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章舆情观察:从国安机关公布的教育领域间谍案件说起百章舆情观察:从国安机关公布的教育领域 间谍案件说起 近期,国家安全部披露的一起“某国驻华使馆外交官以 兼职名义拉拢研究生金某搜集敏感数据”的案件引舆论广泛 关注。在微博等社交平台,#境外间谍以求职等名义利诱青 年学生#、#警惕求职兼职中间谍圈套#等话题热度迅速攀升。 对于公众而言,这是一次国家安全意识的集中唤醒。但 对于我们教育领域舆情观察者而言,这更是一个标志性信号, 就是象牙 显性的情绪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焦虑。“孩子这么单纯, 怎么防?”“学校的安全教育够不够?”这些声音反映了社 会对加强校园安全、净化育人环境的强烈期待。 其次是成功进行“议程设置”。国家安全机关近年来主 动、透明地披露涉学案件,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议程设置”,有效唤醒了教育系统的警惕性。但挑战在于,如何避免因噎 废食,在强调安全的同时,不影响正常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对 外开放,考验着治理的智慧与平衡。 统性地加强媒介素养教育,让学生学会审视信息来源、识别 逻辑谬误、看穿情感操控,构建强大的“认知免疫系统”。 努力打通“舆情预警”与“安全响应”的联动机制。舆 情是现实的镜子。教育部门与安全机关应建立联动机制,对 网络上针对特定高校、特定学科、特定教师的异常舆情进行 深度研判。当发现有组织的抹黑攻击或话题引导时,不能仅 视为简单的网络纠纷,而要提升至认知战的高度进行分析, 及时发现并阻断渗透的苗头。0 魔豆 | 7 页 | 265.23 KB | 12 天前3
【清博】从人大回应看高校“举报类”师风师德舆情处置标准月 22 日 19 时许,@中国人民大学 在其微博账号公布 《情况通报》。不仅确认了“举报情况属实”,并立即给出开 除党籍、撤销职称、解除聘用关系的决定。“将问题线索依法 反映给有关机关”,不仅有效串联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的调 查,也进一步展示学校不包庇、不诡辩、依法处置的态度。其 快准狠的回应使舆论风向得到了转变,愤怒情绪进一步降低, 舆论热度也随之消退。图 2 七种情绪走势图(数据来源:清博智能) 够有效应对“学院自查”可能招致的质疑。而华农则先以学院 盖章、落款的说明发声,其间舆论波折与质疑不断,而后才上 升至学校层面的通报。 图 3 华中农业大学两次回应、北京邮电大学回应截图 三是违法犯罪行为有效连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本次事件 中,当事学生举报内容涉及性侵犯,因此海淀公安分局官方微 博@平安北京海淀 也跟进通报,表示已介入调查。有效避免了 此前发生在高校的骚扰、性侵犯事件中“事件反馈后一个月久0 魔豆 | 8 页 | 1.42 MB | 1 年前3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的三重舆情透视关于“学校处分大于法”的质疑,大量网络意见领袖和网民为 肖某某发声,考研名师汤家凤认为武汉大学应该撤销对肖同 学的处分并且道歉;澎湃新闻通过采访多名法学专家认为, 学校认定事实和司法机关不一致,应以司法机关为准;微博 话题#纠正偏差是对学生权益的基本尊重#获 1290.4 万次阅 读量和 3.1 万次互动量(截至 8 月 6 日 11:30),引起广泛共 鸣。 与处置结果的纠偏伴随出现的,是公众对校方处理校园0 魔豆 | 6 页 | 230.35 KB | 3 月前3
MCN黑手伸向校园,大学生签约被索26万天价赔偿机构起诉理由是“没履行合同、没直 播”。法院审理认为,在签合同前,MCN 多次承诺对方无需 直播,账号喜欢就做,不做就还给公司,现在却主张“拒绝 直播是违约行为”,索赔违约金没有依据。目前,法院已将 案件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时间走势图 数据显示,12 月 3 日,央视新闻在微博平台发布报道后, 迅速引发舆论关注。当日晚间,微博话题#网红公司盯上在 校大学生#登上微博热搜榜第 6 位,推动形成本次舆情的信 息数量峰值;120 魔豆 | 4 页 | 208.35 KB | 11 月前3
从举报到处理 看人大如何“火速狙击”性骚扰应履 行责任,落实措施,为个人免受性骚扰侵害提供保障。面对 仍有爆出的此类事件,强化防治性骚扰机制建设,十分必要 且关键。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杜洁:如果举报信息 属实,且经公安机关调查,涉事教师涉嫌构成强制猥亵妇女 罪的,或被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对其进行 政处罚,也可以根据教育部等相关规定,对其记过处分、取 消导师资格、撤销教师资格等,所在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也6 魔豆 | 5 页 | 291.55 KB | 1 年前3
