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章舆情观察:2025年秋季开学季网络舆情预警设立专职舆情巡查岗,每日对系统推送的预警信息及重 点平台进行人工复核。巡查人员须具备较强的信息甄别和风 险研判能力,能够辨别信息的真实性与危害等级,尤其注意 加密表述、局部传播和线下外溢信号。此外,还应建立校内 信息员机制,通过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渠道收集线下动 态,设置实体与电子意见箱,形成舆情隐患早期发现的多点 触发网络。 (二)加强舆情预警与分析 建立舆情分级预警制度,依据声量爬坡速度、媒体介入 媒体介入 情况、话题敏感程度、关联人物身份等维度,设定蓝、黄、 橙、红四类预警级别,并明确相应的通报范围、响应时效和 处置权限。一旦触及阈值,系统自动推送预警提示,同步启 动预案会商流程。 每起预警事件需形成舆情研判单,内容应包括传播溯源、 核心争议点、情绪分布、关键人物和扩散风险评估。定期组织舆情分析会,联动校办、宣传、学工、后勤等部门及家长 代表,研判态势、拟定口径、明确回应节奏与责任分工,确 整改,并建立“整改-督查-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适时通过 适当形式向师生和家长通报整改成效,修复信任,塑造负责 任的学校形象。 总而言之,开学季是教育舆情的风险集中爆发期。唯有明确监测重点,构建覆盖“监测-预警-研判-回应-复盘”的全链 条防线,方能有效应对开学季的教育舆情,维护学校的良好 声誉和社会形象,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 环境。100 魔豆 | 8 页 | 293.43 KB | 2 月前3
从上海女生军训离世事件反思学生安全保障与军训意义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以 下简称“上交附中嘉定分校”)的一名 15 岁高一女生在东方绿 舟军训期间突然倒地昏迷,送医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当日上 海中心气象台于 11 时 53 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最高气温达 35.4℃。 女生于 8 月 11 日参加学校组织的全封闭军训,原定 15 日结束。14 日午饭后,女生参加合唱排练,返回训练场途中 突然蹲下昏迷,被教官抱至医务室。医务室采取吸氧措施, 32%。具体占比情况如下: 信息属性图 二、舆论观点 (一)对事件感到痛心,关注高温下高强度训练是否合 理。 多数网民对“15 岁优秀女生突然离世”表示悲痛,质疑高 温黄色预警下仍坚持室外队列训练是否合理。认为军训应综合考虑环境和学生状态,进行合理适当的训练。抖音网民留 言“不理解为什么每年军训都要挑最热的时候,那个温度是个 人都吃不消”。 (二)关注孩子死因和各方责任分配问题 理性审视。 目前教育部门虽对军训“安全第一”有原则性要求,但缺 乏“高温预警下训练调整”的具体标准(如不同预警级别对应 的训练时长、休息频次),导致学校与营地在执行时“凭经验 判断”。校方应明确不同预警级别下的训练调整标准(如黄色 预警:单次户外训练不超过 1.5 小时,每 30 分钟休息 1 次;橙色预警:暂停户外训练,转为室内课程),同时要求学校 在军训前开展“健康状况筛查”,为体质较弱或有基础疾病的50 魔豆 | 6 页 | 415.14 KB | 2 月前3
百章舆情观察:无差别伤人等社会恶性事件的舆情分析 深度剖析舆情演变脉络,更能主动挖掘潜在风险点,助力用 户提前预判、从容应对。与此同时,头条、抖音、腾讯、小 红书等大型社交媒体平台,也充分发挥自身算法优势,对平 台内热点话题、敏感信息进行动态筛查,一方面及时向政府 相关部门推送预警信息,另一方面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规 处置各类负面舆情内容,形成了多方协同的舆情防控格局。 (二)舆情处置措施与社会效果 一是官方能及时进行信息发布与权威回应。在事件发生 后,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事件基 (一)加强社会舆情监测与预警 一是加强和完善舆情监测体系。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完善 舆情监测体系,加大对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监 测的精准度和全面性。不仅要关注传统媒体和主流社交平台,还要对新兴媒体、社区圈群等进行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各类 社会恶性事件相关舆情线索。 二是提高突发舆情预警能力。建立科学的舆情预警机制, 根据舆情热度、传播速度、情感倾向等指标设定不同预警级 别。当监测到可能引发重大舆情的事件时,能够及时向相关 别。当监测到可能引发重大舆情的事件时,能够及时向相关 部门发出预警,为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争取时间。例如,在某 地区出现多起矛盾纠纷激化事件苗头时,通过舆情监测系统 及时预警,相关部门可提前介入调解,避免事件升级引发更 大舆情。 (二)优化舆情处置流程 一是及时准确发布信息。事件发生后,地方政府应在第 一时间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渠 道,发布准确、全面的信息,包括事件基本情况、处置进展、0 魔豆 | 10 页 | 212.63 KB | 2 月前3
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方案一般舆情(蓝色预警) 1.特征:内容指向具体且微小的问题,事实比较清晰; 传播范围小,主要在校内家长群、本地论坛等;社会关注度 低。 2.响应措施(Ⅳ级响应): (1)涉事部门(如班主任、相关处室)第一时间核实 情况。 (2)德育处或办公室指导涉事部门,通过班级群、电 话等方式向直接相关方进行解释说明。 (3)工作小组办公室关注动态,防止发酵。(二) 较大舆情(黄色预警) 1.特 (3)迅速查明事实真相,拟定统一回应口径。 (4)在 48 小时内,通过学校公众号、官网等官方平台 发布《情况说明》,坦诚回应关切。 (5)班主任通过班级群做好家长沟通安抚工作。 (三) 重大舆情(橙色/红色预警) 1.特征:内容涉及重大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严重师 德失范、违法犯罪等;在微博、抖音等全国性平台广泛传播, 形成舆论风暴;主流媒体介入报道;严重损害学校形象,可 能引发现实聚集。 2.响应措施(Ⅱ级/I0 魔豆 | 6 页 | 238.35 KB | 14 天前3
