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特朗普持续升温的“禁毒战争”意欲何为?近两个月来,美国特朗普政府集结了几十年来最大规 模的军事部署在加勒比地区,以“打击毒品走私船只”为 名,展示出极为强硬的姿态。B-52 轰炸机、“福特”号航 空母舰等极具分量的海空力量纷纷亮相,而在官方表述中, 这些海空力量的任务是截击被美国政府认定为“毒品”或 “毒品恐怖分子”的船只与航行路线。 事实上,加勒比地区并非对美毒品贩运的主要通道。 特朗普政府在加勒比地区以“禁毒战争”为旗号大举出动, 际、国内和特朗普个人三个层面分析特朗普政府在加勒比 开展禁毒战争的深层原因。 一、国际因素 (一)维持和巩固美国在加勒比海的战略利益 受到其“门罗主义”的对外政策传统影响,美国长期 以来视加勒比海地区为其“后院”之一,是其地缘战略秩 序的重要组成。加勒比海地处美洲大陆东侧,紧邻美国本 土东南沿海,是美国安全圈的“外缘”之一。 美国政府长期将这一带视为其“第三边界”——即继 加 将注意力转回这一地区。 故此,有分析指出,美国在加勒比海展开的舰队部署 并不仅仅是打击贩毒活动,而更可能是“恢复”美国在该 区域的传统势力格局,是“传统势力范围”逻辑的回归。 图片来源:网络(二)对委内瑞拉政府施压 在此次“禁毒战争”中,委内瑞拉成为美国乃至全球 关注的焦点。尽管美国频以委内瑞拉的毒品贩运为重点口 径,但实际数据显示,委内瑞拉并非美国输入毒品的主通 道。 这就意味着,美国在该区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更像是0 魔豆 | 10 页 | 373.44 KB | 10 天前3
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下)共同体、网络信息治理体系和网络舆情大数据监管体系。通 过技术创新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媒体融合互通机制、网 络民意对话表达机制等。 第四,加强数据、信息和政策之间的协同。整合各部门 大数据信息资源,以打破政策壁垒和信息壁垒。政府不仅要 制定科学的大数据赋能网络舆情治理的宏观战略,搭建具体 的沟通协作政策框架,还要进一步完善大数据赋能社会网络 舆情治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建立健全官方网络舆情信息发 布机制,以及时回应民众关切。 第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培养大数据、人工智能、区 块链等信息技术方面的精英人才,搭建大数据分析、处理与 人才信息对接平台,出台支持优秀科技人才就业创业的相关 政策。 (五)情感治理路径情感治理路径强调关注互联网场域中政府、媒体、网民 等行为主体的情感表达。网络舆情兼具信息和情感双重属性, 呈现出网民更容易被情感裹挟的“弱信息-强情绪”的倾向。 该治理路径通过动员、扩散及耦合网络舆情参与主体的情感, 保证网络 代的集体记忆,塑造统一的价值观和认同基础,重塑情感主 导下的网络社会理性行为。 如何以情感为突破口,厘清网络舆情行为主体及其之间 的关系并有效治理网络舆情?学者们对此提出了三方面的 策略。第一,政府的治理逻辑要从把握和控制网络舆情信息 向关注情感流动和网络舆情走向转变,对话地位要从主导向 协同转变,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第二,网络媒体要坚 守底线,兼顾网民的情感审美与商业利益,创新技术驱动情0 魔豆 | 10 页 | 240.70 KB | 18 天前3
特朗普军事打击“贩毒船只”行动对中国大陆应对台独的启示特朗普军事打击“贩毒船只”行动对中国大陆 应对台独的启示 引言 2025 年,特朗普政府以“打击贩毒”为名,多次对委内瑞 拉、哥伦比亚等国周边海域的船只实施军事打击,引发国际社会 对法理、道义及实际后果的广泛争议。此类行动暴露了美国单边 主义外交的深层逻辑,也为我应对台独分裂活动提供了参照样本。 本文将从法理依据、国际舆论、实际效果三个维度分析特朗普行 动的争议性,并探讨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与军事威慑结合,构建对 (一)法理依据的模糊性与越权风险 特朗普政府宣称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和《反恐怖主 义法》授权军事行动,但国际法专家指出,此类国内法无法直接 赋予对外国船只的武力打击权。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 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的外国船只仅享有经济管辖权,而公海上的 军事行动需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第 51 条规定的“自卫权” 或安理会授权。特朗普政府未获得安理会决议,且未证明目标船 只构成 与美国基于利益扩张的军事干预不同,中国大陆对台行动具 有深厚的历史正义性。台湾自 1945 年光复以来,始终是中国领 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联合国 第 2758 号决议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中国在联合国的 唯一合法地位”,彻底否定了“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谬 论。中国大陆的军事威慑旨在遏制分裂、维护统一,符合 14 亿 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也契合国际社会对主权平等的尊重。0 魔豆 | 6 页 | 186.53 KB | 25 天前3
