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舆情的产生与应对交汇、叠加,导致原生舆情发生裂变和延伸。 网民的参与是次生舆情形成的基础。普通网民是次生舆情生成的主力军,网 络意见领袖的表达左右网民情绪,激发网络次生舆情。如果舆情事件刺激到了网 民的基础需求,将形成新的舆情高潮,加快原生舆情的演变速度。网民的群体心 理影响次生舆情形成。比如:逆反、宣泄心理;窥私、猎奇心理;跟风、从众心 理。 某些话题容易形成次生舆情的燃点。网民对重要议题始终有参与讨论、发表 意见的热情0 魔豆 | 3 页 | 154.38 KB | 12 天前3
重庆理工大学男性留学生混住女生宿舍事件的舆论风波该事件事发全程,主要有以下风险点:1、公众质疑学校管理 能力。学校推进国际化建设,吸引国际学生到校就读无可厚非, 但该事件中学校以留学生宿舍“家具未到位”为由将其安排入 女生宿舍楼就住,证实学校在加快国际化建设中存在“重指标 轻管理”的问题,相关配套设施严重滞后。2、学生权益风险 问题被放大。“学校宿舍楼内男女学生混住”这一话题标签极 易吸引舆论目光,首先将引发公众对女性学生群体性别安全能80 魔豆 | 9 页 | 416.39 KB | 11 天前3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因其传播起点的爆发性、演变过 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网络群体中的扩散性等特点,通常会在 短时间内裹挟公众情绪,随着这类情绪有序地转化为诉求, 会让社会和公众对此突发事件产生的诉求加快进入政策议 程,或推动对现存政策的修订和完善。集结、共识、抗争 及式微是“交互触发式”网络舆情发展的四个关键演变阶 段,受到交互时机、影响范围及作用强度的严格约束,可 以推动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议题。20160 魔豆 | 11 页 | 508.02 KB | 14 天前3
共 3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