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章舆情观察:2025年秋季开学季网络舆情预警 百章舆情观察:2025 年 9 月开学季 教育舆情风险梳理及应对建议 导语 2025 年暑期,教育系统舆情频仍、波澜不断,不仅持续 引发公众高度关注,更暴露出多个维度的深层治理挑战。高 等教育领域,新华社刊发评论《舆情应对“唯上不唯实”是一 种“向上甩锅”》,直指武汉大学在舆情回应中“向上推责、向 下失语”的问题,再次将个别高校治理能力推向舆论中心。而 在义务教育阶段,自媒体接连曝光多起敏感事件。从“分班操 险周期。这一阶段往往成为长期积累矛盾与结构性风险的集 中暴露期,舆情发生频率高、传播速度快、话题敏感性强。 基于近年来同期教育舆情的发生规律与典型案例,百章 舆情研究团队系统梳理 2025 年开学季教育领域主要舆情特征、高频风险议题及传播路径,特别关注如“猥亵性侵”“学生 非正常死亡”等高敏感、高危害议题的动向与处置逻辑,并据 此提出专业应对建议,旨在为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单位提供 舆情预判、风险管控与回应引导的决策参考。 舆情预判、风险管控与回应引导的决策参考。 一、教育领域舆情风险梳理 (一)教育领域舆情与舆论场特征 教育领域舆情素以“燃点低、爆点多、传播快、跨平台扩 散强”为主要特征。实践中,诸如一项未经妥善解释的收费、 一段食堂后厨的模糊视频,或一张家长群聊天截图,均可能 在 6 至 24 小时内迅速发酵为全网热点,并在 72 小时内进入 追责问责的关键阶段。 在当前的舆论生态中,学生家长群体日益呈现专业背景 多元、权利意100 魔豆 | 8 页 | 293.43 KB | 2 月前3
202505涉高校热点舆情..................11 4. 高校公信力受损,学术评价体系遭质疑...............................................11 三、6 月风险研判及建议.......................................................................................... 11 1 速的特点。这一趋势凸显了融媒体时代高校舆情的复杂性和 不可控性。高校需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 制,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监测效能,推动制度完善与多部门协 同,真正实现舆情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提升舆情风险防控 能力,推动校园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 2025 年 3 月至 5 月,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实名举报高校教 师师德失范和学术不端的事件频发,据统计,仅在这三个月 内,公开报道的此类事件已超过 对涉事校方管理人员、评标专家及供应商启动刑事调查,重6 点核查是否存在串标、受贿等违法行为,并公开调查进展。 依据《政府采购法》追究采购代理机构失职责任,将其列入 招标黑名单。校方强化监督,加强风险防控。校方应建立价 格预警机制,自动比对中标价与市场均价,偏差超 30%即触 发复核,加强资质审查,限制跨行业投标,要求提供履约能 力证明(如员工社保记录、行业经验)等,主动公开采购流 程,1000 魔豆 | 16 页 | 584.34 KB | 5 月前3
202509涉高校热点舆情13 (二)主要问题............................................................................. 15 1.高校舆情风险意识缺失.........................................................16 2.应对舆情信息发布滞后,透明度不足................. .............. 16 4.舆情长尾有待高度关注警惕其“复燃”风险......................17 三、10 月风险预判及建议...................................................................17 (一)国庆假期带来安全风险...................................... (三)季节变化带来校园管理难题.............................................. 18 (四)学生心理健康与极端事件风险.......................................... 19 (五)意识形态与价值观风险仍然有待持续关注.......................19—1— 前言 整体来看,2025 年 9 月,涉高校领域的舆论焦点既涉及500 魔豆 | 22 页 | 578.73 KB | 1 月前3
