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费”之争:中美海洋贸易的新博弈“港口费”之争:中美海洋贸易的新博弈 事件回顾 近年来,随着中美关系在贸易、技术、安全等领域的 摩擦不断升级,一场围绕“船舶准入成本”的制度争夺正 在海洋领域展开。 2025 年 10 月 14 日,美国交通部与国土安全部联合宣 布了一项新的港口服务收费政策,要求所有在美国港口停 靠的外国商船,根据其船舶制造国与所有权结构,缴纳差 异化的港口费。政策重点针对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等国 的远洋货轮,其中对中国籍、中国建造或中国运营的船舶 收费幅度最高。同日,中国亦宣布对美国籍船舶启动“特 别港口服务费”反制措施。 此次“港口费”之争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近年来美方 对中国一系列经贸与科技遏制策略的延续。从对中国钢铁、 太阳能面板的调查到针对电动车、电池产业的“产能过剩论”,从鼓吹所谓“对等关税”到如今“特殊港口费”政 策,美国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的趋势已经从产业链 航运业可能出现新壁垒,即各国以国家安全为名,对特定 国家的船舶征收差别费用,从而破坏航运业长期形成的自 由竞争体系。国际海事组织的多边协调功能也会遭到削弱, 使航运治理从合作性监管转向对抗性征费。 最后,“港口费”之争揭示了全球化体系的危机。在 地缘政治竞争强化的当下,“安全优先”逐渐取代了合作 共赢,成为美西方重塑供应链布局的重要原则。 美国在国家安全框架下推动供应链“去风险化”和关 键产业回流,中国则以维护制度正当性与全球贸易规则稳0 魔豆 | 8 页 | 401.84 KB | 18 天前3
一次“自证”开启品牌信任重塑——小鹏机器人“真假之争”舆情分析一次“自证”开启品牌信任重塑——小鹏机 器人“真假之争”舆情分析 11 月 5 日,小鹏汽车在其 AI 科技日上发布了全新一代 人形机器人 IRON,该机器人凭借 178cm 身高、70kg 体重的 女性外形,以及高度拟人的“猫步”行走姿态,迅速引发全 球科技圈关注。IRON 拥有仿生脊椎、柔性皮肤和 22 个自由 度的灵巧手,其行走流畅度与协调性突破了行业既有水平, 却也因此被众多网友质疑为“真人套壳”或“AI0 魔豆 | 6 页 | 226.10 KB | 5 天前3
共 2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