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校园舆情,不应止于“删帖”——学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10要10做”郭务强:处置校园舆情,不应止于“删帖”——学校网络舆情危机应 对“10 要 10 做” 来源: 郭务强 校园舆情是指教师、家长和学生针对各种校园和社会现象、问题所表 达的信念、态度、意见、情绪的总和。 通常涉及学生管理、学生身心安全、教师管理、不公平待遇、学校设 施建设、学术不端、性侵性骚扰、师生矛盾、高层人事变动、学生间 矛盾等。 当今网络时代,学校作为知识与思想的汇聚地,校园舆情应对工 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学校处置校园舆情,不应止于“删帖”, 而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网络舆情挑战。 一要以理服人,做学习的“小能手” 想要在校园舆情中游刃有余,先得让自己成为知识的“海洋”。 深入学习,才能洞察秋毫,用道理说服人心。 脑袋里装满了知识,说话才有底气。 别忘了,新媒体的浪潮中,我们也要做个冲浪高手,掌握网络传播的 脉搏,提高舆情研判的敏锐度。0 魔豆 | 7 页 | 144.71 KB | 11 天前3
202510涉高校热点舆情此外,江西新余学院保安殴打流浪狗、云南大学剧组撞 死校园流浪猫、滨州职业学院学生感染诺如病毒等事件密集 发生,引发公众对校园安全与管理责任的强烈质疑。部分高 校采取“快速处分、公开通报”的止损策略,虽能短期平息—2— 争议,但也被质疑为“过度反应”或“形式化回应”,折射 出高校危机处置机制仍偏被动与单一。 一、涉高校主要热点舆情 10 月,高校舆情主要集中在校园安全、校园基础设施、 还有观点认 为,近年来舆论在流浪猫狗的话题上价值观出现严重偏差, 质疑过度重视动物权益反而忽略人类权益。此外,在《红舞—6— 鞋》剧组撞死流浪猫一事中,还有网民关注到校园安全问题, 认为地点不应当有车辆驾驶,“重点是银杏大道怎么能通车, 上课期间大家都是慢悠悠散步,最多推个单车”“剧组故意 避重就轻,把目标瞄准小猫,挑起舆论争执,这样大家就不 会在意他们擅自移开步行道石墩和在步行道超速这件事”, 流浪猫狗处置不当,造成流浪猫狗伤亡引发的负面舆情。两 起事件的共同点在于,涉事主体(校方与剧组)在第一时间 选择“切割式回应”:迅速道歉、开除相关责任人、强调“承 担全部责任”,以期平息舆情。然而,这种“止损式公关” 并未完全获得公众理解,反而引发了部分网民的反感与反思。 一方面,舆论主流情绪仍聚焦于对生命的同情与人道主义立 场,认为涉事保安和剧组行为粗暴,缺乏对动物的基本尊重; 但另一方面,随着事件发酵,也有声音指出,相关处置过度0 魔豆 | 16 页 | 495.30 KB | 20 天前3
特朗普军事打击“贩毒船只”行动对中国大陆应对台独的启示对台独势力的系统性压制。例如,2025 年 7 月,商务部依据《出 口管制法》对汉翔航空工业等 8 家参与台军力建设的实体实施出 口管制,直接切断了其获取高端技术的渠道。国防部同步宣布在 台海周边部署新型战机,实现“区域拒止”能力的实质性提升。 此类行动既避免了大规模冲突,又通过精准打击摧毁了台独的经 济与军事基础。数据显示,2025 年台湾对美出口依赖度因关税 政策上升至 32.4%,但经济增长率却从预期的 3.42%暴跌至 (二)军事威慑的梯度化与可控性 近海封锁:在台湾海峡及周边 12 海里领海内实施常态化巡 航,对未经许可进入的船只进行登临检查。2025 年 4 月,解放 军首次实现对台岛东部港口的封锁演练,验证了“区域拒止”体 系的实战能力。 经济制裁联动:对参与台独活动的船只所属企业实施资产冻结与交易禁令。例如,2025 年 7 月,中国对参与对台军售的雷 神公司等 13 家美企实施制裁后,其股价平均下跌 18%,迫使相0 魔豆 | 6 页 | 186.53 KB | 25 天前3
想抄“七星山荒野求生”作业的单位注意了!万元奖金的诱惑下,“不择手 段活下去”的丛林法则被放大,道德与规则意识被消解,这种 价值导向已引发广泛质疑。 来源:中华网 提前备好“止险药”:五项关键建议 热度是一把双刃剑。荒野综艺的火爆,不仅考验创意与 勇气,更考验规则与底线。 如果不提前备好“止险药”,所谓“真求生”,很可能演成 “真翻车”。 一、生态为底,环保先行荒野节目最大的魅力在于“回归自然”,但稍不注意,就 可能变成“破坏自然”。0 魔豆 | 8 页 | 472.14 KB | 14 天前3