云南“野人小孩”事件:官方的“无奈”背后,还有更多该做的事所衣不蔽体、以动物般姿态行动,本身就突破了社会的基本 道德与法律底线。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监护 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忽视对未成年人的照护与教育。 所谓“教育方式不同”,并不能成为掩盖虐待与忽视的借口。 政府需要在“尊重家庭教育权”与“保障儿童成长权”之间找到 更有力的平衡点。 三、面对舆情,官方还能做得更多 从“劝导”到“干预”:保障儿童权益需要更硬的手段。从 目前的处理来看,工作组的主要措施是“现场劝导”,要求家 理专家 或公益组织参与,增强公众信任感。只有把通报变成行动, 把回应变成修复,舆情才能真正平息。面对类似事件,政府 要学会“以公开稳信任、以专业稳舆情、以结果稳民心”。 从“属地”到“协作”:补齐跨省监管的空白。此案的另一 难点在于流动性。孩子与家人长期跨省迁徙,使地方政府和 社区难以建立持续跟踪机制。类似问题在流动人口家庭中并 不罕见。应当建立跨省儿童保护协作机制,由公安、民政、 从“事件”到“教育”:用个案推动社会反思。“野人小孩” 事件不仅仅是个案,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公众对儿童教育 与家庭权力边界的模糊认知。很多家长以“另类教育”为名, 实则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与人格尊严。政府和社会组织可 以借此契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和公众宣传,推动儿童权益 保护从法律走向社会共识。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服从”, 而是帮助他们“成长”。 “野人小孩”的身影让人心痛。他也许不懂网络0 魔豆 | 4 页 | 188.25 KB | 28 天前3
“港口费”之争:中美海洋贸易的新博弈衰退,二战后被日韩等国赶超,进入 21 世纪后又被中国 显著超越。如今,美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中不足 1%, 产能效率仅为中韩等国的 25%,这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 典型写照。 为此,无论是拜登政府提出的《重建更好未来法案》 还是特朗普政府主张的“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均强调 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行政壁垒来重振国内制造业, 解决其国内日益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此次港口费的出台依然是这一逻辑的延续:通过对外 纽中的优势地位让美国倍感压力。 通过征收特殊港口服务费,美国试图削弱中国企业在 北美航线的竞争力,迫使部分贸易流向美欧盟友控制的航 线与港口,实质仍是“供应链去中国化”的操作。 三是霸权思维的外溢。自特朗普政府提出“经济安全 即国家安全”以来,美国两党在遏制中国问题上形成共识, 对泛化国家安全的做法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此次政策的叙事逻辑沿用了此前“产能过剩论”“对 等竞争论”的惯用框架,将中国在全球市场的成功视作“不0 魔豆 | 8 页 | 401.84 KB | 18 天前3
推进现房销售制:楼市回归居住本质的制度变革引发了持续的舆情动荡,甚至引发线下的群体矛盾,给社会 稳定带来潜在风险;与此同时,“烂尾楼”风险带来的民生 压力也让“保交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目标也一度成 为全国多地地方政府的重中之重,给地方政府执政带来压力 与挑战。 而烂尾楼的风险根源就在于预售制下资金监管漏洞,购 房者“先交钱后收房”的模式使其权益缺乏有效保障,一旦 出现房地产资金断裂、项目失控的情况,便会引发信任崩塌,0 魔豆 | 5 页 | 332.44 KB | 14 天前3
