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的形成与管理网络舆情的形成与管理 编者按:提起网络舆情,大多数人都将其与网上负面信 息扎堆联系在一起,其实他是民众对某一现象和问题所表现 出的观点、态度、意见和情绪等,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 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理性的,也有感性的。不管怎么 样,他是政府了解民意、企业了解市场、个人了解大众的一 种重要渠道。本文作者试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网络舆情的本 质与规律,旨在为有关部门或个人提供一些参考帮助。 助。 1.网络舆情的多维本质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 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 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有的较强影 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传统观念中存在一种明显的认 知误区,即将网络舆情简单归类为危机公关的一部分或是传 播学的分支领域。这种简化视角不仅低估了网络舆情的复杂 性,也无法全面把握其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律。实际上,网络 性,也无法全面把握其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律。实际上,网络 舆情是一个融合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心理学、 法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 从政治学视角看,网络舆情体现了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互 动关系,是民众对公共问题和政府管理所表达的一种社会政 治态度和信念、价值观等等。这种表达往往影响着政策制定 和调整,成为现代民主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学角度 分析,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反映了社会结构、社会分层和社会矛盾的变化。经济学视角则关注网200 魔豆 | 10 页 | 305.67 KB | 2 月前3
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方案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方案 来源:汇法教育 黄建军 一、总则 (一) 目的 为快速、妥善地处置涉及本校的网络舆情,维护学校声 誉和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学生健 康成长的网络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二)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所有通过社交媒体(微信、微博、抖音等)、 论坛、新闻网站等网络平台传播的,涉及本校的各类舆情信 息,包括但不限于: 1.关于校园安全、师德师风、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等的 可能引发公众误解或损害学校形象的失实报道和谣 言; 3.涉及师生个人权益、可能引发网络炒作的敏感事件。 (三) 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学校党支部(或校务会)的统 一领导下,建立“谁主管、谁负责”的应急机制。 预防为主,及早介入:加强日常管理和网络巡查,力争 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将影响降到最低。 快速反应,有效疏导: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把握 舆情处置的“黄金时间”,主动发声,澄清事实,疏导情绪。实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成立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 作小组”)。 组长:党支部书记、校长(担任总指挥,对应急处置负 总责) 副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安全副校长 成员: 办公室主任:负责信息上传下达、对外联络和后勤保障。 德育主任/政教主任: 负责学生思想教育、行为管理, 与班主任协同开展工作。 教导主任:负责处置与教学事务相关的舆情。安全保卫负责人:负责校园安全事件的线下处置与调查。0 魔豆 | 6 页 | 238.35 KB | 14 天前3
企业网络舆情保护办法企业网络舆情保护办法 来源:网络舆情检测分析系统中心 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引发广泛的 关注和讨论。正面的舆情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品牌知 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而负面的舆情则可能 如同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引爆,便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甚至 危及企业的生存。 面对如此严峻的网络舆情形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舆情保护, 将其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 将其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 一、战略层面的舆情保护体系构建 企业舆情保护的首要任务是建立顶层设计框架。董事会应将舆 情风险管理纳入 ESG 战略指标,设立首席声誉官(CRO)岗位统筹跨 部门协作。在组织架构上,建议形成"品牌宣传部+法务部+IT 部门" 的三位一体响应小组,确保在舆情萌芽阶段即可启动多维度研判。 制度建设方面需要制定分级响应预案。根据舆情影响范围将风险划 分为四级:一般性讨 有效 避免资源错配。 员工舆情素养培训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二、技术驱动的智能舆情保护方案 在技术实施层面,部署专业的舆情监测平台-识微商情构成核心 支撑。该平台通过 AI 算法实现全网覆盖监测,不仅能实时追踪新闻 网站、社交媒体的显性讨论,更能挖掘贴吧、知识社区等隐蔽渠道 的潜在风险。其情感分析引擎可精准识别讽刺、隐喻等复杂语义, 将传统人工监测效率提升 30 倍以上。 数据0 魔豆 | 3 页 | 157.83 KB | 19 小时前3
