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15名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师德问题北邮 15 名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师德问题 舆情分析 4 月 9 日晚,北京邮电大学 15 位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郑 凤,存在师德师风问题。15 人联名举报称,郑老师情绪极其 不稳定,常常破口大骂,差遣实验室同学做了许多科研以外 的事情,如长期代取大量快递,替其开车接送朋友、家人, 去其家里打扫卫生;为其女儿做作业、接送上下学、在其女 儿参加重要考试时代为作弊。举报中还提到了郑老师强迫学 研究生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学校第一时间 关注到此事,具体调查情况如果有消息应该在网上对外发 布。 舆情传播趋势 4 月 9 日 北邮 15 名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郑凤存在师德师 风问题 4 月 10 日 北邮回应称已关注到此事,正在调查数据来源:百章舆情监测系统 数据范围:4 月 9 日 18 时至 4 月 10 日 13 时 热搜榜 周期内,热搜话题主要集中在北邮回应方面。如:#北 14 位;#北邮回应 15 名研究生 联名举报导师#话题登上今日头条热榜第 5 位、百度热搜榜 第 4 位。 网民观点 北邮 15 名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师德问题事件爆出后不 仅引起了学生群体的共鸣,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度思考,网民们一方面支持学生举办导师行 为,另一方面也喜欢学校和有关部门对该事件进行公平调 查。具体如下: 一是有许多网民表示对举报学生的支持,认为他们勇敢40 魔豆 | 6 页 | 404.63 KB | 1 年前3
从举报到处理 看人大如何“火速狙击”性骚扰反思的是,受害者为什么不愿意直接向高校举报?学校对学 术不端、师德失范,甚至违法犯罪行为,是否真的做到了“零 容忍”?从过往的信息来看,骚扰学生的往往是校领导、院 领导,“自己人”查“自己人”,究竟能不能做到不偏不倚? 极目新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仅是体现在学术上,更 是体现在生活中;不仅是在台前,更多是在日常;不仅是在 “看得见”的时候,更多是在“看不见”的时候。严惩师德败坏 者,就是清除害群之马,还象牙塔一片净土。 为她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并希望她能够得到公正 的处理和关怀。 二是有网民对涉事导师的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认为其 严重违反了师德师风,背离了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对于 这种性骚扰和强制猥亵的行为,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 理,以儆效尤。 三是有网民认为近年来我国学生举报导师事件频发,高 校应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的举报和处理机制,为 学生提供安全、便捷的举报渠道,并及时、公正地处理举报 事件。 四 五是有网民表示该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 热议,显示出公众对师德失范行为的敏感度和关注度不断提 高。这起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三、研判分析 近年来,学生实名举报导师学术不端、师德不正等事件 频发,引发公众对导师师风师德的质疑,此次人大女博士王迪实名举报导师性骚扰事件再次引发网民对师德师风建设 的不足、高校权力关系的失衡、学生维权渠道的不畅、校园6 魔豆 | 5 页 | 291.55 KB | 1 年前3
百章舆情观察:2025年秋季开学季网络舆情预警 学”叙事形成对冲 教育公平与区域 差异 特权干预招生与分班;城乡差距;师资与资源倾斜 招生宣传与师资 数据真实性 就业率造假;竞赛获奖“凑数”;名师资源夸大;被核验“打脸”导致品牌 受损 师德师风与家校 关系 猥亵性侵;体罚、变相体罚;群内不当言行;家长被摊派任务、打卡; 收礼红包;截图、录音素材流传杀伤力大 教材教辅与课程 内容 错漏字;配图不当;价值导向争议;减负与增负矛盾 宿舍后勤与生活 约占 35%,其中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和校园霸凌为主要触发 点。“教育收费与资源分配”类次之,约占 30%,涉及校服费、 餐费、课后服务费及招生公平等议题。此外,涉及“猥亵性侵” 在内的“师德师风”与“后勤服务”相关舆情占比各约 15%。 二是舆情事件地域分布情况。舆情热度与地区经济发展 水平、人口密度及新媒体渗透率呈正相关。东部沿海及中西 部省会城市是舆情高发区。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发生在偏远 构建“系统+人工”“线上+线下”的双轨监测机制。依托专 业舆情监测平台,对主流媒体、社交平台、短视频、教育垂 直论坛等实施 7×24 小时实时采集。关键词库需动态覆盖学 校名称、校园安全、教育收费、食堂品质、师德师风等核心 场景,确保教育相关敏感信息第一时间捕捉。同时,通过大 数据技术对声量、情感、传播层级进行聚类分析,识别潜在 热点和苗头性风险。 设立专职舆情巡查岗,每日对系统推送的预警信息及重100 魔豆 | 8 页 | 293.43 KB | 2 月前3