云南“赤裸小孩”事件通报究竟做对了什么?行动不 仅快且实:14 名专业人员组成陪护团队全程跟进,医疗、公 安、民政等多部门分工协作,从身心健康评估到违法犯罪排查,每一项工作都落地有声。这种“闻令即动、闭环处置” 的作风,让公众看到了政府解决问题的诚意与能力。 靶心准、回应全,把“公众关切”摆上台面 好的通报从不是自说自话,而是精准对接公众需求。这 份通报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网络热议的七大焦点一一拆解、 逐个回应,像剥洋葱一样把事实讲透。 声,引导家长反思监护责任。 更可贵的是,它不回避工作的开放性——明确告知“将 建立健康档案持续跟踪”,主动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监督”, 展现了“不遮不掩、接受监督”的底气。这种透明不仅化解了矛盾,更搭建起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桥梁,让“共同守护未 成年人成长”成为社会共识。 从效率到精度,从理性到温度,这份通报的成功之处在 于:它始终记得,政务通报的本质是与公众的对话。面对舆 情,与其沉默拖延,不如坦诚回应;与其模糊其词,不如摆0 魔豆 | 6 页 | 247.77 KB | 6 天前3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10.53 亿人。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自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多 的网民开始通过社交媒体和短视频接收信息、传递情绪和 表达诉求。突发事件发生后,常常伴随着网络舆情的急速 发酵和快速蔓延,对政府工作、社会稳定以及公众的正常 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提高多方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成为有待解决的重要 课题。基于中国知网(CNKI)所提供的文献,收集并整理了 价 鱼”事件进行分析,研究信息的碎片化传播对网络舆情的 正面和负面影响。徐占品通过分析“7·19”河北特大暴雨 洪涝灾害的舆情发展脉络以及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网民更 关注哪些问题,研究发现存在政府部门权威信息发布较为 滞后、对公众关切的研判存在失误以及有关部门舆论引导 手段单一等问题。 在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预警和研判的研究中,定 量研究方法是较为常用的。学者们多基于各自领域的学科 基于传播动力学理论与演化博 弈理论,构建了 SIR 演化博弈模型,探索网络舆情从形成 到消亡的动态演化规律以及主体决策博弈演化过程。刘华 欣以“河北省遵化市职教中心欠薪”事件为例,研究地方 政府在网络空间中引导和调控网络舆情中的作用路径。 四、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影响的研究 (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因其传播起点的爆发性、演变过 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网络群体中的扩散性等特点,通常会在0 魔豆 | 11 页 | 508.02 KB | 12 天前3
济南育英中学教师体罚事件的舆论风波2025 年 9 月初,有学生家长在网络发布视频称济南市 市中区育英中学教师田某某对其儿子进行包括批评、罚站、 扇耳光、趴地下捡桌牌等体罚行为,引发舆论大范围关注。 9 月 18 日晚,济南市市中区政府网站发布情况通报,称当地 教育和体育局在事发后立即成立调查组进行深入调查,查明 涉事教师田某某存在对学生林某某存在体罚等不当行为,对 田某某给予记过并调离工作岗位的处分。引发话题热度到达 高峰。9 转发济南市市中区育英中学一学生家长称自家孩子在学校 被班主任田某某体罚虐待视频,但视频内容仅为家长自述, 因缺乏现场证据,未引发大范围关注,至 9 月 18 日 9 月 18 日晚,济南市市中区政府网站发布情况通报称:经市中区教 育和体育局调查核实,育英中学一年级班主任田某某因在班 级管理中对学生存在不当行为,对其作出记过处分并调离工 作岗位。随即引发舆论聚焦,19 日全网相关信息量达 227980 魔豆 | 10 页 | 396.22 KB | 14 天前3
次生舆情的产生与应对迅速凝结,形成新的舆情。另一方面,原生舆情的裂变过程被加速,次生舆情纷 至沓来。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次生舆情?首先,要回应公众关切,对于涉及群众切身 利益的事件,特别是涉及老百姓生命、财产及安全的事件,政府部门要尽量披露、 不要掩盖事实。其次,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倡导网民运用正确的网络话语权维 护公众利益。提高网民媒介素养,实现网络空间自我净化,营造良好的自媒体舆 情环境。再次,压实网站平台主体0 魔豆 | 3 页 | 154.38 KB | 11 天前3
共 13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