全球地缘政治热点每周预测监测2025年8月22日每周预测监测:2025年8⽉22⽇ 2025年8⽉22⽇ / 阅读需1 分钟 本周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尔·泽连斯基及欧洲主要领导⼈ 举⾏会晤,以推进与俄罗斯的和平协议,与此同时,俄罗斯的袭击仍在乌克兰境内 持续。在印太地区,随着双边关系解冻,中国外交部⻓王毅前往印度进⾏贸易谈 判,⽽特朗普威胁将在未来⼀周内对半导体进⼝征收关税。在中东,以⾊列军队占 领了加沙城郊区,全 领了加沙城郊区,全⾯占领该城的⾏动已开始;伊朗则举⾏了⾃六⽉与以⾊列开战 以来的⾸次海军演习。 地缘政治热点 地缘政治热点监测研究世界各地主要地缘政治热点的前景。 1俄罗斯/乌克兰冲突 2.中东 3美国/中国/印度-太平洋地区 4其他热点1.乌克兰冲突 2.中东 3美国/中国/印度-太平洋地区 4其他热概括 8 ⽉ 18 ⽇ ,特朗普在⽩宫接待了泽连斯基和七位欧洲领导⼈ ,俄乌战争呈 现外交降级趋势。会晤结束后,特朗普表⽰0 魔豆 | 4 页 | 289.75 KB | 2 月前3
全球连通性每周预测监测2025年8月22日2025年8⽉22⽇ / 阅读需 1 分钟 每周预测监测:2025年8⽉22⽇ 本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尔·泽连斯基及欧洲主要领导⼈ 举⾏会晤,以推进与俄罗斯的和平协议,与此同时,俄罗斯的袭击仍在乌克兰境内 持续。在印太地区,随着双边关系解冻,中国外交部⻓王毅前往印度进⾏贸易谈 判,⽽特朗普威胁将在未来⼀周内对半导体进⼝征收关税。在中东,以⾊列军队占 领了加沙城郊区,全⾯0 魔豆 | 4 页 | 1.46 MB | 2 月前3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来源: 新闻世界 作者:徐江 戴元溪等 导读 回顾 2009-2024 年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文献,梳 理现有研究脉络,对现有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影响作 用进行系统总结。通过 CiteSpace 知识图谱软件进行分析, 运用可视图系统展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发文量年限 分布、研究热点关键词和研究热点时间变迁趋势。研究发 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学科间的关联性有待加强、研究 法间的有 效结合,实现定性和定量方法的优势互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53 次《中国互联网络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3 年 12 月,我国网民 规模已达 10.92 亿人,全国互联网普及率达 77.5%,网络视 频用户规模为 10.67 亿人,短视频用户规模为 10.53 亿人。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自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多 的网民开始通过社交媒体和短视频接收信息、传递情绪和 的网民开始通过社交媒体和短视频接收信息、传递情绪和 表达诉求。突发事件发生后,常常伴随着网络舆情的急速 发酵和快速蔓延,对政府工作、社会稳定以及公众的正常 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提高多方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成为有待解决的重要 课题。基于中国知网(CNKI)所提供的文献,收集并整理了 2009 年至 2024 年国内学者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文 献资料,使用 CiteSpace 知识图谱软件作为工具进行可视图0 魔豆 | 11 页 | 508.02 KB | 12 天前3
百章舆情观察:2025年秋季开学季网络舆情预警百章舆情观察:2025 年 9 月开学季 教育舆情风险梳理及应对建议 导语 2025 年暑期,教育系统舆情频仍、波澜不断,不仅持续 引发公众高度关注,更暴露出多个维度的深层治理挑战。高 等教育领域,新华社刊发评论《舆情应对“唯上不唯实”是一 种“向上甩锅”》,直指武汉大学在舆情回应中“向上推责、向 下失语”的问题,再次将个别高校治理能力推向舆论中心。而 在义务教育阶段,自媒体接连曝光多起敏感事件。从“分班操 遭拷问,管理漏洞频成舆情爆点。 与此同时,诸如“新校舍甲醛超标”“天价宿舍电费”“洗澡 大排长队”等“开学经典槽点”仍未见根本缓解,年复一年在社 交平台形成周期性热议,反映出部分校园民生问题仍未实现 闭环治理。 伴随 9 月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开学,新生报到、老生返校, 教学安排、校园秩序与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各类 校园管理与服务压力显著增加,教育系统正式进入舆情高风 险周期。这 险周期。这一阶段往往成为长期积累矛盾与结构性风险的集 中暴露期,舆情发生频率高、传播速度快、话题敏感性强。 基于近年来同期教育舆情的发生规律与典型案例,百章 舆情研究团队系统梳理 2025 年开学季教育领域主要舆情特征、高频风险议题及传播路径,特别关注如“猥亵性侵”“学生 非正常死亡”等高敏感、高危害议题的动向与处置逻辑,并据 此提出专业应对建议,旨在为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单位提供 舆情预判、风险管控与回应引导的决策参考。100 魔豆 | 8 页 | 293.43 KB | 2 月前3