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方案能引发现实聚集。 2.响应措施(Ⅱ级/I 级响应): (1)工作小组立即进入紧急状态,组长统一指挥。 (2)第一时间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寻求指导和 支持。 (3)全面核查事实,必要时联系公安机关介入。 (4)成立新闻发言人,统一信息出口。(5)根据事态发展,适时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权威信息, 或联系权威媒体进行正面引导。 (6)线上回应与线下处置紧密结合,确保校园安全稳 定。 四、应急处置流程0 魔豆 | 6 页 | 238.35 KB | 14 天前3
报考南京大学研究生因虐猫高分被刷舆情分析,其背后, “ ” 是大众对于 恶有恶报 的一种朴素情感。但这对于兰州大 学等舆论主体来说,则陷入舆情处置进退两难的难题,一方 面,该生在成绩上达到录取标准,且此前的虐猫行为也已 经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置;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相关法律的缺失导致无法以明确的手段对该生的虐猫行为进行惩罚, 但从公众的角度看,该生虐猫的残忍行为应当得到惩治, 在无法得到法律支持的惩罚情况下,从社会道德对该生进 “0 魔豆 | 6 页 | 967.00 KB | 1 年前3
202505涉高校热点舆情握的部分数据。李某已知 K 某所需数据属于涉密敏感数据, 但为了自己所谓的学术成果,将其学生张某派遣到该公司实 习,并私下要求张某按照 K 某要求,违规搜集、分析该公司 所掌握的敏感数据。国家安全机关及时介入,阻止了数据外 泄,避免了国家秘密安全风险。事件经国家安全部官方渠道 及多家主流媒体(如澎湃新闻、新闻晨报等)披露后,引发 公众对学术诚信、数据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广泛讨论,舆情热 度迅速攀升。 行内部整改,教育部或依据《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对李 某进行学术处分(如撤销职称、解聘)。校方应加强国家安 全与法治教育。高校应将国家安全和法治教育纳入常规教学 体系,开设专门课程或讲座,邀请国家安全机关人员进行案 例讲解,增强师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法律素养,让维护国家 安全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高校与企业要完善数据安全管理 制度。高校和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数 据安全法》,明确数据的分级分类管理,规范数据的使用、1000 魔豆 | 16 页 | 584.34 KB | 5 月前3
202510涉高校热点舆情安清华”发布《关于严禁违规报备、违规载客入校的警示通 报》,称近期学校发生多起校内人员违规报备、违规载客入 校的情况,部分人员参与“黑导”“黄牛”活动牟利,严重 扰乱校园秩序、影响校园安全。学校已联动公安机关,依法 依规依纪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理。通报的 4 起案例显示,参与 “黄牛”活动的既有教职工,也有学生。资料显示,清华大 学进校参观实行预约制,但作为国内顶尖大学,其参观预约 名额非常紧张;尤其在寒暑假、国庆中秋等假期节点,大量0 魔豆 | 16 页 | 495.30 KB | 20 天前3
202509涉高校热点舆情9 月 6 日(星期六)晚 17 时许,该校外国语学院 2023 级英 语 4 班罗某某同学在宿舍被室友发现无法叫醒,室友立即拨 打 120 急救电话,经医生检查,罗某某已无生命体征。经公 安机关调查,罗某某的死亡排除刑事案件可能,符合猝死。—14— 网传遗体已火化等信息不实。9 月下旬,网传广东培正学院 一名大一女生在校军训期间死亡,据疑似死者母亲的社交媒 体发声,该生 9 月 6 日入校报到,9500 魔豆 | 22 页 | 578.73 KB | 1 月前3
共 10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