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博】从人大回应看高校“举报类”师风师德舆情处置标准查,也进一步展示学校不包庇、不诡辩、依法处置的态度。其 快准狠的回应使舆论风向得到了转变,愤怒情绪进一步降低, 舆论热度也随之消退。图 2 七种情绪走势图(数据来源:清博智能) 22 日 21 点 38 分,当事学生通过其微博表达了“学校、学 院非常关心我”“非常感谢,也为快速处理和决不姑息的态度 和效率而自豪”;22 点 18 分,@平安北京海淀发布 情况通 报,让事件处置回归法律途径,舆情发酵就此告一段落。 告一段落。 二、应对得失 今年,出现了多起知名高校学子举报导师的舆情。对比华 农、北邮等高校学生举报事件中的校方回应发现: 一是反应迅速、处置坚决。中国人民大学本次事件中两度 发声,采取了类似华中农业大学的“两次”回应方式,先以 “声明”形式表达了校方高度重视、连夜开展调查核实的态 度,再以“情况通报”公布调查结果。尽管两所学校学生举报 的问题不同、举报方式也有所差异,但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情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舆论对于涉事高校的事件处置有极高期待。具体来看:第一层期待是能够迅速查明实情,并严肃 处理。在本文提及的三起事件中,短的不超过 24 小时,长则 不超过 3 日,校方已有基本定论和处理结果公布。但在此种 “超高速”处置流程中,也有观点认为校方能够如此迅速完成 调查,是因为“查处并不困难,并不复杂”,并连接到第二层 期待,即能够把监管、师风师德建设抓在平常。一次事件的快 速处置能够体现学校的重视与能力,但若同类事件再次出现、0 魔豆 | 8 页 | 1.42 MB | 1 年前3
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方案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方案 来源:汇法教育 黄建军 一、总则 (一) 目的 为快速、妥善地处置涉及本校的网络舆情,维护学校声 誉和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学生健 康成长的网络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二)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所有通过社交媒体(微信、微博、抖音等)、 论坛、新闻网站等网络平台传播的,涉及本校的各类舆情信 息,包括但不限于: 1.关于校园安全、师德师风、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等的 一领导下,建立“谁主管、谁负责”的应急机制。 预防为主,及早介入:加强日常管理和网络巡查,力争 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将影响降到最低。 快速反应,有效疏导: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把握 舆情处置的“黄金时间”,主动发声,澄清事实,疏导情绪。实事求是,坦诚沟通:处置工作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发 布信息客观准确。态度要诚恳,不回避、不推诿。 内外联动,注重效果:对内加强教育引导,对外统一口 成立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 作小组”)。 组长:党支部书记、校长(担任总指挥,对应急处置负 总责) 副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安全副校长 成员: 办公室主任:负责信息上传下达、对外联络和后勤保障。 德育主任/政教主任: 负责学生思想教育、行为管理, 与班主任协同开展工作。 教导主任:负责处置与教学事务相关的舆情。安全保卫负责人:负责校园安全事件的线下处置与调查。 信息技术教师/网络管理员:0 魔豆 | 6 页 | 238.35 KB | 14 天前3
202510涉高校热点舆情(二)主要问题............................................................................. 11 1.面对舆情“反应过激”折射舆情处置机制不成熟.............. 11 2.回应口径不一削弱高校公信力............................................. 12 3.社会背景变迁下高校“例行公事”或引发新的舆情 争议,但也被质疑为“过度反应”或“形式化回应”,折射 出高校危机处置机制仍偏被动与单一。 一、涉高校主要热点舆情 10 月,高校舆情主要集中在校园安全、校园基础设施、 教育发展趋势等领域。主要可分为四类:一是校园基础设施 和服务相关舆情,包括宿舍环境差、空调租赁、学校购房改 宿等问题,集中暴露高校后勤与资源配置矛盾;二是安全与 伦理类舆情,如流浪动物处置、学生健康事故、师生不当行 为等事件,凸显校园安全与道德治理压力;三是教育与学术 西新余学院一保安打死校内流浪狗。当日,校方发布情况通—5— 报称,10 月 16 日 9:40 许,学校保安人员接到求助电话称有 一流浪犬只出现在食堂餐厅,为防止师生健康和人身安全受 到威胁,保安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因处置不当导致该流浪犬 只死亡。目前,新余学院已对涉事保安作出开除处理,并对 此事造成的不良后果深表遗憾和歉意。10 月 22 日,有多名 云南大学学生称,《红舞鞋》剧组在云南大学取景拍摄过程 中0 魔豆 | 16 页 | 495.30 KB | 21 天前3