忻州小学查“户口式”收集信息引众怒:教育管理别踩这三大“红线”把“家校沟通”这个本该温暖的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表格里 “擅长技能”“社会资源”等与教学关联甚微的栏目已让家长犯嘀咕,“是否单亲”这类敏感隐私问题的出现,更是直接触碰 了公众的情绪红线。尽管校方迅速致歉止损,但这场舆情风 波留下的思考,值得所有教育从业者深思——家校沟通的边 界在哪里?学校信息收集的“度”该如何把握? 以下几类“红线”需重点规避,这不仅是对学生和家长的 尊重,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坚守。0 魔豆 | 5 页 | 260.46 KB | 16 小时前3
推进现房销售制:楼市回归居住本质的制度变革等地已先后按“新老有别”的原则推动现房销售政策落地, 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房地产市场:构建更可持续的运行机制 从行业发展规律来看,推行现房销售制已是房地产市场 转型的大势所趋。随着市场供求关系从供不应求转向总体平 衡,买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据“中指研究院”9 月 29 日发 布的《2025 年三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趋势展望》,2025 年 1—8 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降幅较去年0 魔豆 | 5 页 | 332.44 KB | 14 天前3
云南“野人小孩”事件:官方的“无奈”背后,还有更多该做的事保护从法律走向社会共识。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服从”, 而是帮助他们“成长”。 “野人小孩”的身影让人心痛。他也许不懂网络的喧嚣,但每一次转发与讨论,都是社会良知的一次呼唤。官方已经 行动,但保护儿童的工作不应止于“调查属实”与“劝导教育”。 真正的结束,不是通报的句号,而是制度的启动与社会的觉 醒。当回应从“穿衣”转向“成长”,当治理从“通报”走向“守 护”,我们才算真正给了这个孩子一个新的开始。0 魔豆 | 4 页 | 188.25 KB | 28 天前3
“云南造车大神”事件舆情分析报告理性与反思层面:技术视角下的路径探讨 一些理性派的网友表示,调创新不能以牺牲公共安全为 代价。建议其创意可以在封闭场地、特定展览或作为静态艺 术品展示,而不是作为交通工具驶上公共道路。 也有网友认为社会和相关机构不应简单地“一禁了 之”,而是可以尝试进行引导。例如,能否有企业或专业团 队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指导?能否将其创意能力引导 至合法的汽车改装、艺术创作或职业教育领域,让“野路子” 的才华找到更安全、更可持续的发挥空间?0 魔豆 | 4 页 | 180.99 KB | 26 天前3
7月男婴被2名女童杀害未立案引未成年人犯罪治理难题讨论未成年人追责需满足 “故意杀人致死亡、情节恶劣、最高检 核准”三重条件,而本案因施暴者未满 12 岁不适用该条款。 这一法律视角的介入使舆情出现分化,有网民开始理解法律 边界,但仍有不少网民坚持“年龄不应成为恶性犯罪的挡箭 牌”。 后期阶段,舆论下沉至制度反思。媒体披露的施暴者身 份细节,二人均为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让“留守儿童教育缺失”成为新的讨论焦点。有网民发现,受害家庭同样 面临监护困境,黎先生0 魔豆 | 5 页 | 468.81 KB | 7 天前3
银行清理“长期不动户”的法律与伦理质疑融服务 的权利。至于说小额不动户易涉嫌洗钱等违法活动,更是无脑的 说辞!小额的不动户易洗钱,大额的不动户就不会洗钱?这是用 脚指头想出来的依据吗? 所有银行存款合同本质上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不应因金额 大小而获得不同程度的保护。 银行对小额账户的清理,反映出的是对低收入人群金融权利 的漠视。相比大额账户,小额账户持有人可能更缺乏金融知识和 维权能力,银行正是利用了这种弱势地位推进清理工作。0 魔豆 | 6 页 | 548.90 KB | 29 天前3
共 14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