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涉高校热点舆情元路由器............... 4 3. 师德师风类:上海交大博士生举报教授学术霸凌.................................6 4. 校园管理类:生理期请病假要脱裤子证明.............................................7 5. 学术犯罪与国家安全类:高校学者安排实习学生泄密...................... 4. 高校公信力受损,学术评价体系遭质疑...............................................11 三、6 月风险研判及建议.......................................................................................... 11 1. 毕业延期与学术争议引发师生矛盾升级.. .............................................12 2. 毕业季论文审核、学术不端、特权争议等舆情频发...........................12 3. 导师失德失范行为舆情敏感度高...........................................................12 4. 六月毕业季高校就业困境亟待关注1000 魔豆 | 16 页 | 584.34 KB | 5 月前3
马上评|清理“滥竽充数者”,为医者正名家卫健委组织的“最高级别医政调查”,公布了结果。 5 月 15 日晚间,国家卫健委通报了关于肖某引发舆情事 件调查处置进展情况。调查结果证实了肖某妻子相关举报的 真实性,也证实了之前众多网友对董某莹入学资格、学术论 文、规范培养等方面的严重质疑。 医者仁心,生死相托,所以我们国家对医生的入学、培 养、执业实施严格的准入、审核,高度重视医德医风建设, 就是为了真正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负责。 据国家卫 学分系伪造,不符合当年报考资格。 ——她在博士论文上造假。之前网友质疑其学术论文只 有三四十页,并且指导老师是骨科专家,论文方向却是妇科 影像学。国家卫健委的调查显示,其博士学位论文主体部分 与同年毕业的他人学位论文重复率超过 20%,存在抄袭剽窃 学术不端行为,情节严重。 ——她在科研论文上造假。之前网友质疑,学医短短几 年的她却跨多个医学学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多篇学术论 文,堪称医学界的“六边形战士”。国家卫健委的调查证明, 文,堪称医学界的“六边形战士”。国家卫健委的调查证明, 董某莹的学术论文有 3 篇属于不当署名、1 篇属于重复发表, 存在科研诚信问题。 主管部门的权威调查剥下了董某莹身上的“学霸”“学 医天才”的光环,让其一路造假、一路剽窃、一路学术不端 的事实大白于天下。这份调查结果是权威与严肃的,体现了 主管部门对医疗质量安全、医德医风建设的高度重视。 目前相关部门已经按程序撤销董某莹的毕业证书、学位 证书、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董某莹的“医学奇幻0 魔豆 | 3 页 | 106.70 KB | 5 月前3
本科生发表14篇SCI?“特权”泛滥背后社会情绪亟待关注篇,并获专利授权 3 项,其 学术成果被描述为“超越常规水平”。然而,随着媒体调查, 更多信息被披露出来:该学生参与的 14 项发明专利中,最 早申请时间为 2016 年,彼时其尚在读初中,且 14 项专利的 第一发明人均非本人,有知情人士表露,其合作发明人中的 重庆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某华系该学生父亲。与此同时,一 篇《关于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江学者刘某华等严重学术 不端问题的举报信》又在网上流传开来,使得事件更加复杂 不端问题的举报信》又在网上流传开来,使得事件更加复杂 化。 舆论聚焦三个核心争议点 学术成果时间线的合理性——一名本科生在四年甚至 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数量且质量不俗的 SCI 论文,是否符 合正常科研周期?是否存在“代笔”或“成果包装”等行为? 署名角色的合理性——该生在多篇论文中为第一作者 或通讯作者,公众质疑其是否具备主导研究的能力。尤其是 通讯作者身份通常意味着对研究全流程的统筹与指导,引发 对于 背景疑似与高校资源有关联性,引发“学术资源集中化”与 “背景优势”是否决定学术成果的质疑,有网友指出:“初 中生参与发明专利申请不符合常识,专利实际主导者可能是 其父。”相关评论直指学术不端,要求核查论文贡献度及专 利实际参与情况。 “特权”话题频繁引发质疑反映三方面深层社会情绪 从近期的协和 4+4 到此次重庆大学本科生 14 篇 SCI 论 文,公众对学术成果背后“资源不对等”和“过程不透明”0 魔豆 | 3 页 | 98.76 KB | 6 月前3