202503涉高校热点舆情鼠为鸭”负责人处理后续、复旦大学博士论文抄袭等事件引 起广泛讨论,微博话题阅读量均逾 3000 万次。对于突发舆 情事件,多数高校均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回应公众关切,避2 免扩大舆情危机的负面影响,也有部分高校在面对网络舆情 时处置不当,回应滞后,导致谣言扩散,错失舆论引导的黄 金期。 序号 事件 微博阅读量 1 湖南农业大学回应副教授出轨女学生 6093.2w 2 中南财大学生发文呼吁学校取消 3000 米测试 4313 步措施,后续调查和处理结果才是关键,且对罗某的处理目 前尚不明确,应一视同仁,全面彻查两人在学术上的问题并 给出公正处理;还有人质疑仅依靠学校内部调查是否足够客 观公正,呼吁引入第三方监督力量。 处置建议: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 高校教师行为的日常监督,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完 善投诉举报机制,确保师生在发现问题时能够方便、快捷地 公布后,对于相关责任人的具体行政、党纪处分等细节并未 充分公开,公众认为对于在事件中失职渎职、误导公众的责 任人处罚不够清晰、严厉,对于“局长升职”传闻的辟谣也 未能完全消除公众对责任惩处公正性的疑虑。 处置建议:高校和相关部门在面对舆情时,应第一时间 深入调查,掌握真实情况后再发布权威信息,避免盲目下结 论。信息发布要准确、全面、透明,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的核 心问题。同时,要建立舆情跟踪机制,根据舆情发展动态及1000 魔豆 | 14 页 | 498.73 KB | 5 月前3
关于大连工大拟开除李某某引发的舆情反思件中的受害者,不应当受此惩罚。 舆论争议之二:校规适宜性与处置原因真实性受质疑学校以“不正当交往”“损害国格”成为对李同学顶格 处分的根据,也引发舆论的严重撕裂。首先,有观点认为, 一个成年女性选择哪个国家的公民作为自己的性伴侣,这是 私事,与国无关,远远谈不上“有损国格”,网民质疑学校 的校规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过时、不适宜的情况。其次,也有 观点认为,校方的处置疑似与“重大舆情风险”有关,而非 学生行 舆论压力作出的纪律处分,容易滑向“舆情驱动下的道德审 判”,而非基于事实与规则的正当程序。此外,有大量网民 认为,校方在校规执行方面有自由裁量权,有权根据学生的 行为以及其带来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处置。最后,也有网民对 李同学进行道德化批判,认为校方的处置维护了社会的道德 秩序。 舆论争议之三:个人隐私保护失守,媒体角色错位 在本次事件中,不仅是校方公告中点明李同学的大名, 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在报道该事件时也直接报道了李同0 魔豆 | 5 页 | 355.33 KB | 4 月前3
202505涉高校热点舆情.................................................................................. 10 1. 负面舆情响应迟缓,处置方式不当.......................................................10 2. 校方责任推诿,信息通报不透明................... 任。事件引发 公众对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讨论。遇难学生家境贫困(学费 尚未凑齐)、母亲在殡仪馆晕倒等细节,引发公众对弱势群 体权益保护的讨论,舆论呼吁严惩责任人,并要求校方承担 高额赔偿。 处置建议:校方应加强基础设施整改与责任追究。立即 更换所有非标准井盖,采用防腐蚀、高承重材料(如混凝土 或铸铁),并加装防坠网,对涉事校方管理人员追责,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启动刑事调查, 政府采购中预算编制粗放、验收机制形同虚设、监督缺位等 问题,公众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制度监督警惕公共资金浪 费。公众质疑校方公信力。校方在舆情发酵后才终止采购, 被批评为“被动应对”,管理透明度与高校公信力备受质疑。 处置建议:相关部门依法追责涉事人员,公开调查进展。 对涉事校方管理人员、评标专家及供应商启动刑事调查,重6 点核查是否存在串标、受贿等违法行为,并公开调查进展。 依据《政府采购法》追究采购代理机构失职责任,将其列入1000 魔豆 | 16 页 | 584.34 KB | 5 月前3
