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来源: 新闻世界 作者:徐江 戴元溪等 导读 回顾 2009-2024 年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文献,梳 理现有研究脉络,对现有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影响作 用进行系统总结。通过 CiteSpace 知识图谱软件进行分析, 运用可视图系统展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发文量年限 分布、研究热点关键词和研究热点时间变迁趋势。研究发 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学科间的关联性有待加强、研究 的网民开始通过社交媒体和短视频接收信息、传递情绪和 表达诉求。突发事件发生后,常常伴随着网络舆情的急速 发酵和快速蔓延,对政府工作、社会稳定以及公众的正常 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提高多方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成为有待解决的重要 课题。基于中国知网(CNKI)所提供的文献,收集并整理了 2009 年至 2024 年国内学者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文 献资料,使用 CiteSpace 成果,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基础理 论、研究方法、影响作用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 总结,目的在于帮助学者更加了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 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国内网络舆情研究文献统计概述 (一)文献来源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中文文献选自中国知网(CNKI) 全文数据库。利用高级检索功能设置主题词为“网络舆情” AND“突发事件”OR 文献关键词为“网络舆情”AND“突0 魔豆 | 11 页 | 508.02 KB | 13 天前3
【清博】巴黎奥运会舆情风险预测产品,向政务部门、企业、媒体和高校客户提供个性化智库服务。2023 年交付各类研究成果逾 35 万份,近年累计百份材料得到重要领导批示, 参与数十起突发事件的会商,为政策制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方 面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我们不断扩展服务范围,除了常规的周期性分析、舆情突发事件快 报与复盘、重要节点与政策发布前的风险预判外,还提供舆情会商、舆 情案例库搭建、应对手册与口径库编撰等咨询服务,以及模拟真实事件 其次,赛事直播和内容转播将面临新的挑战,往届体育盛会发 生多起版权纠纷、观赛体验不佳等情况,各大视频平台被推上 舆论的风口浪尖;第三,考虑到当下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本 届奥运会无疑会受到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考验,需警惕 潜在突发事件和负面舆论。此外,各国运动员的个人言行也可 能成为舆论热点。 综上,本次巴黎奥运会的舆情风险既有延续性也有新的特 点。本文将结合往届奥运会舆情案例及本届奥运前夕各领域涉 奥运相关动向为基础,综合预判巴黎奥运会舆情风险。 中国运动 员的身上,裁判却视而不见;奥运体操男子个人全能跳马比赛 中,日本选手落地失误,中国选手肖若腾发挥稳健,但裁判却 给两人都打出同样分数,引发巨大争议。从年初到现在,国内 发生多起涉外突发事件,“苏州日本人遇袭事件”“吉林美籍 教师被刺伤事件”均引发集中讨论,国内舆论场民族主义思想 滑向极端。可以预见的是,如若此次巴黎奥运会再度出现涉我 争议判罚情况,极有可能演变为大规模舆论争端。0 魔豆 | 9 页 | 863.64 KB | 1 年前3
次生舆情的产生与应对又一波的“次生舆情”。 一、次生舆情的特征 关联性与偶然性。当原生事件进入公众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后,事件中不同 利益攸关方都有可能伴随着主体事件的变化而被牵连,从而成为次生舆情指向的 主体。舆情次生的偶然性、突发性背后又有其必然的现实逻辑。网络次生舆情并 非全是空穴来风,一些偶然的网络事件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热点,是因为它们集 中代表或反映了某些社会情绪或社会心理,比如官员贪腐问题之所以能演化出网 络次 题始终有参与讨论、发表 意见的热情。重要性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事件与人们 利益的相关程度和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力。一般情况下,社会公共性事件的重 要性高于公民的个人事件,突发事件的重要性高于进展缓慢的事件。娱乐性议题 是网民永恒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容易引爆网络次生舆情。互联网平台加速网络次生舆情的形成。相较于传统媒体,互联网平台可以在 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完成信息发布,呈现出链状、网状、树状的信息扩散图景。0 魔豆 | 3 页 | 154.38 KB | 11 天前3
正确看待与处理互联网上的民情与舆情这些问题是民众基于自身生活体验的自然表达,范围极为广泛,大到对国家宏观民生政策的探讨,小到社区内的环境卫 生、邻里纠纷等琐事。并非所有此类问题都会上升为舆情。 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备突发性特征,如突发的公共卫生 事件、重大安全事故;具有公共性属性,涉及众多民众的共 同利益,像教育资源分配、医疗保障体系改革;能够引发大 量民众关注与讨论,并且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较为一致的 倾向性意见 言进一步扩散。在信息发布过程中,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 性、通俗易懂性,以民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信息。同时,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权威人士参与舆情讨论,通过他 们的专业解读,引导民众理性看待问题。例如,在面对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舆情时,邀请医学专家对疫情防控措施、 病毒传播特点等进行科学讲解,缓解民众的恐慌情绪。此外, 还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倾听民众的意见与建 议,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引导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300 魔豆 | 6 页 | 200.11 KB | 2 月前3