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下)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下) 来源:《秘书》杂志及微信号“mishuzazhi” 作者: 赵萍丽 徐泱泱 二、网络舆情治理的五大理论路径 (四)技术治理路径 技术治理路径强调依托信息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 预警、研判和应对。该治理路径以满足公众诉求和增进社会 和谐稳定为核心价值导向,以提高网络舆情治理成效为目标, 注重网络舆情治理的技术支持与保障、网络舆情风险治理的 非人格化和标准化,以及多元主体的实质性参与。其治理方 。 2.网络舆情技术治理策略 针对网络舆情治理技术性偏向的内生风险及其所诱发 的次生风险,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第一,基于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将技术分别嵌入网络 舆情潜伏期的监测和预警、网络舆情爆发期的回应与引导、 网络舆情恢复期的协调与修复等阶段。 第二,革新网络舆情治理理念与思维。贯彻“群众至上” 的宗旨,提升网民的素养、主观判断力和数据理性思维能力, 帮助其深刻理解“为谁治理”和“如何治理”,并制定网络 情感偏好等方式为其他治理路径提供柔性疏导补偿;市场治 理路径的利益偏差可以由协同治理路径的公共价值属性予 以校准。实践场域方面,呈现为不同治理路径复合应用的特 征。比如,突发公共事件既需要技术治理路径的网络舆情监 测预警、法治治理路径的谣言治理、情感治理路径的公众情 绪疏导等多重干预,也离不开网络平台运营方的协同参与。 如果我们将网络舆情治理比作种树,那么可以说:法治 治理路径和市场治理路径就是枝干,它们共同决定了网络舆0 魔豆 | 10 页 | 240.70 KB | 18 天前3
新华社视评“舆情应对唯上不唯实是一种向上甩锅”的现实背景与警示意义日,时任浙江省省长郑栅洁在视察杭 州地铁防汛工作时强调“遇到突发状况不能层层等命令, 要有第一时间的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灾害前后,郑州市气象局连续 发布了 5 次暴雨红色预警,建议市民停止集会、停课、停 业,但郑州市市委市政府未能足够重视气象预警,未采纳第9页/共14页 气象局建议。在灾害发生舆情应对过程中,亦未及时有效 回应舆论关切,未有效重视舆情管理、引导舆论走向。 国务院灾害调查组于 二是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区县(市)党委政府未能有效发挥 统一领导作用;三是贯彻中央关于应急管理体制改革部 署不坚决不到位;四是发展理念存在偏差,城市建设“重 面子、轻里子”;五是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薄弱,预警与 响应联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突出;六是干部群众应急能 力和防灾避险自救知识严重不足。第10页/共14页 四、舆论观点 (一)对武汉大学及其校长的公开“处刑” (约 60%)。 句句没提武大校长,句句都在点武大校长500 魔豆 | 14 页 | 750.45 KB | 2 月前3
企业网络舆情保护办法制度建设方面需要制定分级响应预案。根据舆情影响范围将风险划 分为四级:一般性讨论(日传播量<1000)、潜在危机(跨平台传 播)、重大危机(主流媒体介入)、灾难性事件(国际关注)。针对不 同等级设定差异化的处置流程,例如在二级预警时即启动法律合规 审查,在三级响应中协调第三方专家发声。这种阶梯式管理能有效 避免资源错配。 员工舆情素养培训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二、技术驱动的智能舆情保护方案 在技术实施层面,部署专业的舆情监测平台-识微商情构成核心0 魔豆 | 3 页 | 157.83 KB | 19 小时前3
医保监管如何斩断“监守自盗”的黑手舆论普遍认为,守护好“救命钱”需要多管齐下: 强化技术监管:进一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提升智能监控的灵敏度和精准度,让异常数据无所遁形。例 如对雷同的图像、报告、病历等进行技术性监控和预警。 完善制度设计:持续健全并严格落实如医保支付资格管 理制度等,同时考虑对再犯累犯者实施更严格的行业禁入。 加强部门协作:医保、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需加强 协作,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形成打击合力。0 魔豆 | 4 页 | 241.25 KB | 2 月前3
罗永浩与西贝“预制菜”风波 一场舆情应对的教科书级反面案例回避问题,真诚沟通还要求企业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罗 永浩所谓的“我不反对预制菜,我的终极诉求只是让消费者获 得知情权”得到广泛认同。三是健全危机管理机制,提升应 对危机韧性。通过建立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制定针对性的 危机预案、构建快速响应机制、建立内部协调机制,将舆情 危机转化为改进契机。0 魔豆 | 3 页 | 147.88 KB | 2 月前3
官方迅速介入西安女孩寒穿拖鞋捡食,舆论不满在于何处?满,当地部门的快速处置虽暂时解决了女孩的生存学习问题, 但“舆情倒逼行动”的模式难以从根本上守护所有困境儿童。 社会期待相关部门摆脱“舆情依赖症”,建立前置性、常态 化的儿童权益保护机制,让监护监督、预警干预、救助安置的链条环环相扣,真正实现对困境儿童的“早发现、早干预、 早帮扶”。 今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 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按照保障基本、优化服0 魔豆 | 4 页 | 128.54 KB | 3 天前3
共 37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