202507涉高校热点舆情AI 生 成色情照................................................................................... 12 6.师德师风类:网民公开举报中南大学教授谭某兵嫖娼...... 14 7. 网络谣言类:岭南师范辟谣“岭南师大留学生陪读”.... 15 (二) 主要问题.......................... 校企合作实习与学生权益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19—1— 前言 2025 年 7 月,高校领域舆情呈现多维度、高烈度爆发态 势,安全责任缺位、管理伦理争议、资源分配矛盾、师德失 范及舆论治理困境等问题交织叠加,暴露出高校治理体系在 快速社会变革中面临的系统性挑战。 本月高校舆情集中于四大重点矛盾:一是安全责任从 “纸面落实”到“实质落地”的鸿沟。东北大学 6 名学生于企业 名学生坠亡、上海交大校内冲突等安全事件引发 舆论高热关注;其次,校园管理问题引发的长尾效应较为明 显,如大连工业大学开除女同学一事舆情热度持续;青岛大 学一宿管疑因高温天气离世也在微博、抖音等平台持续引发 舆论关注。而师德师范、学术不端等话题热度也不低。以下 为 7 月高校部分典型舆情案例概览: 序号 时间 高校舆情热点事件 分类 热度 1 7 月 1 日 上海交大学生与校外人士起冲突 校园安全 7385.8 万1000 魔豆 | 22 页 | 552.94 KB | 3 月前3
舆评 教育惩戒:尊重当有度,底线不可失噬。在人 格尊重与秩序维护之间,教师角色正陷入某种“两难”。 因此,该事件的舆论焦点,不能仅停留在“个别教师行 为失范”,更应上升到“制度如何明确教育边界”的层面。一方面,要持续强化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培训,提升教师对教 育本质的认知,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深刻理解尊重学生 的重要性,掌握科学、合理、合法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 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 鼓励0 魔豆 | 3 页 | 231.76 KB | 5 月前3
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方案康成长的网络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二)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所有通过社交媒体(微信、微博、抖音等)、 论坛、新闻网站等网络平台传播的,涉及本校的各类舆情信 息,包括但不限于: 1.关于校园安全、师德师风、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等的 负面信息; 2.可能引发公众误解或损害学校形象的失实报道和谣 言; 3.涉及师生个人权益、可能引发网络炒作的敏感事件。 (三) 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学校党支部(或校务会)的统0 魔豆 | 6 页 | 238.35 KB | 14 天前3
老师在班级群里怒骂“都给老子滚”引热议二是涉事教师如果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应主动在合适的场合(如 班级群、家长会等)向学生和家长诚恳道歉,说明自己当时情绪失控的原因以及后续的改进措施,争取获得学生和家长的谅解。此外,教 师群体应以此为契机,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和情绪管理能力培训学习。 三是教育部门应引导媒体在报道事件时应遵循客观、真实、全面 的原则,不夸大、不歪曲事实。通过深入采访学校、教师、学生家长 等各方,呈现事件的全貌,引导公众理性看待这一事件,避免引发网0 魔豆 | 6 页 | 253.42 KB | 1 年前3
济南育英中学教师体罚事件的舆论风波批改作业”的行为,更是对学生的人格和心理造成双重伤害。2、 舆情高峰(9 月 19 日) 9 月 19 日晚,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就育英中学教 师体罚学生事件发布通报,称当事教师田某某在学生管理过 程中存在师德失范行为,在开学两周内,存在对学生林某某 体罚的不当行为,已对该教师作出记过处分并调离岗位,并 对学校领导给予诫勉,责成学校向学生家长赔礼道歉。舆论 爆发点:官方通报内容认定教师田某某存在体罚学生行为,80 魔豆 | 10 页 | 396.22 KB | 14 天前3
共 8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