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治理:理论路径与范式转换(下)向交互型沟通,治理模式走向主体平等、权责清晰的并联型 样态,从而大幅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的协同性、精准性、民主 化。 1.数字时代的网络舆情风险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网络舆情经历由简单到复杂 的嬗变过程,其规模大、形态多、变化快、价值低的新特征, 以及网络暴力、网络水军、歪风邪气等网络舆情乱象,给数 字时代的网络舆情治理带来新的挑战。既有的回应治理路径 和法治治理路径无法有效覆盖网络舆情生命周期的各个阶 理象限,发现最理想的治理效果是“动员适度”“情绪恰当”, 在实践中应当把握好“过”与“不及”两种管制尺度。 三、结论与展望:网络舆情治理的 范式转换 网络舆情治理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议题。全媒体时代背景 下,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媒体格局的根本 性变化和社会利益诉求的日益多元化使舆论生态治理面临 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为网络舆情治理研究提供了深厚的现实 土壤。本文通过爬梳和归纳网络舆情治理的对策性研究内容,0 魔豆 | 10 页 | 240.70 KB | 18 天前3
处置校园舆情,不应止于“删帖”——学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10要10做”现象、问题所表 达的信念、态度、意见、情绪的总和。 通常涉及学生管理、学生身心安全、教师管理、不公平待遇、学校设 施建设、学术不端、性侵性骚扰、师生矛盾、高层人事变动、学生间 矛盾等。 当今网络时代,学校作为知识与思想的汇聚地,校园舆情应对工 作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学校处置校园舆情,不应止于“删帖”, 而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网络舆情挑战。 一要以理服人,做学习的“小能手” 食品安全机构进行检测。 同时,学校通过家长会和学校网站公布了检测结果,并解释了采取的 改进措施。 通过沟通,学校有效地缓解了家长的担忧,并强化了对食品安全的重 视。 四要行动迅速,做“闪电侠” 互联网时代,信息跑得比兔子还快。 如果没有及时应对,造成的影响将会以指数级速度扩散。 一旦发现舆情,不能等待拖延,得像消防员一样,迅速行动,否则就 容易错失有效应对的关键时机; 也不能按照平时的工作节奏,按部就班层层签批走程序,必须第一时0 魔豆 | 7 页 | 144.71 KB | 12 天前3
舆论关注固态电池发展迎新契机为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 中信建投证券等机构认为,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和市场需 求升级,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已从实验室研发进展到商业化落 地的关键阶段。 固态电池概念股(如孚能科技、石大胜华、宁德时代等) 受到市场普遍关注。有机构观点指出,“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叠 加政策红利,推动行业进入爆发前夜”。 三、应用前景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此项技术被视为行业发展的“分水岭”。 一旦实现商业化,将重塑产业格局。舆论预期其将分阶段渗0 魔豆 | 3 页 | 128.58 KB | 25 天前3
十年卖车无人晓,大姨卖车天下闻!“土味说车”为何能撬动千万流量?是保洁员的本色出演。如果为了制造‘草根人设’而刻意表 演,反而会弄巧成拙。热潮退去后,品牌应该思考如何将这 种‘真实基因’内化到客户沟通的每一个环节,而不是简单 地将它作为一个短暂的流量抓手。” 四、舆情启示:汽车营销“平民化”时代的开启 保洁阿姨的走红,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预示着汽车营 销话语体系的变革:专业壁垒被草根视角解构,亲和力成为 新的竞争力。用户不再只为华丽的制作买单,而是为能引发 共鸣的真实故事付费。它证明了企业每一个员工都可能成为0 魔豆 | 4 页 | 240.78 KB | 4 天前3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轴视图整理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领域内研究热点的时间分布和发展脉络。从图 3 可以看出,2009 年至 2024 年我国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着“网络舆情”和 “突发事件”展开,在研究平台上由微博逐渐向微信向云 时代转移,尤其是随着近些年云端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技 术的发展,我国网民网络资源获取率大幅度提高,突发事 件所带来的网络舆情相关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图 3 2009—2024 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热点演变趋势图 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课题,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 日趋增多。 五、结论与展望 国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从理论基础到研究框架, 从研究方法到实际应用都有了较为完善和科学的体系。随 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还有 以下两点需要关注: (一)学科间的关联性有待加强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综合性很强的研究领域,所涉及 的学科也很多,包括情报科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管 理学0 魔豆 | 11 页 | 508.02 KB | 13 天前3
百章舆情观察:从国安机关公布的教育领域间谍案件说起网络上针对特定高校、特定学科、特定教师的异常舆情进行 深度研判。当发现有组织的抹黑攻击或话题引导时,不能仅 视为简单的网络纠纷,而要提升至认知战的高度进行分析, 及时发现并阻断渗透的苗头。 在一个万物互联、信息过载的时代,国家安全的边界正 在被重新定义。看不见的硝烟,弥漫在每一个屏幕背后。无 形的陷阱,可能就隐藏在一次不经意的网络互动之中。作为公民,我们需要擦亮双眼,绷紧安全之弦,配合国家打赢这 场情报暗战与舆情明战交织的总体战。0 魔豆 | 7 页 | 265.23 KB | 12 天前3
202510涉高校热点舆情一种投射。随着就业市场趋紧、社会分层固化与教育回报率 下降,公众对“上大学是否值得”“是否要读研究生”的质—9— 疑将愈发普遍。东华大学的“43 人弃读”,因此不仅是一则 校园新闻,更成为时代心态与教育生态转向的一个缩影。 4.清华多名师生参与“黄牛”活动牟利被查 事件概述:9 月 29 日,清华大学保卫处微信公众号“平 安清华”发布《关于严禁违规报备、违规载客入校的警示通 报》 流程和发声主体,导致外部信息混乱,多个回应“相互矛盾” 导致舆情反而被放大;另一方面,高校对媒体与公众沟通的 专业意识不强,往往以行政语言、被动辩解的方式应对,忽 视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与共情表达。而在社交媒体时代,面对 负面舆情时,高校任何语焉不详或相互矛盾的回应,都可能 会被解读为“遮掩”或“不透明”,从而进一步削弱舆论信 任度。 3.社会背景变迁下高校“例行公事”或引发新的舆情 东华大学公布 430 魔豆 | 16 页 | 495.30 KB | 21 天前3
百章舆情观察:医生不雅视频引爆网络 医疗类舆情该怎么接招?及公职人员形象,又关联公众健康信任,一旦回应不当, 很容易激化矛盾。此次湖南省人民医院的应对,就踩中了 “ ” 医疗类舆情的三个常见 雷区 。 误区一 迟回应+ “ ” 冷态度,放任舆情 野蛮生长 “ ” 网络时代的舆情传播速度堪比 病毒扩散 ,此次事件 3从内部传播到全网热议,只用了不到一周时间,而涉事方 在舆情引爆后仍未给出明确回应口径。根据政务舆情应对 “ 的 黄金 4 ” 小时 原则,重大舆情需在5 魔豆 | 7 页 | 425.47 KB | 11 天前5
共 8 条
- 1