MCN黑手伸向校园,大学生签约被索26万天价赔偿心理和就业困境来设下陷阱,这也反映出当前就业市场存在 的一些问题和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的无奈。 五是有少部分网民认为签约既然是双方自愿行为,就应 遵守契约精神,承担违约责任,大学生也应对自己的选择负 责。 研判分析 “大学生签 MCN 后被起诉索赔 26 万”事件反映出多方 面的社会问题。首先,当前的就业市场形势严峻,一些学生 在面对 MCN 机构提出的看似吸引人的“网红培养”机会时, 往往容易盲 二是学校应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体系,帮助 大学生理性选择职业发展道路。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 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和风险,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开展专题培 训和讲座,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三是大学生面对各种看似诱人的“网红打造”机会,要 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选择与 MCN 机构合作时,要充分了解行 业现状和潜在风险,沟通交流及合作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 关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四是 MCN 机构需加强行业自律和提升诚信意识,规范合0 魔豆 | 4 页 | 208.35 KB | 11 月前3
学生因白事凌晨请求开门被拒制度,只是不想因此承担相应的安全风险,真正的问题根源 在于不合理的管理制度,质疑校方管理“一刀切”。 三是认为宿管做法并无问题。有个别网民指出,宿管只 是遵守其本身职责,流程并无过错,因此被处理并不合理。四是关联其余事件认为校园门禁管理过严不合理。有网 民关联此前齐鲁工业大学长清校区宿舍火灾学生逃生须刷 脸一事,认为宿舍门禁系统过于严格存在安全风险。 五是认为我国大学管理应当更加自由化。有大量网民讲 五是认为我国大学管理应当更加自由化。有大量网民讲 述自身在大学期间,面对家人丧事等类似事件时也存在“请 假困难”现象,认为大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自主性,不能再 像小学中学等阶段一样严管。 研判分析: 婚丧嫁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学生因 家人危重,请假离校,本是情理之中。但校方因管理问题, 导致学生未能及时赶上飞机,暴露出校园管理僵化、管理人 员漠视学生合理情感等问题,这是本次舆情汹汹的主要原因。 ,涉事学生成 为本次舆论传播中的“强势方”。 校方及时对事件进行了调查,并给出相应通报,以及对 涉事人员的处理措施,有效回应了舆情关切,一定程度上避 免了舆情持续发酵。但该舆情后续也存在一个风险,在网传 的聊天截图,以及部分媒体的报道中,涉事学生和宿管都反 映存在学生下跪请求开门的情况,但校方通报中表示并未下 跪情况。在舆情发酵的过程中,官方回应的每一点内容都会 受到网民的审视,此类出现截然相反的“疑点”更容易引发0 魔豆 | 5 页 | 258.19 KB | 11 月前3
202503涉高校热点舆情........................................... 9 三、4 月风险研判及建议.....................................................................10 1. 4 月政策调整与执行风险仍存..............................................10 2. 高校毕业生就业话题或再掀波澜........................................10 3. 校园安全风险亟待关注....................................................... 11 4. 学生心理因素或诱发突发事件建议做好舆情应对预案.....11 5. 师德师风问题亟待重视....................... 生权益诉求(如健康安全、隐私保护、心理支持),被批“官 僚化冷漠”,危机应对中侧重“控评”而非“共情”,未建 立“情感-制度-法律”三层回应体系,导致师生、家校、 校社之间的信任纽带断裂。 三、4 月风险研判及建议 1. 4 月政策调整与执行风险仍存 4 月正值高校专项计划报名期,该计划旨在定向招收边 远、脱贫地区农村学生,但因户籍、学籍等条件限制,可能 引发公众对政策执行透明度和公平性的质疑。例如,政策实 施1000 魔豆 | 14 页 | 498.73 KB | 5 月前3
