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信网显示结业错失月薪4万工作引舆论热议学信网显示结业错失月薪 4 万工作引舆论热议 近日,此前备受关注的“学信网显示结业女子错失高薪 工作案”迎来最新进展。据此前报道,卢女士称自己在 2002 年本科毕业时获得了学校颁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但学信网 却显示为结业。这一信息差异导致她错失了月薪 4 万多的工 作机会。卢女士将母校诉至法庭,法院一审判决校方需在 60 日内重新处理其修改学信网信息的申请并予以书面答复,二 审维持原判。然而,在判决生效后的 审维持原判。然而,在判决生效后的 60 日内,校方仍以未 达到毕业学分要求等理由拒绝将学信网的结业状态改为毕 业。 数据分析 趋势图 根据百章舆情监测系统显示,10 月 24 日 11 时至 10 月 23 日 16 时,全网共监测到相关舆情信息共计 2 千余条。据 监测数据,微博#学信网结业错失工作高校拒改学历#和#学 信网显示结业错失工作案迎新进展#两个话题登上热搜榜第 一位和第六位,从而带动该事件在今日 一位和第六位,从而带动该事件在今日 15 时达到讨论峰值 点,舆情还在持续发酵中。平台占比图 从信息来源看,微博是该事件讨论的主要阵地,占比 81.36%,其次是微信和 APP 信息。 情感倾向占比图 从情感倾向来看,以谴责学校拒改学历的负面信息为主, 占比 68.27%;其次中性信息,占比 31.21%;正面信息较少, 占比 0.52%。词云图 从热门主题词图来看,“拒改学历”“错失工作”“结 业0 魔豆 | 5 页 | 251.69 KB | 1 年前3
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方案为快速、妥善地处置涉及本校的网络舆情,维护学校声 誉和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学生健 康成长的网络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二)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所有通过社交媒体(微信、微博、抖音等)、 论坛、新闻网站等网络平台传播的,涉及本校的各类舆情信 息,包括但不限于: 1.关于校园安全、师德师风、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等的 负面信息; 2.可能引发公众误解或损害学校形象的失实报道和谣 发布《情况说明》,坦诚回应关切。 (5)班主任通过班级群做好家长沟通安抚工作。 (三) 重大舆情(橙色/红色预警) 1.特征:内容涉及重大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严重师 德失范、违法犯罪等;在微博、抖音等全国性平台广泛传播, 形成舆论风暴;主流媒体介入报道;严重损害学校形象,可 能引发现实聚集。 2.响应措施(Ⅱ级/I 级响应): (1)工作小组立即进入紧急状态,组长统一指挥。 ( 或联系权威媒体进行正面引导。 (6)线上回应与线下处置紧密结合,确保校园安全稳 定。 四、应急处置流程 (一)监测与发现 1.日常监测:工作小组成员、班主任应关注本地论坛、 家长微信群、微博等平台。鼓励教职工发现舆情及时报告。 2.首接负责:任何教职工发现疑似负面舆情,均有义务 在第一时间向工作小组办公室或德育主任报告。 (二)研判与核实 1.工作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初步研判,并通知0 魔豆 | 6 页 | 238.35 KB | 14 天前3
重庆理工大学男性留学生混住女生宿舍事件的舆论风波3、 传播平台分析 综合“重庆理工大学安排男性留学生混住女生宿舍”全网传播平台分析,视频 16837 条,占比 61%;客户端 7170 条,占 比 26%;微博 1436 条,占比 5%;网站 1010 条,占比 4%;微信 789 条,占比 3%;其他平台 137 条,占比 1%。其中,视频和客 户端平台信源主要以媒体官方报道为主,显示出官方媒体在舆 论场话语权中占据较大权重,往往在负面舆情传播过程中起到 理工大学于 16 日 20 时 35 分在官方微博发布事件情况通报, 称事件起因为原定为男性留学生的宿舍因部分寝室家具未安 装到位,被迫将其安排到女生宿舍楼临时居住,截至 9 月 16 日 17 时,学校已将女生公寓临时安排的男性留学生全部安排 入住到男生公寓。但关闭了微博内容下方评论区。