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费”之争:中美海洋贸易的新博弈“港口费”之争:中美海洋贸易的新博弈 事件回顾 近年来,随着中美关系在贸易、技术、安全等领域的 摩擦不断升级,一场围绕“船舶准入成本”的制度争夺正 在海洋领域展开。 2025 年 10 月 14 日,美国交通部与国土安全部联合宣 布了一项新的港口服务收费政策,要求所有在美国港口停 靠的外国商船,根据其船舶制造国与所有权结构,缴纳差 异化的港口费。政策重点针对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等国 对手”以来,两国之间的矛盾早已超越经济层面的盈亏得 失,而延伸至国家总体实力和影响力层面。 美国通过对征费制度的工具性利用试图重塑海运准 入门槛,中国则通过反征费提升自身制度反抗力并增加与美谈判筹码。从更深层次看,此次博弈是中美在国际秩序 塑造力和影响力方面较量的缩影。 长期以来,美西方主张所谓“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 秩序,却闭口不提“谁制定规则、谁在规则中主动”的核 心问题,多次以生态、人权、发展问题对中国设限、发难。 定为应对策略。这种以安全为导向的政治逻辑与以效率为 导向的市场逻辑之间的张力,正在加剧国际公共产品供给 的不确定性,也正在加速全球化走向区域化、本土化与碎 片化。 总结 总体而言,“港口费”之争是中美博弈的新前沿,也 是国际经贸秩序分化的缩影。对美国而言,通过指责中国、 转嫁矛盾来弥补产业衰退的根源,只能获得短期政治红利, 无法真正提升竞争力。造船业的振兴需要长期技术积累与 产业政策支持,而0 魔豆 | 8 页 | 401.84 KB | 18 天前3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建动态平衡模型,从三维视角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 舆情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毕鹏、陈伟、丁小洲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基于传播动力学理论与演化博 弈理论,构建了 SIR 演化博弈模型,探索网络舆情从形成 到消亡的动态演化规律以及主体决策博弈演化过程。刘华 欣以“河北省遵化市职教中心欠薪”事件为例,研究地方 政府在网络空间中引导和调控网络舆情中的作用路径。 四、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影响的研究 (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公共政策的影响0 魔豆 | 11 页 | 508.02 KB | 12 天前3
7月男婴被2名女童杀害未立案引未成年人犯罪治理难题讨论图源:大风新闻 事件核心矛盾反映出公众情感诉求与法律刚性规定的 激烈碰撞。一边是受害家庭破碎后的无助呐喊,一边是“刑事 责任年龄线已无下调空间”的法律回应,舆情场中“情理”与 “法理”的博弈持续升温。 一、舆情发酵过程呈现从个案悲情到制度拷问的舆论演 进 事件舆情传播呈现清晰的三级扩散特征。初始阶段,网民聚焦个案悲情,事件细节刺痛公众神经。2024 年 7 月,9 岁的黎某盼与0 魔豆 | 5 页 | 468.81 KB | 7 天前3
共 3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