202504涉高校热点舆情12 2. 通报内容避重就轻,引发公众质疑....................................13 3. 忽视网络舆论监测,未能及时察觉风险............................13 三、5 月风险研判及建议.....................................................................13 1. 招生宣传、录取政策等审核标准或引发争议 关注度议题迅速引发社会热议,部分话题单日微博阅读量突 破 5000 万次。这一现象凸显了融媒体时代舆情发酵的复杂多 变性与不可控性,高校应加强对网络舆情监测和突发舆情的 预案处理,通过技术赋能、制度优化等方式进行舆情风险的 防控与教育生态的治理。 序号 事件 微博阅读量 1 中日友好医院肖飞、董袭莹事件 1.8 亿 2 北京理工大学男教授猥亵骚扰男硕士 6356.7w 3 4.7 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一审宣判 内科学习、泌尿外科规培,学术路径混乱,暴露“4+4”模 式在课程衔接与专业深度上的缺陷。 医疗体系:2024 年 7 月 5 日,肖飞、董袭莹在手术过程 中因与护士发生争执,二人擅自离开手术室 40 分钟,置麻 醉患者于风险中,此举违反《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 手术过程中主要术者必须全程在场的规定,但院方仅对肖飞 停职,未追究董袭莹责任,引发公众对特权庇护的质疑;肖 飞利用职务为董袭莹违规延长胸外科规培时间,并通过人脉1000 魔豆 | 16 页 | 585.77 KB | 5 月前3
重庆理工大学男性留学生混住女生宿舍事件的舆论风波认知,造成学校形象乃至整个教育系统公信力受损。综合研判 该事件事发全程,主要有以下风险点:1、公众质疑学校管理 能力。学校推进国际化建设,吸引国际学生到校就读无可厚非, 但该事件中学校以留学生宿舍“家具未到位”为由将其安排入 女生宿舍楼就住,证实学校在加快国际化建设中存在“重指标 轻管理”的问题,相关配套设施严重滞后。2、学生权益风险 问题被放大。“学校宿舍楼内男女学生混住”这一话题标签极80 魔豆 | 9 页 | 416.39 KB | 10 天前3
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方案提供技术支撑,负责校园 网信息监控。 各年级组长/班主任: 负责本年级/班级的舆情信息收 集和初步核实,做好学生及家长的直接沟通工作。 2.工作小组主要职责: (1)决策和启动应急响应。 (2)组织研判舆情发展趋势和影响范围。 (3)审定处置方案和信息发布口径。 (4)指挥、协调各成员开展具体处置工作。 (5)决定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三、舆情分级与应急响应 根据舆情的紧急程度、危害大小、影响范围和发展态势, 感话题;在本地网络平台形成热点,点击、评论量较高;已 引起部分家长和媒体的关注。 2.响应措施(Ⅲ级响应): (1)发现人立即报告工作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报副组 长、组长。 (2)启动应急响应,工作小组召开紧急会议,研判态 势。 (3)迅速查明事实真相,拟定统一回应口径。 (4)在 48 小时内,通过学校公众号、官网等官方平台 发布《情况说明》,坦诚回应关切。 (5)班主任通过班级群做好家长沟通安抚工作。 家长微信群、微博等平台。鼓励教职工发现舆情及时报告。 2.首接负责:任何教职工发现疑似负面舆情,均有义务 在第一时间向工作小组办公室或德育主任报告。 (二)研判与核实 1.工作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初步研判,并通知 涉事部门(如相关班级、处室)迅速核实事实。 2.根据核实结果和工作小组研判,确定舆情级别。 (三)处置与引导 1.速度第一:遵循“黄金 4 小时”原则,力争在第一时 间发布权威信息。 2.分类处置:0 魔豆 | 6 页 | 238.35 KB | 14 天前3
报考南京大学研究生因虐猫高分被刷舆情分析少。相关舆情在微博平台发酵过程中,多个话题登上微博 热搜榜单,具体情况见下图: 三、舆情反响胡锡进:现在互联网上对一个已经形成焦点的错误往 往态度非常严厉,追着喊打,这会导致对一个犯错者过度 和长期惩罚的风险。社会应该给他改正的机会,让这个年 轻人有出路和希望。 工人日报: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失德失范的事情时有 “ ” 发生,学校做出的相应处理,有的让人直呼 干得漂亮 , 有的引发了不小争议。如何宽严相济、实现更好的平衡, 四是认为徐某在参与虐猫行为过程中显示其时常登录境外社交网站,且其各类发言疑存在反人类倾向,质疑其 不适合报考核物理相关专业。 五是认为应当建立社会惩戒机制,对其进行惩戒,避 免此类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缺乏监管。四、研判分析 近年涉及虐待动物类舆情屡见不鲜,尤其是出现杰克 辣条利用网络科技传播虐猫视频等典型事件后,不论是出 于动物保护主义,还是对此类血腥手段感到反感,民众对 “ ” 此类 专业 虐猫的现象容忍度都已经无限降低,这也是本0 魔豆 | 6 页 | 967.00 KB | 1 年前3
共 30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