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下)程度就会达到极致,容易触发集群行为。比如,有学者研究 Twitter 用户的情感极性与推文数量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发 现情感对网络舆情的变化具有影响。有学者通过分析网民主 流情感强度的突变特征来识别舆情爆发的关键时间窗口。而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情感因素会造成观点极化、网络戾气持续、公共信任缺失,进而引发不知情的恐慌、正义性的抱怨 以及怨恨和批评,导致矛盾重叠突现、问题复杂多元,破坏 力巨大。 2.网络舆情情感治理策略 情感治理路径可以渗透到所有治理路径中,通过情感认同、 情感偏好等方式为其他治理路径提供柔性疏导补偿;市场治 理路径的利益偏差可以由协同治理路径的公共价值属性予 以校准。实践场域方面,呈现为不同治理路径复合应用的特 征。比如,突发公共事件既需要技术治理路径的网络舆情监 测预警、法治治理路径的谣言治理、情感治理路径的公众情 绪疏导等多重干预,也离不开网络平台运营方的协同参与。 如果我们将网络舆情治理比作种树,那么可以说:法治0 魔豆 | 10 页 | 240.70 KB | 18 天前3
智能传播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结构优化与法治因应网络舆情突变风险激增 在智能传播时代,网络舆情突变现象频繁,极大增加了网络舆情治理的难度。其一,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 情突变。突发事件引发的舆情突变层出不穷,有学者指出,“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是一对相伴共生的循环体,二 者互为因果,并相互推波助澜”。突发事件背后的社会隐性风险是无处不在又变化莫测的,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 情必然带有突然性、多变性和不可预测性,这必然增加网络舆情突变的风险。其二,“黑天鹅”事件现象增加网络0 魔豆 | 9 页 | 608.07 KB | 3 月前3
【商务分享版】2024年上半年网络舆论观察产品,向政务部门、企业、媒体和高校客户提供个性化智库服务。2023 年交付各类研究成果逾 35 万份,近年累计百份材料得到重要领导批示, 参与数十起突发事件的会商,为政策制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方 面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我们不断扩展服务范围,除了常规的周期性分析、舆情突发事件快 报与复盘、重要节点与政策发布前的风险预判外,还提供舆情会商、舆 情案例库搭建、应对手册与口径库编撰等咨询服务,以及模拟真实事件0 魔豆 | 16 页 | 1.02 MB | 1 年前3
新时期下互联网“以舆扰法”现象研究报告的社会责任。政府应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力度,要求平台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 及时发现并删除违法违规信息,同时加大对平台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平台 依法依规运营。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针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相 关部门能够迅速介入、及时发声,有效引导舆论走向。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权威信 息,澄清事实真相,消除公众疑虑,维护社会稳定。 推动国际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网络舆论的跨国传播已成为常态。因此,0 魔豆 | 5 页 | 205.25 KB | 5 月前3
空间信息产业—国内之进展北京出台《北京市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等政策文件,发挥央企和头部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优化产 业空间布局。天津出台《天津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 等政策文件,提出积极建设卫星互联网系统整星生产线及新 一代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等。河北省出台《加快建设 数字河北行动方案(2023-2027 年)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提出 配合国家做好卫星互联网系统地面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国家 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北省分中心。300 魔豆 | 11 页 | 225.41 KB | 1 月前3
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应用蓝皮书(2025年)-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202507通过计算机视觉、行为识别等技术,对各类数据进行智能分析, 识别异常行为和安全隐患,实现对校园的全方位监控和实时响应, 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校园秩序。该系统不仅能够高效地捕捉到 各种安全事件,还可以通过联动响应机制,在突发情况发生时迅 速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处置潜在的安全问题。通过智能化手段, 校园安全智能监控有效减少了人工监控的压力,提升了应急响应 速度,优化了校园安全管理,保障了教育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目前 人脸识别技术与行为分析,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报告可疑人物、 异常行为或突发事件。当检测到异常时,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信 号,并启动相应的安全措施。此外,系统的实时数据分析功能帮 助管理者掌握校园的安全状况,及时预警和处理安全隐患。这一 智能化系统的部署大大提高了校园的安全管理效率,并有效降低 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确保了学校的稳定运行。55 校园安全智能监控系统在提升校园突发事件响应速度和整 体安全防控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实现对重点区域、关0 魔豆 | 79 页 | 796.78 KB | 3 月前3
共 10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