内容, 不仅包含了生存的经验和技能,还承载着部落的文化和 价值观。例如,在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中,长辈们会通 过讲 进入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图 书应运而生。电子图书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电子设备 中的图书,它可以通过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手机等 设备进行阅读。 四、广播电视报纸期刊:大众传播时代的主力军 在这个时期最主要特征就是出现了记者,编辑及新 闻机构,而且规模不断扩大,他们不仅在帮助大众选择 信息,也在引导着大众,左右着大众,于是一些官方媒 体和受众较多的媒体成为主流媒体。 感。在 观看一些感人至深的电视剧时,观众会随着角色的命运 而落泪或欢笑。综艺节目则以其轻松愉快的氛围和丰富 多样的内容,为观众带来欢乐和放松,增强观众的参与 感和互动性。 五、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传播新引擎 互联网传播具有诸多显著特点,这些特点使其在信 息传播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即时性是互联网传播的重要特点之一。在互联网时 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几乎可以实现实时传播。无 论100 魔豆 | 22 页 | 862.70 KB | 3 月前3
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上)作者简介:赵萍丽,博士,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 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徐泱泱,同济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家治理。 摘要:如何科学应对网络舆情风险、及时化解网络舆情 危机,是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落脚点。当前网络舆情 治理的理论路径主要有以下五种:法治思维下强调政府主导 型制度管控的法治治理路径、市场逻辑下强调行业自律的市 场治理路径、协同理论下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协同治理 出五种路 径多维耦合、动态嵌套的复杂图景。 关键词:网络舆情;理论路径;范式转换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应用,媒体格局、舆 论生态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媒体时代,网络空 间凭借其开放性、隐匿性和便捷性为广大用户提供了获取、 传播和反馈海量信息的渠道,逐渐成为公民意见表达、情感 宣泄和思维碰撞的重要场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 第 5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风险激增的矛盾凸显 期,各类舆情事件频发。加强网络舆情治理、把握主流舆论 阵地,是推进网络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题中之 义。如何科学应对网络舆情风险、及时化解网络舆情危机, 是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落脚点。本文梳理关于网络舆 情治理方式方法、工具手段、对策机制的研究成果,归纳网 络舆情治理的路径,分析范式转换趋势。这不仅有助于系统 认识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进展,还可以为当前乃至未来的网0 魔豆 | 9 页 | 202.60 KB | 1 月前3
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下)向交互型沟通,治理模式走向主体平等、权责清晰的并联型 样态,从而大幅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的协同性、精准性、民主 化。 1.数字时代的网络舆情风险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网络舆情经历由简单到复杂 的嬗变过程,其规模大、形态多、变化快、价值低的新特征, 以及网络暴力、网络水军、歪风邪气等网络舆情乱象,给数 字时代的网络舆情治理带来新的挑战。既有的回应治理路径 和法治治理路径无法有效覆盖网络舆情生命周期的各个阶 理象限,发现最理想的治理效果是“动员适度”“情绪恰当”, 在实践中应当把握好“过”与“不及”两种管制尺度。 三、结论与展望:网络舆情治理的 范式转换 网络舆情治理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议题。全媒体时代背景 下,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媒体格局的根本 性变化和社会利益诉求的日益多元化使舆论生态治理面临 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为网络舆情治理研究提供了深厚的现实 土壤。本文通过爬梳和归纳网络舆情治理的对策性研究内容,0 魔豆 | 10 页 | 240.70 KB | 18 天前3
特朗普国家资本“混改”英特尔的全球冲击二、资本主义政府重新审视企业国有化?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化并非新鲜事。二战后,英国、法国、 意大利等先后对电力、煤炭、钢铁等部门实行国有化;2008 年 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曾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 但特朗普时代的“混改”呈现出新特征: 从全面国有化到精准控股:美国政府仅持有 9.9%股份,避 免成为“主要股东”以规避监管,同时通过权证设计保留对关键业 务的控制权。 从危机应对到战略主动:不同于以往经济衰退时的被动救助, 业链安全焦虑。当市场力量试图将土地、劳动力和货币全部变为 商品时,必然引发社会的自我保护反应——这种反应往往通过政 府干预、管制和国有化等形式表现。美国政府入股英特尔,正是 这种“反向运动”在数字时代的典型体现:面对芯片产业链全球化 带来的安全脆弱性,政府通过股权干预实施"社会保护"。波兰尼 的理论超越了传统“市场 vs 政府”的二元对立,揭示了市场经济 嵌入社会关系中的本质特征,为理解资本主义国家国有化现象提60 魔豆 | 6 页 | 172.60 KB | 2 月前4
共 59 条
- 1
- 2
- 3
- 4
- 5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