通报内容后 经环球时报、极目新闻、深圳晚报等媒体转发、评论,相关信 息微博平台评论量达 3 万余条。舆论爆发点:学校回应内容缺 万余条。舆论爆发点:学校回应内容缺 乏说服力,仅针对问题表面进行说明,但未能对“家具未到位 是否影响入住”、“安排进女生宿舍是否为解决问题的唯一选 项”等深层次问题进行答疑,且学校官方微博关闭评论区,掐 断网民沟通渠道,更加激发舆论负面情绪,质疑学校发布通报 仅是“程序性”工作,目的在于平息舆论,而非直面问题。3、 舆情尾声(9 月 27 日—9 月 30 日) 官方通报发布后,话题热度逐步回落,尽管通报内容中称80 魔豆 | 9 页 | 416.39 KB | 10 天前3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的三重舆情透视驳回杨某某的全部诉讼请求。该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事件回顾 2023 年 10 月 11 日,杨某某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关于 我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受到性骚扰这件事情》,讲述自身遭遇: 今年 7 月,她在武汉大学文理学部图书馆自习时,遭到该校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一名男生性骚扰,并拍下男生“隔裤抓痒” 动作视频,要求男生当场写下道歉信。事发已经 3 个月,该 事件未得到解决。 2023 年 10 月 13 日,武汉大学发布处理通报,内容显示: 关于“学校处分大于法”的质疑,大量网络意见领袖和网民为 肖某某发声,考研名师汤家凤认为武汉大学应该撤销对肖同 学的处分并且道歉;澎湃新闻通过采访多名法学专家认为, 学校认定事实和司法机关不一致,应以司法机关为准;微博 话题#纠正偏差是对学生权益的基本尊重#获 1290.4 万次阅 读量和 3.1 万次互动量(截至 8 月 6 日 11:30),引起广泛共 鸣。 与处置结果的纠偏伴随出现的,是公众对校方处理校园 报》在报道中指出,反思此次事件,不仅需要谴责网络暴力, 而且有必要重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网络是非 观。 舆情焦点三:从情绪正义到制度正义,公众对法治公平 的深层渴求 厦门大学邹振东教授针对此事在微信公号中发文称,当 下的舆论场正处在一个“委屈者情绪”的时代,“委屈者情绪” 是破解这个时代舆论翻车与流量出圈的一个密码。杨某某一 开始在互联网的指控之所以饱受关注与同情,是因为她的受 害者身0 魔豆 | 6 页 | 230.35 KB | 3 月前3
MCN黑手伸向校园,大学生签约被索26万天价赔偿案件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时间走势图 数据显示,12 月 3 日,央视新闻在微博平台发布报道后, 迅速引发舆论关注。当日晚间,微博话题#网红公司盯上在 校大学生#登上微博热搜榜第 6 位,推动形成本次舆情的信 息数量峰值;12 月 4 日,#不良 MCN 以打造网红为名赚违约 金##央视曝光 MCN 包装素人网红陷阱#等话题也先后登上微 博热搜榜单,带动话题热度再度上升。截至 12 月 4 日 15 15 时,全网相关信息量 2000 余条。 渠道分布图 此外,数据还显示,微博是本次舆情传播发酵的主要平 台,相关信息量占比达 58.39%;其次是视频和 APP,占比 分别为 15.29%和 9.99%。其余占比较少。 网民观点 一是多数网友对被起诉索赔的大学生表示同情,认为他 们因缺乏社会经验和法律意识,在签约时没有充分理解合同 内容,被不平等条款限制,并提醒其他大学生要提高警惕,0 魔豆 | 4 页 | 208.35 KB | 11 月前3
学生因白事凌晨请求开门被拒导致原本已经回落的信息热度短暂回升。11 月 26 日,该事 件在各大平台仍有一定讨论热度。 信息渠道占比 从平台信息占比来看,微博是该舆情发酵最主要的平台, 其次是视频、APP、头条号,网页和微信两个渠道占比较小。 具体比例见上图。极目新闻在微博平台进行调查 此外,极目新闻在微博平台进行调查显示,5929 名网民 在“如何看待学生家里办白事凌晨请假宿管未开门”一事中, 94.4%网民选择“同情学生,校园管理应更人性化”。0 魔豆 | 5 页 | 258.19 KB | 11 月前3