202504涉高校热点舆情........3 (一)典型案例分析........................................................................3 1. 学术不端、教育特权类:中日友好医院肖飞、董袭莹事件3 2. 师德师风类:北京理工大学男教授猥亵骚扰男硕士...........5 3. 学生行为类: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一审宣判............... 教育背景,引发对教育体系公平性的广泛质疑。此案不仅暴 露医生私德与医德的双重失守,更牵出医疗体系内特权渗透、 监管滞后的深层问题。同期,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常务副院长宫某被举报性骚扰、学术不端及挪用科研经费事 件也引发广泛关注。两起事件虽分属医疗与教育领域,但共 同指向权力滥用与制度漏洞:前者折射医疗行业对职业道德 的漠视与内部纠错机制的失灵,后者则凸显高校师德师风建 设的形式化与监督机制的缺失。 生、医护人员及公众的监督反馈渠道,通过匿名举报、双向 评价、第三方监督等方式,构建多元监督格局,共同维护行 业公信力与社会公平。2 一、涉高校主要热点舆情 2025 年 4 月,全国高校舆情主要集中于师德师风、校园 安全、学术管理三大类事件,其中师德师风类事件占比最高 (约 40%),其次是校园安全类(30%)和管理冲突类(20%)。 多起事件因涉及名校、师生关系、师德失范、校园安全等高 关注度议题迅速引发社会热议,部分话题单日微博阅读量突1000 魔豆 | 16 页 | 585.77 KB | 5 月前3
202503涉高校热点舆情月,高校舆情多维度交织,既聚焦传统议题, 又呈现新的挑战。春季开学季校园安全隐患增加,多地宿舍 消防、食品安全等问题爆发,引发舆论热议,高校舆情预警 与应急处理机制不足的短板再次显现。学术不端事件持续发 酵,复旦大学对论文抄袭博士后的退站处理引发热议,舆论 呼吁强化学术监督与透明评价体系,强调诚信是教育公信力 的核心支柱。 从舆情传播规律看,短视频、社交群组、校园论坛等自 媒体平台成为信息扩散的主要渠道,学生群体展现出更强烈 教授)的妻子携多名学生前往湖南农业大学女生宿舍楼,公 开控诉其丈夫与该校研究生罗某某存在婚外情,并展示两人 19 次开房记录、购买情趣用品的消费记录,同时指控罗某某 的学术成果(3 篇 SCI 论文)系林某代写,称其为“学术妲 己”。现场视频被学生拍摄后迅速扩散至社交平台,引发首 次舆情爆发。2025 年 3 月 28 日,校方初步回应,湖南文理3 学院宣布对林某停职停课,成立专项调查组,并删除其官网 旧照,进一步推动话题热度。 舆论观点:部分网友认为这只是单纯的个人道德出轨事 件;而另一部分网友坚信事件背后存在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 罗某本科期间发表的三篇一区 SCI 论文,在林某“代写指导” 的质疑下,有学术成果不正当获取的嫌疑,这已上升至学术 腐败的高度,对学术生态造成极大破坏;舆情发酵后,学校 迅速对林某作出停职停课处理。对此,部分网友认为学校处 理及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息舆论,但也有人觉得这只是初1000 魔豆 | 14 页 | 498.73 KB | 5 月前3
2025 年医疗卫生舆情宏观梳理与应对建议分的问题,与广大人民的美好向往存在现实矛盾和冲突。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医疗卫生系统累 计发生影响较大敏感舆情事件不少于 40 起,涵盖医院管 理与宣传、医风医德、医患矛盾、医疗事故、学术不端、 医疗腐败、政府监管以及网络暴力等 8 大类别。地域分布 以一二线城市、中东部较发达地区城市为主。从舆情处置 方式与结果来看,相对较多为内部非公开的人员处理与 赔钱封口,涉发达城市、大型知名医院或恶劣舆情舆情事 医疗事故 13 4 月丨“高潮针”爆火引发肖像维权 与监管争议 —— 多地 政府监管 14 5 月丨多篇妇科疾病论文出现男性 患者 有情况通报 有调查结论 多地 学术不端 15 5 月丨药企被曝行贿四川 37 家医院 有情况通报 有调查结论 四川 医疗腐败 16 5 月丨中药液里涉嫌添加安眠药 有情况通报 无调查结论 河北 内部管理 相伴相生;多重原因叠加耦合,舆情灾害呈指数升级。 15 12 9 8 7 5 2 2 0 2 4 6 8 10 12 14 16 内部管理 医疗事故 医风医德 医患矛盾 政府监管 网络谣言 学术不端 医疗腐败第10页/共17页 四、舆情形成原因 (一)根本原因:信任缺失。一是对医院管理信任的 缺失。青年医护在职业发展、病患指责等困境中缺少来自 医院的庇护与疏导,导致其丧失对体系的信任。二是医疗10 魔豆 | 17 页 | 571.25 KB | 2 月前3