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上)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上) 来源:杂志《秘书》 作者:赵萍丽 徐泱泱 作者简介:赵萍丽,博士,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 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徐泱泱,同济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家治理。 摘要:如何科学应对网络舆情风险、及时化解网络舆情 危机,是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落脚点。当前网络舆情 治理的理论路径主要有以下五种:法治思维下强调政府主导 情感视域下强调情感表达重塑和实践转向的情感治理路径。 网络舆情治理在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方式等方面发生 了颠覆性变化,出现范式转换,在实践中日益呈现出五种路 径多维耦合、动态嵌套的复杂图景。 关键词:网络舆情;理论路径;范式转换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应用,媒体格局、舆 论生态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媒体时代,网络空 间凭借其开放性、隐匿性和便捷性为广大用户提供了获取、 传播和反馈海量信息的渠道,逐渐成为公民意见表达、情感 宣泄和思维碰撞的重要场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 第 5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4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已接近 11.08 亿人,互联网普及 率达 78.6%。不断扩大的网民规模催生了全球最庞大、最复 杂的网络舆论场。 网络舆情是热点事件引发的网民社会政治态度、认知、 情绪、意见、观点的集合,既可能推动民主政治建设、促进0 魔豆 | 9 页 | 202.60 KB | 1 月前3
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下)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下) 来源:《秘书》杂志及微信号“mishuzazhi” 作者: 赵萍丽 徐泱泱 二、网络舆情治理的五大理论路径 (四)技术治理路径 技术治理路径强调依托信息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 预警、研判和应对。该治理路径以满足公众诉求和增进社会 和谐稳定为核心价值导向,以提高网络舆情治理成效为目标, 注重网络舆情治理的技术支持与保障、网络舆情风险治理的 清晰的并联型 样态,从而大幅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的协同性、精准性、民主 化。 1.数字时代的网络舆情风险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网络舆情经历由简单到复杂 的嬗变过程,其规模大、形态多、变化快、价值低的新特征, 以及网络暴力、网络水军、歪风邪气等网络舆情乱象,给数 字时代的网络舆情治理带来新的挑战。既有的回应治理路径 和法治治理路径无法有效覆盖网络舆情生命周期的各个阶 段,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治理失灵的状态。“大数据悖论” 度快,容易产生同 质化竞争;网络数据信息传递内耗大,容易造成信息失真和 数据安全问题。此外,大数据技术人才缺乏、网络舆情分析 算法简单、数据质量良莠不齐、数据孤岛与数据鸿沟等问题 尚待解决。网络舆情监测盲区导致算法所呈现的舆情与真实 的社情民意之间存在偏差,虚假新闻和信息茧房等问题也会 引致舆情误判的风险,隐私伦理、数据滥用、数据垄断等问 题还会带来网络信息管理的风险。 二是社会困0 魔豆 | 10 页 | 240.70 KB | 18 天前3
处置校园舆情,不应止于“删帖”——学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10要10做”郭务强:处置校园舆情,不应止于“删帖”——学校网络舆情危机应 对“10 要 10 做” 来源: 郭务强 校园舆情是指教师、家长和学生针对各种校园和社会现象、问题所表 达的信念、态度、意见、情绪的总和。 通常涉及学生管理、学生身心安全、教师管理、不公平待遇、学校设 施建设、学术不端、性侵性骚扰、师生矛盾、高层人事变动、学生间 矛盾等。 当今网络时代,学校作为知识与思想的汇聚地,校园舆情应对工 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学校处置校园舆情,不应止于“删帖”, 而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网络舆情挑战。 一要以理服人,做学习的“小能手” 想要在校园舆情中游刃有余,先得让自己成为知识的“海洋”。 深入学习,才能洞察秋毫,用道理说服人心。 脑袋里装满了知识,说话才有底气。 别忘了,新媒体的浪潮中,我们也要做个冲浪高手,掌握网络传播的 脉搏,提高舆情研判的敏锐度。 学习深入 学习深入,认识才会透彻,才能讲出令人信服的道理,应对舆情时才 能做到以理服人。 要加强理论武装,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熟悉新媒体,科学把握网络传播规律,不断提升舆情跟踪研判能力。 二要迎接挑战,做主动出击者 面对校园舆情,别怕,更别躲! 如果存在怕和躲的心态,就容易始终处于被动应付、消极应对的局面。 要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接触新媒体,主动联系,主动沟通,下好先手 棋,打好主动仗,正确引导舆论导向。0 魔豆 | 7 页 | 144.71 KB | 11 天前3
共 114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