202507涉高校热点舆情极端高温背景下,青岛大学宿管员中暑身亡事件,与烟台南 山学院学生中暑送医的叠加效应,让舆论矛头直指高校在基 层劳动者与学生基本保障方面的失职,凸显高校管理层在资 源调配上存在的民生保障短板。四是高校声誉管理与虚假信 息治理的困境加剧。7 月下旬,“岭南师大为留学生配陪读” 的不实谣言在多个平台传播,引发大量误解和抨击。随后岭 南师范学院迅速回应并发声明澄清,但事件已对学校声誉造 成负面影响,反映出高校在虚假信息爆发时的应对机制尚不 应对虚假舆情的联动机制等,方能在舆情风暴中重塑高校公 信力,提升其在复杂社会结构中的应对韧性与治理能力。—3— 一、涉高校主要热点舆情 7 月,涉高校领域舆情中,安全问题不断冲击舆论场, 东北大学 6 名学生坠亡、上海交大校内冲突等安全事件引发 舆论高热关注;其次,校园管理问题引发的长尾效应较为明 显,如大连工业大学开除女同学一事舆情热度持续;青岛大 学一宿管疑因高温天气离世也在微博、抖音等平台持续引发 舆论 。7 月 1 日,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帖讲述事件经过,并附现场视频 等,引起大量 IP 为上海的网民讨论此事,舆情开始发酵,媒—9— 体开始介入报道,话题#上海交大学生疑被校外人士殴打#登 上微博热搜前列。7 月 2 日凌晨,上海交通大学保卫处通过 官方账号“平安交大”发布声明,称已成立专班,将积极配合 警方调查。 舆论观点:谴责施暴者行为触犯法律,呼吁严惩以儆效 尤。舆论认为家长打人行为性质恶劣,已经触犯了相关法律,1000 魔豆 | 22 页 | 552.94 KB | 3 月前3
武大“座椅标签”风波:符号敏感性与媒体责任担当时,某河报首次发文,简要报道该事件。 (图片来源于新浪微博) 6 日 19 时,某河报首次编发评论称,校方主动致歉并 承诺改进,体现了对公众关切的尊重,但更需从制度层面 建立细节审核机制,避免类似“无心之失”。理性看待此 次误会,不必过度“上升价值”,但高校管理当以此为鉴: 在细节处彰显包容与严谨,本就是育人精神的体现。(图片来源于新浪微博) 7 日 13 时许,某河报再次发表评论,对武汉大学提出 “三问”。武汉大学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工作疏忽?既然标 签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为什么一定要在长方形的白色椅 子靠背上贴圆形的红色标签?座椅标签争议是没注意细节 问题,还是没守住民族大义?目前,该评论已删除。(图片来源于新浪微博) 二、武汉大学:处理得当还是 草率了事? 初始阶段,此事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舆论质疑武汉 大学在举办此类大型活动时缺乏必要的细节审核和文化敏 感度,特别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这一重要历 理性。更值得注意的是,某河报前后两次评论的立场出现 明显反转:从最初认可校方回应,到随后抛出“三问”,态度转变更多是顺应舆论、追逐流量,而非坚持公正与理 性,这有损其作为官方媒体的公信力。 对此,有微信公众号文章对某河报也发出了三问,“某 河报的‘大河’,为何与大和民族的‘大和’同音?背后 有什么深意?”“你们这红底白字的 LOGO,为什么这么像 一个‘日’字?既然图形有各种各样的组合,你们是不是0 魔豆 | 8 页 | 650.75 KB | 2 月前3
幼儿园园长竟偷拍小朋友如厕,儿童隐私谁来保护?日晚,当地警方迅速 发布通报进一步推动舆情热度攀升,并在 9 日 11 时到达舆情峰值点,随后舆情逐渐下降。 平台类型占比(左)和媒体类别占比(右) 从平台类型来看,微博平台是本次舆情讨论的主要阵地,占比 49.53%;其次是 APP、视频和微信等平台。从媒体类别来看,本次事 件主要是个人用户参与,占比 52.01%;其次是新闻媒体,占比 17.88%。 具体占比情况见上图。 热门文章列表 从“0 魔豆 | 5 页 | 730.00 KB | 11 月前3
中学要求学生签“自残自杀免责书”引热议教育局的介入以及公众的持续热议,事件的传播热度不断攀 升,并于当日 20 时达到舆情传播峰值,随后舆情逐渐下降。 平台类型占比(左)和报道情感占比(右) 从平台类型来看,微博和 APP 是本次舆情讨论的主要 阵地,占比分别为 49.64%、30.59%;其次是微信、网站和 短视频等平台。从报道情感情况来看,本次事件以质疑和指 责学校行为为主,负面报道占比 62.78%;其次是教育局的通报信息,中性信息占比为 350 魔豆 | 7 页 | 426.36 KB | 10 月前3
共 33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