医疗行业10月舆情热点分析(2025年)(一)警惕细节疏漏、执行空转与回应不妥引发舆情风险....... 18 (二)“双十一”营销活动可能引发信任反噬............................... 18 (三)科研数据与学术造假风险引发舆情危机...........................19 (四)持续关注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相关风险.......................19 (五)内部治理与违规举报风险可能引发舆情突发 大学 附属医院患者坠楼、成武县人民医院手术切除 10 岁男孩多 个消化器官等,显示医疗安全管理和沟通机制存在隐患。此 外,科研与作风问题如华西医院博士后伪造公章事件,也引 起社会对医院管理和学术规范的关注。总体来看,10 月舆情 呈现“单案热度高、群体关注广、话题敏感度强”的特点,公 众尤其关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透明度、医护权益和患者安 全等核心问题。以下为舆情黑榜 TOP10 及典型案例分析。 质、审核流程的具体说明。这种缺乏闭环与共情的回应,使 公众难以感知医院整改力度,进一步加深对医疗机构专业性、 责任心和公信力的质疑。 五、11 月风险建议 11 月既是“双十一”等电商促销高峰期,也是学术成果发 布密集期,同时进入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阶段,医疗机构—18— 在运营管理、服务供给、科研发布和内部治理等方面面临多 重挑战。此外,国家医保局启动对定点药店“阴阳价格”等 违规行为的专0 魔豆 | 23 页 | 1.06 MB | 17 天前3
处置校园舆情,不应止于“删帖”——学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10要10做”10 做” 来源: 郭务强 校园舆情是指教师、家长和学生针对各种校园和社会现象、问题所表 达的信念、态度、意见、情绪的总和。 通常涉及学生管理、学生身心安全、教师管理、不公平待遇、学校设 施建设、学术不端、性侵性骚扰、师生矛盾、高层人事变动、学生间 矛盾等。 当今网络时代,学校作为知识与思想的汇聚地,校园舆情应对工 作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学校处置校园舆情,不应止于“删帖”,0 魔豆 | 7 页 | 144.71 KB | 11 天前3
2025年8月涉高校热点舆情............5 3.暑期实习类:云南一学校医学生曾被送到电子厂实习........ 6 4.高校谣言类:网传北京大学一教授违规招生........................8 5.学术争议类:武汉大学教授论文接连引发争议....................9 6.校园管理类:山东师范大学开宿舍门要看 15 秒广告........ 12 7.校园管理类:大连科技学院停发教职工薪资 件表明,公众对于学术公平、教师伦理等议题仍然保持高度 敏感。这类事件虽未必造成直接损害,但其关涉价值观与教 育公信力,极易放大为对“学术生态”的整体质疑,舆情风 险高于一般管理矛盾。 此外,就业与实习类舆情开始显现苗头。医学生被安排 到电子厂实习、山东一大学生以“打暑期工”名义离校后身 陷柬埔寨园区等事件凸显大学生群体在就业领域面临的安 全和失权风险。 总体来看,性别平等、学术争议、就业等成为八月高校 1 7 月 26 日 武汉大学图书馆“性骚扰”事/ 网传香港浸会大学撤销杨某某 博士录取资格 校园管理/ 两性关系/ 网络谣言 11.9 亿 2 8 月 5 日 浙大一青年教师坠楼 科研学术 4618.5 万 3 7 月 2 日 大连一高校被曝全员停发工资 校园管理 2799.8 万 4 8 月 12 日 网传北京大学教授易继明违规 招生 网络谣言 2166 万 5 8 月 191000 魔豆 | 23 页 | 586.73 KB | 2 月前3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上级批准”折射的行政困境与治理危机年 7 月 25 日至今):法院一审判决驳回性 骚扰指控后,杨某某在社交平台公开表示“已美美保研”“将继续 举报阻止肖某某升学”,并曝光案件当事人隐私信息。此举触发 舆论强烈反弹,网民发起对其学术不端的举报,并向其升学单位 香港浸会大学发起投诉。同时,公众焦点转向武汉大学,要求其 基于司法判决撤销原处分。校长“需等上级”的回应,将舆情推向 新高点。(二)社会舆论的核心撕裂点 此次事件中10 魔豆 | 6 页 | 219.00 KB | 3 月前3
共 41 条
- 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