202504涉高校热点舆情董 袭莹的学术造假、轮转违规未公开追责,被指“弃车保帅”; 日本等国家规定主刀医生离场需启动备用团队,违者终身禁5 业,而肖飞仅受党纪处分,执业资格未被吊销,凸显国内医 疗违规成本过低。 处置建议:规范医学教育体系,重新评估协和“4+4” 项目,引入第三方审核,确保选拔透明化,杜绝特权通道, 确保医生培养质量;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匿名举报通道, 确保医护人员可安全反馈问题,避免信息传导失灵,对规培 将事件归为“私人感情纠纷”,认为宫某在恋爱关系中表现 “卑微”,而常某强存在“反咬一口”的可能,双方均需承 担责任;舆论对高校监督检查体系提出质疑,宫某作为纪检 委员长期违纪却未被监督,暴露“谁来监督监督者”的困境。 处置建议:校方的快速响应(4 小时内暂停职务,24 小 时内完成调查并公布处理结果)与对宫某采取“顶格处理” (开除党籍、撤销职称、解除聘用),虽然一定程度上有效 遏制了次生舆情,但仍需要完善调查与追责机制,建议由教7 生管理的漏洞和调节机制的形式化,周立人长期存在的情绪 问题也并未被及时识别和处理,舆论认为校方的监管失责助 推了惨案的发生;周立人通过网购获取剧毒化学品也引发网 友对“网购剧毒物质监管真空”的讨论。 处置建议:高校建立“宿舍长-辅导员-心理咨询师” 三级预警机制,对多次投诉室友的学生启动心理评估,及时 识别和处理学生情绪问题,避免情绪叠加产生不可弥补的后 果;同时,校方应将“投毒案”等真实案例纳入法律基础课1000 魔豆 | 16 页 | 585.77 KB | 5 月前3
百章舆情观察:2025年秋季开学季网络舆情预警 基于近年来同期教育舆情的发生规律与典型案例,百章 舆情研究团队系统梳理 2025 年开学季教育领域主要舆情特征、高频风险议题及传播路径,特别关注如“猥亵性侵”“学生 非正常死亡”等高敏感、高危害议题的动向与处置逻辑,并据 此提出专业应对建议,旨在为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单位提供 舆情预判、风险管控与回应引导的决策参考。 一、教育领域舆情风险梳理 (一)教育领域舆情与舆论场特征 教育领域舆情素以“燃点低、爆点多、传播快、跨平台扩 与自媒体交织的复杂传播环境,公众的核心诉求已不再局限 于结果公平,更延伸至对“信息透明度”与“程序正义”的高度 敏感。任何环节出现的“解释缺位”或“体验落差”,都极易被 放大为对教育系统整体公信力的质疑,进一步加剧舆情处置 的复杂性与紧迫性。 (二)高频舆情议题与触发点分析 百章舆情认为,这十二类议题构成开学季教育领域舆情 的核心风险矩阵。舆情议题类别 舆情触发点 收费与乱收费 校服、教辅、资料费集中收取;寄宿与伙食费;晚托、课后服务收费; 题 校园与交通安全 砍杀学生等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学生非正常死亡;消防、用电隐患;门 岗安保疏漏;校车超载、线路不合规;校门口交通拥堵与秩序管理不足 校园欺凌与学生 心理健康 欺凌视频曝光;校方处置偏轻或不当;干预缺位;心理危机事件;社会 对“保护未成年人”预期高 电子设备管理 禁止或放开手机、指定品牌、高价平板等使用管理问题,与“信息化教 学”叙事形成对冲 教育公平与区域 差异 特权干预招生与分班;城乡差距;师资与资源倾斜100 魔豆 | 8 页 | 293.43 KB | 2 月前3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的三重舆情透视学校认定事实和司法机关不一致,应以司法机关为准;微博 话题#纠正偏差是对学生权益的基本尊重#获 1290.4 万次阅 读量和 3.1 万次互动量(截至 8 月 6 日 11:30),引起广泛共 鸣。 与处置结果的纠偏伴随出现的,是公众对校方处理校园 冲突、纠纷的相关程序和机制的质疑。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校方不仅要重新审视此前 的处分决定,还应说明当初处理该学生时,是否真正做到了 的话题,在校园冲突相关事件经舆论放大之后,校方流程是 否透明合规、处理机制是否完善合理,校方是否能够实事求 是公布事件真相,是否能够不被舆论裹挟,真正做到正视并 保护每一位学生的正当权益,都将在舆论场受到审视和质问一旦处置不当、流程不明,都必然会消耗公众对学校乃至教 育系统的信任。 新京报认为,高校“快速介入调查”与“客观审慎下结论” 是两件完全不冲突的事,只要依法依规处理相应事件,结论 自然就能经得起各方审视。互联网时代,舆论场中冲突频发 的高校该如何平衡监督压力与求证事实的关系,怎样建立合 理完善的应对机制,值得深入思考。 舆情焦点二:“诉诸舆论”维权后果难测,“没有赢家”的 结局不断加码 杨某某选择诉诸舆论为这场校园纠纷的处置赋予了杠 杆效应,凤凰网指出,本案最刺眼的,或许不是事件本身的 是非,而是持续至今的网暴对当事双方的绞杀。 随着事件进展,舆论风向在变化,从“性骚扰案”到“诬告 案”,舆论有意通过改变话语表述指向的方式在舆论场还肖某0 魔豆 | 6 页 | 230.35 KB | 3 月前3
报考南京大学研究生因虐猫高分被刷舆情分析历程上遭遇挫折和惩罚,是舆论所喜闻乐见的,其背后, “ ” 是大众对于 恶有恶报 的一种朴素情感。但这对于兰州大 学等舆论主体来说,则陷入舆情处置进退两难的难题,一方 面,该生在成绩上达到录取标准,且此前的虐猫行为也已 经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置;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相关法律的缺失导致无法以明确的手段对该生的虐猫行为进行惩罚, 但从公众的角度看,该生虐猫的残忍行为应当得到惩治, 在无法得到法律支持的惩罚情况下,从社会道德对该生进0 魔豆 | 6 页 | 967.00 KB | 1 年前3
共 16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